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战定北疆

雪,越下越大,天地间一片苍茫,战场中的一切渐渐变得模糊,仿佛老天爷都不忍心看到生灵间惨烈的厮杀,只好用纯净的雪花蒙住自己的双眼。

但是,此战必须分出胜负,大明和满清这对宿敌之间必须有一个倒下去这片古老的土地才能再次回归太平,或许是明军的步兵刚好全部就位,或许是指挥作战的将领把握了时机,正当雪花使视线变的模糊不清时,明军的步兵终于开始冲锋了。

明军的冲锋怎么说呢,一个字,乱,没有章法,没有阵型,乱七八糟的没有一点规律,就如同散兵游勇般一顿乱冲。

此刻,皇太极的心已经沉到了谷底,一旦明军冲上来,他基本上就算是完了,但是,放弃不是他的习惯,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要争取,只要坚持,坚持,再坚持,或许奇迹就会出现呢!

见明军开始冲锋,他毫不犹豫的下令,所有火炮开始不间断轰击,不用瞄准,不用调整位置,反正也瞄不准,就用散弹对着前面一顿轰吧!

散弹攻击的范围具体是多大没个准数,但是,一门火炮的散弹大部分都会落在大概十丈方圆的范围内,这是大明工部和兵部联合测试了无数次得出的结论,也就是说,只要火炮不调整位置,就算是散弹,它的落点也是大致固定的。

这个怎么规避各类火炮的炮弹明军将士经常演练,所以,除了清军的第一轮火炮造成了比较严重的伤亡,后面每轮轰击几乎都轰不到什么人,明军竟然在冲锋的时候还扭来扭去,而且刚好就避开了大部分散弹的攻击区域!

只要仔细观察,当然能避的开,看见前面雪地上十丈方圆内都被轰的跟麻子脸一样了你还往里踩,找死啊!

当皇太极反应过来,想要命令炮兵每开一炮都轻微调整一下角度的时候,已经迟了,明军已经冲到了两百步以内,火炮除非竖起来朝天轰,不然炮弹是落不到这么近的地方的。

明军这会儿突然又有了章法,只见他们飞快的排成一排又一排,此起彼伏,波浪般的冲过来,那子弹就如同水流般没有丝毫停歇,竟然比空中的雪花还密集!

什么打排枪、分段式射击、叠浪这些皇太极自然也会,大明的《步兵操典》上写的详细着呢,作为防守一方自然是选择分段式射击,他立刻将残余的步兵组织起来,站成一排又一排,开始分段式射击。

到了这个时候就没什么花哨可玩了,黑火药时期的大规模枪战就是这样子,你一排来我一排,你一枪来我一枪,就算中弹了也不一定会死,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这就是所谓的排队枪毙,双方都排着队送上来给对方枪毙,如果运气好的话,那么恭喜你,你充当的是执行枪毙的行刑者,如果运气不好的话,那就只能演绎被枪毙的死刑犯了。

明军这边的步兵总数大概是十四万左右,被清军一阵炮击,大概伤亡了一万人左右,也就是说冲到皇太极跟前的明军步兵还有十三万余,清军的步兵原本也有十万,但是被朱慈炅不按常规的火炮冲锋一把就干掉将近一半,现在仅剩五万余人。

十三万对五万,而且明军中还有一小半装备了可以连发的转轮步枪,火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按道理来说皇太极这个时候应该认栽了,但是他还在坚持,但凡有大成就者内心都无比坚韧,不到最后一刻绝不会放弃,在历史上皇太极的成就还是很大的,所以他压根就不是那种轻言放弃的人。

像上次在辽东,那是多么绝望的形势,先是被小皇帝朱慈炅打得大败亏输,然后老王八孙承宗都把堡垒修到他家门口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怕是要完蛋了,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带着所有族人来了个乾坤大挪移,翻山越岭来到蒙古草原,没用几年就恢复到了全盛时期!

这次,他之所以还在坚持,自然是期望骑兵那边出现奇迹,那骑兵那边情况又怎么样了呢?

他如果能亲眼看看满蒙骑兵的惨状估计就不会再坚持了,纯从骑兵数量上来说,的确是满蒙联军占据一定的优势,因为明军加上两路支援总共也才十八万骑兵,而满蒙骑兵加起来却有二十万,但是,武器装备的差距之大,不是这两万人就能弥补的。

明军的骑兵可都配备了转轮步枪,还没冲到跟前,那子弹就跟下雨一样,打得满蒙联军人仰马翻,当然,满蒙联军并不是毫无还手之力,他们的骑术都很好,都知道贴到马背甚至是马肚子上躲避子弹,而且他们还有弓箭,挨过一阵枪林弹雨之后他们便可以用弓箭还击了,确实能给明军造成不小的伤亡。

但是,枪林弹雨还只是开胃菜,明军靠近之后那一波又一波的手雷才是真正杀手锏,那手雷可是范围攻击,你躲哪儿都没用,甚至连战马都要跟着一起挨暴雨梨花针!

所以,双方尚未碰撞在一起之前满蒙联军基本上就已经伤亡过半了,当然这个伤亡是不算那些被钢针扎到手上或者扎到腿上的,因为他们还能战斗,如果这都要算,那么他们基本已经全军覆没了!

正式开始肉搏之后左翼的清军骑兵还算是比较顽强的,五六万人和明军十万人缠斗在一起并没有马上露出败相,右翼的蒙军骑兵就不行了,五六万人面对八万明军都没坚持多久,很快就被击溃了,不过他们还算挺能逃的,被击溃之后马上跟炸开了锅一样四散奔逃,着实浪费了右路明军不少时间。

左路清军之所以还能跟明军缠斗,主要是因为他们中间高手多,像什么多尔衮、阿济格、多铎、代善、岳托、济尔哈朗、鳌拜等等等等,除了皇太极几乎都来了,而且他们有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他们喜欢围殴明军主将,曹文诏和秦拱明虽然也是明军中有数的高手,但每个人都被三四个高手围殴,他们没****掉已经算不错了,那还有功夫去指挥手下战斗。

不过,这种情况随着曹变蛟和祖大弼两人的到来彻底逆转了,这两货主要是杀的不过瘾,没办法,右路蒙军骑兵几乎是一触即溃,他们才刚砍翻几个蒙将,敌人就开溜了,这让他们极度的不爽。

不爽怎么办呢?反正也没什么事了,追剿逃兵他们又没兴趣,打扫战场也不用亲自动手,干脆去左路帮帮忙算了,于是,多尔衮等人悲剧了。

这两人具体有多猛真无法衡量,因为史料不全,唯一有记载的就是祖大弼曾在万军阵中打得满清第一勇士鳌拜满地找牙,而曹变蛟呢,祖大弼曾经找他比试过,结果被他打得满地找牙!

随着这两员猛将的到来,左路清军终于奔溃了,按原定计划,秦拱明匆匆集合了五万骑兵向步兵交战区域奔去。

皇太极期盼已久的马蹄声终于响起来了,听那轰隆隆的声音,起码有数万骑兵向这边赶过来,他迫不及待的掏出望远镜遁声望去,日月龙旗,是明军!

唯一的希望破灭,他终于绝望了,看着如行云流水般攻过来的明军步兵,他痛苦的对身边的亲卫道:”竖白旗,投降!“

一场激战终于结束,鹅毛般的大雪慢慢覆盖了整个大地,大明的北疆定矣!

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帅大婚,海军重组第四卷 第十一章 劳师袭远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气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临海州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对阵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谈进行时第七卷 第二十章 组建水师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场闹剧第五卷 第十三章 血战盖州(下)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国来使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闯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军云集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虏上尉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临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灯如昼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乱世来临第十四卷 第六章 先进理念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战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临升龙第十一卷 第三章 后金称帝来捣乱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战定北疆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惊蛇,以逸待劳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罗来投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欧亚铁路,北线贯通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资转运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十六卷 第一章 进步惊人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辽右卫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烟起趁乱谋九洲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龙旗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来战第十三卷 第二章 东胡王朝第十四卷 第十三章 发展实业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资转运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国来使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惨了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强反击,盟国告急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旧地换新颜(上)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诛灭九族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区焕新春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卫固边疆第十三卷 第二章 东胡王朝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孙传庭请援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兰开溜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讲课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贼寇赤胆忠心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冲锋乱敌阵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卷南亚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举国上下齐选秀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强反击,盟国告急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冲锋乱敌阵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谓合约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陆上霸主现峥嵘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乱世来临第十七卷 第五章 打天下易第五卷 第十五章 阎王急了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师凯旋再造宝船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十卷 第十二章 亲王欧陆载誉归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战演练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险一搏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东瀛奖励真惊人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九卷 第十章 斗心机王爷戏总督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宫晚宴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岗哨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临,盟友恭迎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续的希望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进军平阳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讨价还价第六卷 第五章 调集兵马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游牧部落第七卷 第八章 操练洋军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两城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战斗打响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疯狂的龙币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难续的战火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战而逃第五卷 第七章 改变策略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闯王偷袭反被擒第二章 系统任务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来战第十六卷 第十五章 沙俄来使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挥使驾到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卫扩编之五百万户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为什么放权第二卷 第一章 规划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货币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灭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卫的赚钱思路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问题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万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卫扩编之两百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