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帐

陈云甫的预测一点都没有出错,三天时间刚过,几乎就在冯胜蓝玉等人前脚离京北上,后脚朱元璋就把他给召了过去。

洪武大帝玩了一出御前升帐!

朱元璋放着谨身殿、干清宫不待,直接将住所搬进了武英殿里。

后面的日子,吃住办公都在这了。

不仅陈云甫被召了过来,五军都督府所有在京的都督、都督佥事、兵部尚书俞纶全部到齐。

陈云甫还在这看到了许久未曾露面的魏国公徐达。

大气的沙盘北侧是一处高阶,高阶摆下了两张太师椅,朱元璋和徐达一人坐一个,便可以俯瞰整个沙盘的大局。

陈云甫和俞纶两人是前后脚进入的武英殿,到的时候,殿内已经是人头攒动,颖国公傅友德正守在沙盘旁侃侃而谈。

“时下,我军北伐二十万大军已全数在北平至通州一线完成集结,燕王棣此前便遣逻骑出松亭关,讯报纳哈出麾下果来部屯军在庆州,数有一万。”

随着傅友德的介绍,几名兵部的官员便立刻将一支支颜色不同的小旗插在沙盘上。

北平、通州插下了二十根绣着‘兵’字的旗帜,庆州处插下了一根。

一根兵字旗帜就代表着一万大军。

除了这一种,还有‘民’、‘粮’、‘器’等三种,分别对应着民壮、粮草和兵器。

朱元璋微微颔首,开口道:“纳哈出的主力探明了吗?”

“回陛下,还没有。”

老朱也没说什么继续探之类电视剧中常见的话,他说了也没用。

毕竟人在南京呢。

前线有什么风吹草动,该发生的早就发生了,同理,在军事指挥上,老朱还是很信任朱老四的才能。

朱棣知道该干什么。

而他要做的,就是每天来到武英殿听取前线的汇报即可。

因为每天都会有新的军情送过来,虽说从时间上来看都是数日前的。

“徐达,你有什么意见也说说。”

朱元璋转头看向身边坐着的徐达,问道。

后者闻声而起身,先是冲着朱元璋抱拳,而后便径直顺着级级台阶走下,来到沙盘旁接过傅友德手里的玉制长芴点在松亭关的位置上。

“咱们在松亭关外筑了四座城,分别是大宁、宽河、会州、富峪,当初筑这四座城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北伐时用得上。

陛下、诸位同工,宋国公他们一到通州,不要再把时间浪费在整军上了,直接移兵出松亭关驻大宁,先给到纳哈出一点压力。”

“不整军就直接出发,会不会有些仓促。”

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宋炳在旁提出了一个质疑。

“就是要快。”徐达果断言道:“咱们仓促、屯军庆州的果来部应对起来同样会仓促,咱们只是看起来慌了点,实际上兵粮、军械什么的早已备足,而纳哈出他们可还什么都没准备呢。

辽东那地界什么鬼天气咱们都知道,眼下三月,他们才刚从天寒地冻中活着撑过来,可来不及备粮、备军械。”

“打就要打个措手不及,打个兵贵神速。”

徐达话讲完,环顾一圈见没人反驳,便又看向朱元璋。

后者点头:“魏国公说的有道理,打就要打纳哈出一个措手不及,这事就这么定了。”

殿中自然有承旨官,随着朱元璋话音落下,马上草拟出一份军令呈递到朱元璋面前。

尚宝局司丞(前身就是符宝郎,

管玉玺和金印)恭呈金印,朱元璋看了一眼便加盖上去。

这金印的前身是大都督印,朱元璋拆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这大都督印便收到了宫里。

玉玺代表皇权,金印就是军权。

军令自然要盖金印。

承旨接过军令,下了阶便直奔陈云甫,将圣旨双手捧起。

陈云甫起先还有点懵,而后马上明白过来。

自己可是通政使,上传下达,军政皆出于手。

遂连忙双手接过转身奔出殿阁,于外高呼一声。

“上令!”

因为今日朱元璋御前升帐,所以武英殿外站了数百人,除了有甲胄严明的大汉将军,也有一身官袍的通政使司文书,闻听此言,马上便有一个文书脚步匆匆跑过来,拾级而上,在陈云甫面前站住。

弯腰俯首,双手的食指与中指并拢,外加上一个拇指,三指向上做出一个半圆。

陈云甫将军令帛书卷好,放到这名文书双手中。

“上令,立刻遣人送往北平宋国公帅帐。”

“是。”文书膺了命后问道:“请通政使示下,沿途驿站报几百里加急?”

我好像忘了问?

陈云甫也被问愣住,可现在自己转身再去请示就有点不像样了,赶忙绞尽脑汁的去想。

上一次西南报捷是多少来着?

对,六百里!

“就报六百里加急。”

文书不复多言,转身提袍,快步跑下殿前台阶。

交代下去这份差事后, 陈云甫便又转身回到武英殿,继续肃立一边,安静听着。

“阿速哈剌儿和伯颜忽里两部现在也在北平,可以置他们为千、百户,训练我军骑兵的骑射之能,以充后用。”

这两个名字陈云甫没听说过,不过听起来就知道是蒙古人。

朱元璋思忖一阵后,点头。

“可。”

于是之前的流程又走了一遍。

真要说起来,这殿前升账也没什么,大体上就是徐达、傅友德两位军中宿帅在阐述,朱元璋基本不会过多插手,或许老朱曾经的指挥才能不逊色于徐达,但他毕竟做了那么多年的皇帝,远离军阵久矣。

他不加言随意指挥,也是对徐、傅两人的尊重。

“今日就先到这,徐达你留一下,还有陈云甫,你们俩先等等。”

除去二人外,余者皆告退离开,陈云甫虽然不明白老朱为什么要留自己,不过还是老实肃立在原地。

看着朱元璋把住徐达的手坐回到刚才的位置上。

“最近咱也是忙来不及问,老兄弟你身体可还好。”

“托陛下的福,臣好的很。”

“在咱这,你咋还一口一个陛下、一口一个臣的。”朱元璋皱眉不满,拍着徐达的手说道:“现在没有外人在了,你还是唤咱大哥吧,咱听着亲切。”

阶下,陈云甫猛然一挑眉毛。

啥?朱元璋和徐达还真是拜把子兄弟?

不过老朱,你说没有外人在,那我在这算什么。

(提前祝大家除夕快乐,明日会有更新,不请假。)

第二百七十四章:万世师表第七十一章:永昌侯,蓝玉第二百五十八章:陈云甫谈为官理政(下)第二百九十三章:抖机灵的杨士奇第四百零八章:紧紧掐住辽州经济命脉第二百三十二章:守规矩的徐本第二百二十四章:探口风第一百零五章:朱橚要保杨贵第五十三章:破局第一百一十三章:帝心如渊,深不可测第二百一十六章:扑朔迷离第三百一十章:事了拂衣去第一百二十九章:佛堂第五百二十三章:时代的传承接力第五百章:我要吊死那些商人第七十九章:朱标的感慨第二百一十四章:朱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第三百零二章:孤注一掷,刺杀陈云甫!第一百六十一章:除了我,没人可以缔造盛世!第一百零六章: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三百一十七章:孤早晚除掉陈云甫第三百七十三章:渡江战役--抢滩登陆战第三百三十一章:靖难!靖难!!(三)第一百一十七章:工部只想要钱!第五十六章:丈母娘给姑爷送丫鬟第一百八十一章:经略湖广、贵州土司事第一百四十九章:惹不起的蓝玉、更惹不起的陈云甫第一百四十八章:无憾方为人生快事第二百三十一章:改元诏书第四百八十四章:科西莫-美第奇第三百七十四章:常茂的纠结第二百一十五章:新朝前的风雨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辅说话也不好使第五百零三章:地球球长!第六十六章:齐德说要撤藩第二百三十一章:改元诏书第八十七章:老大哥真讲究第一十二章:草民领旨谢恩!第三十六章:君与臣第二百零五章:重订《大明律集》第一百零一章:怒骂官僚第四百五十四章:朝廷仁义!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一百五十三章:惊人的直觉和自救第三百八十九章:广州万国商贸会第五百一十三章:火中取栗的计划第一百二十六章:去北平实时情况通报第二百六十五章:一天都闲不下来第五百四十章:父王,你退位吧!第四百一十四章第四百零八章:紧紧掐住辽州经济命脉第五百四十二章:陈景和的成熟与狠辣第二百九十章:摘你腰子第一百零八章:考虑一下废徭役!第三十四章:开国勋贵第五百一十二章:能不能救?第四百一十五章:废停优待政策第五百三十五章:一月之约第三百二十二章:帝崩,举目破败第四百三十三章:冰雕第四百九十章:辽州的态度第五百四十四章:何以平民愤?第二十六章:近墨者黑第三百七十四章:常茂的纠结第一百四十章:熊孩子是真能惹祸第一百五十五章:凡人也能胜天半子!第九十八章:做一回钦差第五百零九章:朱允熞的建议第三十八章:男女大防第三百一十二章:生产建设兵团制度了解一下?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帐第五百三十七章:一斤米,一百文!第二百四十一章:下官杨士奇拜见少师第四百一十四章第三百六十九章:向新时代迈进的第一步第四百八十三章:广交所的重要性第二百二十二章:筹划内阁第四百零六章:妄肆非议,图谋叛国第二十五章:都没安好心第三百五十一章:行伍世家出了个笔杆子第二百一十五章:新朝前的风雨第三百六十七章:买办在广州第三百一十二章:生产建设兵团制度了解一下?第三百九十六章:和往事道别,和未来相拥第一百七十三章:门下蓝玉,拜见明台!第二百四十八章:齐卿是贤臣啊第一百八十章:三载岁月,弹指一挥间第二百一十一章:臭皮匠也想上位第三百一十八章:夫复何求!第一百四十四章:大学士真乃神人也第十章:背刺第二百三十五章:精简礼法,众望所归第三百六十七章:买办在广州第二百章:九卿之首!第二百六十五章:一天都闲不下来第一百四十三章:我的名字第一百九十八章:回京第三百四十八章:国家一体纳粮第五百四十四章:何以平民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