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高士兵的素质

“这是李定国派人带来的信笺,他希望得到你的指点和帮助。”古月笙拿着一份通过军情部转过来的来自云南州李定国的信笺对张强说道。

此时张强已经把行辕从长沙府移到了武汉府,而跟随他转战南北的近卫师第一近卫旅则回到了中枢金华府驻守,驻守金华府的部队全被移动到东阳镇大营集中整训,这次抽调了所有的野战旅的一个精锐营,这个精锐营也是各野战旅里面的精锐士兵和军官组成的营。

这些来自华夏军各个州驻守,防御,进攻中的野战旅部队总共给中枢凑了三十多个营,每个营都是精锐级别的士兵,或者基层军官,高层守备参将级别的军官则达到了三十个,另外还有各守备团的精锐士兵和基层军官,精锐的守备,千总,把总等军官,这些人一共三十个,要从好几个州,几乎半个大明领地的守备团里面凑这三十个军官,那是搓搓有余。不用怎么费力气就凑到了。

另外各近卫旅的基层军官,表现好的军官也凑了三十个,精锐士兵凑了一个营。

这些要干什么呢?

张强准备开了军校。

以前华夏军学着北洋时期的军队,其实开着随军学校的,可那样培养人才太不系统,太低级,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部分是以前部队的老油子,上个夜校,学几个字,能看懂命令,知道部队里面的旗语,号声,联络方法,知道怎么训练士兵走队列,然后按照上面的意思,教条,僵硬的执行命令,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是粗制滥造的半成品。

这样的基层军官经过这些年的自然淘汰。

有的在战斗中死亡了,有的在战斗中受伤退役了,有的违反了军规,被强制退役,或者被丢进了俘虏营里面改造去了,有的则成长为更叫高级的基层军官,成为了民兵部队中的精锐,被挑选到了守备连里面担任连长,以后顶多升为守备营的把总,或者千总,还有的异军突起,会表现,能力也有,自学成才,成为守备团团长,或者成为野战旅的精锐士兵,或者成为野战旅的基层军官,优秀军官,地位现在至少是个野战旅的千总营长了。

发展好的人进入了新兵营,回炉再造,但实际上也不过是拓实基础,或者变得更加偏颇,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了。

新兵营起,就有稍微高级一层的军校培养了,可这些军校顶多是传承老兵的经验,学习一些已经打出名的将领的经验,并没有从大局或者从华夏军的层面上学会更多的东西,系统的,从思想上,从技能上,指挥作战上,或者从自己本身的发展上,提高自己。

由于战事频繁,一边还要经营华夏军领地的经济,政治各方面,张强并没有去真正的,认真的去办一所军校,一所能让华夏军将士向往的,正规的,系统的军校,所以张强现在要办一所这样的军校。

军校分为步兵,炮兵,水手,骑兵,工兵,辎重,华夏军思想教育,等基础科目,面向精锐士兵,培养时间为三个月时间,其实就是把士兵们以前经历过的东西,系统的分析一遍,然后加上一些成名的将军的经验,教授给士兵,这样的基础科目,每一个被集中来的军官和士兵必须认真学习,必须学习。

基础科目之后是专业科目,专业科目分为:

冷兵器科目,肉搏,队形,队列,阵型,战术,各兵种配合,山地作战,单兵小队作战,个人武器选择,在队列里面的作用,以及和火器部队的配合。

为什么要教授冷兵器科目呢?

因为大明说白了,还是处于封建王朝的中段,科技还不是很发达,即便火器已经从宋朝就开始使用了,但主要的作战模式还是冷兵器肉搏,火器只是改变了作战方式,但冷兵器作战并没有彻底的被抛弃,所以身为大明时代的华夏军士兵和军官都应该强身健体,学会冷兵器的使用和作战,不能因为火器厉害,就扔开了冷兵器,那样是会吃亏的。

华夏军是要统一全国,争霸大业要在很多时候,一些地方,比如广西的大山里面,云贵赤地千里的无人区,以及缅甸等地方作战,如果没有冷兵器作战技巧,不会冷兵器作战,那么等子弹打光,等炮弹没有了,难道投降敌人吗?

这个科目就要这些士兵熟悉一个月,学习一个月,然后另外一个月进行实地演练,考试,三个月时间。

火器科目:火器的由来,历史,制造,如何在简陋的情况下使用简陋的火器,如何用比敌人差的火器同敌人作战,火器的原理,每个人必须学会操作各种低级到各种先进的火器,从练习到精通一个月时间。

火器部队的指挥,部队的建立,以及如何使用火器部队打战,同冷兵器部队,同火器部队的对决,攻坚战,野战,追击战,参谋的作用,辎重,工兵的作用,指挥官该知道的大概都要让他们知道,又是一个月时间。

然后文化的学习,需要看懂更高级的命令,需要会制图,测量,看图,需要懂得更多的知识,同时教导一些情报的获得,利用,对战斗的影响情况。欧洲历史,欧洲西方发展火器的历史,使用,西方人的船只,文学,科技等方面。

这个过程得一年时间,可以说专业科目繁杂而不精,但能大大提高指挥官的水平和意识,也许一年不能学到什么,但肯定对于他们本身的提高有很大影响,对华夏军的凝聚力有很大助力,只有他们懂了这些,华夏军才是一个团结的整体。

专业科目需要一年半时间,最后的三个月是考试,演练,演习,最后一个月放他们去各部队实习,期满以后毕业即成为副将级别的军队指挥官,学习好的留校任教,成为中级军校老师,有了文化之后,这些人还可以转文官。

这是一座比新兵营里面的军校,以及以前办的军校更加系统,专业的军校,接近后代的所谓黄埔军校的水平。

第二百章 追凶09——偶遇第六百九十章 尘埃落定2第二百一十八章 郑成功的底线第八十五章 见张英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败为胜第二百三十九章 让世界乱起来,张名振第二百一十三章 震撼的炮击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造粮食钞票第八百四十一章 将计就计第三百八十三章 驿道之便第九十五章 败象呈露第二百五十二章 郑鸿逵的危局 瓮中捉鳖第六百二十四章 对手变得厉害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南明烽火25-逆转9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过投降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乱中自救第三十四章 混战第七百五十八章 极难的选择第四百四十七章 打湖广第六百二十四章 对手变得厉害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新式战舰第六百一十二章 亲自赶赴前线第七百零五章 联合第八百一十九章 纷繁复杂的利益牵扯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转7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得闲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人员培养第四百八十五章 开花弹的胜利第五百四十九章 军人的天职就是战争第五十章 狡猾的贺锦第一百六十九章 伏击2第三百六十二章 金银币问题第五百八十章 处置文安之第三百二十二章 齐头并进第2380章 成长起来的王国将领们3第五百三十章 李过和张强的对话第四百九十五章 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第二百五十九章 文武怨气4第二百三十六章 让世界乱起来,和苏尼特谈判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六百一十一章 绝地反击第八百九十章 血肉磨坊3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地噩梦第三百五十六章 汇报2第五百五十二章 郑成功服软第一百七十六章 伏击9第三十九章 担忧第四百六十一章 会鳌拜13第四百零四章 排枪对决4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三百二十五章 惊闻噩耗第六百零七章 高明的应对第一百四十五章 郑彩末日11第八百七十八章 失控的琉球王国第三百七十二章 你给我当什么官?第八百八十三章 挑拨与借口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金国的反击第二百零三章 宝岛我来了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二百八十七章 来自华夏军的诱惑1第五百四十三章 悲伤的王得仁第六百零八章 原来田斌叛变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密谋2第二百九十六章 围城-炮战2第七百七十四章 亏了还是赚了第七百四十五章 卖船卖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铁模筑炮法4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决战第二百零七章 让我们试试第二百九十六章 围城-炮战2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战突围1第八百五十六章 豌豆鸟的初战1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队也来了第八百零一章 登陆戈公岛第二百五十五章 郑鸿逵的危局 晋升侯爵第七百一十七章 复杂的局势第一百三十九章 郑彩末日5第八百章 当头一炮郑家船队覆灭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国和南明国初战2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八百七十二章 将日本变成我们的东瀛州2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里的感慨第八百五十三章 没有一次冲动的人生并不完整第一百零五章 见驾第四百五十九章 会鳌拜11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明烽火9第五百零二章 高一功的算盘第八百六十一章 周边无事专心对付满清第二百四十二章 让世界乱起来,朱大典的友好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八百七十八章 失控的琉球王国第一百七十八章 伏击11(破敌)第八百零一章 登陆戈公岛第五十五章 决议偷袭第一百九十一章 丰收第三百零九章 小胜一场第六百九十四章 开采问题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七百九十九章 挑战华夏水师2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场时间的未知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