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九百八十一章 统一勋爵的思想

文官的嘴,武将的腿。

自土木堡之后,他们这些勋爵手中的军权一点点转让到了兵部,所以一直以来都被文官压上一头。

几位辅政大臣中勋爵占了一多半,可在朝中的话语权上依然不如那些文官,尤其是操弄民意上,十个伯爷也比不上一个大头巾。

“要是能拉拢到钱受之就好了。”宁阳侯突然说了一句。

抚宁侯看向他,说道:“最先在大殿上提出北伐迎回太上皇的人就是他,他又怎么可能支持与虎字旗和谈,不可能。”

他一摆手,根本不相信钱谦益会站出来帮他们。

哪怕到现在那些大头巾也在明里暗里的打压勋爵,害怕他们这些勋爵重新执掌武事的大权。

“史宪之怎么样?”临淮侯又提出了一个人选。

抚宁侯再次摇头,说道:“史宪之恨虎字旗这样的贼寇胜过清军,怎么可能会帮咱们去支持与虎字旗和谈,他肯定指望不上。”

“那马瑶草就更不可能了,他是杨公公的人,而杨公公也是支持北伐迎回太上皇的人之一。”临淮侯又道。

一众武勋算来算去,朝中支持他们的文官太少了。

哪怕有不少武将都投靠了他们这些勋爵,或者说主要投靠了勋爵中的三位辅政大臣,可这些武将要么就不在南京,要么就没资格参与朝政。

连朝会都没资格参与,就更不可能在朝堂上为和谈张目了。

“想要顺利让大明与虎字旗和谈,肯定要通过朝会,现在满朝的大头巾都是别人的人,想要通过朝会推进与虎字旗的和谈恐怕很难。”抚宁侯看着三位国公说道。

一旁的宁阳侯也道:“现在到处都是宣扬要北伐的消息,突然与虎字旗和谈,不北伐了,难保不会引起民众的不满,毕竟这些事情的背后都是那些大头巾在推动。”

两个人一人一言,都是不看好与虎字旗和谈。

成国公脸色变得难看。

明面上没有人公然反对与虎字旗和谈,但言语之中都是泄气之言,不看好和谈之事。

“依抚宁侯的意思,你是支持和谈?还是支持大清结盟?”魏国公开口问向说话最多的宁远侯。

抚宁侯道:“依我的意思,和谈不和谈不重要,与不与大清结盟也不重要,要是能保持现状就最好不过了。”

听到这话的魏国公笑了笑,转而看向其他人,问道:“你们是不是和宁远侯都是一样的想法?”

其他人没好意思说,但有好几人都在点头。

“以后这种话你们私下里说说也就算了,别忘了,你们都是世受皇恩与国同休的勋爵人家,要是传出去你们一个个不思报国恩,只顾着自家那点小心思,不要说那些大头巾,就是那些百姓也要骂死你们。”魏国公一脸恨色。

然而这番大义凛然的话,却不见有任何人面露愧色。

他们都太熟了,谁是什么样都再清楚不过。

魏国公说的再好听,对于这些了解魏国公府的勋爵而言,根本没有人当回事。

这时候魏国公也注意到了众人的态度,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随即他又说道:“杨公公他们与大清结盟,就是为了对抗虎字旗,一旦与大清结盟成功,那么接下来就要与清军一同出兵攻打虎字旗,你们想要的维持现状根本不可能,唯一一个维持现状的办法就是与虎字旗和谈。”

眼见用大义说不动这些勋爵,他只好改为威胁。

他不信这些自小蜜罐里泡大的主敢去和虎字旗拼命。

“国公您也别激动,大家也没有说不支持和谈,只是眼下想要让和谈成功,只靠咱们恐怕不行,需要拉拢更多的大头巾站到咱们这边才行。”抚宁侯安抚起魏国公,同时也表明自己无意与魏国公府作对。

半天没有说话的定国公这时候说道:“钱受之那里可以试着去拉拢一下,他是苏州府人,要说他有多想北伐倒也未必。”

“没多大希望,这个家伙老狐狸一个,肯定不会冒着得罪杨公公的风险支持和谈。”成国公率先摇了摇头。

不看好拉拢钱谦益。

“试试吧,拉拢过来等于断掉杨公公一臂,就算拉拢不过来咱们也不吃亏。”定国公说道。

魏国公认同的说道:“我觉得可以试试,就像定国公说的那样,失败了也不吃亏,成功了就是赚的,甚至还可以拉拢那个马瑶草,他是内阁次辅,虽说背后是杨公公,但那些文官一个个心思都多,谁能保证他没有其他的想法。”

“那史宪之呢?”成国公提起史可法。

听到这个名字魏国公眉头一皱,他道:“他就算了,此人顽固不化,凡事都喜欢一意孤行,拉拢他一旦不成,反而还会被其奚落,没必要去找骂。”

听到这话,屋中好几个人脸上都露出了讪讪的表情。

他们这些勋爵虽然不喜欢这些大头巾,但要挑选出一个最不喜欢的人,史可法必然排在前列。

魏国公看向面前的这些大明勋爵,他道:“多说咱们这些勋爵人家在江南地大根深,我想各家也有一些与其亲近的大头巾,今日回去后,你们便去试探一下口风,看看能不能拉拢过来,最起码也要让他们在与虎字旗和谈的事情上保持中立,不能偏向大清,这一点都能做到吧!”

众人顿时脸上苦成一片。

要说大头巾,他们肯定认识一些,但要说关系有多好,根本谈不上。

能巴结他们这样勋爵人家的大头巾,基本上都是在仕途上没有什么盼头的人,但凡还对仕途抱有希望就不会与勋爵人家走太近。

至于大头巾在朝中的高官,就更很少有人会亲近这些勋爵了。

这些勋爵对朝中文官里的高官没有多大帮助不说,还因为勋爵太过摆烂,极容易拖了后腿,成为政敌攻击的弱点。

朝堂上往往都是勋爵投靠大头巾,很少有反过来的情况。

实在是手中无权的勋爵,说话也不硬,这么多年在文官的不断打压下,更是被养废了,能顶用的勋爵已经没有几个了,更不要说跟他们的那些创业先祖相比了。

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最后一搏第二千四百六十三章 传话进城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赶走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 虎字旗的弱点第一百八十五章 李怀信的主意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与大同城共存亡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出兵良机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逃出代州城的袁家父子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北上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从京城来的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回新平堡第一百九十三章 新平堡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六房主事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问话第五百九十一章 价值一千两银子的消息第七百一十五章 服软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分你家的田第八百零七章 官军的到来第二千二百三十八章 出识身份第八百七十六章 上任第二千七百二十七章 联手第二千六百二十一章 遭遇第四百六十三章 改换门庭第三百二十九章 这事没完第二百三十六章 李树衡的反对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真假消息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背叛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募捐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雁门三关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第二千三百一十九章 兵甲之利第二千五百零五章 碰壁第二千六百八十章 进城镇压动乱第八百五十六章 说客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走不了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不认账第四百八十二章 汗帐第两千零三十四章 赢定了第二千八百四十九章 多尔衮上门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俘虏没用上第三千零八章 来自钱谦益的分析第七百五十章 开炮第六百一十九章 散伙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范文寀的真正身份第七百一十五章 服软第二千七百一十二章第二千八百一十八章 审问被关押的读书人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相遇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骑兵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大明水师澎湖之战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消息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第二百八十章 送给巡按的公文第四十一章 属于刘恒的流匪大军第四百六十三章 改换门庭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活下了下来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俘虏第九百八十一章 学习后金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处罚第五百九十二章 广宁卫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哨骑之战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最贵酒楼代王府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四面攻城第六百一十三章 总兵求见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开城门第七百四十四章 素囊出兵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玉麦第八百二十二章 投效第八百九十二章 强硬第三千零四十二章 逃命的林丹汗第七百章 粮食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骑兵来援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布和的态度第一千三百六十章第二千九百一十五章 决定第三百七十八章 雪后第二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井下石第九百四十一章 哨骑战小胜第三千零四十八章 土匪第两千零一章第四百五十六章 徐大化第二千八百三十一章 提审衍圣公第六百五十二章 挑选动手的目标第三百四十二章 主动退走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第七百五十五章 蒙古大军再次进攻第二千七百九十章 内斗的朝鲜臣子第六百三十五章 党争再起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第二千五百六十九章 耕读传家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罗刹人的选择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大同巡抚人选第三千零四十八章 土匪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见刘恒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来合作的大金第二千二百四十八章 破袭的谋划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群龙无首第二千二百五十五章 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