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回 旅顺造船

沈有容的态度为李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将复辽军,具体来说是兵战俱乐部的影响力展到辽南,李彦自然要紧紧抓住。

不仅如此,李彦与沈有容还商议了水营的共建问题,此前登莱水营已经被沈有容派到辽南,协助复辽军作战,此番登莱水营必须要归建,但沈有容积极支持李彦的大洋舰队计划,所以同意李彦从登莱水营中抽调一些水兵与船只加入大洋舰队。

沈有容经营水师多年,登莱水营有不少经验丰富的水兵,李彦本来还想着要通过怎样的方式,讨要一些截留下来,没想到沈有容如此配合,自然是当仁不让。

水营与6营有所不同,如果说6营只要两三个月就能够完成一期高强度的训练,并在战场上完成标准的战术动作,那么水营的技术性要求就会高得多。

水上作战,特别是海上作战,暂时还不能做到像6营那样整齐划一,传统的跳帮作战在李彦看来,是注定要被淘汰的,而且在大洋之上已经落后,而在内河或者近海,面对没有什么水军的建奴,也似乎有些英雄无用武之地。

兵战俱乐部东江分部的成立,既是对水营的一次整顿,同时也是俱乐部系钻研水军作战的开始,这显然不是短时间里能够起到效果的。

而且,水兵要熟悉船性,熟悉水性,这都需要时间与过程,特别是复辽军以北方人为主,熟悉水性的人很少,所以就不得不依赖原来的水营。

正因为如此。登莱水营的老兵。对李彦建设水军的计划很重要,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沈有容才会主动提出这样的建议。

辽南地水营正在整顿,李彦地计划就是组建两支精锐的舰队,一支用于外海。这将是未来大洋舰队的躯干;一支用于近海及内河,这将是用来钳制建奴的利器。这两支舰队的规模都将不会太大,但是足够精锐。

至于裁汰下来地船只与水兵,一则都可以塞给沈有容的登莱水营,剩下地,将会组建辽南船运公司,海商协会正在运作第二次大规模的海贸,在辽南衙署正式提出积极的展海贸的政策以后,以辽南为中转的海上贸易,已经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趋势,对于运输船只的需求。也会增加。

组建船运公司,可以从这些海贸中收取一定的佣金,用来支持公司的展,以及舰队的建设,也可以增加辽南地货品参与贸易的机会,当然,李彦更希望辽南的货品通过商人之手倒卖出去。而不是亲自来操办。一个组织一旦庞杂了,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好像人也会有巨人症似的。

不仅如此。包括船运公司本身。李彦也希望逐步由商人接手。辽南衙署直接控制地船只。也不需要太多。

已经有一些商人通过辽南衙署购买水营淘汰下来地船只。辽南各水营适合远洋航海地船只并不是很多。其中多数只能从事天津、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到朝鲜这一区域地近海航行。能够直达日本外海地船只很少。还要优先保证护航舰队地需要。

神通广大地商人已经开始从浙江、福建、广东一带调集适合航海地商船。南方地海贸虽然也赚钱。特别是南方本来就盛产丝绸、瓷器。不过南方地航线风险也很大。海盗暂且不说。西洋人地炮船也霸道得紧。总是想着独占航道。既然北方有机会。还有保障。倒也是让这些海商通过一些手段。联合南方地商人。弄了一些船过来。

这些海船。如今还在海上航行。

最先抵达旅顺码头地。倒是李彦先前出资购买地一艘西洋风帆战舰。用西洋人地话来说。这种船被称为盖伦船。只有一层甲板。两侧船舷共有三十二门火炮。

这艘战舰。是李彦花高价从澳门那边买过来地。甚至已经有多处破损能航行到这里。已经算是一个不大不小地奇迹。

对于李彦花费大量的银子买来这样一艘不能用的废船,水营方面都表示不解,不过李彦还是给于了高度重视,在得知这艘船已经抵达旅顺的时候,他甚至迫不及待地要离开登州,回转旅顺,并邀请沈有容一起去看看。

沈有容谢绝了李彦的邀请,倒不是说他不想看一看这艘能让李彦很激动的西洋式舰船,虽然他在南方时曾经见过,但近距离接触,却绝对是第一次,实在是朝廷对官员的行止有限制,他前番跑到辽南去察看复辽军,已经被人弹劾,现在自然不敢授人口实。

李彦倒不是对这艘西洋炮船有什么特别的喜好,看到这艘样子很破败的炮船,更谈不上宏大之说,他只是带着新建旅顺造船厂的技工和工匠,以及那几个南方聘来的船匠,包括几个西洋人,仔细参观了这艘船。

每参观一个地方,李彦都会让那几个操着奇怪腔调的西洋人讲述这些地方的特点,又让中国的工匠进行比较,然后再提醒他们将这些方面列入研究的方面,研究那些因素会影响这些方面,应该怎样设计。

李彦对舰船并不怎么了解,但是他的思想和方法却不会说,他让工匠们注意研究不同船型,特别是舱底、舰艏形状的航行性能,以及桅杆、风帆设置等等,“多做尝试,敢于创新,深入研究”。

造船事业刚刚开始,不过李彦相信有了一艘标本,还有船型结构图,造船厂一定能够在他的严格要求之下,造出更好的船来,起码能复制这样一艘西洋式的风帆战舰。

旅顺造船厂是新建的船厂,独立于天津船厂之外,而且专门造海船。

因为有天津船厂的建设经验,旅顺船厂的建设很顺利,而且应用了很多新的成果,包括大型的船台,干船坞,以及刚刚弄出来的龙门吊车。

因为筑城的需要,精作坊依着李彦的意图研究起重机械已经有两个多月,前后开出几种简单的滑轮式吊车,而这个龙门吊车就是最新的一种,不过其功能也是简单得很,在李彦看来,这完全不能算作吊车,只能称之为龙门工作台。

在造船材料主要还是木材的情况下,这种吊车的作用并不大,但也确实挥了用途,让一些事情变得更加简单。

在旅顺,李彦先后察看了造船厂、旅顺码头,以及盐场。

旅顺的盐场最早使用水泥改造,如今已经初具规模,整齐的盐田看上去非常壮观,让李彦领略到几百年后的混凝土时代,觉得特别亲切。

水泥盐田的劳动量似乎要比煮盐简单很多,但也容不得半点马虎,开闸引水,风车提水,晒盐,收盐,也都需要一丝不苟,而且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做。

水泥地上晒出的海盐又纯又细,品质一流,很受盐商的欢迎,盐场的产量也大,已经成为辽南很重要的一项产业。

辽南衙署从朝廷争取到放盐引的权利,以此作为辽南的一部分军费,所以辽南的盐可以放心大胆地通过盐商输入内地。

李彦起于天津,与天津的商人关系最好,长芦天津一带本就产盐,天津也有很多盐商,辽南的盐就通过他们输入到内地。

之前辽南也有盐田,不过产量不大,所以朝廷也没有在意,虽说给了辽南放盐引的权力,却也没觉得辽南能产多少盐,这部分盐引也就抵充五千兵的饷银,还不包括粮草。

朝廷并不知道辽南的盐田经过整改以后,产量大增,远远出原来整个辽东的产量,很快成为辽南的支柱型产业,大大缓解了辽南的经济压力。

李彦起先也没意识到盐场的价值会有这么大,毕竟在后世来说,盐是很常见也很便宜的,但是这个时代,盐实行盐引官卖制度,被附加了税收的功能,所以盐的价格特别高。

如果说因为饮食习惯的差异,北方人吃面而南方人吃米,北方人吃大豆油南方人吃菜籽油,那么食盐不管南方还是北方,不管富人还是穷人,都是需要吃盐。加上盐又不像其他的东西,需要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条件才能够生产,很容易进行控制,所以历朝历代,都对盐实行专卖制度,并通过提高盐的价格,起到税收的功能。

有明一代,盐税与田赋,几乎是平分天下,可见盐引在明朝财政中的重要地位。

不过与田赋不同,盐税是直接归属内库的,所以辽南能从内库争得这一块收益,也殊为不易,恐怕那些掌管内库的官员与内监,也没意识到辽南的盐,会产生这样大的价值。

借着商人的络,辽南的盐通过天津在北直隶,通过登莱在山东半岛,通过胡文信等徽商,售到河南、南直隶,甚至还通过东江,输入到朝鲜。

不过盐毕竟是盐,无论北方的长芦盐场,南方的两淮盐场,都有成熟的产销渠道,辽南的盐,起初还卖得顺利,随着产量的增多,如何确保销售,却也是个问题。

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96回 招商大会第101回 机器展会第66回 效率第一第169回 诱敌出城第224回 安排第36回 风雨欲来第41回 献策酿酒第148回 战守之策第39章 满城风雨第202回 溃兵如潮第86回 水车有害?第80回 华夏商报第70回 展销大会第17回 美姬第48回 致命缺陷第222回 民主第25回 家仆第166回 辽东军情第163回 登莱练兵第250章 政党第67回 轴承计划第21回 红颜第123回 火器部队第12回 小 弟第22回 银钱第115回 魏进忠!李进忠!第65回 谁人得胜第7回 寡 妇第235回 言论第179回 小胜一场第120回 再论辽东第251回 风起第194回 三剑齐发第210回 针对第46回 人命值几个钱第97回 进军京城第236回 整编第11回 换 田第105回 兵战游戏第32回 流言蜚语第253回 变局第145回 血色战场第72回 不如创业第179回 小胜一场第45回 负天下人第146回 大获全胜第28回 绝境第143回 炮兵初战第256回 节后第189回 创办书院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162回 出访登莱第171回 初战告捷第91回 名动天下第163回 登莱练兵第40回 狭路相逢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45回 负天下人第230回 内阁第189回 创办书院第28回 绝境第179回 小胜一场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186回 孙承宗阅关第255回 屠刀第49集 针锋相对第120回 再论辽东第54回 三日制锁第210回 针对第53回 镇抚要人第169回 诱敌出城第18回 论兵第261回 我有一个梦想第28回 绝境第62回 生产效率第240回 商税第88回 水田灌溉第8回 黄 韭第67回 轴承计划第131回 工厂投产第70回 展销大会第256回 节后第181回 辽南铁壁第9回 炒 蛋第191回 两大问题第139回 金州防线第230回 内阁第95回 广而告之第177回 鏖兵大虫河第117回 杀伤策第183回 加官进爵第179回 小胜一场第64回 简易温室第26回 买人第56回 精密制造第201回 血色战场第70回 展销大会第67回 轴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