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李过的想法

在通往荆门的山林间,李过带领着一支三千人的骑兵部队正在缓慢的行军,不时的有骑兵来到他身边报告各种事情。

李过默默的看着这支部队,这是他的忠贞营剩下的最后的骑兵精锐了,也是他的老营的最后的精锐了。

也是骑兵部队的精锐,那些步卒精锐被高一功带领着守卫在荆州府府城,同时控制着三十万被裹挟来的百姓和明军逃兵,以及俘虏来的清军绿营兵和汉军旗俘虏,至于被抓住的蒙古人和满人,早就都砍了脑袋,挂在某个打败他们的地方,或者送到了清军的大营附近,被用作警示,示威,或者同清军交换那些被俘的大顺军的将领和有志之士了。

这是一支汉人的队伍,是老百姓的队伍,但也是一支恶贯满盈的队伍,在同清军的作战中,在先前同明军的作战中,他们不在意那些百姓的死活,他在意的是自己能不能拥有军队,拥有兵权,拥有可以同大明继续打下去的本钱,现在大明倒了,他们还要继续努力,继续把这种作风延续下去,直到推翻满清,自己坐上皇帝宝座。

这几年同南明朝廷合作以后,这支部队已经很久不用这种方法来作战了,他们开始注重培养真正的士兵,建立真正的军队,建立起自己的补给系统,队伍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可靠的人才和将领了。

战斗力很快蹿升,可面对清军永远打不完的兵力,他们的发展可以说用缓慢来形容也不为过。

何况还有永历大明的何腾蛟那个老狐狸对于自己的打压,对于大顺军的不待见,把大顺军当炮灰使用,却从来不给多余的补给,想要消耗掉这支部队。

对于大明或者现在的永历大明,这个实际上已经是南明政权的朝廷,他是又爱又恨,这支部队自从大顺倒下之后,就像没有家的孩子,没有爹妈疼养的孩子,颠簸流离,各种不顺,各种委屈,不过还好,大顺军终于支撑过来了。

打不过就跑,跑了躲一个地方发展几个月,大顺军又是大顺军,不,现在应该是大名鼎鼎的忠贞营了。

没有人会忽略他们,忠贞营在这一代如雷贯耳,在东南,西北,那是可以当做吓唬小孩的口头禅存在的一种现象级别的军队。

他觉得这支队伍终将会像他叔叔带领的大顺军那样发展壮大,然后直捣京师,最终夺取政权,自己活着自己的侄儿成为新的大顺军的皇帝,可现在,他感觉到这种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给他带来这种感觉的不是现在看起来依然兵强马壮的,地盘依然庞大,占据京师的清军,也不是地盘庞大,影响力很大,还有无数人跟随和念叨的永历大明,他依附的朝廷,汉人的正统合法朝廷,也不是躲在西南一角,略次被清军剿灭又复国的南明隆武朝廷,更不是就像打酱油存在的鲁国鲁监国朱以海的那个笑话一般的朝廷,而是犹如晴天霹雳,横空出世的华夏军。

他对华夏军心情很复杂,但又多不了解,不知道这一支被隆武南明称之为叛逆的汉人起义军为什么在如此短的几年时间内横扫东南,西南,打的清军狼狈不堪,现在清军焦头烂额,节节败退,像当初的崇祯大明一样软弱不堪,只能靠修筑防线,在双方边境设立九边,驻扎大量兵力来防范的华夏军会如此快的崛起并且很快和他们碰上了。

本来他觉得躲开他们就行了,他主要的目的还是反清复明,光复汉人朝廷,可华夏军一而再,再而三,势如破竹的攻势,让他觉得不碰一下他们,不让他们知道一下自己的厉害,显示一下自己的存在,那些南蛮子不知道他一只虎是一只病猫还是一只强壮的老虎。

开头的战役打的很不错,敌人措不及防,他又拥有三十万军队,他认为敌人会忌惮他,但当清军撤退以后,敌人已经步步逼近,从左右两个方向对他形成了包围,同时对友军陈友正的部队形成了包围,双方合计一下,必须给华夏军一个下马威,打疼他们,宣示自己在湖北州的主权,存在,让华夏军不要得寸进尺,大家都是汉人的军队,用不着这么咄咄逼人。

可现在他发觉局势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华夏军根本不理会他们,只想消灭他们,看形势,他们想要一统天下。

对于同样想要一统天下的忠贞营,大顺军来说,这就是同行,敌人,以后总要成为敌人的,对手的,只能打,现在双方是敌对状态。

于是他想着让带着三十万老弱残兵的高一功吸引敌人,自己率领数路精锐兵马偷袭敌人,削弱敌人,或者打败敌人,就像曾经对付大明的围剿一样,或者对付大清的军队一样,和敌人打歼灭战,消耗战,运动战,大顺军只要精锐还在,即便受到重创,也很快会在另外一个地方重新复起,他不在乎那些凑数的百姓兵。

开头的战役打的很不错,敌人措不及防,他又拥有三十万军队,他认为敌人会忌惮他,但当清军撤退以后,敌人已经步步逼近,从左右两个方向对他形成了包围,同时对友军陈友正的部队形成了包围,双方合计一下,必须给华夏军一个下马威,打疼他们,宣示自己在湖北州的主权,存在,让华夏军不要得寸进尺,大家都是汉人的军队,用不着这么咄咄逼人。

可现在他发觉局势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华夏军根本不理会他们,只想消灭他们,看形势,他们想要一统天下。

对于同样想要一统天下的忠贞营,大顺军来说,这就是同行,敌人,以后总要成为敌人的,对手的,只能打,现在双方是敌对状态。

于是他想着让带着三十万老弱残兵的高一功吸引敌人,自己率领数路精锐兵马偷袭敌人,削弱敌人,或者打败敌人,就像曾经对付大明的围剿一样,或者对付大清的军队一样,和敌人打歼灭战,消耗战,运动战,大顺军只要精锐还在,即便受到重创,也很快会在另外一个地方重新复起,他不在乎那些凑数的百姓兵。

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围剿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贺锦第二百六十五章 官制改革第五百六十八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二百四十八章 郑鸿逵的危局,出手第三百三十章 声望大增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怨气1第一百三十八章 郑彩末日4第三百四十五章 隆武南明去向1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干什么?第一百零一章 婢女引起的感想第四百三十二章 南明烽火13-败逃第五百零二章 高一功的算盘第八百二十二五章 郡王陨落第二十九章 朱大典的处境第四百六十一章 会鳌拜13第四百八十二章 陈友正反正军的危急第八百八十七章 有时候日本和高句丽也坑爹第二百九十六章 围城-炮战2第一百三十九章 郑彩末日5第六百八十四章 叛军枪械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动乱洋鬼子终究气短1四十二章 技能漏洞第四百五十二章 会鳌拜4第一百一十章 拼命奔逃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转7第七百四十五章 卖船卖人第十四章 定计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王今日不早朝第一百九十九章 追凶8第五百五十一章 突然打击第四百六十六章 会鳌拜18第八百五十八章 比清军还要顽强的高句丽兵第四章 向属下领主要官第四百零七章 招募名人李光地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无忌的心思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里的感慨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二百三十五章 让世界乱起来,尽屠绿营兵第七百三十二章 继续当你的王子吧第八百二十二章 敌人仍然强势第三百五十四章 两军实力对比第五百七十一章 充实华夏军官位第八百章 当头一炮郑家船队覆灭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闲的张强第四十三章 强兵压境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获——火绳枪第六百零八章 原来田斌叛变了第六十九章 大明乱局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三十七章 野战2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机2第六章 第一次杀人第五百二十章 军校成立第八百八十六章 风雨飘摇的大清国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给你一击第七十四章 炮兵营第三百八十章 加强抗清力量第十一章 夺军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卫第一旅参战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事调整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畴的攻势第六百零九章 战争还在继续第三百一十六章 急攻第五百五十二章 郑成功服软第七百五十七章 华夏水师的战舰危机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变二百八十九章 部门官员配备第一百一十八章 敌我双方第四百四十七章 打湖广第一百二十五章 内斗2第二百四十八章 郑鸿逵的危局,出手第2380章 成长起来的王国将领们3第一章,抓丁风波第五百六十一章 开发宝岛2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六百九十九章 日本的小仓船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们自立吧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线作战的无奈第二百零三章 宝岛我来了第七百零九章 进步第七百一十二章 后鲁国时代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战敌人先来第七章 掌旗第2378章 成长起来的王国将领们1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来就好第七百三十三章 伪新鲁府政权第一百五十章 军饷1第四百七十九章 战鹰技能升级第三十六章 野战1第六百五十一章 攻破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胜满达海第二百零七章 让我们试试第八百三十六章 陕西州战事怎么打?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葡萄牙人我支持你第八百七十二章 将日本变成我们的东瀛州2第八百一十六章 打了老的来了小的第二百九十六章 围城-炮战2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业,挖到敌人眼皮子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