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继来醒悟过来,“你最后那张图纸,我着实有点看不懂,第一个长圆长圆的,还有跟绳子,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内部结构也没个剖析图。”
黄昏略有尴尬,“因为那玩意儿我也不知道内部应该怎么弄,我只是有这么一个想法,今天要和你探讨一二。”
四望了一眼,“这事我还是觉得应该集思广益,这样,老洪,你让所有军器郎都放下手头事情过来一下,咱们开个小型的学术研讨会。”
洪继来:“学术研讨会?”
这又是啥最近盛行在官场和上层建筑的新词语么。
黄昏也没解释,“就是技术交流嘛,你别管这,赶紧去把军器郎喊过来,我是发觉了,你汇拢起来的这一拨军器郎中,必然还有和那位毛姓军器郎一样的优秀人才,大家在一起取长补短相互印证,没准能将我这最后一张图纸攻克不说,搞不好还能弄出点意外惊喜。”
比如伏击战的神器:地雷。
没过多久,洪继来回来之后,陆陆续续的来了一拨怏怏不乐的人,显然不太乐意被打扰,看黄昏的神情不一,有的崇拜,有的傲然,不过大多还是尊崇。
毕竟黄昏在火器上的成绩有目共睹。
没有黄昏,火器不会发展如此迅速,更不会有军器院的出现。
七七八八,约莫接近二十人。
全是军器郎。
军器郎是一个级别职务,但是不高,八品下,也算入仕了,主要工作就是研发设计火器,换句时尚的话来说,就叫研发人员。
黄昏看了不到二十人的军器郎,对洪继来道:“军器郎的编制不够,还得继续招聘人才,扶摇会馆那边没有相关人才了吗?”
我堂堂大明王朝国防部研发院,才这点研发人员,有点寒碜。
洪继来摇头,“扶摇会馆那点人哪够,这里好几个还是从外地请回来的,有几位还是烟花师傅,不过深谙火药的性能,他们虽然对火器的研发没有什么专业擅长,但能提升火药。”
黄昏颔首,“这是个不错的主意,你让军器院这边继续在全国寻找经验丰富的烟花师傅,甚至可以去找那些炼丹修道的人,他们也深谙火药,火药的提升任重道远。”
火药这玩意儿的进化,炼丹修道的人功不可没。
洪继来略有苦笑,“缺人啊,军器院哪有这么多人去全国跑。”
黄昏耸耸肩,“这个全国跑的人又不需要多强大能力,能说话就行,你这边制定好待遇条件,愿意来的自然会来。”
猎头嘛。
洪继来只好应下来。
黄昏看着众多的军器郎,拿出自己那张图纸,道:“诸位看看,这是我设计的一款新式火器,嗯,和火铳、大炮都不一样,它是一种单兵火器,但又有群伤效应,我暂时将太命名为手榴弹。”
一位军器郎问道:“命名什么的都无关紧要,但要问一句黄顾问,你这个设计图纸没有剖析图,里面结构如何,我们可看不出来。”
洪继来笑到:“他叫毛桡,就是之前设计那个弹匣火铳图纸的人。”
黄昏有些讶然,上下打量毛桡。
这是个很普通的男人。
三十六七岁,不像是读过很多书,浑身上下都看不出什么精明之处,唯一比较让人注意的是毛桡给人一股有一些倔劲的第一印象。
笑道:“这就是我要说的要点了,这手榴弹呢,它的内部结构肯定是要装火药的,至于具体装多少,怎么装,我都不知道,这个你们是专业人士,我只能大概说一下的启动方式,当我们设计出来后,它的握柄处会延伸出一条引燃线,使用前将引燃线拉动,这个过程应该是白磷粉还是黄麟什么的起作用,让引燃线燃烧,然后我们的士卒抛出去,它落地前后爆炸,形成火炮的伤害效果。”
洪继来是识货的,闻言震惊得不要不要的,“如果按照你这个设计出来,达到使用效果,岂非意味着配备手榴弹的士卒是人手一座火炮,而且可以无限制的连续发射,若是量足够充足,基本上不用近身厮杀就能全歼敌人?”
黄昏笑道:“理论上是这样的,不过这里面要攻克的难关很多,所以找大家过来,是要说明一下这个手榴弹的基本形式,要让它变成现实,还是需要靠在座的诸位集思广益,然后我接下来还会说一下我的另外一个想法:一种埋在土里的手榴弹……”
当黄昏说完后,房间里一阵沉默。
很安静。
许久之后,军器郎们才反应过来,顿时一片交头接耳。
黄昏就知道会有这种效果。
毕竟在十五世纪的大明,火铳和大炮的近代发展才刚起步,自己就开始准备手榴弹和地雷了,确实有点跨时代。
完全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想法,会引起震惊也就很很正常了。
不过,事在人为。
……
……
乾清殿中,朱棣将文渊阁内阁那边送过来的章折全部批阅后,对康宁说道:“去把章折送到文渊阁去,另外,王振和赛哈智都来了吧?”
康宁一边去抱章折,一边答道:“陛下,王振来了有半个时辰,赛哈智指挥使则是刚到不久,毕竟赛指挥使是接旨后从锦衣卫那边赶过来的。”
朱棣点头,“先宣王振。”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你去文渊阁后,再去一趟五军都督府,将驻留京畿的所有左右都督、都督同知和都督佥事宣召过来,朕有事交代。”
是时候将出兵澜沧的事情提上议程了。
www ⊕тTk an ⊕c○
康宁应旨,目光触及到有两封章折单独放着,问道:“陛下,这两封章折不发回去么?”
朱棣摇头,“一封是吏部关于东缉事厂的章折,等下要用,另外一封是胡濙送回来的,他老母亲病逝,他想回去守孝,此事朕还要再思量一二,你先将其他章折送回文渊阁罢。”
康宁只得去。
暗暗为胡濙可怜,看陛下这意思,胡濙想要回家守孝的想法怕是无法达成了,毕竟天地君亲师,君王犹在亲前。
要不然怎么会有夺情的说辞。
片刻后王振进来,朱棣待他行礼之后问道:“东缉事厂那边已经成立,吏部那边给你们制定出官吏层级结构朕看了,有些地方不太满意,你看看罢。”
说完将章折丢给王振。
王振当年大字不识,不过后来在国子监那边的租所里跟着高贤宁学习,又跟着郑和下过西洋,如今和黄昏一样,算个半吊子读书人。
认字不难。
翻开章折仔细看了一遍,合上,“陛下,您有什么想法。”
朱棣道:“有些话朕就给你直说了,东缉事厂主要的意义,还是制衡、监督锦衣卫,朕不想锦衣卫再出现第二个纪纲,所以东厂朕打算重用内官,不过现在东厂提督是黄昏,朕对黄昏时相信的,也相信黄昏能够盯住锦衣卫,不过因为黄昏事务太繁多,朕刚知道,他一大早就去了军器院,而且看情形,他这几天都会在军器院那边抽不出身来,所以东缉事厂这边,平日里还是要有人帮黄昏分担职责,因此朕有个想法,在东厂设立两名提督内臣,协助黄昏。”
黄昏确实太忙了。
虽然卸任了一个农业部长,但黄昏还是很关心农桑事务,昨天下午才去了城东郊实验台田,和梁大在田里蹲了一下午,回来的时候城门刚关,为此还是自己下旨意,让黄昏进的城。
医疗改革司和货币改革司那边,黄昏也在两头跑,哪怕就算如此,黄昏也分身乏术,他现在基本上对时代商行撒手不管——没有时间和精力。
好在沈熙礼没什么野心,也知恩图报,要不然时代商行什么易主了黄昏都会被闷在鼓里,但黄昏越是这样,朱棣对黄昏的信任也就越发的深厚。
在朱棣眼中,黄昏就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他有钱。
有女人。
当这两样都有了,黄昏自然不需要贪污受贿什么的。
而且黄昏也有权,但却不贪权,一心踏踏实实的做事,为了家国社稷鞠躬尽碎,有时候朱棣甚至觉得,自己都应该学习黄昏。
该有的都有了,余生自然是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兼济天下。
王振立即颔首,“不知道陛下可有提督内臣的人选?”
朱棣笑道:“两个人,一个人选是你,毕竟在查证纪纲的阴谋,洞察他谋反的动向上,你功不可没,有功当赏,另外一个人选,朕有两个人选,一个是司礼监大监黄俨,一个是司礼监少监侯显,不过黄俨要经常去朝鲜那边,而侯显则要去出使番邦。”
不得不说,朱棣对宦官的重用真的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给明后期的宦官专权埋下了隐患。
也就是他朱棣,要是换其他君王这么重用宦官,哪需要等到明后期,明朝在前中期就得被宦官给搅弄得乌烟瘴气。
王振道:“黄大监虽然主掌司礼监,但他出使朝鲜的时间不多,可以兼任东缉事厂提督内臣,若他出使朝鲜时,奴婢也可以暂代其职,侯少监因为出使番邦较多,且以他的功绩,出任东缉事厂的提督内臣,有些大材小用。”
黄俨就不说了,几乎是专职出使朝鲜。
但是这个侯显却是个王振都不得不佩服的人,可以说,侯显对于大明的功绩,不输郑和和亦失哈多少,也是位传奇人物。
侯显生于元末,出身西番十八族,当年年沐英、蓝玉征讨洮州时作为俘虏被阉割成为宦官。
朱棣登基后,派侯显受以司礼监少监的身份率领临潭藏族昝土司的人马,深入卫藏,永乐四年十二月,他将哈立麻等一批宗教首领顺利地请到南京,接受了新王朝的官职、封号。
初次出使,圆满成功,使成祖朱棣大悦,将他从司礼监少监擢升为司礼监太监。
而郑和的第二次下西洋,侯显和王景弘搭档作为郑和的副手。
所以就把司礼监太监的位置让给了黄俨,一个萝卜一个坑,等侯显归来,朱棣也没法让黄俨让出太监位置,所以侯显继续担任司礼监少监。
而在去年,也就是永乐十年,侯显作为使臣,和内官监少监杨敏一起出使了榜葛剌(孟加拉国),谕祭老王霭牙思丁。
侯显是朱棣重用宦官中最为出彩的那一拨。
朱棣闻言颔首,“也是,朕打算今年派侯显再次出使尼八剌、地涌塔两国,毕竟他去年去过一次榜葛剌,对出使诸事轻车熟路,这个东厂提督内臣之一,就让黄俨来担任罢。”
王振行礼,“陛下英明。”
朱棣微微笑了笑,王振这是跟着郑和下西洋以后留下的臭毛病,学会了拍马屁,若是不了解他的,只会以为王振是个马屁精。
却不知道王振也是位江湖高手,好像练的拳路是道家的。
也不介意,当天子的什么时候不听点马屁,不见黄昏那小子有时候也把彩虹屁拍得飞起么,朱棣继续道:“整个东缉事厂不可能全部任用内官,所以在提督内臣之下,设立一个掌刑千户和理刑百户,都从锦衣卫抽调人员,其他办事人员,皆从锦衣卫抽调充盈。”
王振想了想,“陛下,锦衣卫经过纪纲这一次动乱后元气大伤,若是被东缉事厂抽调大量人手,只怕锦衣卫自己也人手不够。”
朱棣颔首,“朕知晓,所以接下来朕会扩充锦衣卫,朕今天宣召你来,是因为有些话没法对黄昏这个读书人说,你是朕的内官,朕希望你能听进去。”
王振精神一振,“但听陛下吩咐。”
朱棣道:“知道朕当年为何不让黄昏参加科举么,就是怕他和江南士族牵扯过深,这一次成立东缉事厂,一方面加强对锦衣卫的监督,另一方面,东缉事厂需要盯紧了朝中那些江南士族出身的官员,这里面的猫腻,朕就不给你说了。”
这才是成立东缉事厂的真正目的。
因为这几年一直在打仗,现在朝野之间,以江南士族出身的官吏作为牵头,不少人在暗中和朱棣做对,导致朱棣很多事情都束手束脚。
朱棣哪能忍!
此举越发坚定了他迁都的想法,但更重要的是朱棣不会认输,所以他成立东缉事厂,要让江南士族知道,朱棣不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