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北元太师的担忧

徐辉祖大吃一惊,“陛下说了?”

黄昏点头。

说了。

有旨意,送到独石关的旨意就在自己怀中,此刻还没到亮出来的时候。

朱棣下达到边关的旨意,表面上没有提及到宝庆公主一个字,只是说了那五百将士的牺牲,每一道到边关的旨意中,都有一句:不枉儿郎青血。

黄昏一度怀疑,这才是真正的朱棣。

朱棣是宠溺宝庆公主没错,但你要搞明白一个是事情:朱棣是一个一生征战的君王,是一个死在马背上的千古帝王。

对宝庆公主的万般宠溺,也赶不上君王对天下,对将士的炽热之情。

所以宝庆要救。

但更重要的一点是要让鞑靼明白,大明不可欺。

老子不出关来打你们就算了,你们还敢在我大明的门口搞这些幺蛾子事,还敢让我五百儿郎埋骨他乡,不能忍。

不能忍怎么办?

血的牺牲,那你们就要付出十倍于血的代价!

就这么简单。

但同时朱棣又是一位皇兄,在家国大利益和颜面之下,他需要黄昏去把宝庆救回来——这两件事并不矛盾。

但有轻重之分。

想到这黄昏压低声音对徐辉祖道:“实际上我和陛下也有个想法,反正明年就要出征漠北,想办法把漠北这三万人留在榆木川,永远回不去故土,明年的出征,我大明雄师又要少许多的伤亡。”

宝庆被俘,是坏消息。

但也是好消息。

好消息是鞑靼这三万人暴露了行踪,如果在三天内他们还没撤回草原深处,那么他们就别想撤回去了,朱棣不允许,大明不允许,我黄昏大官人也不允许。

三万人,要么死,要么……

加入蚍蜉义从!

以前的朵颜三卫就是这么来的。

……

……

草原深处,旌旗飘飘。

王帐之外,站着一位四十来岁的读书人,穿着大明的青花儒衫,面目儒雅,虽然还没到深秋,但草原寒凉,不过这读书人却拿了把折扇意思意思,端的是风流倜傥,尽显读书人的潇洒之气。

很是迂腐。

他叫吴笙游,有个比较接地气的真实名字:吴小四。

是大同人士,参加科举屡第不中,回到故乡办了个私塾,靖难之前,鞑靼数次南下侵扰边境,吴笙游因缘际会成了阿鲁台的军师。

如今在鞑靼是炙手可热的权势人物。

之前大明驸马梅殷在福建叛乱,吴笙游就建议阿鲁台趁机南下,虽然没讨着好果子吃,当北元太师阿鲁台还是对他信重有加。

吴笙游的眼光没问题,那一次没捡到漏,是朱棣太强大的缘故。

王帐撩开,年纪已经不小的阿鲁台脸色铁青的走出来,眼眸之中满是杀意,对在王帐外等候的谋士吴笙游道:“回去。”

吴笙游没有吱声,阿鲁台要说的话,迟早会说,不用自己问。

果然,上门之后,阿鲁台故意等了一下,等着吴笙游和他一起回部落,并骑而行时,阿鲁台咬牙切齿的道:“鬼力赤派了三万人去榆木川,想等入秋之前,找个机会越过长城去大肆抢劫一番。”

吴笙游笑道:“太师着什么急,这不是正常操作么?”

阿鲁台怒道:“你可知是谁在率领这三万人?”

吴笙游想都不想,“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马哈丹,鬼力赤的用意,其实很是昭然若揭了,若是能成功抢点东西回来最好,若是出点岔子,受损的是太师您的势力。”

马哈丹,是阿鲁台的儿子。

是阿鲁台麾下最骁勇善战的猛将,历来有鞑靼第一勇士之美誉。

阿鲁台哼了一声。

鬼力赤不听话了。

他真以为成了可汗,就能凌驾于我这个太师了,想多了,我能让他当上可汗,我也能让其他人当上可汗,没有我阿鲁台,他鬼力赤屁都不是。

吴笙游继续道:“话说回来,三万人去抢一点东西,又不是要和大明正儿八经的打仗,在鬼力赤大汗看来,似乎很是合理,不过他确实愚蠢。”

这人就是个愚夫。

这个时候你去惹大明作甚,好好的当你的可汗不香吗,你竟然敢去惹朱棣。

你怕是不了解朱棣是个什么样的人。

别人当燕王的时候,就压得你漠北这边喘不过气,现在当了大明天子,手上有更多的兵力和权力,要收拾漠北更简单了。

你说你去惹朱棣作甚。

咱们载歌载舞,烤牛烤羊吃得满嘴油腻喝着奶茶马奶酒,这日子过得不惬意吗?

有一说一,吴笙游从没想过鞑靼还能如当年的蒙古一样,继续南下侵占整个中原王朝,在鞑靼这边能继续享受歌舞升平就算是好事了。

毕竟现在的中原王朝是大明,不是大宋了。

所以吴笙游只想在鞑靼这边享受美酒美人。

没有绝对机会,他压根不会想起让阿鲁台出兵南侵,最多也就是趁朱棣忙不过来的时候,去关内抢点美酒、粮草和美人之类的。

打仗?

还是别了。

打赢了固然好,打输了的代价,鞑靼承受不起。

阿鲁台怒道:“可不是愚蠢,真以为朱棣还是个疯子燕王?现在别人是永乐帝王,现在大明的北方边关固若金汤,连徐辉祖都在居庸关,可想而知。”

吴笙游叹道:“太师,别忘了一件事,我们安插在关内的谍子和细作,在一段时间内陆续被拔出,根据传回来的消息,是大明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手笔,这个动作很有些让人不解,我怀疑朱棣是在酝酿什么大事,所以才要除尽我们在关内的谍子。”

阿鲁台叹道:“确实,我就是担心这个事情,所以对马哈丹去榆木川一旦伺机入关之事抱有不好的预感,总感觉这三万人会遇到无法化解的困境。”

大明的动作,这一两年太反常了。

先是对安南动兵。

这违反了大明太祖朱元璋的祖训,关键是朱棣还成功了,如今安南叫交趾,属于大明的一个布政司行政区。

其次,大明这一两年在北方这边安静的可怕。

阿鲁台有作为猎人的敏锐嗅觉,他一度认为,朱棣是在厚积薄发,等待着时机对漠北这边来一场犁庭扫穴的攻击。

捕猎之时,越是安静,猎物约会放松警惕。

阿鲁台是猎手。

他当然明白猎物的心理,不过这一次,他知道猎手是大明,而他和麾下的草原儿郎,成了猎物,所以他一直在担心。

现在怕就怕,马哈丹那三万人,会引发连锁反应。

万一大明真是挥师来打……

那就打了。

阿鲁台虽然忌惮朱棣,但并不怕,草原儿郎,何曾怕过?

他只是担心儿子会回不来!

要知道那可是三万铁骑。

是鞑靼精锐主力之一。

第二百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二十二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1517章 问罪日本!第一千四十七章 钓鱼执法第九百零九章 战争的艺术!第七十五章 不是所有臣工皆如卿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官人二三事第六百二十九章 剑指漠北!第八百八十章 你怕不是假的姚广孝!第八百六十七章 朱棣不可欺!第三百九十章 黄昏之怒第三百九十三章 出人意料的人第五百五十章 交趾定局!第七百七十七章 空谷幽兰有女仙第三百七十一章 伯爷而已,安敢欺我?第四百八十九章 好大一个套!第一百七十五章 按揭买房第五百五十六章 目标:清明上河第一千九十七章 肾穷的人没底气!第三百二十七章 强烈谴责第四百三十七章 永乐陛下驾崩了?!第1421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四十九章 天子之下,青云之上第1424章 朱棣心中的石头第1470章 浮生偷得半日,闲不得第六百五十八章 血不能白流!第二百一十七章 做秀第1265章 摧毁情敌,重塑化工先驱!第二百二十五章 微服私访第1435章 永乐大帝也急了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台阶第二百二十一章 永乐二年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两瓶毒药!第三百八十四章 国公献媚第七十四章 透心凉心飞扬第1498章 两个国家,一个文明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犹胜姚广孝?!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明的绝代双骄第六百三十三章 齐人之福不好享第七百六十七章 工业兴国,农业护国第五百九十二章 医疗改革正式施行!第二百五十二章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想法很美好!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十七章 朱高煦的野心(求新书投资)第二百七十章 痛宰冤大头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还要自行车?第八百零三章 谁他妈还没个青春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一个可能第三百三十二章 潜龙于渊的朱高炽第三百三十七章 道德和私欲的抉择第1448章 一步好棋第四百一十章 抢女人的来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有轨马车它不香吗?第八百二十章 无奈的纪纲!第八百八十一章 战略:横推中南半岛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朱棣的担忧第五百二十六章 粉笔!黑板!第六百六十八章 老子好歹是个读书人第1453章 贫穷的大明首富第六百二十九章 剑指漠北!第1283章 是时候决战了!第1355章 哪有不猜忌臣子的天子!第1402章 元朝之大,大明不可及乎?第八百一十四章 一桩交易第一千三十六章 日久见人心:得道多助!第一百四十二章 我把你当兄弟,你竟然想当我女婿第六百六十二章 北元太师的担忧第四百零八章 绝不让安南再脱离大明疆域!第二百一十七章 做秀第八百五十四章 咎由自取第八十三章 出师不利第六十四章 忍辱负重的御史大夫第六百零八章 明教圣女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朱棣的担忧第1285章 壮志扬!第1415章 老牛吃嫩草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见黄昏误终生第七十七章 天下大明第1306章 致命的骑军!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一如大唐李世民!第七百五十五章 人才压力第七百零二章 鞑靼的可汗永远是我,不是你!第1335章 一座来了就走不了的城市!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会说话你就多说点第一百四十三章 于谦于少保!第五百四十九章 曲线兴国第八百四十三章 人间蒸发第1276章 人生没有如果第四百章 罢官第七百四十四章 又得一员猛将第八百五十三章 大明,依然还是朱棣的大明第二百七十二章 明仁宗,过来让我骂几句第一百八十二章 我觉得我还可以再抢救一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朝堂无朋友,只有利益!第二百零四章 妙计无双第三百八十五章 朱棣的思想政治觉悟第1505章 夫纲不振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合兵敦煌!第五章 哎哟,徐妙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