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回 扩军备战

此外,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则敏锐地现水泥可用于建造新式炮台和城堡,并上疏朝廷,提出建议。

滦州水泥厂因为京城到通州的道路工程,军方的需要,以及其他一些零星的购买,倒是并不愁销售,毕竟是新事物,用途也很广泛。

京城这个地方,原先都是各地的商品向这边输入,商人本就很多,在得知水泥的用途之后,不少人会买上一些,然后将水泥带到各地。

水泥厂现在的产量并不算多,有这些商人购买,差不多就够了,也不用刻意去推销,这些商人自然会想办法卖出去。

也有不少商人看到水泥当中所蕴含的商机,主动要求经销,水泥厂当然欢迎,这些经销商更是开市场的生力军。

这个时代因为交通与通讯的关系,想要维持一个跨地域的销售网络非常困难,即便是彦熙楼、滋味馆也都采用了加盟的方式,才得以继续扩展。

将水泥的销售交给经销商,水泥厂专注于生产,可以省下很多事情,而且这些经销商在地方上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由他们来推销水泥这种工程材料,那是再好不过。

至于那些想要引进技术,在地方上组织生产的,水泥厂也很慷慨,只是象征性地收了一定技术授权的费用,便答应派出技术人员,帮助他们建厂,或者让他们派人过来学习。

唯一的条件,就是要签署一份技术扩散协议,并加入技术联盟,联盟以及这份协议并不阻碍厂家转让技术,甚至鼓励转让,但转让必须在联盟和协议的框架内。

这个所谓的联盟与协议,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作用,其他的厂商甚至可以通过转让技术获利,只是所得要抽出一部分缴纳给联盟作为会费。

很少会有人想到这个协议和联盟的身上。寄托着李彦怎样的野心,那就是专利。

这个时代对技术保密地重视。还是有地。譬如手艺传男不传女。这显然并不利于技术地展和传播。

华夏工场系统下面拥有很多领先时代地技术。譬如水泥。李彦希望这种技术能够广泛传播。带动相关产业地展。这会使得中国地工业越来越达。逐渐摆脱对农业地依赖。

与此同时。因为技术研究和军事上地需要。李彦又想从中赚点钱。但他也知道中国这么大。既要大肆推广。又要收专利费。可能性并不大。也就只有通过自己地工厂赚钱。

虽然李彦可以通过技术保密。以独家生产地方式获取垄断利润。又或者可以用技术入股。与部分商人合作。用寡头垄断地方式来统治市场。但问题是这个市场并没有形成。真地要这样做。市场与产业地展度便会很慢。这是李彦不愿意看到地。而且生这样地情况。他也未必能够赚到多少钱。

将市场迅做大。李彦能够从中获得地利益。或许也不会少多少。尤其是短期来说。可能还要多赚一些。

至于将来。李彦还有更多地项目可以赚钱。他地眼光不会停留在原有地事物上面。但是他也知道。这样地技术展、传播方式。是不正常地。套用一句流行地话来说。那就是不利于技术地自主创新。

实际上,专利制度看上去是限制了技术的传播,事实上却是促进了技术的展,如果技术创新没有利益,那么还有谁会去费心费力地去做这样的事情呢?等着别人去做就是了,这就是著名的“搭便车”效应。

在没有专利保护的时代,明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就会想法设法地对技术进行保密。所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于是很多技术就失传了。

而如果有了专利保护。明者就不用担心技术公开以后,自己赚得少了,反而是别人用得越多,所得到的收益可能也就越多,某种意义上来说,专利保护制度,可以让技术更有效地推广,而不会烂在某个死人地手上而失传。

专利保护一方面鼓励创新,另一方面又鼓励推广,而技术的公开,又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技术展的情况,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提高与创新。

李彦仔细琢磨了一下这个专利保护制度,觉得这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但是他也知道,如果一下子提出这个办法,可能大家都会反对,至少会有一些疑虑。

更重要的是即便这个制度得到大家的认可,也难以落实,因为缺少有力的机构来推行,对于大明的官僚体系,李彦是不大信任地,他的经验足以证明,让官府来办事,往往会变了味道,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所以李彦就让郑借着水泥技术的推广,成立了这个技术联盟,签订了一份共同的协议,看上去没有什么限制,却是为未来打下伏笔。

这个联盟成立以后,就不局限在水泥这个单一的方面,而是将华夏系统中的纺织机械、榨油机、木工车床、机械车床、钢铁冶炼、风车水车、棋牌玩具、食品加工、新作物种植、车辆制造、船舶制造、煤炭生产、印刷技术等诸多领域的先进技术,都拿到联盟中进行推广。

而在这些领域,除了一份基本的公则以外,具体的协议就各有不同,譬如棋牌玩具、食品加工这些就是要收费地,而且不允许随便扩散,其他地方面因为李彦想要鼓励推广,就是象征性地收费,也不限制扩散。

对于华夏工场下面的这些新技术,天下地商人都是眼馋了很久,但都没有能够弄到手,倒不是华夏工场保密,而是这些技术的复杂性、精细性,并不是这些不懂技术,甚至也不搞生产的商人所能明白的。

传统的商人只是做贩卖,甚至市场上的货源越少,生意越好做,加上华夏工场强悍的背景。有实力的商人也不会去挖墙脚,一般地小作坊则没有那个实力。

华夏工场旗下工厂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工商业经营方式,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的生产,同样能够获得不亚于贩卖的利润,特别是李彦与商人合资。在天津、滦州办起了几座工厂,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华夏工场地技术授权大受欢迎,购买授权,签署协议,加入技术联盟的商家也越来越多。

除了想要技术,以组织生产的商家,还有很多贩卖这些产品的商家,也会要求加入这个联盟。以获得更好的技术支持。

这个命名为华夏技术联盟的组织展相当的快,很快就拥有了一千多成员,仅仅是授权费用和会员费。就已经非常可观。

而为了更好的授权,推广技术,联盟就以会费为资金,在华夏技术学校的支持下,建了一座专门地学校,向这些商家派出来的学徒教授技术知识,这个学校被命名为华夏工学院。

天启圆年前后,辽东一直战火纷飞,江南江北也时有灾荒。不过华夏工场旗下的产业展得都很好,偌大地明帝国,依然深藏着无穷的潜力。

甚至于前方的战事,也为这些工业的展提出了很多需求,直接刺激了煤铁厂、车船厂的兴建与展。

滦州的煤铁,有一大部分是被华夏工场消耗,或者是运送往金州。

特别滦州煤炭的开采,规模扩大了十数倍不止,每天都有大量的煤炭通过马车、船只运往各地。

除了工业燃料。煤炭在民间的使用也越来越多,虽然夏天取暖地需要少了,不过普及开来的蜂窝煤炉,以其方便实用,被广泛使用,也为煤炭的消耗增加了一个稳定的出路。

煤铁是工业的基础,如果是滦州煤厂只是规模扩大得迅,那么滦州铁厂不仅规模迅扩大,技术提升的水平也相当的快。

科学生产与技术管理。大量的技术资料累积。以及通过各种方式聚集起来的,这个时代最为庞大地技术工匠。使得滦州铁厂的冶炼、铸造技术都在半年多的时间里,逐步完善,快提升,几乎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大明最先进的铁厂。

铁厂产能的放大,以及技术的提高,可以让军器局和机器厂需要的钢铁得到及时供应,军器局也能够提供更多的火铳、火炮以及铠甲。

工部军器局制造的火铳、火炮、铠甲以及其他武器,都是优先供应复辽军,至于辽西广宁军所需,则先清空仓库,然后才使用复辽军淘汰下来地老产品。

这倒不是李彦厚此薄彼,有句话说得好,掌握武器地还是人,尤其是在这个时代,武器要想成为战场上的决定因素啊,还要看使用它地人如何。

好在工部军器局的生产能力一直不怎么样,各个军镇卫所也都有自己打造兵器的军器局,另外内监还有兵仗局,工部下来的任务,军器局还是能够轻松完成。

徐光启被再次启用以后,与李之藻尝试用西洋人的技术铸炮,他们从澳门那边的葡萄牙处买了几门三四千斤的红夷大炮,并且打算多造这种炮。

李之藻作为工部都水司郎中负责造炮,他的重炮思想,与李彦在军器局一直灌输的轻炮思维显然并不一致。

不过李之藻也认识到军器局的铸炮能力似乎并不比那些澳门的传教士差多少,而这个军器局又十分排外,拒绝让西洋人接触他们的铸炮技术。

这一点,李之藻曾经向李彦写信提出,不过李彦给予了回绝,在他看来,这些传教士代表的始终是西洋人,李彦可不想这些技术被西洋人学去,他给军器局的命令是严格执行技术保密制度,只要不是军器局的人,就没有资格知道军器局的事情,不管他是工部主事,还是工部尚,更别说那些洋人。

为了这件事,李之藻甚至与李彦打起了官司,李彦的回答也很明确,你想要造炮可以。想要造炮的技术则没门,除非是答应不泄露给洋人。

事实上,现在的军器局核心力量已经被李彦抽空,譬如制造火铳最核心的就是铳管,这个部分已经全部放到精作坊,相应的人手也调了过去。军器局现在只是负责将各种零件装配起来而已,就是一个总装配的车间。

对于李之藻、徐光启这样地技术官僚,李彦还是很欣赏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做得比李彦更出色。

为了这件事,李之藻甚至徐光启都与李彦闹得很不愉快,最后李之藻只能是自己组织人手,用西洋人的技术造炮,这回李彦倒是派了人给李之藻使用,实质却是偷学西洋人的造炮技术。结果得到的资料显示,这些传教士的造炮技术并不专业,但也确实有些许可取之处。可以拿来使用。

精作坊对火铳、火炮地研究一直都在进行,灭奴铳已经展出升级版本的乙型,更便于携带与装填。

长型铳的技术并没有太多突破,倒是定型了两种短铳,一种就是普通型的手铳,便于装弹和击,还有一种改进型的三眼铳,有三个铳管,可以连续射击三次。

这两种火铳被李彦装备在骑兵身上。虽然王国兴很想弄一支重装骑兵出来,李彦却对骑兵冲阵没有丝毫的兴趣,在他看来,用骑兵冲,还不如用火铳打过去。

李彦试着给灭虏营中军哨的骑兵装备手铳、三眼火铳和马刀、手雷,穿轻甲,这就是标准的轻骑兵装备。

李彦对骑兵使用的理念就是机动,他让这哨骑兵换装并简单训练以后,就去袭击建奴地牧场。

建奴在辽南坚壁清野。并在要地重兵防守,不过在辽南广袤的土地上,一支轻骑兵拥有足够的机动空间。

刘文炳亲自带着轻骑兵出征,他也用层出不穷地阴谋诡计证明了他是执行这种战术的最佳选择。

在情报部的配合下,刘文炳带着轻骑兵在辽南神出鬼没,如果遇上建奴牧民,他们就会毫不客气提上马刀,冲上去大砍大杀,抢夺粮食。遇上小队的建奴也不慌张。掏出三眼铳,冲上去一阵密集的射击。往往就是一次全歼。

如果是遇上防守兵力不多的村塞,轻骑兵就会点上火绳,然后伺机点燃手雷扔过去,虽然不会攻下塞子,却足以让建奴惶惶不安。

当然,轻骑兵的作用还是骚扰,尽量避免遇上敌人的大队。

整个七八月间,和轻骑兵以战代练一样,整个复辽军都在抓紧时间训练,特别是补充上来的新兵。

在将金州营充实为主力营以后,辽东道决定再扩充一个营,也就是复州营,这两个营都采用两哨长枪兵、两掖火铳手,以及中军哨刀盾兵地配置。

这两个营的训练科目也有些不一样,主要是依托城堡的防守战术训练。

参谋部估计,现在这种平静的状况不会维持很久,建奴在两个方向上面临重兵,必定会做出反应。

情报部的情报显示,建奴增加了在海州的兵力,辽南盖州、岫岩城、凤凰城的兵力都有所增加,参谋部认为建奴集中兵力拔掉辽南两颗钉子的可能性比较大,而最大的可能就是先进攻镇江堡,然后集中兵力解决金州地问题。

镇江堡毕竟距离登莱比较远,后勤供给会比较麻烦,建奴也会看到这一点,先打镇江堡,看一看辽南明军的反应,最好是能诱出城去打。

由于前次派出人去朝鲜勘探矿产,现朝鲜的北部有不少的铁矿和煤矿,这使得镇江堡的位置一下子显得重要起来。

但是镇江堡距离辽阳近,而距离金州更远,在现有的兵力条件下,肯定不能够防守两个方向,李彦的打算是在皮岛展,建立根据地以后,再铁山,而义州,后镇江,虽然他不甘心,但是和建奴作战,恐怕还是得作持久打算。

就某种意义上来说,辽战若是结束得太快。李彦也不会拥有如今这样的权力,当然,如果能快些结束,他倒也不会养贼自重,眼下也确实没有那个实力。

李彦让旅顺水营护送商船到朝鲜以后,就驻扎在皮岛。毛文龙占领镇江堡以后,有些洋洋得意,并没有按照李彦的意思,将后方放在海岛上,而是不停出击,先后汤站堡、险山堡,甚至打到宽甸去了。

对于毛文龙这些行动,李彦不大认同,但也觉得让毛文龙这个游击队去做这些事情倒也合适。不过这也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毛文龙野心很大,而且不属于复辽军这个系统。不大会接受李彦地指挥,与王化贞依然勾勾搭搭地。

李彦当然不会去搞那些相互拆台的派系斗争,但是有些事情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次派旅顺水营进抵皮岛、身弥岛,就要建立复辽军地直系力量。

同时,李彦也预料到毛文龙会成为后金攻击的选目标,先将这两个岛弄起来,也可以成为毛文龙镇江营的后盾,当然。一旦到了那个时候,毛文龙不得不退向皮岛,那么他就必须接受复辽军地整编。

就在明朝因为战略问题而生争执,而李彦大肆扩军的时候,后金的内部也不平静,乌尔古岱、李永芳在一场本以为可以轻松获胜的战斗中大败,损失六七千人,其中半数是精锐的八旗骑兵。

努尔哈赤暴跳如雷,几乎当即让人砍掉乌尔古岱、李永芳等人的脑袋。只有在诸贝勒、将领地劝说下,才饶过二人,并详细问起金州之战的概况。

乌尔古岱、李永芳自忖自己并没有犯什么错误,也就老老实实地将战斗的经过说了一遍,其中难免也有些夸大。

实际上,乌尔古岱与李永芳也一直纳闷,不知道怎么就输掉了,还被打得丢盔卸甲。

他们认为,此战失败。原因在于明军以墙为阵。而且布设了大量障碍,给他们的进攻带来很大的麻烦。

“与此同时。明军在金州拥有大量的大炮,两侧矮墙后面大致都有五六十门,而且射很快,准确率高,当时右翼二十辆车,在五百步到二百步这段距离上,遭到明军大炮的集中轰击,尽数被毁,使得右翼的进攻遭到失败。”

金州之战中,明军的大炮确实给乌尔古岱、李永芳等人留下了深刻地印象,要不是大炮,仅凭火铳是无法应付坚实的车的。

以往明军虽然也配属一些火炮,但是在战场上挥地作用很有限,基本上就是往人堆里砸个几炮,根本谈不上准确率。

努尔哈赤甚至不相信乌尔古岱与李永芳所说,只不过战场上幸存下来的将士还有很多,他们都看到了明军火炮的威力。

何况李永芳他们在车上加土以后,还是很好地抑制了火炮的杀伤,就算是努尔哈赤亲临,差不多也只能这样。

虽然还有些怀疑,努尔哈赤还是显得很重视,并让人按照李永芳他们用过的那种方式改装车。

李永芳认为金州军很可能是明军京营的主力,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火器用得特备娴熟,这一点倒是没有太多疑问,因为建奴也有自己的消息来源,很容易就能从北京得知金州军的情况。

“明国那边传来的消息,在金州地明军确实是明军京营精锐,其中两个营来自最精锐的神机营,另外一个营是明国皇帝的宠臣所编练的厂卫军,他们要是有这样的表现,倒也并不奇怪。”

弄清楚了金州军的兵力,建奴高层倒是都松了一口气,毕竟只是万余人的兵力。

不过金州那边传来的消息也让他们很恼火,据说金州的明军正在金州城地东西两侧修建城堡,而且进展迅,十几天不到就已经过一人高。

建奴全民皆兵,每次打仗都要从民间征用牧民,这就使得他们不可能在短时间里集结起一支大军。

努尔哈赤让人估算了一下,以金州建造城堡的度,等他们集合了足够的兵力,赶到金州的时候,这个城堡怕是已经快要完成了。

第49集 针锋相对第82回 谁更霸道第247回 对手第146回 大获全胜第142回 兵临城下第67回 轴承计划第70回 展销大会第191回 两大问题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2402回 格物院第174回 决战辽南第199回 大军鏖战第74回 雕版刻工第100回 机器时代第11回 换 田第121回 欲往辽东第13回 番薯第31回 训练家丁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158回 海上贸易第115回 魏进忠!李进忠!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28回 绝境第169回 诱敌出城第1回 骗子第232回 司法第95回 广而告之第54回 三日制锁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108章 布商大战第61回 女设计师第187回 辽海战区第251回 风起第82回 谁更霸道第139回 金州防线第48回 致命缺陷第14回 去青楼第142回 兵临城下第172回 战情发展第82回 谁更霸道第245回 屯垦第180回 工事专家第59回 宝锁问世第10回 问 罪第91回 名动天下第63回 天启来信第79回 酒楼遭遇第215回 职守第160回 是非功过第49集 针锋相对第22回 银钱第41回 献策酿酒第4回 寻仇第110回 改朝换代第207回 对策第22回 银钱第11回 换 田第129回 东林非党第226回 匕现第141回 战争准备第21回 红颜第142回 兵临城下第246回 盟友第260回 新内阁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110回 改朝换代第133回 准备出征第235回 言论第253回 变局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250章 政党第219回 弄权第51回 当堂论辩第90章 报纸发行第42回 闻香教民第36回 风雨欲来第112回 制造火器第27回 退缩第177回 鏖兵大虫河第2403回 新城第34回 徐光启发癫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101回 机器展会第109回 纺织机器第132回 请战辽东第174回 决战辽南第251回 风起第230回 内阁第129回 东林非党第26回 买人第70回 展销大会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14回 去青楼第83回 新的征程第9回 炒 蛋第174回 决战辽南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237回 建设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257回 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