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汪文言

“先生,宣府晋商范家的范永成来拜访,人就在府外。”

书房里走进一名下人,恭敬的对坐在主位的中年人说。

“汪先生和晋商范家也有交往?”同坐是上座的一名半百老者开口问道。

汪文言笑着说道:“随手帮了范家一个小忙,顺势推一推方首辅,让方从哲早些卸任,刘大人也能早一点登上首辅之位。”

同坐在另一边的,正是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刘一燝。

刘一燝微叹一声,说道:“方首辅可惜了,成了辽东的替罪羊,辽东之事也不能全怪他,是宁远伯当年留下的遗祸,如若不是宁远伯养寇自重,也不会出现眼下辽东这样的情形。”

坐在另一边的汪文言一脸激愤的说道:“宁远伯固然有错,可方首辅责任更甚,也是在方从哲出任首辅时,坐视那些女真鞑子一步步坐大,占我辽东土地,掠我大明人口,单此两点,他这个首辅就该早早致仕谢罪,退位让贤。”

见汪文言如此激动的模样,刘一燝没有再说什么。

方从哲并不属于东林党,如今正是东林党势大之时,自然要扶持东林党人上位,而首辅自然也要换成一位东林党人。

这属于党争。

刘一燝知道,自己哪怕在欣赏方从哲,他也不能在这个时候为方从哲说话,何况,他是方从哲致仕后最大的受益者。

汪文言看向进来送信的那下人,说道:“告诉范家的人,礼单上的东西我收下了,人就不见了,他们求的事情已经办妥,不久之后朝廷就会派人去大同。”

“是。”

下人恭敬的答应一声,从书房里面退了出去。

坐在一旁的刘一燝放下手中盖碗,说道:“范家求你什么事?”

别看汪文言只是一个小小的监生,可在东林党的地位颇高,不仅与东林党的许多重要人物交好,还与宫中的王安交好,手面颇广。

刘一燝虽然贵为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与汪文言相交,也是平等相待。

像叶向高韩爌这些人,都是与汪文言平等交往,丝毫没有朝廷重臣的架子。

汪文言说道:“大同出现了一股换作是虎字旗的匪患,范家托人求到我这里,我给他出了个主意,让刚刚从大同回来的御史巡按,还有宣府或者是大同出身的御史,一同上一本关于大同匪患的奏折,大同是九边重镇,皇上必然重视,一定会派人去查探,最后不管大同有没有匪患,也算是给范家一个交代。”

听到这话,刘一燝眉头轻轻一皱,说道:“如今朝中上下都在弹劾首辅,还是要少一些节外生枝。”

说出这话,表示他心中极为不满。

换作旁人在这个时候做出这样的事情,他这个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一定会给对方一个教训。

“大人莫恼。”汪文言笑道,“此事还和大人有关。”

“何事与我有关?”刘一燝眉头一蹙。

汪文言笑着说道:“大同多是山和丘陵,定然不少匪患,只要朝廷派去大同的查证的人认定大同存有匪患,大同巡抚和总兵难逃其责,到时方从哲难免背上一个识人不明的责任,他这个首辅哪里还有脸继续做下去,等他一去位,大人便可顺势接任首辅之位。”

刘一燝一愣。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地方匪患之事,会牵扯到首辅的身上,不过转念一想,大同巡抚是当初方从哲举荐的人选,大同出了事情,方从哲自然难逃诘责。

由此他更明白,东林党很多人已经等不及让方从哲从首辅的位置上下来,换上他这个东林党人出身的首辅。

虽然他不喜欢党争,可他也知道自己无力阻止,只能顺势而为。

汪文言的宅院大门外,汪家下人对面前一秀才打扮的人说道:“我家先生说了,不久之后朝廷就会派人去大同查证虎字旗一事,你们早些回去做准备。”

“在下能否见汪先生一面?”范永成客气的询问。

汪家下人说道:“有贵客在,我家先生不便见你们,还是请回吧。”

“辛苦小哥了。”范永成拿出一块碎银子塞进汪家下人手中,又道,“还请转告汪先生,事情一成,范家必有重谢。”

汪家下人左右看了看,没有人注意到,这才收起银子,低声说道:“放心,话我会如实转告我家先生,此时我家先生正与礼部尚书喝茶,肯定不会见你。”

范永成的神情一顿,突然说道:“可是季晦先生?”

“不然你以为是哪个!”汪家下人面露得色道,“与我家先生一起喝茶的可是东阁大学士,也是外面传闻将会接替方从哲任首辅的那位刘一燝大人。”

一位六部之一的尚书,又是未来首辅的热门人选,这样的大人物与他们家先生坐在一起品茶,这让他这个下人嫣荣与共。

范永成面露羡慕之色。

可他知道,他们范家想要与刘一燝这样的大人物相交,还力有不逮,所以他决定回去后,一定要劝说自己大哥范永斗,竭力交好这个汪文言。

只要能通过汪文言,使范家结交上刘一燝这位朝中大员,他们范家花再多的银子也值得。

汪家下人返回汪家宅院里。

范永成走向停留在门外的马车,刚要上车,忽然停了下来,转身对跟在他身边的人说道:“你留下来在这里盯着,看看从汪家出来的人是不是礼部尚书刘一燝。”

交代完,他这才登上马车,乘车离开。

……………………

虎字旗开在京城的铺子里。

王自行倒了一杯茶,给坐在身前的一人递了过去。

茶是从茶壶里面倒出来的,已经晾了有一会儿,并不算热,正好入口。

对方接过茶杯,大口喝掉里面的茶水,最后一抹嘴头,这才说道:“都查清楚了,都察院有两位御史上奏的奏本里,提到了大同匪患的事情,其中一位御史是前不久刚从大同回来的巡按柳炳元,另一个是宣府出身的御史王成。”

“该死!”王自行一拳捶在桌上,怒道,“这些人与范家勾结,是想要置咱们虎字旗于死地。”

他们虎字旗的事情瞒不了人,只要朝廷派人去查,必然会露出马脚,又是造炮,又是火铳,其它兵甲也都不缺,想要说不是造反,都没有人会相信。

谁家一个商号会弄出几千战兵,还有几百骑兵,各式兵甲武器都齐全。

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重新分工第六百四十二章 杨远的提议第二千七百七十八章第二千三百七十八章 异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阴谋第二百一十七章 侍从司第二百八十九章 好心情的王齐福第二千八百七十三章 夜幕下的离营第六百一十章 下狠手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鱼贯而出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凭空消失的粮食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朝廷行动起来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放走素囊第二千七百二十七章 联手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计策第一千九百一十章第二千八百一十六章第二千二百七十章 不顾死伤第二千二百九十九章 巧合的名字第八百一十六章 奏折入京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吓破胆的魏忠贤第二千四百八十八章 衍圣公有请第二千三百五十三章 邀请呼图克图汗赴约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第一百九十二章 ‘熟人’第二千三百九十一章 恼怒的马云九第二千四百五十一章 进攻西城门第二千零八十章 郑州被围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缺少火箭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谁的兵马第二千零五十一章 纵兵劫掠第二百九十五章 悲催的夜鹞子第二千九百三十五章 太上皇第七百四十一章 回大明第八百四十九章 城破第二千一百二十章 开封府城之围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不娶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求援第九百三十章 揭短第一百五十八章 骡马行第二千四百八十六章 另谋他策第六百四十九章 车队被劫第二千零五十二章 杀县令第七百一十九章 动员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谋害官员第一千九百二十章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李思忠之死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各部援军第二千八百五十三章 心塞的祖大寿第三千零二十三章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虎头寨会议第二千九百七十五章 找回来的周少卿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兄弟间的龃龉第一千九百零六章第三百八十九章 被拒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来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夏广离开第一百三十五章 入城见官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逃出生天的袁氏父子第二千三百零三章 挑拨事端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见刘恒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马匪的本领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第二千一百五十四章 要粮第二千一百六十四章 师爷再谋划第二千九百四十章 钱谦益府上第两千零四十章 十宗罪第三百零二章 铸炮师第二千三百七十九章第三百四十三章 御前奏本大同匪患第二千九百七十章 入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审问庄丁第二千三百九十四章 代善归来第九百五十二章 围攻的蒙古人退兵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第二千八百三十一章 提审衍圣公第二千八百零六章第二千六百五十一章 莽古尔泰怒斥代善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消息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俄木布洪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退路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闯营第两千零三章第二千三百五十四章 将台第二千七百二十九章 英国公府来人第二千六百九十三章 本地就粮第二千一百三十章 山东备倭都司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一石三鸟第二千八百六十四章 各自退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心徐家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突如其来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蒙古大军出动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无可辩驳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镇长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阉贼误国第二千七百一十六章第七十一章 组建乡兵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第九百六十二章 借兵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任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