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广宁之变

第304章 广宁之变

罚俸一月,禁足三日。

胡穜没想到自己会得到这样的惩罚,不过在他看来这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还是朝廷的决定。

让张辅率三千营、神机营出京师,大宁、开平两卫各出兵三万协助,这没什么问题。

赵王自沈阳府起兵,扬言他的大哥洪熙皇帝是被奸佞谋杀,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并且迅速拿下了盖州卫和复州卫,越过辽河,直逼广宁卫。

如果广宁卫丢了,那下一步就是大宁,倘若大宁丢了……

大宁和开平,这是自太祖高皇帝时期就砸进草原的两个重镇,是大明牵制草原的重要据点。

现如今,虽然草原已经不复洪武年间的实力,但大宁和开平两卫仍旧是不可放弃的存在。

太宗皇帝虽然御驾亲征,覆灭鞑靼部,但草原这一块大明一直都没能利用得起来,也没能派人常驻。

对于大明来说,鞑靼的旧地只能被用作养马,如果派人常驻,那无论是粮草辎重还是武器装备都需要从长城内送过去。

时间长了,这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所以,从长远角度上来说,大宁和开平两卫是必不可能丢掉的。

而现在,赵王的“靖难之师”马上就要逼近大宁卫了,这个时候让张辅这个老将出马稳定局势并无不妥。

甚至,胡穜还觉得宣德皇帝有些保守了,六万大军有些少了。

平定叛乱,那必然是雷厉风行,一击而定乾坤的。

真正让胡穜觉得失望的是,宣德皇帝要派柳升率领五军营南下,平定白莲教之乱。

为什么?

白莲教之乱都已经一年多了,之前在太宗皇帝崩逝的时候,朱瞻壑就曾让金涯率军前往两广一带平叛。

当时没有人说什么,哪怕朱瞻壑的这种安排已经算是越界了,但因为朝廷迁都,因为带兵的人是金涯,因为朱高煦父子俩都离开了香州府,最终所有人都觉得很好。

谁都知道,这是朱瞻壑在表明自己的态度,表明自己不会趁乱进入大明,表明自己只是在为朝廷分忧,也表明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但现在呢?

朱瞻基竟然要让柳升带兵去剿匪,而按照常理来说这是朝廷本就应该做的。

既然朝廷出兵了,那还有你吴王一脉什么事儿?

这就是明摆着要给吴王一脉一个大耳刮子,而且还一脸义正严词地让你老实点儿。

在胡穜看来,这实在是太蠢了。

赵王的叛乱算不得什么,毕竟是在沈阳府起兵,就算是一呼百应,经过张辅和李彬肆虐过的建州卫一带一共也没多少人。

但是吴王一脉就不一样了。

自己那个弟弟虽然没有跟自己说什么,但胡穜却知道,吴王一脉所治理的地方和大明比起来,那真的是一个天一个地。

……

香州府。

毕竟是挂着大明的名字,香州府和南州府(印)跟大明的商业交流还是很频繁的,所以朱瞻圻得到消息的时候并不算晚。

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朱瞻圻就带着那封密信去找了自己的父亲。

然而,自己的父亲却是一副平淡的表情,好像很是无所谓地说了一句“你自己做主就好”。

是夜。

朱瞻圻正坐在自己的寝宫里,眉头紧皱。

自己父亲的意思他知道,无非就是想要锻炼自己一下,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件事并不是很紧要。

最起码,短时间之内不会威胁到自己家的存在和地位。

笃笃笃。

突然响起的敲门声打断了朱瞻圻的思绪,抬头看去,一抹倩影正站在门口。

“殿下,要不要先用晚膳?”沐琴站在门口,身后跟着两名侍女。

“呼……”朱瞻圻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进来吧。”

一边说着,一边将书案上的奏折都收了起来。

在这方面,朱瞻圻一直都很守规矩。

现在的他虽然是手握重权,可以说整个中南半岛加上德里苏丹的事情都要经过他才行,但朱瞻圻却从来没有过自傲的情绪。

他很清楚,这都是自己的父亲和兄长给自己的机会,这个机会虽然是整个大半吴王一脉所辖的领地,但并不代表这些领地就是他的。

所以,哪怕是自己的贴身护卫,甚至已经注定是自己妻子的沐琴都不曾在他这里看到过一个字。

“殿下……”沐琴将饭菜都摆在了桌上,摆手屏退了侍女,然后才开口道。

“是否在为剿匪白莲教一事烦恼?”

“嗯?”朱瞻圻的眉头皱了起来。

这还是第一次,沐琴在和他说话的时候涉及到了公事。

……

锡尔河畔。

朱瞻壑站在大营的门口,看着东方那高耸入云的山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殿下……”沐昂从大营中缓缓走出。

在收到朱瞻壑突然自阿斯特拉罕撤退的消息之后,沐昂就迅速自苏伊士地区出发,来到了朱瞻壑现如今驻扎的谢尔河畔。

只不过朱瞻壑没有想到,他也没有想到,就在他刚刚抵达锡尔河畔的时候,却收到了香州府传来的消息。

洪熙皇帝驾崩!

至此,沐昂也突然明白了朱瞻壑为什么会放弃已经到手的阿斯特拉罕,转身回到这锡尔河了。

锡尔河是什么地方?

这条河发源自天山山脉,自东向西最终汇入咸海,而朱瞻壑现在驻扎的这个地方就是天山山脉的最后一点尾巴下。

只要朱瞻壑想,那就可以顺着天山山脉和哈萨克丘陵之间的莫因库姆沙漠边缘,也就是塔什干,直接抵达巴尔喀什湖。

巴尔喀什湖是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因为它在哈萨克丘陵的南面,而且这个湖有一个很特殊很特殊的特质。

这个湖,虽然是一体的,但是东半边是咸水,西半边是淡水。

一体的湖,但是一边是咸水一边是淡水,这主要是因为伊犁河自巴尔喀什湖的西侧注入,西侧的注入量大于蒸发量,才形成了这一奇特的现象。

不过,重点不在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巴尔喀什湖,而是……

伊犁河。

顺着巴尔喀什湖北侧的古水道能够直接进入准噶尔盆地,从南侧可以顺着伊犁河直接进入伊犁盆地。

这,就是朱瞻壑出现在这里的原因了。

可是,明白归明白,但沐昂仍旧有些感慨。

“值得吗?”

朱瞻壑微微一笑,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听到这个问题了,而上一次听到还是在简笑的口中。

没有回答沐昂,朱瞻壑直接转身回了大营。

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有定数的,但一切也都是有变数的。

对于朱瞻壑来说,变数的确有,但该是他的,跑不了,不该是他的,他也没兴趣。

中原,真的很早以前就不在他的眼界中了。

……

广宁左屯卫。

迁都顺天之后就这点好处,面对北方战事,朝廷可以迅速响应,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出兵。

中军大帐中,张辅看着面前的舆图,有些头疼。

如果是一般的战争倒也就罢了,作为大明目前经验最丰富的老将,而且还是镇场子的那种,张辅有很多的办法。

但问题在于,他要面对的敌人是赵王,朱高燧。

现在的张辅……不,应该说现在的朱瞻基,面临着一个和朱允炆一样的问题。

是不是要活捉朱高燧?

不管是不是要活捉,但这事儿显然不是张辅能够做主的,因为一旦出了问题,张辅这种人就是最先被拖出来顶包的人。

现在的张辅,不比永乐年间的他,也不比历史上正统年间的他。

现在的大明正处于一片迷雾之中,未来将会驶向何方?谁也不敢妄下定论。

在这段局势还未定性的时间内,你所做的一切都极有可能是未来的罪名,但是你却又必须要有一个决定,因为如果你不做决定,那么你得罪的就是所有人。

最终无论是谁掌控了朝廷,你都讨不到好。

“来人!”

思虑再三,张辅还是做下了决定。

眼下大明的局势扑朔迷离,想要站队都不好做选择,但有一点是很明确的。

那就是无论如何,最终的胜利者也不会是朱高燧这个赵王。

当今陛下可以,吴王一脉可以,唯独赵王……没有半分胜算。

翌日,巳时,大凌河堡。

看着河对岸的“叛军”,张辅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感慨的,因为朱高燧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聚集起这么多人,而且还是在沈阳卫这种地方,属实不易。

但是,这都没有用。

张辅招了招手,一名传令兵带着十个卫兵,骑马迅速越过双台子河的小支流,在抵达对岸之后停了下来。

朱高燧面色阴沉,他心中有种不太好的感觉,但他还是想知道这张辅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很快,在渡河之后,传令兵就从怀中抽出了一个长长的木匣,满是恭敬地打开,露出了里面明黄色的卷轴。

圣旨……

“太宗皇帝遗诏在此!”

朱高燧还有些愣神,但张辅所率的将士们已经全都翻身下马,单膝跪地。

直到这时,朱高燧就算是再怎么迟钝也知道事情不对了,但太宗皇帝遗诏这六个字一出,他不能动。

一旦动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什么奉天靖难,什么清君侧,那都没用!你连你爹的遗诏都敢不听,起兵的名也就没了。

“朕百年之后,倘若大明陷入危难,或朝无正臣,吴王可兴兵伐之,以清君侧之恶!”

朱高燧猛地抬起头,眼神中充斥着满满的不敢置信。

是啊,先皇洪熙皇帝没有让人宣读,从来都没有人知道太宗皇帝竟然还有这么一道遗诏。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朱瞻基竟然拿了出来。

为什么?

朱高燧很是不理解,他不明白,不仅不明白自己的父亲为什么会这么信任老二,更不明白自己的那个大侄子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拿出来。

你爹没有拿出来,你却拿出来了,你这是要打你爹的脸吗?

还有,你就不怕这遗诏被公之于众之后,那个现在强你不是一星半点的朱瞻壑起兵夺位吗?

(本章完)

第502章 重心转移第11章 市舶司的条陈第462章 最后的剿杀第245章 论朱瞻壑造反的可能性第359章 狼和狈第282章 自损八百第290章 世子殿下的苦心,你们知道吗?第458章 没有人可以算无遗策第240章 朱棣的无心之失第431章 合而为一第436章 如坐针毡的沐昂第190章 找茬?不,是收复失地第485章 消除隐患第37章 第一次遭遇第315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474章 没有可比性的双方第418章 最后的拼搏第495章 取舍第465章 绝美的地狱第520章 欲要其灭亡第370章 两个极端第132章 夏原吉的牢骚和希冀第418章 最后的拼搏第71章 天子脚下第474章 没有可比性的双方第64章 制衡第396章 什么都是利益第283章 时代落幕第461章 来自明军的警告(下)第413章 此刻尽显!第524章 有些人,总是莫名的自信第285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411章 背道而驰的思想第42章 不同的态度第32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65章 坑!第503章 弟弟的婚事第77章 老爷子的突然袭击第138章 恶毒的少年第417章 眼中的未来第4章 纨绔子弟第426章 开春,也开战!第495章 取舍第111章 自己惹的,自己哄吧第431章 合而为一第398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400章 乱成一团第203章 大明第一天团第208章 马刀砍出来的盛世第360章 酒 色 财第64章 制衡第271章 付之一炬第93章 意外的来客第227章 草原之乱第252章 改变科举的定制第270章 太便宜他们了第241章 什么叫自发?第46章 说的……是谁呢?第97章 汉王,仍有追随者第186章 自己家的未来第149章 回马枪第240章 朱棣的无心之失第522章 奇怪的朱高煦第140章 出兵之前的安排(二合一)第320章 翻天?第82章 财神爷的新思路第120章 一切,都是那么的凑巧第108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382章 朝堂势力的变革完本感言第460章 来自明军的警告(上)第80章 好的!没问题!第258章 图谋七载第67章 没钱怎么办?第109章 不好意思,我不干!第424章 任性的后果第488章 蹑景追风第313章 河套第161章 朱瞻壑的野望和复仇计划第515章 自信和自大是两回事第166章 自相残杀的好戏(二合一)第194章 明初第五大案第482章 离开前的准备第200章 无法交流的二人第195章 新的底气第391章 丧家之犬第37章 第一次遭遇第514章 宗室之乱(下)第366章 从一件大事到另一件大事第410章 历史上的第一个世界性帝国第80章 好的!没问题!第9章 事急从权第203章 大明第一天团第250章 联合平叛第305章 历史的替代者第456章 反间之计第126章 郑和的话第432章 为了世子殿下!第360章 酒 色 财第417章 眼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