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清河店

时近中午,一行人来到了清河店,这是一个较大的镇子。在一个酒楼前,魏忠贤停车扶客氏下来后,就有店小二上前来问道:“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呀。”

魏忠贤疑惑地看了看天上的太阳,然后说道:“店家,我们打尖,四个人,再要一桌素席。”

小二问道:“不知是要包间还是在大堂里?”

魏忠贤想着在包间里清静些,刚要开口,朱由校正好跳下马来道:“就在大堂里吧。”

魏忠贤这才想起来,皇上是想要体察民情的,在大堂里显然要方便一些。于是对小二道:“在大堂里选两张干净的桌子,有什么好味道都端上来吧。”

客氏道:“不要太多,够吃就行了,主要是要干净。”

朱由校点了点头道:“是呀,多了要浪费,只要选你们的招牌菜就行了。”

一下子几个人开口,店小二不知道听谁的,看着魏忠贤。魏忠贤挥挥手道:“少爷和老夫人的吩咐没有听清楚吗?去准备吧。”

店小二这才将几人请进店内,找了两张相邻的桌子,说道:“客官稍待,马上就好。”然后又端来茶水和瓜子,让他们边吃边等。

这时旁边两人的谈话引起了朱由校的注意。一个四十来岁的长衫说道:“刘家的二女死得太冤枉了,真是作孽呀。”

坐在他对门的一个四十来岁的短打接口道:“是呀,太惨了。”

朱由校心里一紧,难道是件案子,他咳嗽一声,魏忠贤看了过来。朱由校努了努嘴,魏忠贤其实已经听到那两人的谈话了,但他现在心里全是皇上的安危,根本没有注意两人说的是什么意思。

这时见朱由校努嘴,知道是什么意思,于是上前拱拱手道:“两位老乡,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惨事呀。”话语间带上了沧州口音。

那两人连忙拱手道:“老乡请坐,我们且慢慢道来。”

魏忠贤告了声罪,坐了下来,那长衫道:“老王家的三柱是个老实人,一次看到了刘家的二女,就中了魔怔,死活想要娶二女。王家拗不过三柱,只好求了媒人去提亲,刘家如何看得上王家,就直接拒绝了。”

“这本来都没什么,不想三柱是个痴情种子,思念成疾,竟然患病卧床了。王家请大夫看了,大夫说要静养,开了一些药。三柱是王家的主劳力,他要静养,全家都要挨饿,于是王家又去求神,在庙里求得一些香灰,将香灰灌了进去。”

“这香灰灌了以后,三柱竟然从床上起来了,但人却变得疯疯颠颠,每天到处乱走,见到小娘子就追着喊姐姐,前几日在街上看到了孙家的小娘子,又在那里乱叫,让孙家的少爷打了一顿,竟然清醒过来了。”

魏忠贤奇道:“这不是好事吗?为什么说是惨事呢?”

长衫摇了摇头道:“三柱清醒过来本来是好事,但他清醒过来后,才知道刘家二女已经订亲了,一时心里想不开,竟然于昨日投河死了。王家上有老下有小,平日都是三柱和他爹两人干活才勉强维持,现在王家可就惨了。”

朱由校这时也踱过去拱手道:“既然他叫三柱,那是不是应该有两个兄长呢?”

魏忠贤连忙说道:“老乡,这是我们东家。”

那两人也拱手还礼,长衫道:“贵东家说得在理,王家的大柱和二柱都是当兵的,一个死在辽东,一个死在四川。”

朱由校奇道:“那应该有些抚恤呀,家里不至于这样困难呀?”

那短打道:“什么抚恤?老大是六年前战死的,官府发了五百文钱,老二两年前战死,官府发了十块钱,倒是比老大的强了一些。”

朱由校满腔怒火,又拱了拱手回到自己桌上。段英小心地问道:“怎么了?”朱由校摇摇头,没有作声。

魏忠贤又和那两人聊了一会,问了王家的地址什么的,才回到这边。他瞟了一眼朱由校道:“少爷,小的就让人去查。”

朱由校撇了他一眼,没有作声。王家老大死于六年前,得五百文钱是正常的。而王家老二两年前死于四川,那就是鲁钦部下,而自己当时是下旨,死于国难者抚恤金为一千块,家中给地五十亩,二十年不收赋税。现在王家竟然只得到十块钱,那不问可知,中间经手的贪得太厉害了。

一行人吃过饭后,客氏见皇帝还是闷闷不乐的样子,就笑道:“哥儿做了那么长时间的教授,我们去看一看哥儿的弟子教得如何吧。”

朱由校知道她是想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于是点了点头道:“去看看吧。”

这时正好有两骑从旁边经过,魏忠贤招了招手,两人迅速跑了过来。魏忠贤和他们说了几句,两人疾骑而去。魏忠贤来到朱由校身前道:“圣上,奴婢已经吩咐下去了,很快就会查出结果来。”

朱由校理也不理他,和段英拥着客氏来到不远处的清河小学堂。门口的杂役迎了出来道:“贵人止步,皇上有旨,上学之时,不许进学堂。”

魏忠贤上前亮出一个牌子道:“我们是京师督学,不在禁止之列。”

杂役上前仔细看了一会牌子说道:“小的不认识字,要请先生看了才能知道是不是真的。”

魏忠贤大怒,你不认识字那假模假样地看个什么。一会儿,杂役拿着牌子回来说道:“先生说请督学前往视查,他们上课完后自当前来行礼。”

朱由校点了点头,心里舒服了一些。师范学堂里规定,除非天灾人祸,教师必须坚持上完课后才能出课堂。这里的教师看来还没有忘记,竟然明知督学来此都不敢前来迎接。

他们迎着书声来到一个教室,教室外面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初级班,只见教师正在黑板上写字:“我是中国人,我是华夏人,我是汉族人,我是大明人。”然后在每个字上面标上拼音。

各种求,谢谢支持!

第二十章 辽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主宰第二十八章京师大学堂(二)第两百零五章 收复河套(十)第三百四十八章 占领鄂木斯克第两百四十七章 林丹汗归降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明移民细则》第三百二十章 联军第三百五十二章 远交第五十九章 蒸汽轮船第一百六十七章 镇东和抚东第二十六章 搞定东江第三百零四章 甘州的回回第一百二十七章 围城第六章 检举箱第两百零四章 收复河套(九)第一百三十章 失败的伏击第九章 练新军(一)第十章 减租行动在继续第一百九十二章 他们只是孩子呀第六十六章开学演讲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历法实施第一百一十六章 法律的作用第十八章 情浓第六十二章 初遇海盗第一百九十九章 收复河套(四)第五十一章 专利第一案(一)第七十六章台湾第两百六十章 林丹汗的野望第一百五十八章 溯游而上第十六章矿税之议第八十九章 决定建奴命运之战(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追击与反追击第两百八十章 金字红牌第一百五十二章 远洋舰队第四十八章苏州抗税(四)第三百一十四章 拿下托木斯克第一百一十八章建奴要攻觉华岛第一百四十五章 春心荡漾魏公公第两百三十章 太子上学(三)第一百一十章签订和约第三十五章 讲武堂第八十五章谁是郑成功第二十五章 廷推与五年计划第一百三十一章 誓杀皇太极第十七章 游击战第九十九章 辽东策略第三百章 史可法知海西第十八章 再驱东林第五十四章 刑罚世轻世重第三十章 兵器局的讲话第六十五章天子门生第一百五十二章 远洋舰队第三十章 初战(二)第八十一章 想法的改变第一百二十七章 围城第一百章兵器局里论气压第三百一十七章 说服察哈尔第一百九十八章 收复河套(三)第一百一十六章前赴后继地贪污第三百三十一章 济南第四十八章 日月堂第一百七十九章 查税(五)第一百八十九章 螺旋浆第六十三章一封信第两百三十七章 戏剧的宣传作用第两百一十七章 殷地安(二)第十章 练新军(二)第两百八十七章 缅甸归顺第一百一十八章建奴要攻觉华岛第二十六章 京营拉练第三百三十六章 自行修路的想法第两百一十三章 收复河套(十八)第五十六章 孙屠夫的第二击第一百七十六章 查税(二)第十四章 独断专行第三百三十四章 奇葩家长第一百四十二章 实地考察第十章备忘与进展第十章备忘与进展第五十章总算全身而退第二十一章 筹备报纸第七十三章 安南(八)第两百七十一章 军事安排第一百五十八章 溯游而上第二十章 大丧事第二十四 说礼第六十四章 耕者有其田的试点(二)第十一章 军制第十二章 挑选军官第五章 哭太庙第十章 减租行动在继续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家科学基金会第两百七十七章 北大年的汉人第两百六十四章 牧羊行动之费奇米第三百零二章 温泉城第十三章 传教士(一)第五十九章陕西巡抚第四十九章 印刷机第两百八十章 金字红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