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得闲

bookmark

张强带着亲卫队回到了总督府,刚坐下来就得处理公务。

现在他已经是一国之主了,虽然民政交给了周粥,但人事安排,军务,大的方向把握,外交,以及对内,对外的情报工作,还有百官的监督委派,还得他拍板。

隆武南明立国,称之为南明国,鲁监国南明立国称之为鲁国,而就在半个月前,远在缅甸的永历也传檄天下,永历南明改为大明国,也建立了一个国家。

受着这一波建国风潮的影响,一个星期前,察哈尔蒙古也宣布建立察哈尔汗国,苏尼特自称汗王,而和他合作的察歹尔被封为大台吉,地位相当于是宰相或者明朝的总兵,还比总兵大一些的武将领,相当于是华夏军的总督军衔的国防部长。

清朝也建立了清国,更远的地方就不知道了,反正这个风潮正在大明土地上蔓延开来,成为一种时尚。

尽管张强没有公开让礼部宣布华夏军建国,但外面各方势力,各个已经建立的国家都称华夏军为华夏国。

张亮,这个隆武朱聿健的太监领,大太监,现在是华夏军的外交部长,归张强管理,也归周粥调度,自从出使永历南明的冯双礼部,现在冯双礼已经倒戈到了隆武南明的南明国,又再次出使南明国。

处理一些先前签订的条约的执行情况。

经过一个半月的活动,终于把那一方面料理完毕,回来向张强汇报工作。

两个人对面而坐,一张八仙桌,两壶茉莉花茶,一边谈论着事情,一边喝茶。

不算张亮的太监身份,张亮就是一个英俊的官员,一个能员,隆武南明的事情被他料理的相当出色。

提供武器装备,反正那些都是缴获的武器装备,使用过以后,大都有缺口或者光色不亮,或者虽然没有使用过,但华夏军士兵也不会使用那些装备,就连华夏军一些新占领的土地上的村卫队使用的都是华夏军兵工厂里面出来的一些劣等品冷兵器。

这些劣等品冷兵器都是残次品,丢掉可惜,回炉的话成本又高,就交给了村卫队使用,丢掉或者被敌人缴获也没有什么心疼的,这些虽然是劣等品,可也比明军现在使用的兵器新,好,质量过硬,和敌人对砍的时候,要是你的力量不如别人,只会把兵器磕飞,而不会马上损坏兵器,连刃子都不带卷的。

而民兵使用的武器则是原先生产的主力部队淘汰下来的武器,虽然旧了一点,但质量绝对好。

守备队使用的则是新生产出来的兵器,经过改良以后,相当锋利和好用,主力部队的正规军士兵使用的和他们相同。

这些提供给南明的缴获自清军的武器装备都被张亮卖了个好价钱,换回了相当多的金银。

换回了不少的货物,生丝,铁矿石,茶叶,瓷器,盐等华夏军必须的东西,等于是白菜价批了回来,华夏军只要倒手一次就能赚回三倍的利润。

有力的增加了华夏军的财政收入。

这些足够补充两个州,也就是福建和江西,这两个新建的华夏军的州府的初期开支费用。

福建经过金华义军时期的反复,多下来交给隆武南明,然后又被海盗或者郑采,郑洪奎等人占据,华夏军再夺回来,交给南明,再被清军夺回去,华夏军时期了,这些反复使得哪里的人口锐减,商业崩溃,房屋荒废,道路抛荒,为了恢复这些,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

这就需要已经展起来的华夏军核心地区的补贴,华夏军的开支本来不小,再加上这些,财政压力相当的大,这样一笔外来收入,使得华夏军的财政危急得意缓解。

大量的从别的地方输入原材料使得华夏军的原材料不至于短缺,货物低价购入,使得华夏军能通过低价降低华夏军产品的价格,取得更高的利润。

而同各个新建立的国家和势力的交往,使得华夏军周围的环境变得和睦了起来,华夏军可以专心对付清军而不至于腹背受敌。

谈了一会儿,张强对张亮道:“张大人,你还得走一遭,去一下对面清军哪里,他们上个星期就知会了我们需要和我们谈判交换俘虏的事情,你知道我们同清军的上次战役,俘虏和歼灭了他们不少的大将,甚至是宗室,亲王,贝勒等人。”

张亮神色严肃,“大都督,你要我怎么做?我们需要他们付出什么才能交换回他们的那些勋贵?”

张强用手指敲着桌子,“先是从情报上来看,他们正在使用我们的被俘的人员训练他们的火器部队,想要学习我们的战法,将来拼着这些打败我们,这点必须要坚决的提出来,将这些人要回来,不能让他们把清军训练出来,这回增加我军以后的伤亡。”

张亮皱着眉头,“大都督,这恐怕很难,答应给他们训练新军的那些人肯定不是心智不坚定的叛徒,就是对我军不忠的人,说不定已经投靠了清军,要他们回来干什么?”

张强严肃的回答他,“必须要回来,或者我们必须摆出一种姿态,我们一定要阻止他们获得我军的秘密,能要回多少来是多少,将来这些人回来怎么安排,再定,你可以答应这些人,回来以后不追究他们的责任,部祸及家人,但他们以后只能在我们地盘上自食其力了,他们将会被踢出军伍,成为普通老百姓,我们以后不会为难他们。”

“大都督是说……”张强伸手阻止了张亮的追问,“不必说了,那只是个幌子,我们真正的目的就是我说的,尽最大努力给他们造成一定的损失,哪怕是拖延他们的成军时间和削弱他们的战斗力,都不会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我军战法的秘密。”

而另外一个主要目的是,“我们这里经过清军的几次洗劫,屠杀,以及人口外逃,核心地区的人口在恢复,并且在稳步增长,但其他新占领地区的人口,根据周粥的调查,起码损失七成人口,咱们必须从清军哪里补充过来,他们一个明军降将,必须换回我们两千人口,一个汉军旗将军俘虏,必须换回咱们四千人口,一个满洲将军必须换回八千人口,一个宗室必须换回一万五千人口,一个贝勒必须换回三万人口,一个亲王必须换回五万人口……”

“你自己掂量着办,这些家伙咱们不要,养着又没有多大用,能换回一些利益也行,普通士兵必须换回五个人口,但不要老弱,拖家带口的,可以接纳。”

“其他的呢?”张亮问道。

“其他的事情你就看着办,也可以要一些土地,比如说一个府什么的,”

“大都督,这些是不是太便宜他们了,需知道最大的一个多铎可是多尔衮的亲兄弟啊。”

“无所谓,反正我们要的再多,他们都是搜刮咱们大明百姓的,我们不要是因为不想给百姓增添许多祸事。”

第七百五十七章 华夏水师的战舰危机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堑长一智第七章 掌旗第八百零九章 发现第五舰队被俘船只第一百五十二章 军饷3第二百六十五章 官制改革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清危局第七百七十四章 亏了还是赚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就是死于惶恐滩头的那个方以智?第一百二十六章 降将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变局第2375章 恐惧的同时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金国的反击第一百六十四章 铁模筑炮法5第四百六十三章 会鳌拜15第四百六十六章 会鳌拜18第一百九十八章 追凶7第五百二十二章 宅男的告白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声回归第五十六章 轻松收复武义县城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润第五百七十九章 西南汉化占领问题第三百八十七章 真实的战斗情况1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五百六十章 开发宝岛第七百三十三章 伪新鲁府政权第2378章 成长起来的王国将领们1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卫第一旅参战第七百六十一章 琐事烦神2第二百零八章 反复第七百零六章 被逼无奈的反击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军队3第五百四十九章 军人的天职就是战争第五百九十六章 两百骑兵显威第八百六十一章 周边无事专心对付满清第六百八十二章 线膛枪射击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能便宜西班牙人第三百七十章 推荐人才第七百五十三章 弃暗投明第十一章 夺军第2376章 垂垂老矣第二十四章 神反转第七百零三章 代理人战争这才是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场中规中矩的攻城战第二百零一章 孩子,这就是命啊!第七百七十章 外交部的春天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队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一百一十八章 敌我双方第六章 第一次杀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精神控制法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七十二章 改革军制第四百九十三章 美人总是美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极难的选择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变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王今日不早朝第七百五十三章 弃暗投明第三百一十三章 追击华夏军第七百一十一章 洪承畴死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汇报3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区负责第九章 朱大小姐来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郑成功第一百二十二章 决定性胜利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第一百七十四章 伏击7第一百六十章 铁模筑炮法1第一百五十二章 军饷3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战3第六百三十五章 没得逃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队大调整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包围圈挺进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动第二百零九章 让你们眼馋第八百七十二章 将日本变成我们的东瀛州2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家共同进步第六百二十一章 行动开始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气3第七百一十章 火花环绕的华夏王国第八百六十六章 王玉群的最终去向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计第七百八十五章 新船定型生产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的战斗情况2第二百七十三章 辩第四百零五章 狙击战术第四十五章 分道扬镳第七百九十四章 逐渐被削弱的华夏水师舰队第二百零二章 这人太顽固第五百三十六章 郑成功的无力第二百七十一章 另谋出路(求订阅,求收藏)第五百一十章 张煌言的旅行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畴的攻势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计第四百八十一章 忠贞营的实力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顺军灭亡第三百零六章 两军遭遇第五百九十四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