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来归

施维拉竟然真的劝降了广南阮氏,而且他还令人快马来报,三天后将亲自带着阮氏家主阮福澜率广南所有兵马赶到升龙城外向大明请降,整个过程前前后后只用了不到十天时间,这效率,连朱慈炅都大吃一惊,这货,怎么做到的!

当然,不管这货是怎么做到的,广南阮氏能来请降都是大喜事,三天后,升龙城南的平原上旌旗如林,人山人海,朱慈炅亲率禁卫军第一军团和关宁军摆开阵势,筑起受降台,等候广南阮氏前来请降。

这不但是大明的大喜事,更是安南的大喜事,安南自莫登庸谋朝篡位以来,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先是后黎朝和莫朝对峙,然后又是郑氏和阮氏对峙,南北分裂,征战不休,黎民百姓苦不堪言,现在,南北终于一统,天下即将太平,安南的百姓能不高兴吗。

升龙城外,不但有大明的二十万大军,来看热闹的安南百姓更是二十万都不止,整个升龙城的南边几乎到处都是人,朱慈炅坐在高高的受降台上,看着明军外围欢天喜地的老百姓,语重心长的对黎神宗道:”天下太平,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兴盛,朕希望你能忘记过往的一切,善待广南阮氏,善待治下子民,不要再让安南陷入战乱了。“

黎神宗看着四周百姓兴奋的神情,感动莫名,深深的向朱慈炅鞠了一躬,承诺道:”微臣谨记皇上教诲,善待阮氏,善待子民,让安南百姓永享太平。“

黎神宗刚说完,远处便出来一阵欢呼声,是广南阮氏到了,将近三万人马,空着手推着车,排成一条长龙,缓缓向受降台而来,他们的武器全部都堆在推车上,甚至火炮的炮管都卸了,装在车上推过来了,这架势,一看就是真降!

不久,施维拉领着阮福澜穿过重重护卫,一路疾走,来到受降台上。

阮福澜一上台,便恭敬的走到朱慈炅跟前,跪地朗声道:”罪臣阮福澜前来请降,求皇上宽恕微臣不敬之罪。“

朱慈炅点了点头,满意的道:”好,朕赦你无罪。“

紧接着,他又向旁边一挥手,朗声道:”上印绶袍服。“

一队太监立刻端着一套印绶袍服来到阮福澜身边,朱慈炅亲自上前,拿起其中的一条绶带,递到阮福澜跟前,朗声道:”朕封你为安南都指挥使,世袭罔替。“

阮福澜高举双手,接过绶带,激动的山呼道:”微臣多谢皇上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台下排在禁卫军外围的广南军闻声,也一齐跪下来,山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至此,广南归降,安南一统,朱慈炅马上开始着手组建安南军团,就快过年了,今年怕是只能到此为止了,朱慈炅原以为六十万大军降临,东南诸国除了东胡,必定望风而降,却没想到,准备了半年,辛苦了一个多月,才拿下一个安南。

正当朱慈炅为南洋的事情愁眉不展时,占城国王派来特使,申言愿接受《大明藩属国令制》,归顺大明!

朱慈炅脸上终于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现在东南半岛其实总共就四个国家,安南已经降服了,现在占城又主动来归,就剩下暹罗和东胡了,而且他们正打得不可开交,看样子,这东南收复有望了。

眼看着要过年了,朱慈炅干脆留下关宁军镇守安南,他自己则率禁卫军第一军团和天雄军剩余人乘坐北洋水师和北海舰队的战舰前去占城国受降,安南军团的事情倒是不急,年后组建也是一样的。

至于思明府和防城新港那边,他让马祥麟将边防军第二军团一分为二,一军镇守思明府,一军镇守防城新港。还有武威军和定辽军,他们正带着七十万俘虏在十万大山中修筑思南铁路呢,年前估计能修到升龙城,但朱慈炅已经等不了了,先去占城国受降要紧。

占城国全名叫占婆补罗国,又名占婆国,始于西汉时期,那时候占城国还是大汉朝交州日南郡象林县,公元137年,象林县功曹之子释利摩罗杀县令自立为王,占城国由此而始。

占城国对中原王朝并不是很恭顺,时而称臣朝贡,时而挑起战端,历朝历代他们都在摇摆不定中,到了明朝也是如此,称臣朝贡有之,起兵造反也有之。

对这个边远小国明朝历代皇帝都没什么办法,因为它离中原是在是太远了,隔山隔海不说,中间还隔了个安南国,你要组织大军去征讨,还没到他就降了,你要不理他,他又反了,如此反反复复着实让人头疼。

不过,这几年占城国是吃尽了苦头,因为广南阮氏往北干不过人多势众的安南郑氏,便转而将矛头对准了占城国,占城国此时其实已经分裂为华英、南蟠、占城三个小国,华英和南蟠相继被广南阮氏给灭了,现在就剩下一个小占城国在苦苦支撑。

占城国也想过要向大明求救,奈何远隔千山万水,他们也不能确定去求救大明会不会搭理,所以这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乐。

前段时间,有称大明使节的人前来宣读《大明藩属国令制》,占城国王还犹疑不定呢,真的假的他都没办法证实,而且北边还有广南阮氏堵着,他们向大明称臣有意义吗?

就在前几天,广南阮氏竟然突然退兵了,占城国王一打听,他们竟然是去升龙城向大明请降去了,这下占城国王信了,他也赶紧派出使者前去升龙城请降。

他为什么要这么急呢?他不急不行啊,大明可没规定藩属国不能向外扩张,等大明一走,安南国还不来吞了他们啊,只有同为大明藩属才能保占城国不被吞并,所以,阮氏前脚刚走,占城国王立马派出了使者。

占城这个小国也没什么好说的,大明皇帝亲自前来受降,他们自然欢喜的不行,最后,朱慈炅将占城国同样定为二等属国,至于他们那点可怜的军队,朱慈炅也懒得派专人来管理了,干脆将他们并入了安南军团。

处理完占城国的事情,朱慈炅刚准备启程回京,施维拉这货却找来了。

朱慈炅以为是什么要紧的事呢,结果这货吞吞吐吐半天才说出目的:”皇上,您答应我的贡酒呢?“

这货,简直让人哭笑不得,还好,刚收服了占城国,朱慈炅心情大好,他直接笑骂道:”走,陪朕回京,朕赏你贡酒千斤,喝死你这个酒鬼!“

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经纬度坐标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国结盟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弹基数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长安(下)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龙颜大怒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强激愤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桥修路两不误第六章 荣耀任务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级宝船序章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阳义军末路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来贺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扩张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烧的远征(三更,感谢T34/85大大打赏)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弹幕攻击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摊出底牌谈条件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钢铁巨兽,无敌战舰(上)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孙传庭请援第七卷 第十八章 经济殖民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将至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过冰河大明兴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试验场第二卷 第九章 辽东第六卷 第十五章 粮草之重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规范经营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军再升级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选尚书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盗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战车和坦克第五卷 第五章 堡垒之争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师基地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卷 第五章 画蓝图天涯变咫尺第十卷 第一章 觅良才开科取士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亚动荡第十七卷 第五十二章 西伯大开发(下)第十卷 第八章 学通讯驿卒成新宠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东南防线第一章 天启六年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战伊始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颜直谏第二卷 第一章 规划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军小将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协助盟友之闪电突袭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国的公爵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传捷报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机床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战遵化下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头筹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将聚首第十五卷 第十章 专业人才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车和商号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东线溃败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围点打援,班门弄斧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风明军下西洋第二卷 第十四章 无奈妥协第四卷 第十二章 贼寇突袭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乱象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龙旗(上)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欢乐喜庆又一年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业帝国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旷日持久,损耗惊人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铁甲无敌,出其不意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药,高爆炮弹(下)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赢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龙币问世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乱的场面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药,高爆炮弹(下)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击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击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来战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东瀛奖励真惊人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惊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厂造机械第九卷 第十一章 启和谈荷兰终赔款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胆尝试新战术(上)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战遵化上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装甲战车攻城战术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坏和谈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兴兵复仇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战舰翻倍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诱敌深入第八卷 第十一章 海上拦截第十卷 第十七章 传密旨张网以待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筹,列强败走(上)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国出手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晋商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请和谈,妄图拖延(上)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战略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满怀筑雄城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轮船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开发新策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