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回 京城形势

天启四年十月。专业提供手机电子书/电子书下载东三路大军大举起攻势。这是萨尔浒之战以后。许多年都不曾有过的事情。

战事起之处。有关的战报送到朝中。朝野一片哗然。有人为之欢呼雀跃。认为这是扬我国威的一件事情。

辽东战事糜烂至今。屡战屡败。虽然这些年在防守上做的不错。没有再继续丧师失的。但强大的大明帝国。面对区区建奴。竟然是数年无功。有人愤懑。对于此战也抱有热烈的期望。

市井之中。支持多。都盼着这次战事能够赢的胜利。虽然这几年都是防守。但在积弱已久的辽东战场。防守成功也可以算作大捷。这样说来。辽东这些年也确实取的了不少大捷。

人们最津津乐道。包括镇守辽东的几位大人和将军。其中最显赫的无疑是以大学士、兵部尚书衔坐镇山海关。统领蓟辽、天津、登莱军务的孙承宗。

自从孙承宗出关坐镇。辽东一改熊廷弼、袁应泰、王化贞时期的颓败。数次挫败建奴。虽未能复辽。但对于连败的大明来说。已经殊为难的。

在民间。孙承宗现在的名望。差不多达到当年力挽狂澜的于谦于少保的程度。

其次就是镇守辽西的平辽总兵官。左都督王国兴。王国兴镇守辽西之后。裁汰冗兵。辽西的战局。并且打造了一支精干的强兵。几次防御作战的成功。都有他的功劳。

相对来说。坐镇辽海的李彦以及辽南、东江的将领。民间的消息就不是太多。这也是李彦刻意追求的结果。他不想太过引人注目。

即便是孙承宗、王国兴等人的名望。也仅仅是局限在民间。之所以有这样的名望。那还是华夏社着力宣传的结果。

在朝中。因为党争。对于孙承宗的攻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当年。熊廷弼第一次经略辽东的时候。也曾经将防守做的很好。但却因为建奴的几次骚扰。而遭到不断弹劾。最终去职。才有了袁应泰的殉职。以及辽沈大败。

当然。熊廷弼在应对建奴骚扰。以及的方守御的组织上。也未能做的尽善尽美。特别是对国库的消耗方面。让朝廷始终难以安心。

相比于熊廷弼。孙承宗和王国兴的组合。无疑表现的更加出色。但是。这并不能够让他们免于被攻击弹劾。

魏忠贤一直都知道朱由校的心中。能够的到他宠信的。除了客氏以及他自己。一些内官以为。还包括三个人。而这三个人如今都在辽东。

这三个人就是最早任锦衣卫千户时保护皇太子以及朱由校的骆养性。还有同朱由校志投的李彦。以及后来朱由校的老师孙承宗。

在这三个人当中。李彦与骆养性一去辽东数年。远隔重洋。虽然辽东事重。他们的消息经常随战报出现在朱由校面前。毕竟长久不见。而且他们的位置。也很难影响中枢的决策。久而久之。魏忠贤也就不怎么将二人视作威胁。至少是在当前。还不算主要的威胁。

孙承宗则不同。孙承宗是大学士。兵部尚书。位高权重。对中枢的影响毋庸置疑。而且他常驻山海关。手握重兵。回转京城。也不过是数天的时间。所以魏忠贤一直很忌讳孙承宗。攻击弹劾。未曾断过。

此前。阉党不断攻击孙承宗“暮气”。就和当年有人攻击熊廷弼固守一样。认为孙承宗不思进取。不能复辽。

与熊廷弼当年面对的情况不同。当初朝野间的争论。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政策上的纷争。有些公允之言。展到现在。差不多已经成为“为争而争”。全然成了党争的战场。

只不过。在辽沈、广宁大败之后。这样的论调并没有市场。加上孙承宗命硬。几次关键时刻。又凭借守城取的几次大捷。这才留在辽东经略的位置上。一坐就是两三年。

这一次孙承宗抓住机会。商定三路出击。此前并没有上报朝廷。待到兵以后。才有看到这份战报。魏忠贤觉的机会来了。

在魏忠贤的授意下。已经羽翼丰满的阉党改弦更张。开始攻击孙承宗轻动刀兵。而且不经过圣裁。擅自用兵。

与民间对辽东用兵充满希望不同。虽然说过去两年多间。辽东的防守都做的不错。不过此前的辽沈、广宁大败。在朝臣的心中还有阴影。这也是此前阉党攻击孙承宗保守。而不能起到效果的原因。大家都觉的。眼下的情况能够守住。已经很不错了。要是冒进的话。很可能会向当初想要收复抚顺的袁应泰。以及扬言用六万兵复辽的王化贞一样。闹出笑话来。

不曾想形势陡然间出现了变化。一直力陈稳固防守的孙承宗。突然动用三路大军。全力出击。俨然成了冒进一派。

不放过任何党争机会的阉党。反倒是拿起了之前反对他们的论调。开始攻击孙承宗冒进轻敌。

此时。阉党正死死盯住熊廷弼封疆一案。攻击东林党收受贿赂。包庇熊廷弼。并且抓了汪文言;现在又攻击孙承宗。试图一举解决东林党这个反对派。

有明一代。党争贻害无穷。而且越到晚期。党争越是混乱。到了阉党时期。不仅毫无原则。而且开始动用政治迫害。

如果说之前东林党与浙党。与三党之间的斗争。虽然则。但是其手段无非就是言官的弹劾、问责。然后被攻击辞去官职。或是被剥夺了官职。譬如李三才。方从哲等人都是如此。

到了阉党时期。东林党还是老一套。不断的上疏弹劾魏忠贤。当然不会有什么效果。但是阉党就不同了。魏忠贤提督东厂。掌握锦衣卫。他谁不顺眼。随便找个理由。就将人投进了镇抚司大牢。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在历史上。魏忠贤曾经用诏狱迫害致死很多东林党人。其言。也包括“六

所谓六君子。包括了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顾大章等人。其中杨涟已经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左光斗是左佥都御史。为都察院都御史的副职。都是三品高官。也被残酷的在诏狱中折磨致死。纵观历史。殊为罕见。

至于后来的七君子。更包括了名动天下。士林之望。位列九卿之一的左都御史高攀龙。

天启四年十月。双方的矛盾已经越来越尖锐。而手握大权的魏忠贤也越来越不能容忍同他作对的东林党。

作为华夏社的主笔。石柱国如今已是名动天下。朝廷也曾有意招他为官。不过石柱国一直都表现的很低调。也拒绝出仕。

石柱国对自己如今的位置。华夏社已经形成一整套的运作模式。旗下包括了出版、舆情两个主要的科。

华夏社依靠先进的印刷技术。以及逐步完善的行络。已经成为大明屈一指的出版巨头。毫不夸张的说。要是石柱国愿意。随便说一句话。都能传遍大江南北。

对于华夏社的未来。李彦曾经同石柱国描述过。那就是无冕之王。

这样的说法曾经让石柱国很吃惊。经过李彦的解释。他很快明白了这个头衔所代表的意义。

在李彦的构想中。都察院依然是衙门。御史也是官员。官员衙门之间。关系都是相当复杂的。大明到了今天。贪腐遍的。御史所挥的作用很有限。而在未来。所谓风闻言事的职能。将会为报刊舆论所取代。

同都察院以及科道官不同。报刊具有民间的性质。来自于民间。而又在民间流传。报刊要到民间采风。要是那个官员了。报刊可以将情况登出来。百姓的呼声可以通过报刊抒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也让上面的官员看到。就可以起到言官的作用。

报刊在民间流传。百姓都能看到上面的消息。朝廷的政策可以广而告之。因而是最佳的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工

在李彦的构想中。报刊同民间的舆论。可以构成一种强府起到监督作用。对百姓起到教化作用。

相对于入朝做个低品级的小官。石柱国对李彦的构想更感兴趣。事实上。在京城。在清流当中。石柱国的帝国。也早就越了一般的御史。与邹元标、冯从吾等人平起平坐。风头一时无两。

当然。石柱国虽然不愿意出去做官。但是这些年在华夏社名闻天下。又通过科举或各种途径出去做官的。也并不在少数。

此外。还有一些读书人成为华夏社的特约撰稿人。其中也有人通过这个载体成名。而后为官。

受到华夏社影响的还包括那些经常阅读华夏社印刷物的读书人。官员、士绅。事实上这些群体。不读华夏社出版物的基本没有。而看的最多的就是《华夏时报》、《华夏》等等。

这些读。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华夏社一些思想理念的影响。

在不知不觉间。一个可以成为华夏系的官绅和读书人的群体。已经隐隐成形。(。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支持作。支持

第188回 辽西战守第53回 镇抚要人第172回 战情发展第77回 二丫的婚事第82回 谁更霸道第19回 海外第25回 家仆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82回 谁更霸道第212回 相迎第223回 皇权第147回 难以置信第2401回 内监第57回 测量工具第17回 美姬第155回 夜间挖城第203回 强硬对决第82回 谁更霸道第183回 加官进爵第41回 献策酿酒第161回 开辟财源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20回 助阳第188回 辽西战守第199回 大军鏖战第232回 司法第90章 报纸发行第260回 新内阁第133回 准备出征序章选择第4回 寻仇第186回 孙承宗阅关第140回 战略争端第97回 进军京城第41回 献策酿酒第2402回 格物院第110回 改朝换代第31回 训练家丁第192回 治理结构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215回 职守第210回 针对第244回 水利第176回 铜墙铁壁第255回 屠刀第80回 华夏商报第127回 建车船厂第176回 铜墙铁壁第21回 红颜第232回 司法第185回 政府债券第53回 镇抚要人第143回 炮兵初战第128回 大办工厂第86回 水车有害?第70回 展销大会第255回 屠刀第58回 等分制尺第203回 强硬对决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125回 食品问题第51回 当堂论辩第248回 追随者第176回 铜墙铁壁第19回 海外第196回 营造舆论第258回 国士第34回 徐光启发癫第35回 黄金菜大卖第83回 新的征程第208回 兵锋第26回 买人第46回 人命值几个钱第71回 皇孙来访第49集 针锋相对第153回 炮打复州第25回 家仆第75回 满城飞纸第2401回 内监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139回 金州防线第161回 开辟财源第8回 黄 韭第26回 买人第216回 后路第117回 杀伤策第144回 火炮火铳第191回 两大问题第192回 治理结构第54回 三日制锁第105回 兵战游戏第199回 大军鏖战第55回 弹簧弹子锁第20回 助阳第143回 炮兵初战第238回 工商第239回 辩论第205回 回京第161回 开辟财源第105回 兵战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