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智囊

和赵南星与杨涟一起来到韩爌府上男子正是东林党智囊之一汪文言。

东林党能够驱赶齐党楚党,汪文言可以说功不可没。

虽然他只是小吏出身,可在东林党颇受重视,与东林党诸多大佬关系亲密,更是在首辅叶向高身边做中书舍人。

几个人分别落座。

韩爌作为主人,又是内阁大臣,一个人坐在了主位上,赵南星官位低一些,可在东林党的内却享有盛誉,所以坐在了韩爌的右手边。

杨涟比起两个人要差很多,只能屈居两个人下首,和汪文言坐在一起。

“不知虞臣兄这么急着把我们找来,所谓何事呀!”赵南星率先开口说话。

杨涟也说道:“收到阁老府上下人消息的时候,我正与赵大人说起今天朝上的事情,正巧汪先生也在,所以我们就一起过来了。”

作为地位不如两个人的杨涟,简单和韩爌解释了一下三个人一起过来的缘由。

听到这话,韩爌这才明白汪文言为何也跟着一起过来了。

“在下不请自来,打扰阁老了。”汪文言站起身,表露出歉意。

韩爌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汪先生能够,本官欢迎之至,谈不上打扰二字。”

他并没有嫌弃汪文言的意思,汪文言能够一起过来,自然最好不过,毕竟东林党的很多事情都是由汪文言出谋划策,他虽是阁老,对汪文言也同样尊重。

汪文言再次朝韩爌行了一礼,这才坐回座位上。

韩爌把桌上的信封往前一推,送到赵南星手边,说道:“你先看看这个,这封信是大同副总兵杨国柱派人送过来的。”

拿起书信的赵南星抽出里面的信纸,放在眼前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他先把信递给了杨涟,然后才对韩爌说道:“虞臣兄,这信上的内容你如何看?”

“本官不太相信上面所写之事。”韩爌微微一摇头,旋即又道,“真要发生了上面的事情,大同那边不可能这么安静,地方巡抚和总兵都一点动静也没有。”

听到这说法,赵南星点了点头,道:“我和虞臣兄所想一样,边地可能会有一些商人与蒙古暗中往来,倒卖我大明的货物,可要说去草原上修筑墩堡,这种事情太过像无稽之谈,很难令人相信。”

在后金崛起之前,蒙古人一直都是大明最主要的敌人,而且大明从中后期开始,始终处于抵御一方,根本没有能力深入草原。

这会儿杨涟也看完了信上的内容,脸一沉,说道:“这个杨国柱,我看他十有八九是对自己从一镇总兵变成了副总兵不瞒,阁老可以把这封信交由下官,明早下官让御史弹劾他。”

左都副御史官位虽然不高,可掌管着监察弹劾之责,道听途说的事情他都能让下面的御史弹劾到对方罢官,现在有了这样的实证,对付起杨国柱,更容易不过了。

“算了,杨国柱终究是朝中一名能干的武将,这个时候罢免了他,并非是件好事。”韩爌对杨涟说道。

后金事大,武将的重要越来越突出,换做以前,杨国柱敢写这么一封信,他作为阁老,早就让杨国柱丢官去职了。

“阁老既然这么说了,这次就算了,不过这封信可以先收起来。”杨涟说道。

作为左都副御史,这样一个把柄,习惯牢牢攥在手里。

赵南星说道:“杨国柱也算是一名将了,要不然先帝也不可能安排他坐镇大同总兵的位子,可惜格局还是小了一些。”

“武将能有什么格局,只能敢打敢拼便可。”杨涟笑着说。

在他这样正统文官,从来都是抱着,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惜死何患天下不太平,这样一个理念。

“在下倒是觉得杨总兵所说的事情虽有夸大之嫌,却也未必无的放矢。”最后看完信的汪文言突然开口说道。

他一开口,和在场三个人的意见都相左,这让三个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

就听他继续说道:“虎字旗的事情在下听说过,后来还是通过魏阉才有一个被招安的机会,成了大同的一名武将,这样的人,心中未必有大明,反而更多的是想自己。”

“汪先生的意思是说那个刘恒真有可能做出去草原修筑墩堡的事情?”韩爌眉头皱了起来。

草原一直是蒙古人的草原,大明不是不想占领,而是做不到,如今辽东还有后金作乱,大明与蒙古人之间,他作为阁老,最希望的是不要出问题,不然大明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在派往大同和宣府这样的边镇。

大明这么多百姓,自然不缺兵源,缺的是养兵的银子,一个辽东就已经快使户部难以为继,若是再有大同和宣府几个重镇闹起来北虏之患,户部根本没有银子养更多的兵马。

“可能有,可能没有,不过在下觉得应该是有,但像信上所说,虎字旗修筑的墩堡已经快到青城,在下觉得不可能。”汪文言下意识摇了摇头,旋即说道,“虎字旗不过是一家商号,若是银子可能有,但商号就算是有再多的银子,也应对不了蒙古人的铁骑。”

韩爌点了点头,说道:“汪先生说的有道理,可虎字旗真的在草原上修筑了墩堡,很有可能破坏边地多年的安稳。”

“虎字旗要真修筑了墩堡,下官觉得应该拿下那个刘恒,决不能让他在这个时候,再把土默特的蒙古人惹怒。”杨涟开口说道。

赵南星说道:“虞臣兄,你觉得呢,要不要和首辅商议一下,看看这个虎字旗该如何解决掉。”

“几位大人别着急,等在下把话说完。”汪文言插言道。

韩爌看向汪文言,说道:“汪先生有什么话尽管说,虎字旗的事情真要如汪先生所言,很有可能引来蒙古人再次寇边,使我大明大同宣府几地彻底糜烂。”

“阁老多虑了。”汪文言笑了笑。

韩爌眉头一蹙,不解道:“汪先生何意?”

“在下觉得,信上所写之事不足为虑。”汪文言说道,“天寒地冻的时候肯定不可能修筑墩堡,所以虎字旗若真再草原上修筑墩堡,最少也是半年以前的事情,可这么长时间过去,阁老可曾收到过大同宣府一带送来关于蒙古人寇边的奏本?”

韩爌摇了摇头。

大同和宣府几个边镇,确实没有关于蒙古人来犯的奏本。

第二千六百八十五章 待价而沽第三百四十七章 传教第二千三百九十六章 蓟镇告急第二百四十九章 拉拢范家第二百五十三章 赶往新平堡第二千四百九十二章 见面的目的第三百三十五章 暗潮涌动第二千四百一十七章 天雄军离开顺德府第八百六十八章 天启的决定第四百九十二章 难民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魏忠贤顶包第九百七十八章 俘虏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出钱粮第二千九百七十章 入城第五百五十章 抚标营出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吴敬岩来见第一百八十三章 回程遇官兵第五百五十三章 郭举人第二千八百一十八章 审问被关押的读书人第一章 人不狠,站不稳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第二千二百九十章 害怕的王老爷第七百五十二章 替蒙古人做事的汉人第一千一百零九章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吃饭第七百九十九章 两军对垒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报信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继位大典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初战胜利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不欢而散第二百二十二章 讨要银子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神武卫第两千零四十二章第二千四百二十八章 谈不拢第四百四十四章 羞辱第二千四百八十四章 退缩第九百二十章 合兵一处第九百一十九章 战争阴云第两千零一十一章第两千零四十章 十宗罪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神武卫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田生兰被抓第二千六百二十八章 本地乡绅的妥协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 虎字旗的弱点第三千零三十一章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入寺第二千零五十四章 炮步合作第九百七十七章 夜袭第二千二百六十三章 近战神器第八十四章 丟职的捕快第五百零六章 范记车队被劫是你们做的?第二千九百八十七章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退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心徐家第三百三十二章 婉拒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顶罪第五百五十八章 埋伏第二千三百八十一章 战场的直觉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第二千四百四十一章 大军开拔第二千六百三十二章 要完墨宝要银子第三百四十七章 传教第二千七百零六章 欺人太甚第二千四百八十五章 围攻县衙第二千三百一十四章 被抢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堂分辨第五百二十二章 关饷第五百七十六章 诛袁逵第二千九百八十八章 锦衣卫上门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上大船第二千七百二十章第六百八十三章 接管商队第二千九百四十五章 朝上公议第六十一章 谍报队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钦差归京第二千一百六十二章 筹银第二千二百三十二章 离开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欺压第二千八百三十八章第二千零七十一章 福王是豕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不同的民心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处决第五百八十二章 邀请第二千九百七十六章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怀疑第二千四百七十四章 不欢而散第二千三百零五章 草原第二千六百七十三章 商讨第一百四十九章 徐少爷的野望第四百零三章 范永斗去草原第七百零九章 无理的要求第二千八百七十六章 取舍第二千六百二十四章 劝说离开第二千四百三十一章 王府长史第一千二百零五章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伏击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击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重新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