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汉王改封!

第188章 汉王改封!

“沐三叔,沐姑父,这是有什么事情啊?能让你们二位一起过来?”

汉王府的会客厅中,朱高煦父子俩看着沐家兄弟,脸上都是同样的疑惑。

“汉王殿下,世子殿下。”沐晟站起身来,从袖中掏出了两个东西。

“陛下派人,八百里加急送来的诏书和圣旨。”

朱高煦父子俩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来了迷茫的情绪。

倭国有张辅,而且朱瞻壑说过了今年还会去一次,但肯定不是最近,其他的问题也都差不多解决了,这个时候下诏书不说,还有圣旨?

不仅朱高煦没有猜到,就连朱瞻壑也没有猜到老爷子在想些什么。

干想没用,朱瞻壑站起身,直接从沐昂的手中接过了圣旨和诏书,直接打开看了起来。

对于这种完全没有半分规矩和礼制的做法,沐昂和沐昕没有半分意见,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爹,您看看吧。”

没多会儿,诏书和圣旨朱瞻壑就都看完了,然后带着满脸饱含深意的笑容,将圣旨和诏书递给了自己的父亲。

朱高煦一脸的奇怪,因为他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让自己的儿子露出了这副表情。

但是,当他看到了诏书上的内容之后就再也坐不住了,噌的一下就站起了身。

手里捧着圣旨,诏书被朱高煦的动作给掀到了地上,这让朱高煦忙不迭地将其捡起,视若珍宝地捧在怀里。

被打开的圣旨上影影绰绰地露出了几个字,隐约能够看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以及“册封”和“吴王”等字样。

“谢过沐三叔和沐姑父了。”相比于父亲的失态,朱瞻壑倒是很平静。

“今日就不留二位了,您二位也知道这件事对我父亲来说是意味着什么,所以您二位也别有什么不满。”

“等过两天的,到时候我们父子二人定当亲自登门道谢。”

“世子殿下言重了。”沐昂和沐昕赶忙躬身。

以前他们就不敢跟朱瞻壑摆架子,现在就更不敢了。

原因无他,汉王的封号,改了。

历史上的朱高煦在洪武年间被封为高阳郡王,因为当时他还是燕王次子,按照大明的礼制,亲王的儿子,嫡长子为世子,其他的儿子都只能是郡王。

后来朱棣靖难成功,登基继位,朱高煦也从郡王变成了亲王,封号也从高阳郡王变成了汉王,此后就一直没有更改过。

但是,那是历史上的,现在不一样了。

诏书和圣旨里的内容很简单,朱高煦头上的这个汉王封号以后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

吴王!

吴王,看似只是一个封号,但对于明朝,对于朱家人,尤其是明初的朱家人来说,是有着特殊的含义的。

因为,大明的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在登基继位之前的封号就是吴王!

现在,朱棣改封汉王为吴王,里面所隐藏的含义……

“行了,您这么高兴做什么?”送走了沐昂与沐昕,朱瞻壑哭笑不得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吴王这个封号的确是有特殊含义没错,但在您之前又不是没有过先例,现在的周王朱橚,以及之前的朱允熥不都被册封过吴王吗?”

“你一边儿去!”朱高煦毫不留情地把儿子给推到一边去,一脸宝贝地看着手里的诏书和圣旨。

“五王叔的吴王封号和这个能一样?洪武三年册封,没过几年就改封了,当时的懿文太子有多受宠你又不是不了解,这封号能说明什么问题?”

“至于朱允熥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他那个吴王的封号就是建文那个小王八犊子给朱允熥的安慰罢了,里面都是心机。”

“伱再看看现在咱们手里的这个,你爷爷的想法是什么你能不清楚?”

朱瞻壑无声地笑了笑。

在这一点上,自家老爹还真是没犯糊涂。

通常来说,一位皇帝对自己登基继位之前的封号都是很在意的,不会随便册封,就比如说唐朝的李世民吧。

李世民在继位之前是秦王,而在继位之后他就没有再册封过秦王了,之后整个唐朝也没有第二个秦王了。

再比如现在的朱棣,他在登基继位之前是燕王,此后终明一朝也再没有第二个燕王。

当初的吴王,也就是现在的周王朱橚,他被册封为吴王的时候懿文太子朱标还没有死,不管是从朱元璋的个人情绪还是大局方面来说,朱橚都是没有一点资格的,所以朱橚当初的吴王封号就只是个封号而已,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而懿文太子的儿子,建文帝的兄弟朱允熥就有些不太一样了。

很多人只知道朱允炆是大明的第二任皇帝,但鲜少有人知道,严格意义上来说朱允炆的继位不是名正言顺的。

懿文太子的嫡长子,也就是懿文太子妃常氏的第一个儿子是朱雄英,早夭,朱允熥是懿文太子妃的第二个儿子,朱允炆则是后来被扶正的吕氏的儿子。

相信到这里,很多人就看出问题来了。

按照封建时代的规矩,朱雄英是嫡长子,朱允熥应该是嫡次子,嫡长子早夭,继承家业的应该顺延到嫡次子,也就是朱允熥的身上。

但是问题出在了被扶正的吕氏身上。

吕氏被扶正,成了正室,就代表着她的儿子也是嫡子了,而朱允炆又比朱允熥年长。

所以,在朱允炆登基继位之后,朱允熥被册封为吴王,这是朱允炆对这个朱允熥这个异母弟的安慰,甚至可以说是嘲讽。

但是朱高煦就不一样了。

“行啦,您自己个儿高兴去吧,我出去一趟。”朱瞻壑看着自己的父亲,嘴上说的虽然很是刻薄,但语气里却也有替父亲高兴的意思。

“只是个吴王的封号罢了,又不是燕王,至于嘛……”

“滚蛋!”朱高煦气得差点儿没把手里的诏书和圣旨给丢到朱瞻壑的脑袋上去。

燕王这个封号可不是随便就能封的,也不是现在的朱高煦能想的。

作为当朝皇帝朱棣在登基继位之前的封号,再加上朱棣就只有三个儿子,老三赵王还很是不争气。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了燕王的封号,那就证明老爷子打算要易储了。

而现在太子的位置还很稳固,汉王……哦不,以后要说吴王一脉了,虽然也很受重视,但还远远不到要易储的地步。

所以说,吴王的封号是老爷子能给出的最大善意了。

(本章完)

第191章 分割,包围第339章 利益的交换第450章 莫出头,出头必被揍第136章 那个少年,他来了!第124章 张弛有度第151章 一片狼藉第19章 朝堂激辩第204章 改土归流第49章 尽诛之!第326章 回来了第348章 皇宫夜话第268章 被发现的秘密,只会加快你们的灭亡第208章 马刀砍出来的盛世发个单张,说明一些问题第70章 东南大地震第231章 朝廷……老爷子的态度?第195章 新的底气第121章 不出来?给你烧成焦土!第385章 回归老本行第64章 制衡第133章 华,夏第437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520章 欲要其灭亡第7章 靖难第二功臣第387章 女人和女人第233章 认怂……怕是有些晚了第171章 落入诏狱的内阁大学士第398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67章 由乐园第79章 试探第12章 棋盘上的小厮杀第23章 双方的小心思第437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252章 改变科举的定制第460章 来自明军的警告(上)第523章 北上第58章 朱棣的心结第348章 皇宫夜话第337章 弃车保帅?不一定好使第265章 鸿鹄与燕雀第279章 仁宗教子第394章 与虎谋皮(下)第276章 唾手可得?第365章 世界名画第314章 聪明人该做的事情第231章 朝廷……老爷子的态度?第285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25章 烂泥总是扶不上墙第273章 不冷静的朱瞻壑第9章 事急从权第195章 新的底气第210章 讨好的人第161章 朱瞻壑的野望和复仇计划第119章 对与错第71章 天子脚下第481章 被遗忘的勋臣第122章 可惜了第100章 虎落平阳?第208章 马刀砍出来的盛世第269章 切割,断绝后路第109章 不好意思,我不干!第87章 皇帝,父亲第315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300章 清醒和糊涂第149章 回马枪第525章 烂泥总是扶不上墙第106章 各方反应第485章 消除隐患第541章 最后的棋子落位第320章 翻天?第336章 科技教育,势在必行第30章 除夕夜宴第126章 郑和的话第101章 上架or三江感言第259章 高效去油第157章 归乡之人第501章 未来的京观第370章 两个极端第309章 无人敢犯!第411章 背道而驰的思想第231章 朝廷……老爷子的态度?第359章 狼和狈第484章 冬天的战争,自有冬天的打法第91章 云波诡谲第472章 子嗣第58章 朱棣的心结第374章 侵略和教化第404章 煤山之上第71章 天子脚下第261章 跨越五百年,相似的结局第456章 反间之计第202章 讲道理和耍流氓第358章 说来简单,但朱瞻壑只有一个第99章 你以为,就藩去的杀神就不是杀神了?第166章 自相残杀的好戏(二合一)第450章 莫出头,出头必被揍第339章 利益的交换第136章 那个少年,他来了!第46章 说的……是谁呢?第127章 尴尬的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