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举再临迎盛事

崇正十六年,公元1643年,这一年,在历史上生了很多大事。&1t;/p>

历史上这一年,李自成建立了大顺朝,攻克承天、西安、榆林、潼关,一路势如破竹,直奔大明京城。&1t;/p>

历史上这一年,清太宗皇太极逝世,六岁的顺治皇帝福临登基,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t;/p>

历史上这一年,名将孙传庭战死在潼关至渭南一线,大明失去了最后翻盘的希望。&1t;/p>

崇祯朝这个时候,大明已经危在旦夕,随时有可能覆灭,但崇正朝这个时候,大明却国富民强,即将迎来极盛时期,&1t;/p>

这个时候,大明6军即将拿下整个西伯汗国,可谓无敌天下;&1t;/p>

这个时候,大明海军已经集齐上千艘级战列舰,正准备海上争霸;&1t;/p>

最重要的,正是这一年,大明崇正皇帝朱慈炅开始着手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正式推行《大明崇正律》。&1t;/p>

正月十六,崇正十六年的第一期《新京报》准时行,令所有买报纸的人吃惊的是,每买一份报纸还附带送一本小册子,而这本小册子就是《大明崇正律》。&1t;/p>

更令他们吃惊的是《大明崇正律》的内容,要不是《新京报》是大明通政使司也就是现在的大明通信部行的,他们甚至会以为这是有人想造谣生事了。&1t;/p>

皇上的权力竟然也要讲规矩,老百姓竟然也有权利,这些虽然在几千年来一直在流传,貌似好像有这么个意思,但是,真正明文规定却从来没有出现过,所谓”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那基本上只是说说而已,哪个皇帝还真把老百姓看的比自己还重啊!&1t;/p>

还有朝廷的日常事务竟然要全部交给内阁处理,甚至官员的人选都由内阁来决定,这一直是读书人的梦想,也是大明朝文官集团与皇上争夺的焦点,现在好了,皇上主动放权,什么都不用争了,只要做得好,皇上管都不会管!&1t;/p>

大明历代无数文人的梦想就这么实现了?这一切也太简单了吧,让人觉得是那么的不真实,但是,《大明崇正律》上却白纸黑字写明了,皇上从此不再管朝廷日常事务了,只是让锦衣卫、东厂协助都察院监督一下!&1t;/p>

监督一下倒没有人觉得不合理,如果没有监督,文官都可以无法无天了,那才叫不合理。&1t;/p>

只是,皇上真的就这么放权了吗?所有读书人都有点不敢相信,却有不得不信,因为《大明崇正律》是御制的,也就是说,是皇上亲自编写的,而且从今年开始就实行了。&1t;/p>

一时之间,整个大明都传疯了,不管是不是读书人,不管识不识字,所有人都在疯传。&1t;/p>

所有平民百姓渐渐都听说了还有权利和义务这个东西,对大明的归属感也更强了,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渐渐的也变的不再是一个口号,因为他们真切的感受到,天下兴亡,真的跟他们有关系,同时,他们对皇上也更拥戴了,因为他们明明白白的感受到,皇上是真的对他们好。&1t;/p>

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这是人之常情,不识好歹的毕竟是少数。&1t;/p>

《大明崇正律》掀起的热潮还没有过去,仅仅隔了一天,正月十八,大明礼部和大明教育部又在《新京报》上联合文,癸未科会试和殿试的取士名额将再增加一倍左右,也就是这次大明境内提名金榜的进士将达到八百名左右,比最初的两三百名多了将近三倍!&1t;/p>

这下整个大明再次轰动了,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中进士本来就是光宗耀祖的事情,现在中进士的机会多了三倍,怎么能不令天下读书人为之欣喜若狂。&1t;/p>

原本一些已经绝望的举人再次看到了希望,四千多人里面选两三百人,或者是八千多人里面选三四百人,这个金榜提名的机会的确不多,但是,现在可是八千多人里面选八百人,每十个里面就有一个能金榜提名,能考上举人的可都不是一般人,要是有希望谁会放弃呢,十个里面选一个,兴许,运气好就高中了也说不定。&1t;/p>

于是乎,整个大明的举子都疯狂的赶往京城,原本打算放弃的,甚至已经放弃了好几届的都按捺不住了,除了老的走不动的或者已经隐居收不到消息的,其他的举人基本上全赶到了京城。&1t;/p>

据教育部最后统计,此次参加科举的大明举人竟然达到了恐怖的九千多人,就算大明去年乡试扩招了一倍,那也应该是八千人左右,这多出的一千多人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1t;/p>

总之,加上分藩属国此次来京的举人,参加癸未科会试的考生已经过了一万二千人,参加人数同样达到了原来的三倍,如此盛事,这是前所未有,如此多的考生,对大明教育部也是一个考验,因为现在考生的食宿可都是归教育部安排的。&1t;/p>

好在教育部下属的国子监经过扩建以后面积扩大了足有五倍之多,占地面积足有原来京城的四分之一,要知道原来的京城可是有上百万人口,也就是说,国子监要放开了建,住二十万人都不是问题。&1t;/p>

黄道周也早做了安排,本来新国子监就建了将近两万间房舍,他还直接给国子监的监生放了大假,凡是不参加本次会试的,等科举结束再来就学,这样,再多来点考生也住的下。&1t;/p>

这下大明的考生总算体会到现在的大明有多强盛了,原本京城的考生或者来过京城的考生还好点,没来过京城的,直接就被硕大的京城给吓到了,三四百万人口的城市在这个时候是什么概念,厉害了,我的大明!&1t;/p>

藩属国的考生更是惊的目瞪口呆,别说是京城了,就算是新国子监那面积,在他们那里也算是大城市了,一个学堂竟然比城市还大,这是什么概念,天朝上国,不愧为天朝上国啊!&1t;/p>

会试和殿试的流程就不复述了,崇正朝也举办了不少次科举了,朱慈炅对殿试自然是轻车熟路,不过,这次他却没有遇到一个认识的考生,连听说过的都没有。&1t;/p>

所以,他干脆没有插手金榜的排名,完全就按成绩来定名次。&1t;/p>

为什么这届考生他一个都没听过呢?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在崇祯朝这已经是最后一届科举了,考完第二年大明就亡了,这些考生根本没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不能留名青史也是很正常的。&1t;/p>

不过,在崇正朝就不一样了,现在大明正如日高升,光芒必将照耀整个世界,他们将不再默默无闻的逝去,很多人必将在青史上留下自己的大名!&1t;/p>

第十卷 第二十章 讲义气身陷重围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热气球定位(上)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三卷 第二章 汇通天下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为什么放权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经济日月新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袭夺四国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辽东沃土遭偷袭第十一卷 第七章 开办学院教汉语第八卷 第二十四章 东南防线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壮志展宏图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达维亚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内阁负责制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坚壁清野第十三卷 第三十二章 迫降东胡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贸易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八卷 第七章 筹建特区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汉字的魅力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强屈服,签订和约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罗来投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两军对垒决雌雄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穷兵黩武,最后疯狂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陆军军官学院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厉兵秣马备出征第三卷 第一章 明末晋商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请和谈,妄图拖延(上)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强联合第八卷 第五章 培养海盗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张溥进京第十一卷 第七章 开办学院教汉语第四卷 第十一章 劳师袭远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灯如昼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发手雷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御诚可怕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临,盟友恭迎第八卷 第七章 筹建特区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药,高爆炮弹(中)第二十二章 弹劾第三章 军工设想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盗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将来援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布局东南第十五卷 第四章 发展规划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张溥进京第十七章 实验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万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兰上钩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厂造机械第三卷 第十五章 两位公子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疯狂咆哮第七卷 第十八章 经济殖民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势如破竹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钢铁巨兽,无敌战舰(下)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国王的骄傲第三卷 第六章 税赋之争第九卷 第十章 斗心机王爷戏总督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战舰翻倍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运河通航(五更,感谢所有打赏过的读者大大)第七卷 第二十章 组建水师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败而逃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军问题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惊蛇,以逸待劳第十八卷 第四十七章 以牙还牙,继续西进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黄雀在后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头筹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国的公爵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战而逃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罗来投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顿吏治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总督吓坏了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启海盗第六章 西伯旧地换新颜(中)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来战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贸易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临果阿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卫大迁移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战群雄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长安(下)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润分配原则第十卷 第四章 证道理电磁相生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国出手第九卷 第四章 属国科举屠夫鸿儒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两城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网打尽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闯王偷袭反被擒第十三卷 第二十八章 列强联合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闯王偷袭反被擒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诛枭雄天下太平第十四章 隐忍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机床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灯如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