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三十八章

刘恒看着面前的舆图。

这张舆图囊括了草原,大员岛,济州岛,比起周培公进献给麻子的那张舆图还要详细,而虎字旗所在的地方,只占据了舆图的一小处地方。

“洪先生可知拿下了湖广的意义有多大?”刘恒看着眼前的舆图说道。

每一次从舆图上看到湖广的位置,他都恨不得立刻把湖广揽入怀里, 陕西和山西实在太缺少粮了。

“属下能够理解。”洪承畴说道,“若咱们拿下了湖广,湖广就成了虎字旗的粮仓,明国少了湖广这处粮仓,会加快灭亡。”

刘恒走回桌前,伸手端起桌上的茶缸, 说道:“陕西的情况不乐观, 哪怕虎字旗已经竭力运去粮食,但以陕西的情况,没有两三年根本缓不过来,这还是天时变好,若天时依然像这几年这般变幻莫测,陕西的情况只会越来越糟,而山西多山林,所产粮食有限,加上同样受到天时的影响,虎字旗需要一个像湖广这样的粮仓。”

说了这么一通话,让端起茶缸喝了一口水。

“主公不是已经安排下去,在各地推广高产的粮食。”洪承畴眉尖微微一蹙。

听到这话的刘恒一摆手,道:“远远不够。”

“草原上?这些年虎字旗在草原上开荒了不少田地,这两年正是收获的时候, 有草原上的粮食支撑,难道还不够用吗?”洪承畴在草原上见到了很多良田。

都是当年虎字旗打败土默特部联军之后, 开垦出来的荒地, 经过这几年的细心照料, 曾经的荒地全都变成了良田。

刘恒绕回桌子后面坐了下来, 抬手一指,说道:“你也坐。”

“天时不可能一直不好,已经持续了这么久苦日子,想来这一两年应该会有所好转。”洪承畴走到桌子对面的长凳前坐了下来。

刘恒说道:“不能全都指望天时,咱们也要自己做好最坏的准备,而且草原上虽然开垦了不少荒地,可草原上每年种下的粮食种子也就一熟,顶多两熟,支持一个陕西都只能勉强,要是再加一个河南,日子只会更不好过。”

“河南的情况好多了,也能算得上是粮仓,这两年因为天时不好,日子才不好过,但比陕西强多了,想来自给自足应该没有多大问题,虎字旗占领河南后,推广咱们这里高产的粮食,说不定河南能够成为虎字旗另一处支柱。”洪承畴为刘恒分析起占领河南的好处。

刘恒手指轻轻叩打桌面, 面露沉思。

虎字旗已经拿下了山西和北直隶部分地区,一旦攻打河南, 明国只要不傻,一定会选择拼死反扑。

否则虎字旗拿下河南后,再拿下山东西北边几个州府,北直隶将会成为一处死地。

“主公,湖广不能打。”洪承畴见刘恒不说话,他继续劝说道,“属下相信以咱们虎字旗的实力,拿下湖广不成问题,可拿下了之后,四面皆敌,想要站稳脚跟没有那么容易,而河南就不同了,拿下河南之后,虎字旗各地会连成一片,守御起来也会轻松百倍。”

刘恒长吁一口气,道:“河南也没有那么好拿。”

“打河南要比打湖广容易的多。”洪承畴说道。

刘恒目光恋恋不舍的从舆图上湖广的地方移开,嘴里说道:“这样吧,两个方案让侍从队去分析,看一看是打湖广好,还是先拿下河南更好。”

“主公英明。”洪承畴站起身躬身朝刘恒行礼。

他最怕刘恒一意孤行,坚持己见。

现下刘恒主动退了一步,把事情交给侍从队去分析,等于主动放弃了攻打湖广的方案,以侍从队的能力,最后会确定的方案肯定会选择攻打河南。

察哈尔大败的消息,经由草原上各部之间流转,很快通过科尔沁传到了伪金。

这一场大战也确立了虎字旗在草原上强大的地位,已经不是察哈尔部能够撼动了,这让越来越多生活在草原上的部族开始动摇,选择去亲近虎字旗。

慕强者是草原上最直白的表现。

伪金表现出强大的时候,生活在科尔沁和周围的一些部落选择与伪金结盟,抵挡察哈尔部带来的压力。

如今西边又崛起了一个虎字旗,同样表现出强大的实力,为了抵御察哈尔部的吞并,开始寻求虎字旗的庇护。

“这个察哈尔真是废物,八万骑兵居然败给了一支步骑加起来只有万人的大军。”黄台吉嘴里骂着察哈尔部。

站在下首的范文程说道:“呼图克图汗还能拿出八万铁骑去对付占领青城的虎字旗,看来察哈尔部当初没少占得喀尔喀五部的便宜。”

“只号称八万铁骑,事实上只有两万多。”黄台吉说道。

草原上没有秘密可言,察哈尔出动多少兵马,根本瞒不住一直关注着他的科尔沁部。

以科尔沁部和伪金之间的结盟关系,察哈尔部的任何消息,都会第一时间被科尔沁部送到盛京,也就是曾经的沈阳。

范文程眉头轻皱着说道:“两万多铁骑也不少了,虎字旗能够在草原上正面击败察哈尔部的这两万多铁骑,说明虎字旗的实力很是不弱,是咱们大金想要入主中原的潜在对手。”

“一直以来,本汗确实小看了这个虎字旗,没想到一个区区商贾之人,居然能够闯下这么大一番基业,可惜此人不能为本汗所用。”黄台吉感慨道。

能够成为大金对手的不多,在他心里刘恒算是一个,而且排在察哈尔部的林丹巴图尔的前面。

虎字旗占据了漠南的土默特草原,大金也有心拿下漠南蒙古,草原已经成为横在他和刘恒之间的利益之争。

范文程认同的轻点额首说道:“历史上像刘恒这样的商贾屈指可数,此人不除,必成我大金一同天下的畔脚石。”

“范先生有什么好的办法教本汗?”黄台吉向范文程询问。

范文程稍作沉思后,道:“对付此人奴才有上中下三策。”

他伸出了三根手指在黄台吉面前比划了一下。

“哪三策?”黄台吉知道读书人都有这种毛病,总是弄个锦囊或是拿出几个主意让人挑选。

只有对大金有益,他丝毫不介意读书人的这些小毛病,而且乐意配合对方。

范文程说道:“上策,我大金可以借助明国之手,想办法解决虎字旗,如此一来,我大金便可坐山观虎斗,拾得渔翁之利。”

“那中策呢?”黄台吉捋了捋自己的胡须,又问起了中策。

范文程继续说道:“奴贼听闻刘恒至今未纳娶,也没有子嗣留下,所以奴才的中策便是派人去大同刺杀刘恒,只要杀了此人,虎字旗必乱。”

“虎字旗内部陷入争斗,确实不再是我大金的威胁。”黄台吉认同的点点头,旋即又问道,“那么下策是什么?”

范文程用手捻了捻自己的胡须,说道:“下策便是由我大金直接出手,从正面大败虎字旗,打断虎字旗的脊梁,使之不敢与大金为敌。”

三策一说完,他看向座位上的黄台吉。

这三策在他看来都能解决虎字旗。

黄台吉沉吟了片刻,道:“在本汗看来,还有第四策可选,同样可以解决虎字旗,并且还能够拉拢到虎字旗这支力量。”

“大汗也有也一策?不知大汗的这一策是什么?居然可以得到虎字旗。”范文程面露惊诧。

他没想到黄台吉居然还有更好的办法对付虎字旗。

黄台吉见范文程吃瘪,得意的哈哈一笑道:“范先生只想着解决掉虎字旗或者是那个刘恒,却没有想过拉拢刘恒此人,故想不到这一策也很正常。”

“可是大金拉拢过此人多次,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范文程疑惑的说。

黄台吉笑道:“以前失败是因为大金给予对方的东西不够多,若是本汗把一位格格嫁给刘恒,并且愿意与他共分大明江山,你觉得他会不会同意?”

“大汗万万不可呀!”范文程当即跪倒在地说道,“虎字旗盘踞山陕两地,并且又占据了土默特草原,早有称王的实力,偏偏一直自称大将军,可见此人野心勃勃,想要和明太祖一样,学广积粮缓称王的把戏。”

听到这话的黄台吉轻轻一摇头,说道:“范先生说的这些,本汗又如何不清楚,不过,眼下明国才是咱们最大的敌人,也是他虎字旗最大的敌人,等有一天推翻了明国,本汗不介意与他争一争这个天下,看看是他刘恒坐上龙廷,还是本汗坐上那把龙椅。”

“这!”范文程还想再劝。

不过,想到黄台吉的性子,决定下的事情,谁也劝不动,除非是代善这些旗主出面阻拦,仅凭他一个奴才,学唐太宗时的魏征,那离被黄台吉疏远也就不远了。

最后,他选择了闭口。

坐在主位上的黄台吉笑着说道:“范先生起来吧,本汗知道你的好意,若是联姻不成,再按范先生的三策去对付虎字旗也不迟。”

“不知大汗准备把哪位格格嫁与虎字旗的刘恒。”站起身后的范文程顺着黄台吉的话问道。

而且他知道,黄台吉虽然有两位格格,可年纪都太小,只有几岁,根本不适合做和亲的人选。

黄台吉想了想,说道:“你觉得聪古伦怎么样?”

聪古伦是努尔哈赤与侧妃叶赫那拉氏的所生。

“不一定非是老汗留下的格格,其他贝勒家中的格格也可以。”范文程觉得把老汗聪古伦嫁给刘恒这样一个反贼,有些太浪费了。

在他看来,聪古伦完全可以用来拉拢草原上的蒙古王公,对刘恒这样一个汉人反贼,随便一个女真贵女用来拉拢就足够用了。

听到这话的黄台吉轻轻一摇头,说道:“聪古伦更能显出我大金的诚意,范先生别忘了,虎字旗可是有水师的,拉拢到了虎字旗,等于让大金多了一支水师可用。”

“还是大汗高瞻远瞩,谋虑周全。”范文程躬下身子称赞对方。

用聪古伦与虎字旗联姻,他只是觉得浪费,既然黄台吉决定了用这位格格拉拢刘恒,他也不会傻到去反对。

黄台吉说道:“此事宜早不宜迟,你觉得派谁去一趟大同见刘恒合适?”

“要不然用汉人走这一趟?”范文程试探的问。

黄台吉眉头皱了起来,语气不好的问道:“为何一定要派汉人去大同?

听声知意,范文程知道黄台吉误会了,连忙解释道:“刘恒曾在青城和大同杀害过我大金勇士,反倒是汉人留下过活口,所以奴才想派汉人过去可能更合适,等联姻的事情稳妥了,大汗再派大金贵臣过去也不迟。”

“嗯,说的有点道理。”黄台吉眉头松开,说道,“就按范先生所说,第一支使臣队伍就由汉人出面好了。”

听到这话的范文程偷偷松了口气。

黄台吉又道:“我大金汉人虽说不少,适合做使臣的汉臣却不多,范先生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当然,范先生就不要自建了,本汗身边离不开范先生。”

“奴才心中确实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可担当此任。”范文程迟疑地看着黄台吉。

黄台吉道:“想不到范先生这么快就有了合适的人选,说出来让本汗听听是谁?”

“正是奴才的家兄范文寀。”范文程嘴里说出一个名字。

听到这个名字的黄台吉心中思虑了一下,旋即说道:“范先生倒是举贤不避亲,不过此人确实是合适的人选。”

“奴才也是想着家兄能够多为大汗出力,这才自私的举荐了奴才的兄长,还请大汗恕罪。”范文程跪了下来。

见状的黄台吉哈哈一笑,道:“范先生请起,本汗没有别的意思,既然范先生决定有范文寀做这个使臣,那就交给他吧!”

“奴才替家兄谢大汗。”范文程恭恭敬敬的磕了一个头,才从地上爬起身。

黄台吉很满意范文程谦卑的态度,嘴里笑着说道:“若他能把联姻的事情办成,待他归来后,本汗定会重用于他。”

“奴才代家兄谢过大汗。”范文程再次跪下叩首。

第三百一十六章 留在天津卫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降一级留用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第五百八十七章 劝说第七百七十四章 来自墩堡内的忧心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接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朱由校的不满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流言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大军逼近大同镇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二千七百八十五章 遭遇马群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第九百七十六章 请战第七百零七章 坚持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收到风声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见洪承畴第二千二百八十一章 大炮围城第二千七百八十七章 动手第三千零七章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李思忠之死第二千八百四十二章第八百八十七章 逃命第二千七百二十四章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难民第二千一百章 白杆兵大败第二千三百五十二章 谋划青城第两千零二十八章 接头第八百二十章 退银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东林智囊第二千四百三十二章 好处少不了孔氏一份第二千零六十一章 洛阳城的变迁第二千四百七十五章 曲阜县令第二千八百五十八章第三百八十二章 警告田生兰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钦差归京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谈崩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与大同城共存亡第三十九章 官军屠村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李思忠之死第七百零二章 陈忠来见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如何与大明相处第二千五百二十一章 顺天巡抚傅宗龙第二百八十三章 甲必丹第七十章 宴请宴宾楼第五十九章 矮脚虎之死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骑兵冲阵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汗宫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第二千四百五十五章第一百九十章 和范家合作第四百五十八章 通虏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红毛夷船队来了第六十五章 村民送粮第二千五百一十三章 大政殿议事第二千九百四十九章 谁帮谁第九百九十五章 送银第八百四十八章 炮轰新平堡第二千九百六十三章 虎字旗也要结盟第二千六百二十章第二千七百七十一章 朝鲜君臣第六百三十章 被坑了的范永斗第八百八十六章 十寨的反击第二千四百七十七章 刀把子最实际第二千四百五十五章第七百一十五章 服软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招安使者第二千零四十八章 过河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第二千八百五十七章 初露本领的多尔衮第二千二百一十五章 孔氏女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阿敏的小心思第五百四十一章 京城的消息第二千四百三十八章 大发横财的粮商第二千三百二十八章 守城第二百零五章 回程第二千五百四十五章 莽古尔泰退让第六十五章 村民送粮第七百二十二章 自请辽东第二百二十七章 前倨后恭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田生兰被抓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谈崩第二千七百三十二章 半路被拦的安乡伯第四百章 各怀心思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遭受阻拦第九百二十一章 逼宫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大军过河第二千零七十八章 河南事第二千四百六十四章 利己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流言传遍京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你们要死!第四十章 人命如草芥第二千零九十章 出城费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退路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传言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凭空消失的粮食第九百八十六章 获得胜利的虎字旗第二百三十章 刑房书吏第八百一十章 交代第三千零四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