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六百一十三章 利益团体

“内帑,内帑,一用银子就让朕从内帑里面往外拿,朕全都解决了,那朕还要你们这些臣子做什么。”

崇祯一脸恼怒,看着眼前这些嘴里经常喊着自己是忠臣的大明臣子。

户部尚书低着头不言语。

“别在朕的眼皮子底子装死,回答朕!”崇祯却没有放过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见不说话不行了,抬头说道:“朝廷每年收上来的赋税有限,可最近两年江南不是水患不绝,良田减产,差田绝收,而朝廷的开销却一日大过一日,臣是拆了东墙补西墙,补了西墙又要想办法去从其它地方找补,上一次傅宗龙去山东,已经把户部最后一点银子带走了,臣现在是一点银子也拿不出了,就算陛下您在如何逼臣,臣也没有办法。”

“照你的意思,朕只能把宁锦防线放弃,把大明在辽东的最后一点子民都交给奴贼了吗?”崇祯恼火的道。

他受够了天天被追着要钱粮和户部哭穷的日子。

“臣不敢。”户部尚书再次低头。

“首辅,你说山海关所要的钱粮怎么解决?”崇祯把目光投向了内阁首辅李标。

李标站了出来,嘴里说道:“臣认为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要先解决山东问题,山东乃北直隶之邻,山东有变威胁到京师的安稳,动摇社稷安危。”

“朕现在问的是高第所要钱粮问题,莫非首辅年纪大了,连朕的话都听不清楚了吗?”崇祯黑着一张脸。

同样站在下方的次辅成基命在听到这话,心中一动。

天子当着众朝臣的面说首辅年纪大了,心中猜测天子是不是有什么其他想法。

李标说道:“辽东有山海关这样的险镇在,奴酋想要攻破山海关几乎毫无可能,但从山东通往京师的这段路,并无山海关这样的险要之处,一旦山东的虎贼蓄意北上,想要拦下虎贼比奴贼难上几倍。”

这番话一出,崇祯沉默了下来。

他又如何不想解决虎字旗的问题,怎奈一次次失利,让他失望到已经不愿意再提起虎字旗。

骗自己只要不提起虎字旗,大明似乎就没有虎字旗这档子事。

“臣以为虎贼之事不能耽搁,还请陛下明鉴。”兵部尚书也站了出来支持李标。

有了首辅和兵部尚书带头,在场大部分官员纷纷上前表明自己支持对付虎字旗的态度。

甚至还有几个平时和李标不对付的官员,在虎字旗的事情和李标保持了一致。

“既然你们都想要先解决虎贼,谁愿意去山东协助傅宗龙平叛?”崇祯目光看向眼前的朝臣。

而也就在他的话刚一说出口的时候,突然想到,自己不是和众臣商议高第所要钱粮的事情,怎么突然变成了要对付虎字旗了。

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

朝中没有一人再开口接崇祯的话。

对付虎字旗行,但让他们去山东亲临一线对付虎字旗,没有人愿意去。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账,都清楚去山东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差事办好了不仅无功反而还要被弹劾,要是差事做不好,不仅要被弹劾,弄不好命都要丢在山东。

留在中枢,不仅不需要冒险,只要隔三差五的弹劾一本,成了就功成名就,不成也能邀铭,博得一个一心为公的美名。

“怎么没人说话了?刚才不是说的挺热闹吗?一个个都嚷嚷着要对付虎贼,朕一问谁愿意去山东,怎么一个个都成了哑巴!说呀!”最后两个字几乎是从崇祯的嘴里吼了出来。

眼前这些朝臣令他越发的失望。

成基命突然站了会出来,身朝崇祯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宁锦防线以前对我大明来说确实有益,如今局势却和以前不同,山东的虎贼威胁已经超过奴贼,当务之急是如何钳制住山东的虎贼,不使虎贼北上威胁到京师。”

“成阁老的意思是朝廷这么多年花费大量钱粮精心维持的宁锦防线不要了?”李标语气不好的看着成基命。

以前韩 p是首辅的时候,两个人有着共同的敌人,自然合作大于敌对。

如今韩 p退出朝堂,他们一个首辅一个次辅,自然而成了对手。

成基命看向李标说道:“不是不要宁锦防线,而是暂时放弃,待解决了虎贼的问题,朝廷还可以重新夺回宁锦防线,乃至辽阳和沉阳都可以一起收复。”

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眼睛亮了起来。

他最想要做的就是成为大明中兴之君,而收复了那些被奴贼占据的大明疆域,谁还敢说他不是中兴之君。

一直偷偷关注着崇祯的成基命,注意到崇祯脸上的表情,立刻明白自己搔到了崇祯的痒处。

“放弃了宁锦防线,那么守在那里的朝廷兵马怎么办?”李标脸色不好的盯着成基命的眼睛问道。

成基命说道:“自然是抽调去山东平叛,若有可能,连同河南,陕西,山西,大同的叛乱一同平定,彻底铲除虎贼。”

“陛下!”李标直接把目光投向龙椅上的崇祯,他道,“暂且不说宁锦防线要不要放弃,一旦安置不好辽东的那些骄兵悍将, 会出大问题的。”

作为首辅,他深知宁锦防线不单纯的是一条阻挡奴贼的防线,更是辽东那些将门的命。

一旦朝廷死守山海关,放弃宁锦防线,等于割了辽东将门的命,谁也不敢保证辽东的将门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举动。

“辽东的骄兵也好,悍将也罢,都是大明的兵将,他们还敢违抗皇命不成!”成基命反驳道。

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缓缓开口道:“成爱卿说的不错,首辅就不要太过危言耸听了。”

他不相信辽东的将门会做出什么太过出格的事情,顶多对朝廷的一些命令有些敷衍,但大事上还是不敢乱来的。

“陛下,辽东将门在辽东多年,早已习惯了辽东的局势,贸然全部调去山东,恐难适应,还望陛下三思。”李标身朝崇祯躬下身子。

朝廷这些年在辽东战事上花费了大量的钱粮,辽东将门早已因为这些钱粮结成了利益团体。

这些话他无法直说,只希望崇祯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

第六百八十一章 出兵第二千八百三十六章第二千五百六十九章 耕读传家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见杨鹤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乘船下海救八旗兵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大军开拔第六百四十二章 杨远的提议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第八百五十六章 说客第二千七百五十四章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明军水师败退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开城门第二千五百五十一章 被吓住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炮上门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出兵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朝中争论不休,大军被困保安州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第四百一十七章 未到的厚礼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拜访御史府第二千七百九十一章 不见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逃兵第七百九十四章 战前准备第四十五章 鲁密铳第三百九十七章 讲武堂第二千四百一十三章 威逼广府城永年第二千一百九十一章 大军不走了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大军出现第二千八百六十一章 愤怒的吴三桂第二千七百八十二章 谨慎的女真人第八百九十八章 回范家第一千零三章 蒙古大军的动静第九百一十九章 战争阴云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粮草被劫,雪上加霜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兄弟话谈第二千五百六十五章 出击第四百八十五章 还要再等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苏鼐臣上门第四十七章 翻墙入院第二百七十三章 巡抚幕僚杜万远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延绥总兵的下落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第二千四百零二章 替换阿敏押运货物第二百八十四章 李国助第八百一十五章 规劝第七百二十三章 传到灵丘的消息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压服第二千九百九十六章 用文官对付文官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督师邢有为第二千一百九十章 危险的活留给次子第二千八百二十三章 钦差到来第二千四百六十七章 伏小第四百三十八章 代王府来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邀请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自己人第七百七十一章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处决逃兵第八百九十九章 范永斗之死第三百三十六章 范永成上门第六百八十三章 接管商队第一百一十五章 徐老四丧命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招安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杨远到来第二千二百一十四章 孔氏族人上门第二千七百五十五章 舍命不舍财第九百八十三章 哨骑战第二千八百六十五章 济尔哈朗还要再战第五百六十五章 弓箭手对火铳手第三千零一十三章 心乱的史可法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炮轰新平堡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周王赵王二藩陷落第八百六十三章 主动出击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到达灵丘第三百八十八章 来自牧民的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打黄河的主意第二千二百九十章 害怕的王老爷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山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劝降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第九百九十四章 传话第二千三百一十一章 收部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张文合被杀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预防第二千三百章 脚底抹油第二千五百五十三章 挖壕沟,围困金州城第九百一十五章 刘巡抚的态度转变第一百六十五章 虎字旗的落败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决战前夕第一百二十六章 盯上徐家城外的庄子第八百一十八章 户部无银第二千七百五十四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徐有财被气昏过去第二千二百零六章 夺门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招揽失败第七百五十章 开炮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交代第二千三百七十七章 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