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扩张的脚步不能停

消灭了暹罗国的抵抗,华夏军的脚步继续沿着狭长的海岛陆地向马来西亚进攻,虽然伤亡开始增大,但征服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过,除了合作的土著人,所有不合作的人都被丢进俘虏营和苦役营里面劳作,修建港口,码头,开辟丛林里面的道路,沿着半山腰修建道路,这样即便山洪暴发,也能走一段路,不至于一段路也走不了。

东南亚这边在大踏步的前进,山西州却遇到了麻烦,于成龙回去以后实行高筑墙,广积粮,兵马堆一线的办法,大量的兵力使得华夏军要攻克任意一座县城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要是硬攻,伤亡太大,只能一点一点的蚕食,先把周边的村镇都攻下来,然后一点一点的拔除于成龙在城外挖的战壕,修的工事,堡垒,这些在泰西人,日本人教会他们以后,他们就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尚可喜,洪承畴那会儿也是这么做的,但他们没有学会用,一直到这次,才有于成龙想到了这个办法。

以华夏军的现在的武器装备,大炮加火枪,的确有点为难,因为这是比后世一战时候还要落后多少年的装备,的确不能很容易的攻克敌人的防线,别看华夏军玩壕堑战时候玩的挺爽,可当自己面对的时候,也打成了一锅烂摊子,除了巨大的伤亡以外,没有任何办法。

只能同清军耗着,不过可以突袭一些兵力少的县城和府城,作为大后方,长治府,被东风破的十六野战师和万窦霓的第十野战师突击攻破,然后围着临汾府和侯马府,长治府之间的县城进行围剿,第九野战师出一个旅,一个守备团,第十野战师出一个野战旅和一个守备团,第十六野战师出一个野战旅和一个守备团,利用地形,不远几百公里运动到一个县城,然后几家一起上阵,守备团阻击各地的援兵,野战旅合围,经过一段的时间,终于把战线之间的敌人县城和城镇全部夺取,这时候战斗已经使得大清国和华夏军梅林鱼兵团感到疲惫了,大家不约而同的采取了守势。

这边朱哥同赵晖,亚鹏的兵马以守备旅为主力,以仆从军为辅助,几次发起对日本京都府的围攻战,但总是因为日本人的抵抗而败北,日本人比大清国更快反应过来,要说外国人比中国人聪明,不要脸,他们知道凡是可行的办法,面子都是浮云,大清国虽然有洪承畴打阵地战,壕堑战的先例,可就是刷不下那个脸去玩那种战争,因此在后面七八年里面老是吃亏。

打,打不过华夏军阵地加壕堑的防守的城池和阵地,防守不屑用壕堑,只是坚城加上蒙古骑兵的突击,无论是在野外还是城镇,他们都打不过华夏军。

而日本人就不一样了,在吃过华夏军的亏以后,逐渐的学会了华夏军的作战方式,他们也开始挖掘壕堑,布置铁丝网,用华夏军的作战方式对付华夏军。

这下朱哥他们踢到了铁板上了。

民兵仆从军死了好几万,就是拿不下京都府。

在陕甘州战役告一段落以后,张强终于抽出了兵力,巴格雅鲁整补过的兵团野战师被调集了一个野战师去帮助朱哥。

第七野战师高志祥的部队被调到了日本,归朱哥指挥,成立朱哥兵团。

新鲁府守备旅,四国府守备旅,中国岛守备旅,近路区守备旅,四个旅被编成第十九野战师,归原先赋闲在家的孔有性指挥,加入朱哥兵团,同时调巴格雅鲁兵团的第十七野战师加入朱哥兵团,马汉兵团第八惩戒营加入朱哥兵团。

剩余的兵力编制成日本岛守备师,两个守备旅一个在新鲁府和中国岛,一个在四国岛和周边小岛上驻防,同时负责近路区的守备。

成立日本岛纠察大队,负责地方治安,纠察大队一半是汉人,一半是日本人,少量的东南亚土著,因为此时的日本岛上解放的岛屿上,还有很多原先留下的东南亚土著归化汉人,以及大量的日本百姓,虽然已经死去,转移,以及卖掉不少了,但还有很多愿意归化的日本百姓,于是这里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为了安定,只能启用他们。

这里的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三王子洪天炮哪里的情况更加复杂,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东南亚土著,郑智的人,郑经的人,大清的人,有一大半是日本人,一小半是东南亚土著百姓,只有大约七十万人是汉人,就那样还有很多是原先跟随洪承畴逃走的大清百姓和官员。

虽然洪天炮一心想着依靠华夏王国,但他也有他的想法,华夏王国的汉化教育他做的很好,但很多都是外人的情况下,这种好也有着隐忧,那就是不一定有人真心归化,尤其是泰西人,他们只是做生意,不一定要服从你的归化,还不时的给他找麻烦。

而华夏王国不断的将日本岛上的抓住的日本俘虏和日本百姓卖给他,换取他的支持和一些帮助,因此他哪里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忧心。

不过张强不会告诉他的,别人的事情为什么要提醒?

以后让他哪里乱去吧。

这样以后自己也好处理,直接拿下琉球王国。

三王子部队里面的日本人比例越来越高了,不断的将他们丢入前线,高句丽前线去送死,这是华夏王国高兴还来不及的事情。

不用他们亲自处理,不用背骂名,何乐而不为呢?

他哪里往高句丽岛上送的日本人越多,高句丽抵抗越激烈,大清派兵援助越多,大清被牵扯的越深,山西州的战线压力就越小,大清的国亡的就越快,这是个看不见的利益链条,张强都不忍心拆断它。

兵马调整完毕,朱哥发起新一轮进攻,在一个月前拔掉了京都府外围的各个敌人据点,攻破了敌人外围的战壕防线,虽然死了不少仆从军士兵,但东南亚土著士兵和日本仆从军士兵,关华夏王国什么事情,反正死的不是自己人。

当然不可能不死一些自己人,因为这些人需要军官带领,中国岛守备旅和四国府守备旅死了三千多老兵,也算一大损失,但这点损失相比拿下京都府,直逼敌人的京师东京,还是合算的。

现在家大业大,张强对于部队的伤亡也麻木了,人数死的多了,只不过是一个数字的变化,根本无关紧要。

第七百二十一章 粮食产量和人口第一百二十一章 转机第四百八十二章 陈友正反正军的危急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乱第七百七十章 外交部的春天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队第八百七十九章 继续使用炮灰兵第一百零八章 接近目标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畴的攻势第五百零一章 忠贞营的出路第八百五十二章 算是一场大捷吧第二百五十一章 郑鸿逵的危局 勒紧绞索第八十章 急转直下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户赵泗阳第一百四十章 郑彩末日6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机2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军的反击3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六百九十章 尘埃落定2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终于阴死了鳌拜第二百四十一章 让世界乱起来,隆武朝来人第六百九十一章 琼州发展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无忌的心思第七十六章 出兵兵力第二百九十五章 围城-炮战1第七百七十章 外交部的春天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离析的鲁国兵马第三百八十章 加强抗清力量第四百六十八章 会鳌拜20第七章 掌旗第四百六十五章 会鳌拜17第七百六十八章 新式战舰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一百九十一章 丰收第九十五章 败象呈露第八百一十四章 再遇二王子第九十八章 骑兵败北第四百八十章 李过的想法第三百八十章 加强抗清力量第八百一十八章 数量不是问题第四百六十八章 会鳌拜20第三百五十四章 两军实力对比第四百八十八章 暗渡陈仓2第三百六十八章 解职第六百七十六章 是该结束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市民们的反应第六百四十三章 胜也忧伤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气2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式战舰装备难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人员培养第六百六十七章 放开商业贸易第五百二十章 军校成立第三十六章 野战1第五百九十八章 两军相遇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乱中自救第七百三十三章 伪新鲁府政权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闲的张强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准备反击第二十七章 出战第六百七十章 总有斗争第六百三十四章 撤退吧第一百零三章 互相试探第一百二十八章 郑彩坏事2第二十五章 出走第九十四章 追杀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厂2第七百一十一章 洪承畴死了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里的感慨第七百六十一章 琐事烦神2第七十二章 改革军制第三十九章 担忧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击1第五百二十二章 宅男的告白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鲁府进行式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广2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袭云南第五十一章 贺锦偷袭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对战第五百五十三章 打击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国之难第二百七十一章 另谋出路(求订阅,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战记叙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吴三桂第五百七十九章 西南汉化占领问题第三百零三章 亲王被俘第五百八十二章 精神改造文安之2第五百一十三章 招安忠贞营第一百七十六章 伏击9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栋被俘第七百一十一章 洪承畴死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琐事烦神2第一百六十章 铁模筑炮法1第七百六十八章 新式战舰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决战第三百五十三章 学我者必死第二百七十章 隆武朝危急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无忌的心思第十一章 夺军第二百八十四章 敌友难辨,僵持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