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倾力一战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春光灿烂之时,东大营处处彩旗飞舞,热闹非凡,港口中大军云集,威武雄壮,海面上战舰密布,气势磅礴,一看这场面就知道大明将士又要出征了。

这次朱慈炅还是御驾亲征,没办法,面对同样庞大无比的莫卧儿帝国,大明不但砸进去价值五亿两的真金白银,还要投入海陆大军一百多万,可以说这是大明的倾力一战,他不去又怎么能够放心。

他原本以为莫卧儿帝国被截断外部供给之后最少能坚持半年,却不曾想不到两个月时间整个莫卧儿帝国已然大乱,虽说沙贾汗立马派出奥朗则布率领二十万大军一路平叛,但是乱世已成,莫卧儿帝国要恢复生产至少需要一年左右,也就是说,在这一年时间里,莫卧儿帝国必将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脆弱不堪,正是进击的好时候!

花了这么大的代价才造就了现在的局势,朱慈炅自然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所以他决定马上对莫卧儿帝国展开攻势。

这么庞大的两个帝国之间的碰撞自然不可能是一两天甚至一两个月的事情,光是前期的准备最少要耗费几个月,要知道当初莫卧儿帝国的前身帖木儿帝国进攻大明之前可是准备了将近半年之久,还好,在路上耽搁了三个月之后,帖木儿帝国的皇帝病死了,不然那场大战将会打成什么样子还真不好说。

不过这次的开局反过来了,是大明要去进攻莫卧儿帝国,而不是莫卧儿帝国要来进攻大明,而且,自从有了轮船之后海路就变成了捷径,从大明的东大营出发,赶到莫卧儿帝国根本就用不了多少时间。

这次朱慈炅的筹备也是比较周密的,从正月开始,粮草辎重就不停的通过火车和轮船运往南洋,在东胡的阿瓦城还有大明的星城港堆积了不知道多少物资。

帖木儿帝国那次是粮积若山,马羊成海,大明这次粮草都能堆出几座山脉,炮弹和子弹更是准备了无数,可以说朱慈炅的准备工作做的比帖木儿还要周全。

至于军队数量,那就更不用说了,帖木儿那会儿才出动了二三十万人,他是准备在大明站住脚跟之后再陆续将百万大军投入战斗,而朱慈炅准备一次就投入百万陆军,海军另算!

如此重大的行动震惊朝野那是必然的,还好朱慈炅已经在大明树立了绝对权威,就如同当初的太祖和成祖一样,朝野上下敢跟他唱反调的还真找不出几个来,辽东、西北、东番、东瀛、漠南等历次战役的大胜,令整个大明朝野几乎都陷入了对皇上的盲目崇拜中,文武百官只是震惊于此次手笔之巨大,倒没有人敢来劝阻他。

正因为此次手笔前所未有的巨大,满朝文武几乎都赶到东大营前来送行,整个港口可谓冠盖云集,高官遍地,待禁卫军第一军团和天雄军全部登上战舰,朱慈炅直接挥别了前来送行的文武百官,毅然踏上大明号,开始了又一次征程。

在他身后,信王朱由检和柱国公徐光启带着文武百官一起跪下来,齐声山呼道:”恭祝皇上,旗开得胜,开疆扩土,扬我国威,大胜而归。“

大胜而归那是自然的,经过了如此周密的筹划,又投入了如此多的军队,一个莫卧儿帝国都拿不下来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很有可能还有更大的收获,反哈布斯堡联盟的联合舰队要是老老实实待在巴达维亚那也就罢了,如果他们胆敢再跑出来指手画脚,肆意干涉大明的行动,那就对不起了,这次连他们也要一并收拾了!

由于这场大战可能旷日持久,朱慈炅这次带的随行官员也是历次出征以来最多的,不但有锦衣卫指挥使王征南、东厂提督曹化淳,还有工部尚书毕懋康、兵部尚书孙元化、户部尚书程国祥、通政使吴建业等等,甚至连国子监祭酒黄道周都主动请缨,要求随行,他的借口是要顺带去看看果阿和迈索尔等地的汉语教学情况,其实他是忍不住内心的躁动,想要参与这次开疆扩土的壮举,莫卧儿帝国啊,那是多么大的一片疆土!

这次朱慈炅准备兵分两路对莫卧儿帝国发动攻势,东路从东胡的阿瓦城出发,自动向西缓缓推进,而南路就从葡萄牙的果阿城开始,先给莫卧儿帝国的主力大军致命一击,再一路向北,直扑莫卧儿帝国的都城德里。

庞大的联合舰队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缓缓前进,朱慈炅直感觉一阵热血沸腾,开始了,终于要开始了,多年的梦想终于付诸行动,大明终于踏出了海上争霸的第一步!

联合舰队的第一站是大明在南洋的星城港,为了通讯方便,在大战前期朱慈炅准备坐镇星城港,利用那里的电报网络和快捷的海上交通,指挥两路大军推进,至于后期,就要视进展情况而定了。

东大营距离星城港有将近万里,如果还是帆船时代,那么光是这段海路最少都要航行半月以上才能抵达,那还是在顺风又顺水的情况下,如果风向和水流都不对,一个月恐怕都到不了,现在有了轮船就不一样了,不用在意风向和水流,五天时间,联合舰队便准时抵达星城港!

此时的星城港可谓将星云集,前来港口迎接的不但有镇南王郑芝龙,还有关宁军主将曹文诏、东江军主将毛文龙、南洋水师主将郑芝虎、南海舰队主将郑兴等等,甚至连葡萄牙果阿总督孔德德都来了。

话说莫卧儿帝国都兵发果阿了,他跑过来干嘛呢?这货不会是想临阵脱逃吧!

作为一员封疆大吏,他倒还不至于胆小至此,其实这次果阿大战的主角并不是他,就他手下那一万多人马,对战局根本就没什么影响,大明的百万大军才是这次大战的主力,他充其量也就搞搞后勤而已。

这个时候秦翼明已经亲自赶往果阿坐镇了,他一个葡萄牙总督打起仗来怎么和大明帝国的军团主将比,所以他干脆将手下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秦翼明,自己则跑到星城港,迎接大明帝国皇帝陛下来了!

第十六章 班底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势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协助盟友之闪电突袭第二卷 第二十章 调兵遣将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银满仓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国结盟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孙传庭请援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惊第十卷 第九章 反贼四出西北危急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临,盟友恭迎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西伯大开发(中)第四卷 第十章 泽州告急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将上第十六卷 第五十七章 和谈筹备中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诛枭雄天下太平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帅大婚,海军重组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闯王偷袭反被擒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九章 召见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装昏君沉迷美色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导孟侯用水泥第五卷 第十四章 报纸雏形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吕宋行省第十五卷 第四十七章 太傅归天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争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欢乐喜庆又一年第五卷 第五章 堡垒之争第四卷 第五章 总督上任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惨了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网打尽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郸学步,八面埋伏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药,高爆炮弹(中)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灭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横跨美洲,攻击英军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东瀛奖励真惊人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战盖州(上)第六卷 第十八章 准备开炮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东胡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倾尽全力灭建奴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郸学步,八面埋伏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资转运第十四卷 第三十一章 收复疆土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四卷 第十二章 贼寇突袭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焕然一新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门来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续的希望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动员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训练基地第八卷 第十六章 东番密报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闯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闯王偷袭反被擒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欧陆的形势第十卷 第二十章 讲义气身陷重围第十卷 第十二章 亲王欧陆载誉归第十卷 第十四章 广寒宫中住仙子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军用忠良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临,盟友恭迎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将至第六卷 第十五章 粮草之重第八卷 第十三章 无耻海盗第七卷 第八章 操练洋军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长安(下)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严阵以待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终入套第三卷 第十五章 两位公子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疯狂咆哮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鱼儿上钩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军团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战争赔款,高到离谱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临升龙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拢土著,筹建基地(下)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谁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飞速支援第十六卷 第三章 超级大炮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举扩编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讨价还价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总督吓坏了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视东番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战定北疆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战争赔款,高到离谱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扩大同盟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来的姻缘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将第七卷 第五章 蒸汽火车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大明惊世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黄雀在后第七卷 第六章 研制成功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五章 牵强附会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倾力一战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狈逃窜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乱象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杀第五卷 第八章 御驾亲征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