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争相来朝

金秋九月,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此时,大明对外的征战已硕果累累,各地的建设却方兴未艾。

京城的扩建已历时两月有余,南北城区的城墙和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早已建设完毕;南城区的土地也已拍卖完毕,各种商铺作坊甚至工厂正火热施工中;北城区的建设更是已经接近尾声,建设军团十万将士早已把主体建筑全部修建完毕,剩下的就是内部装饰和精雕细琢了。

欧亚运河也已开工近旬,在奥斯曼帝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密切配合下,进展十分顺利,秦拱明甚至打算,全力赶工,年前通航,回家过年!

还有南亚十五个行省的铁路和公路建设也进行的如火如荼,各行省的头头脑脑们也想尽量赶在年前完工,倒不是他们想回家过年,而是想在来年的京察大计中为自己加分,或许能借此高升也说不定呢。

还有辽东军团也正在孙承宗的率领下,边修铁路边推进,在原奴儿干都司境内好像好没遇到什么阻力,收复整个北疆的领土貌似也只是时间问题。

各处的形势都一片大好,再加上皇后秦明月孕像越来越明显,朱慈炅的心情可谓畅快之极。

正在此时,驻守在南亚东北部的江南预备军团和驻守在南亚西北部的云南预备相继传来奏报,南亚北部山区的泥八刺和帕竹两国请求派出使者前往大明京城朝贡!

这两个小国朱慈炅是知道的,因为他们以前都有向大明朝贡的记录,不过,因为路途遥远,他们朝贡的次数比较少而已。

紧接着,星城港的南洋总督府又传来奏报,渤泥和苏禄也派出使者,找到南洋总督府,请求前往大明京城朝贡。

原来他们都没有被荷兰人灭国,只是躲到偏远的岛屿避难去了。

说实话,对朝贡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事情,朱慈炅一直不怎么感冒,因为朝贡只是名义上称臣,实际上他们跟大明并没有真正的隶属关系,朝贡的国家真正把大明当宗主国的并没有几个,大多都是为了从大明这里等到军事上的保护和经济上的支持。

他还是觉得,只有接受《大明藩属国令制》,接受大明军事管制和经济调控的国家,才能算是真正的藩属国。

对泥八刺、帕竹、渤泥和苏禄这几个小国,朱慈炅还真没什么想法,也就是说,他们愿不愿意当大明的藩属国都没关系,因为他们压根就对大明构不成什么威胁。

当然,现在人家主动要求来朝贡,也不能置之不理,毕竟这也是对大明的一种尊重,大明应该拿出天朝上国的风范来,好好接待他们一下。

那么到底怎么接待呢?这个朱慈炅还真不清楚,于是,他请来了大明现在主管对外关系的两个衙门主官,礼部尚书徐光启和国子监祭酒黄道周,准备跟他们商议一下,接待朝贡使节团的问题。

黄道周听闻皇上有召,那是跐溜一下就蹿过来了,因为每次皇上找他都有他感兴趣的好事,他自然是兴奋无比。

徐光启来得就有点慢了,毕竟他已经上了年纪,能不拄着拐杖走路就不错了,让他跟黄道周一样跑的飞快显然是不可能的。

朱慈炅亲自将徐光启迎入左首位坐下以后,便抽出南亚和南洋的奏报,交到徐光启手上,然后直接道:”恩师,幼玄,这次找你们来,主要是商议接待朝贡使节团的问题,现在有几个小国想派出朝贡使节团来京城朝贡,朕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接待他们,关于这个你们那里有定制吗?“

徐光启仔细看了看奏报,然后将奏报交到黄道周手里,这才缓缓的解释道:”礼部倒是有关于朝贡制度的详细记录,不过,这个朝贡制度一开始的时候其实不是针对藩属国的,而是针对朵甘和乌思藏两处地方势力的。“

还有这么个说法,朱慈炅不由好奇的问道:”噢,朝贡制度是给他们制定的吗?“

徐光启点头道:”是啊,因为那两处都地处高原,人烟稀少,派驻军队和官员都极为不便,所以,大明干脆让那边的地方势力自己管好自己,只是规定他们每年都要来大明京城朝贡一次。“

原来是这么回事,朱慈炅又好奇的问道:”那规定他们朝贡些什么没?“

徐光启摇头道:”这个倒没有具体规定,他们一般都是朝贡些土特产,不过对朝贡的人员还是有规定的,一般只有诸王或者国师才有资格领团前来京城朝贡。“

朱慈炅又追问道:”那为什么后来很多小国都前来大明京城朝贡呢?“

徐光启自豪的道:”还不是因为大明给予朝贡的的回报很丰厚,朝贡其实总共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分封,第二步是朝贡,第三步是优予贡利,一开始朝贡制度还是很严密的,因为朵甘和乌思藏毕竟都是大明的领土,所以那里的诸王和国师都要经过大明的分封才能继位。但是,随着朝贡国家的增多,分封慢慢就流于形式了,像波斯、大食那些国家,怎么可能接受大明的册封,他们遣使来朝贡大多还是为了大明最后的优予贡利,因为他们朝贡的东西都是些不值钱的土特产,而大明赐予的却是丝绸、布匹、茶叶、瓷器等生活必需品,而且每次都是十倍甚至百倍的回赠,所以,他们都争相遣使前来大明朝贡。“

晕倒,原来朝贡还能获利啊,朱慈炅猜测道:”那他们岂不是拼命的往大明朝贡!“

徐光启尴尬的道:”是啊,宣德和正统年间,他们还只是派几十人带着一点东西前来朝贡;到了景泰年间,规模已经达到两三百人,那朝贡的东西都是一车一车的推过来的;到了天顺年间,他们都是派出两三千人,带着庞大的车队前来朝贡,大明都有点负担不起了!“

朱慈炅闻言,吓了一跳,尼玛,两三千人,那能运来多少朝贡物品,大明岂不赔的吐血!

他心有余悸的问道:”那怎么办呢?“

见徐光启似乎在犹豫,黄道周逮住机会道:”要微臣说,直接派人过去把《大明藩属国令制》一宣,愿意接受,就纳入大明藩属国,不愿意接受就直接把他们灭了!“

朱慈炅闻言,摇头道:”他们毕竟是自己找上来的,证明他们对大明还是有点敬畏的,世界上的国家多着呢,大明不可能全收拾了,能遣使来大明朝贡的我们应该持欢迎态度,恩师,您说呢?“

徐光启点头道:”皇上英明,争相来朝毕竟是好事,证明我们大明已经恢复天朝上国的地位了,只要规定一下他们的遣使人数就行了,没必要见一个收一个。“

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旧地换新颜(下)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军问题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产业第二卷 第三章 争权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争相来朝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务百姓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卖军火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国的余晖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龙旗(下)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动备军需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诛灭九族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册立太子,开发澳洲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战车测试急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扩张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袭第十二卷 第十八章 黄金海岸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战略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两城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袭满泾卫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壮志展宏图第八卷 第四章 宝岛东番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气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头筹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袭满泾卫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十九章 召见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与热武器作战第二章 系统任务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枪械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内阁怎么管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军再升级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广南阮氏第六卷 第二十二章 禽兽不如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个名字真难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业帝国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筹划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势如破竹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国的余晖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东南两线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侦骑遇险第三章 军工设想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国的余晖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万平民大迁移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卫新职能(下)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灯和热气球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势第十八卷 第五十七章 殖民开始,运气逆天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宪第七章 气氛诡异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场闹剧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战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门第六卷 第十五章 粮草之重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欧陆的形势第三卷 第三章 商号开张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发手雷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张溥进京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宫晚宴第十五卷 第二十四章 加大投入(三更,感谢姆知起咩名好大大打赏)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广西学第九卷 第九章 签订合约军服出炉第七卷 第十八章 经济殖民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临战场树立典范第五卷 第一章 震惊洋人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试出考题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铁血丹心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战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税赋问题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东南防线第六卷 第十章 战前演练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龙旗(上)第十一卷 第二十九章 坦克勇猛皆不行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诛灭九族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围点打援,班门弄斧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锋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货币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陆并进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军在干什么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战舰翻倍第十四卷 第六章 先进理念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胆尝试新战术(上)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动员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装甲战车攻城战术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晋商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动发展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将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锐初成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场闹剧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铁血丹心第八章 闯出一番新天地(上)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传捷报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颜直谏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辽右卫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卷 第八章 学通讯驿卒成新宠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兴之主平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