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八百七十四章 吴家的异心

吴襄用手抹了一把脸,双眼迷离的看着帐外。

这会儿的他脑子还没有完全清晰过来。

“父亲,八旗大营那边出事了,有上百骑逃走了,您帮孩儿分析一下。”吴三桂见自己父亲还没睡醒的样子,不得不再说了一遍。

吴襄半晌没有言语,良久才道:“会不会是有人害怕,半夜私自逃离了营地。”

“或许是,可孩儿觉得没有那么简单。”吴三桂轻轻摇晃了一下自己的头。

哪怕自己父亲和伯爷都这么说,他还是觉得这里面肯定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

吴襄道:“行了,别想那么多了,你也早些休息,明日一早还要抓紧赶路,这没想到虎贼这么凶,连八旗兵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父亲你的伤没事吧!”吴三桂看向吴襄的左臂。

之前的那一战,吴襄虽然在亲兵的拼命保护下逃了回来,但左臂被箭矢射了一箭,好在身上有甲胄保护,伤口不深,但短时间内左手不方便用力,需要休养。

“伤口上了药,没多大事,倒是你,这段日子要多加小心,能不和虎贼正面交手,尽可能躲着一些,没必要为了大清卖命,咱们是汉人,来投靠大清也只是为了有个落脚的地方,并不代表咱们就一心跟着大清卖命。”吴襄提醒。

他自小是商人出身,之所以会弃商从武,其中一部分原因便是为了对抗老奴,没想到最后兜兜转转却成了替老奴子孙卖命的奴才。

可想要让他像汉军旗的人那样为大清卖命,他根本做不到,心中有不少自己的小心思。

原本准备离开的吴三桂听到自己父亲的话,直接坐在了床边,嘴里问道:“父亲,你到底怎么想的,跟孩儿透个底?”

“我能怎么想,挨一天算一天,上面的事情有宁远伯顶着,咱们只要跟着宁远伯就吃不了亏。”吴襄说道。

听到这话的吴三桂摇了摇头,说道:“父亲这么想放在以前还行,如今关宁军损失这么大,回到辽东大清也不可能为关宁军补足兵马,现如今关宁军不比从前了,伯爷在万岁爷心里的地位怕是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他们关宁军能在大清过得相对自在,他深知这是因为关宁军实力够强,大清不敢真的对关宁军怎么样,最多暗地里弄一些小动作。

可现在关宁军实力大损,地位自然不如以前,他担心回到辽东,皇太极会对关宁军动手。

“你的担心有些道理。”吴襄手指搓动下巴,面露沉思起来。

关宁军之所在大清的地位特殊,是因为关宁军实力够强,不然祖大寿一个投靠大清不久的汉将凭什么被封为宁远伯,还是汉将中唯一一个被封爵的人。

这些都是关宁军带来的好处。

吴三桂说道:“父亲,咱们要给自己想一条后路了,不能把宝全都押在伯爷的身上。”

“你想怎么做?”吴襄问道。

商人家庭出身的他,在他看来多处押宝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对于吴三桂的想法并无任何不适。

吴三桂想了想,道:“孩儿还没想好,要是有可能的话,孩儿还是想要投靠虎字旗那边,不管怎么说他们也是汉人,当然,要是能够去南边投靠大明就更好了。”

“去大明就别想了,中间隔着一个虎字旗,除非咱们孤身前往,率大军根本无法越过虎字旗的势力范围。”吴襄摇摇头。

他们吴家祖籍就在南面,能去大明自然最好,而且以他们父子对大明的了解,只要他们回去了,肯定会得到重要,前提是手中要有兵马。

可虎字旗不好惹,哪怕他对自己儿子的本事有信心,也不认为吴三桂能够率一支兵马穿过虎字旗治下的区域,来到大明的治下。

吴三桂道:“咱们要是投靠虎字旗能不能行?以虎字旗的实力,或许真的能够夺得这个天下。”

“虎字旗夺了天下又能怎么样,对咱们吴家又有什么好处?”吴襄说道,“你觉得咱们投靠过去,虎字旗会给你一个总兵或是参将的位置吗?”

吴三桂说道:“孩儿其实要求不高,只要虎字旗给孩儿一个营正,就行,若是能给一个师正就更好不过了。”

“你觉得可能吗?”吴襄反问道。

吴三桂脸一垮,道:“怕是孩儿去了虎字旗那边,手底下的兵马也会被拆分,没了兵,孩儿就是待宰的牛羊。”

“既然你都清楚,就别想着投奔虎字旗了,不到最后一刻也不要想着投靠虎字旗,虎字旗没有你我父子的位子。”吴襄说道。

他能在明军这边一下子就骤然获得高位,除了自己变卖家产弄了一个团练外,其中还有一部分原因便是他和祖家的关系。

不然大明凭什么给一个商人高位,运气好顶多给个把总守备一流,最大的可能便是被辽东的将门当成贼寇割了脑袋,给将门增加功绩。

吴三桂道:“可除了虎字旗,咱们还能投靠谁?总不能陪着伯爷一条道走到黑,万一有什么闪失,咱们吴家可就真的完了。”

“为什么非要投靠虎字旗才行,就算没有宁远伯,咱们也可以从大清内部找个势力投靠过去。”吴襄瞅了自己儿子一眼。

觉得自己儿子脑子太僵硬,不懂得变通。

吴三桂连忙问道:“父亲可是有了投靠的目标?”

“原本为父想要等回到辽东后看看情况再和你说, 既然现在你提到了,那为父就直说了,在大清投靠谁都不如投靠万岁爷,只要万岁爷接纳了你,咱们吴家在大清就算有了靠山。”吴襄说道。

吴三桂眉头皱了起来,他道:“这么做等于背叛了整个关宁军,背叛了伯爷,将来关宁军的人会把咱们父子看成是背弃他们的叛徒。”

“难道你投靠了虎字旗就不是背叛关宁军?结果还不是一样。”吴襄对于吴三桂的想法嗤之以鼻。

吴三桂说道:“虎字旗是汉人势力,咱们投靠过去也可以说是为了大义,可要是留在大清还背叛了关宁军,孩儿总觉得心里不太舒服。”

“没想到我儿居然还是个忠心的。”吴襄夸了一句,旋即脸一沉叱骂道,“愚不可及,你的这点忠心狗屁都不是,也不会有人说你好,只会骂你是个蠢货。”

第四百六十四章 亲兵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招降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城门前的偶遇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盯上第二千七百四十五章 府门外的来客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根绳上的蚂蚱第四百一十九章 郭斌昌的为难第二千四百五十九章 见面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攻城第两千零一十九章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暗中密谈第五百五十九章 伏击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摸黑上岛第二千八百八十五章 俘获祖大寿归营第九百七十六章 请战第九百六十七章 漠北来援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恼怒第二千二百六十章 急行军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第二千二百六十七章 身份泄露第四百四十九章 允准奉圣夫人出宫第二千五百六十一章 威逼出兵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白水王二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官军开炮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凉山土匪第二千零七十六章 命运第五百七十三章 遭了匪第二千一百五十四章 要粮第五百三十二章 巡抚大人的买卖第八百七十六章 招安第二千零五十八章 告急第二千四百四十八章 炮临城下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钦差归京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辽东来人第二千五百五十九章 第一战兵师遇困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个人的选择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明军水师败退第一千七百零三章第二百六十九章 虎字旗的‘末日’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云梯车第五百七十六章 诛袁逵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人才培养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退兵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恼火第二千三百九十章 迟到的消息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对付虎字旗的黑手第二千六百八十八章 开价第七百二十章 廷议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二千三百四十三章 女人的战争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警告第二千九百四十二章 送入朝会的血诏第九百八十四章 厮杀第二千五百六十五章 出击第五百六十四章 官军中的弓箭手第二百六十三章 青城汗帐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周王赵王二藩陷落第二千九百八十七章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员岛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联姻第三百二十七章 拦截第二千二百零八章 厚此薄彼第二百六十六章 坎坎塔达台吉的请求第二百章 夜色来人第二千七百五十三章 来了一位副师正第五百零一章 敌袭第一千四百章 仇怨第二千零六十四章 继续跳继续舞第二千五百六十九章 耕读传家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临县第二千三百四十三章 女人的战争第一百八十六章 黄安要剿匪第一百八十一章 被解救的女子第二千六百四十八章 周延儒分析虎字旗出兵的意图第八百九十一章 求助第二千四百六十二章 许进不许出第二千二百四十八章 破袭的谋划第二百三十八章 燧发步枪第六章 整训流民第二千八百一十四章第二千三百八十章 莫名的担忧第六百三十五章 党争再起第五百三十六章 擒获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擒获第五百二十四章 提条件第二千五百七十八章 伏兵第五百一十六章 追来的蒙古骑兵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发饷第二千三百七十六章 汗王的决定第六百一十七章 船漏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伏击第七百九十三章 被放弃的虎字旗第二千二百一十七章 孔圣人是大家的孔圣人第二千三百三十九章 狼狈逃窜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火第七百八十章 败退第一百五十六章 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