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该死的,一个都跑不了

第17章 该死的,一个都跑不了

处置完那些倭寇之后,朱瞻壑只在新河卫呆了两天,然后就动身回了松江府。

两天的时间,有长江这条交通要道在,老爷子不仅早就应该收到消息了,要是想处理他的话也早就应该把命令发过来了。

但等了两天都没等到应天来的消息,朱瞻壑知道这事儿算是过去了。

或许这并不代表他就安全了,但最起码在他回到应天之前是安全的。

至于什么时候返回应天?那得等老爷子交给他的任务完成之后再说。

但在那之前,他还得做一些别的事情。

宝山所。

这里处在长江和大海的交界处,可以说是长江入海口的终点,也是一个比较繁忙的地方。

繁忙并不是繁荣,这里的商业比较发达,因为在大明开启远洋大业之后,这个最靠近太仓刘家港的地方就成了私人能够触及的最方便的地方了。

“就这六家?”朱瞻壑坐在主位上,翘着二郎腿,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然而,就是这么个九岁的孩子,但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轻视他。

因为,下面那被五花大绑的六个人的生死就只在他的一念之间。

“回殿下,时间仓促,小人也只能找到这些。”纪纲低着头,语气中满是恭敬,甚至还有些……

颤抖?

“作为锦衣卫,这个回答不应该是你这个指挥使给出来的,也不是我想要知道的。”

朱瞻壑晃动的腿缓缓停止,随之而来的是那冰冷的声音。

“我还可以给你两天时间,若是时间到了还达不到我的目标,我会将一切如实禀告皇爷爷,并且让他重新调派一个人过来。”

“是……”纪纲的语气没有了往日的坚决,有的就只是退缩。

“世子殿下,那这些人……”

“还用我说!?”语气才刚刚回归平淡的朱瞻壑立刻甩了纪纲一记眼刀,语气也再次变得冰冷了起来。

“你是锦衣卫指挥使,掌管拿人、审讯和判决,这种事情还要问我!?”

“小人明白!”纪纲冷不防地抖了一下。

以前他不是没见过这位汉王世子,但他从未在这个孩子的身上感受到如此强大的压迫力。

别说是汉王世子了,就连时常被陛下带在身边的皇长孙都没有这种压迫力。

六个衣着相当华丽的人就这么被宣判了命运,他们奋力地哀嚎着,求饶着,然而能够决定他们命运的朱瞻壑却无动于衷。

不是他冷血才这么决定了这六个人的生死,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有满腔热血才会这么决定。

因为这六个人的所作所为实在是无法让人原谅。

朱瞻壑早就知道东南海商和倭寇勾结到一起了,不过他最开始只是认为商人和倭寇勾结是通过贩卖粮食的方式盈利。

也就是倭寇来劫掠百姓,然后商人趁虚而入,抬高粮价,趁机放贷,牟取暴利。

没错,就是放贷,不过不是钱,而是粮食。

然而在了解过他才知道,他还是太过于善良了,因为这些商人做得可比他想象的要绝的多!

首先,勾结倭寇劫掠然后抬高粮价是真的,这也算是一条谋取利益的手段,重利的商人自然不会放过,但除此之外商人们还有一条路。

要知道,商人勾结的可不只是倭寇,还有官员。

在被倭寇劫掠之后,其实鲜少有普通百姓家里还有余粮的,但地理的粮食还不到时候收获。

朝廷能眼睁睁的看着百姓们饿死吗?显然是不能的,既然不能,那就只能开仓赈灾。

而这些商人竟然敢把心思打到这些赈灾粮的身上!!!

以次充好都是好的,因为这在商人这个群体中都算是良心的,他们最常做的是在粮食里面掺沙子!更有胆子大的连沙子都不给掺,就直接将粮食给运走!

这才是最让朱瞻壑忍受不了的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朱瞻壑开口斥责纪纲的原因。

锦衣卫的职责本身就是检查百官,而他作为锦衣卫指挥使,在朱瞻壑已经给出了部分名单的情况下竟然连一个官员都没抓?

朱凌和朱平静静地伫立在朱瞻壑的身边,一言不发,宝山所也暂时恢复了平静,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

只不过在这个时候,皇宫里已经吵开锅了。

此时并不是早朝时间,按理来说不应该在这用于朝会的奉天门,更不应该吵成这个样子。

但实际上封建时代的朝会并不是只有早朝,比如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每天的早中晚都是要上朝的,他的儿子朱棣在继位初期也延续了他父亲的习惯。

但是,高强度的劳动不是每个人都能受得了的,朱棣很快就放弃了每日三朝的规矩,转变成一日两朝甚至是一朝。

此时,正是午朝的时候。

看着下面慷慨激昂的陈谔,朱棣表示很头疼。

大明的言官本来就可以说是肆无忌惮,而陈谔更是言官之中出了名的不要命。

别说什么权贵了,不管是文渊阁大学士还是国公武将,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皇室宗亲,甚至是皇帝他都敢上书弹劾。

杀又不能杀,管又管不了,朱棣头疼他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陛下,微臣赞同陈谔的意见!”

好不容易等到陈谔说完了,朱棣还没来得及开口,文渊阁大学士黄淮就站了出来。

黄淮虽然不是内阁首辅,但在文渊阁中也算是顶尖的了,说话还是有分量的。

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是太子府所属文官,是个坚定地太子党。

眼下汉王世子滥杀无度,是个打击汉王的好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

也就是朱瞻壑不在这里,要是他在这里的话指定会嘲笑这黄淮两句,因为他虽然一把年纪了,但在政治这方面还真算不上是出色。

还是那句话,你看人家杨荣!

“好了!”朱棣也是被吵到不耐烦了,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声喝道。

“现在扬州、松江和嘉兴三府的粮食还没有采收完毕,倭寇才刚刚授首,事情都得分个轻重缓急,一切都等到汉王世子回来再说!”

说罢,朱棣直接起身,离开了奉天门,将一众官员和太子都给丢在了这里。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相顾无言。

(本章完)

第181章 靖难第二功臣即将离线第448章 打不倒你的,都将使你更加强大(上第272章 不能回头的路第236章 合纵之术第522章 奇怪的朱高煦第72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第397章 与天斗 与地斗 与人斗第65章 坑!第260章 跨越五百年,相似的进程第365章 世界名画第528章 是谋逆,还是勤王第491章 亚琛的末日第22章 动摇了?第234章 耍小心思是要付出代价的第530章 阳谋,又见阳谋!第167章 顶不住压力就算了,还异想天开?第333章 心情复杂的郑和第361章 所谓的联合第39章 失望的朱瞻壑第226章 以仁得“盛世”第479章 熟悉的味道第379章 地狱军团第416章 “好圣孙,可保大明三代盛世”第345章 叔侄第129章 一纸诏书第404章 煤山之上第532章 今时不同往日了第116章 怜悯?那是什么鬼东西?第167章 顶不住压力就算了,还异想天开?第518章 你,敢吗?第117章 空有名号不见人,想唬谁?第200章 无法交流的二人第495章 取舍第464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第152章 虎父犬子第345章 叔侄第341章 有些人的小动作第411章 背道而驰的思想第112章 见好就收第30章 除夕夜宴第412章 明者,日月也第466章 四面开花,六面蚕食第258章 图谋七载第118章 没有金刚手段,莫行菩萨心肠第238章 献囚求功第207章 这也要考试?第309章 无人敢犯!第120章 一切,都是那么的凑巧第191章 分割,包围第27章 谁都没想到的转折第118章 没有金刚手段,莫行菩萨心肠第372章 自己人和外人第112章 见好就收第5章 不按常理出牌的永乐大帝第383章 黑色十二月第408章 兵败如山倒第454章 维也纳之围第196章 即将失控第410章 历史上的第一个世界性帝国第104章 交趾的问题所在第387章 女人和女人第25章 云波诡谲,以进为退第141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216章 嘲讽拉满第70章 东南大地震第523章 北上第81章 大明的财神爷第121章 不出来?给你烧成焦土!第338章 到底哪个才是悲剧第97章 汉王,仍有追随者第432章 为了世子殿下!第375章 放下廉耻心第273章 不冷静的朱瞻壑第244章 围魏救赵?第277章 想走,也不是那么的容易第531章 所谓男人第372章 自己人和外人第338章 到底哪个才是悲剧第329章 如此不一般的除夕晚宴第486章 意外收获第420章 罗马陷落第228章 朱瞻壑所带来的影响第255章 给老爷子的难题第4章 纨绔子弟第406章 大明,出征!第269章 切割,断绝后路第332章 催第500章 小动作第167章 顶不住压力就算了,还异想天开?第292章 赵王第90章 平静的接受第112章 见好就收第338章 到底哪个才是悲剧第291章 给老爷子最后的安稳第537章 最后的宗室之乱(下)第469章 人比人得死第372章 自己人和外人第92章 意外?袭击?第457章 足以毁灭欧洲的潘多拉魔盒第366章 从一件大事到另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