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兴亡皆是百姓苦,何不窥盛世

又决断了一些外地官员启奏的事情。

时候不早。

到了退朝的时候,朱棣却没有让狗儿宣退,看向众多臣工,问道:“应天府尹向宝可在?”

向宝出列,手执朝笏,躬身道:“臣在。”

朱棣道:“朕听闻昨日京畿城中,出现一奔马失控事件,伤亡者甚众,府衙那边可有查明实情,是何人所为?”

朱棣很有些敏感。

如果是权贵子弟当街纵马,万一涉及到他想打压的那些个建文旧臣,不妨借机惩戒一下——肃清朝堂,可不是三两日的事情。

向宝大声道:“应天府衙接案之后,迅速奔赴现场查明案情,共有五人当场而亡,九人重伤,皆已安置妥当,其中重伤者,有同进士出身、南镇抚司总旗黄昏。”

向宝的求生欲很强。

涉及到黄昏,根本不敢打任何马虎眼。

朱棣微微点头。

向宝继续道:“肇事者共三人,其中一人逃避追拿时坠河而亡,另两人逃之夭夭,府衙已在全城布防,务必将其捉拿归案,倒是有个疑点,经仵作查证,坠河而亡的肇事者从事着见不得光的营生,生前曾大量饮酒,已是醉酒状态,因此推测,这是一起地下势力聚众酗酒之后无意闹出的一场惨剧。”

朱棣愣了下。

大清早的就醉酒,之后还敢驾马在长街上狂奔,且这么巧合,那么多人不撞,偏偏撞上了黄昏和吴与弼,这里面没鬼谁信。

究竟是谁想杀黄昏。

纪纲?

他不敢。

梅殷?

还不至于。

朱棣沉吟良久,对向宝道:“彻查。”

向宝退下。

朱棣挥挥手,狗儿太监上前一步,尖锐着声音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无人出列奏事。

狗儿又喊道:“退~朝~”

所有臣子行却礼。

奉天殿内臣子退三数步后,转身离去——人多,却礼也就意思着一下,若是寻常时候,是要直接退出殿门的。

毕竟这么多人,万一谁一不小心跌倒,那就太伤风雅了。

朱棣也欲起身离去,却讶然发现奉天殿还有一位臣工,手捧朝笏,动也不动。

有些好奇,“景卿家还有事?”

为何不在朝会提及。

景清捧着朝笏微微弯腰,“臣还有事启奏,因涉及驸马,需要和陛下面谈。”

涉及驸马?

哪个驸马?

朱棣的长女朱玉英刚被封为永安公主,其丈夫本在宗人府任职仪宾,随着妻子高升,升驸马都尉,他算一个驸马。

还有个驸马李让,是朱棣二女儿的老公,靖难功臣。

这两个人都是朱棣信任之人。

所以这个驸马……只能是朱棣那些姐妹们的老公,结合近期大事,朱棣立即想到了景清要启奏事宜中涉及到的驸马。

梅殷。

心中一阵暗喜,难道景清知道梅殷的阴谋。

笑道:“你随朕去乾清宫。”

起身,宫女和太监在前引路,朱棣刻意慢了几步,绕过大殿高台后,等着景清一起同行——这是天子恩赐。

朱棣是信任景清的。

景清面容淡定,快走两步,即将走侧面来到朱棣身畔。

“且慢!”

一声惊雷。

有一道身影狂奔而来。

此刻奉天殿前群臣已经散去,各回衙门或者公事房,刚放完大假没多久,大家事情都还多着,尤其是应天府衙,就没消停过。

至于其他部门,比如六部的户部也忙得鸡飞狗跳。

北平改顺天府,立为行在。

一大堆的事情需要户部去做,用钱、迁民等繁冗事情,足以让户部尚书睡不着觉,工部尚书也一样,因为北平那边也要修缮宫殿。

行在得有行宫啊,燕王府肯定无法满足这个条件。

是以当黄昏匆匆而来时,没人在意。

倒是朱高炽和朱高煦两兄弟对视一眼,知道有事发生,默契的停下脚步,朱高煦一个人独自跟了上去,朱高炽在随从扶持下,也缓慢跟了上来。

黄昏很急啊。

进洪武门倒是简单,可直奔奉天殿时,他被京营士卒拦住,里外上下搜了个遍。

安全第一。

万一黄昏藏着匕首去刺杀朝中臣工,或者直接刺杀朱棣,那这些京营士卒们的脑袋也得搬家,谨慎起见,哪怕是备受陛下青睐的黄昏,也得按规矩搜查。

这浪费了不少时间。

眼看着众臣退下,奉天殿里只剩下一道身影,而且这身影还在向前快步走去,想都不用想,这个人必然是景清。

千钧一发之际,顾不得身后尚有两个人追来,大喊了一声。

“且慢!”

有些时候,历史重大转折,往往就在几个字之间。

比如靖难之战。

是朱允炆太弱还是朱棣太强?

这不好评断。

但后世对靖难之战这个大明转折点,最多的节点评价还是朱允炆那一句话:“莫要让我背上弑杀叔叔的恶名。”

简直搞笑。

你都把你的一位叔叔逼得自焚身亡了,还介意这个恶名?对其他没有反心的藩王铁血手段,对朱棣这个最强势的藩王反而要怀柔?

正因为这一句,朱棣在战场上修成了金刚不坏之躯。

从而改写历史。

黄昏的这一句且慢,能改写当下这件事吗?

不能!

景清听到有人喊后,不着痕迹的快走了两步,很快来到朱棣身畔,朱棣听到声音,回身侧首看去,发现黄昏慌里慌张的跑来,此刻已跨入奉天殿大门。

身后不远处是满脸茫然的大儿子和二儿子。

朱棣一时间有点讶然。

黄昏不是在昨日被奔马撞伤了么,不在家里好好养伤,这个时候闯入奉天殿干嘛。

思绪未落,骤见寒光!

景清不知何时丢掉了朝笏,一只手伸入袖笼里,旋即便听见哧溜一声,一道寒光撕裂袖衣,闪耀着嗜血光芒,凶狠的扎向朱棣心口。

这一幕太过突兀。

狗儿太监以及其他人都愣在当场,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谁能想到。

谁会想到。

自朱棣登基之后,比解缙、胡广表现得还要恭顺的景清,竟然会藏刃在身入奉天殿,更是无所畏惧的拔刀刺杀朱棣。

景清离朱棣很近。

也就两三个身位,在他丢掉朝笏,伸手拔刀的瞬间,仅仅是一个小跃步,就和朱棣面面对,这突兀的一刀,基本上没有扎不中的道理。

眼看朱棣就要透心凉心飞扬……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七百四十七章 有轨马车它不香吗?第三百七十四章 天花乱坠第三十八章 恩威并重,帝王手段第1317章 反对!第一千六十七章 男儿岂无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第1334章 飘了!第十五章 朱棣登基(求推荐、收藏)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之名,欲越秦皇汉武!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欲是那北境之王!第七百三十三章 护国却须我辈沙场郎第1293章 使臣求见!第三百五十章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还要自行车?第二百零二章 清君侧第一千二十一章 巨富送上门来!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迁都意义何在?第七百一十一章 北方大血纷飞,南方艳阳高照第八百九十六章 摆在朱棣面前的难题第二百四十九章 天子之下,青云之上第1386章 一触即死,主将阵亡!第七百二十八章 敲碎鞑靼的脊梁!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大明内讧?!第1422章 贫僧正是朱允炆!第1536章 对峙!第1434章 赶紧滚蛋!第一千一十八章 出兵吴哥!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银行第八百七十二章 世界上第一支正规海军!第1388章 追击!第八百五十三章 大明,依然还是朱棣的大明第1389章 不平衡战争第三百六十一章 可怜又很蠢的殿下第1518章 君臣一心第四百零五章 黎太祖见明成祖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商机无限!第五百章 彩虹屁第六百五十八章 血不能白流!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和诏狱有个约定第1423章 死局!第三百四十二章 哪有女子不思春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家困境第一千三十三章 漠北起风云第八十四章 拯救小萝莉(求推荐、收藏)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次起飞的朱高燧第四百八十九章 好大一个套!第三百六十五章 生死皆在一念之间第一千八十一章 苦逼的郑和第二百八十七章 比纪纲更狂第七百五十一章 老子也能享受刘秀的待遇了?第八百三十八章 匕现第四百七十四章 家宴,国宴,鸿门宴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明战歌第1296章 上兵伐谋第二百五十一章 杀敌!杀敌!杀敌!第七百二十八章 敲碎鞑靼的脊梁!第一百五十五章 我要当厂公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如入无人之境!第二百零八章 永乐也是可以被算计的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永乐十三年弹指一挥间第1379章 新的篇章:两极地球!第1468章 朱瞻基:蛐蛐很好玩!第六百七十六章 价值不可估量的农业希望!第1244章 来啊,造作啊反正有大把时光第四百四十八章 绝不就藩!第1542章 全歼日本水师!第六百五十八章 血不能白流!第二百七十七章 纪纲说,要有光第1473章 太子之忧,皇位之争犹存变数第八百九十五章 最可爱的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太子来见!第四百一十四章 男人的担当第六百六十章 临阵磨枪,不快也亮第八百九十一章 帝国的指标:钢铁产量第二百一十二章 洞房之夜(求首订)第1318章 鸡肋第三百一十章 神女很嫩第一百二十八章 求生之路第八百零九章 纪纲:不,你不想!第六百九十章 满堂文武,一人一碗方便面!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别胜新婚第四百七十一章 武将穿肠剑,文人诛心言第1521章 如此盛世,朱瞻基还能做什么?第四百九十二章 狗儿是条狗第一百零五章 该《永乐大典》登场了第一千二十六章 大明海军,启航!第八百五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六百一十五章 哗变!第1346章 《地圆学》面世!第1285章 壮志扬!第八百二十六章 用生命在演戏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找死!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战争之王:坦克!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青天白日之下第1456章 明目张胆的挖人!第二百一十章 观战第二十二章 永乐你累了?那就弄个内阁呗!第五百九十章 两手准备第七百三十四章 以钱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