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岁暮天寒(六)

bookmark

沈瑞再睁开眼时,已经天色大亮。柳芽并不在屋子里,地上的铺盖已经收了。听到他起身的动静,王妈妈端了粥碗上来,柳芽顶着黑眼圈跟在后头。

王妈妈服侍着沈瑞梳洗了,方端了粥碗上前。

依旧是清澈见底的粥,连佐餐的小菜都没有,沈瑞却并无二话,端起来一口一口地用尽。王妈妈神色复杂,交代柳芽好生服侍,便带了粥碗出了屋子。

郝婆子再次过来,却没有来上房,而是进了厢房。

柳芽站在窗前见了,悄悄地告诉给沈瑞。

沈瑞想了想,低声道:“这两日门外是不是老有人盯着这院里?”

柳芽想了想,道:“不晓得,不过总有丫头在外头扫洒。”

沈瑞不由一阵后怕,幸好昨晚自己耐心等到三更,万物俱静时才出去。

因柳芽胆小,怕她行事出纰漏,沈瑞便拉着柳芽“演习”一把,从神情到语气地纠正一番。原本有些怯懦木讷的小婢,脸上不知不觉多了几分灵活。主仆两个昨晚睡得晚,演习得差不多,就一躺一座,再见周公。

直到中午,王妈妈又端了粥碗进来,主仆两人才醒来。

沈瑞在床上,将事情又想了一遍。只要自己受苛待的事情被揭破,不管老安人与沈举人如何说辞,可怀疑的种子已经落在旁人心中。

孙氏生前多有善举,在族亲中交好者不少,只有有人能为他出面,他的境况就会有所改变。

可那还不够,到底是四房家事,就算族亲有不平者,也不过是不痛不痒说几句话。自己只要在沈家,终究还是要落在老安人与“二娘”手中。

不管从嫡庶尊卑来说,还是从以后沈家家产分配来说,自己都是那个即将扶正的“二娘”的眼中钉。而在世人眼中,会庇护怜爱自己的老安人,又是真正厌恶自己之人。

本主被处置前,大戏又有“二娘”与沈瑾参演,谁晓得他们与老安人是不是蛇鼠一窝。看来不仅要揭破自己被苛待之事,还要想法子从这个家里避出去。

现下老安人与“二娘”婆媳齐心,矛盾都在自己身上。若是情况有了其他变化,这婆媳两个还能如此齐心么?

王妈妈服侍沈瑞用了粥,见柳芽双眼皮打架,训斥了两句,并没有苛责,又当她初次夜胆小不敢睡,便在沈瑞面前代她说了好话,叫她下去歇着。

沈瑞已经睡饱了,怕王妈妈回厢房,便缠着她说话。

东一句,西一句,时而插一句想问的,陆陆续续的也得了不少有用的消息。

例如孙氏虽娘家没什么人,可却非寒门小户出身,当初嫁入沈家时是十里红妆。在这个家里,即便老安人辈分最高,可也不曾轻慢孙氏。因为孙氏不仅与族中女眷亲近,就是松江府的几位官家太太,与孙氏也时有往来,交情不菲。

松江“布被天下”,家家都有织机,大户都有织厂,可孙氏名下的两家织厂依旧是数得上号的。除了织厂,孙氏的陪嫁铺子还有粮店与杂货铺等。沈家虽是望族,嫁进来的娘子也不乏官宦人家的小姐,可嫁妆比孙氏丰厚还真没有几个。

偏生孙氏并无娇骄之气,怜贫惜弱,多行善举,乡邻族人中受其恩惠中并非一人。

孙氏生前待老安人至孝,燕窝鱼翅地供奉不说,银钱孝敬从来不少。连带着老安人娘家的兄弟侄甥,都多得孙氏帮扶,无需为生计忧心。等到孙氏卧病,更是将织厂铺面都托付给老安人的娘家人打理,使得老舅爷家的日子越发红火起来。

沈瑞听着听着,察觉出其中的不对劲,王妈妈今日的话忒多了些。

可观其这几日的言行,并不是多话的人。

在本主的记忆中,对柳芽并没印象,毕竟只是一个刚买进来几个月的粗使丫鬟,轻易轮不到到主人面前的机会。对于王妈妈,本主却是认识的。

王妈妈是张老安人陪房的女儿,年幼时跟着父母陪嫁到沈家,听说年轻的时候也在老安人身边侍候过,后来指给沈家家生子,却是个命薄的,成亲不久就丧夫丧子,又回到府里当差。等到父母兄嫂也丧了,就只剩下她孤零零一个人,在后院看园子。

府里的人嫌弃她八字硬,避之如蛇蝎。只是她是老安人的陪嫁,孙氏待下人又宽厚,倒是也没人欺负到她头上。

本主年幼时,曾被小厮哄着去花园,就在四房的赏花宴前夕,过去将摆好的十几盆盛花期芙蓉都摘了。

王妈妈当时曾吓的目瞪口呆,可是在老安人与孙氏面前,只有跪下认罪,并没有说出本主。还是那小厮嘴快,说出本主摘花之事。

因这个缘故,王妈妈并没有受到处罚。而本主在老安人的庇护下,也没有受到任何责打。只有那个小厮,因孙氏提及“无规矩不成方圆”,挨了二十板子,养了几个月伤,丢了本主贴身小厮的差事。

孙氏私下教子的时候,还曾与本主提及王妈妈,只说她看似木讷,却不是糊涂人。

不知为何,沈瑞此时也有这个感觉,似乎王妈妈在有意告诉自己什么,又提点自己什么。

*

世人重白事,孙氏又是沈家四房当家主母,近支族人每日里吊祭不绝。眼看明日就是“头七”这样的大日子,不仅族人齐聚,官府衙门也可能会来人,按照“接三”那日的情形,几位与孙氏往来要好的官眷即便不亲至,也多半会遣晚辈近仆前来吊祭。

沈家虽是望族不假,族中也有官至京堂者,可四老爷只是举人功名,并未出仕,对待官眷人情往来,少不得小心再小心,央告族中有功名的兄弟侄儿、有诰命的女眷前来帮衬一二。

不管其他房头是否有人出仕,对于松江官场的官老爷官家亲眷,也没有人傻了去怠慢。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可“破家的知县,灭门的府尹”,县官也是现管。

而对于官府来说,沈家世居于此地,为士绅之首,族中又有人位列京堂,同衙门里正该是相互帮扶的关系,往来交好并无害处。

议起这一茬,众人在心里对孙氏越发宾服。

四房人丁凋零,本已没落,可自孙氏嫁入沈家四房,四房日子就越来越红火。不仅孙氏自己的陪嫁织厂生意好,四房名下几个不怎么赚钱的铺子也搭上海商,多有转机。不仅是经济上顺当,财源广进,连带着沈家四房的交际也上了层次。举人娘子,成为知县太太的座上客不难,可孙氏往来交好的,哪里是知县娘子,而是知府太太。

若是只有一任知府太太与孙氏往来交好,族人也不会这样钦佩。实在是孙氏嫁入沈家二十余年年,松江换了四任知府。除了中间赶上官场倾轧上任不到一年被去官罢职的那任知府家的太太外,前边后边的三位知府太太与孙氏都有交情。

孙氏行事,又不像是商户手段,一味奉上干份子等巴结,倒是有几分相投相契的模样。

正因这个缘故,孙氏即便十多年无子,依旧坐稳了四房的当家娘子。老安人对媳妇多有不满,可在老族长的调解下,婆媳也没有闹的撕破面皮。

这日,上门的就是几个族里几位有功名的老爷、少爷与其家中女眷。

其中有一人,不得不表。

沈家虽是望族大姓,耕读传家,可科举取仕哪里是那么容易的。数十万的读书人,三年才取一百到三百进士,万中无一。

沈家沈举人这“水字辈”上,共出进士、同进士五人,举人、秀才十数人。搁在别的省份,如此后进不凡之家,早已是数一数二的望族。可江浙一带,学风鼎盛,父子进士、兄弟进士虽是佳话,可真不稀奇。

真正使得沈家名扬士林的,是弘治三年出了一个少年登科的状元沈理。沈理娶了状元公之女,自己还中了状元。翁婿双状元,成为士林佳话。

如今七年过去,沈理已经升了正六品侍讲。中秋后因寡母病故,携妻儿回乡守制。自安葬寡母后,便谢绝亲友,在坟前搭草棚守孝。

沈理是外九房旁枝,与沈家四房已经出了五服,连“坦免亲”都不算,是“无服亲”,只需穿素服即可。可自孙氏病故,当日往亲友处报丧后,沈理既回城来奔丧,穿的是齐衰孝,俨然是给按照给亲伯叔母守孝的服制。

族人看来,却不觉稀奇。

五服之外,还有“义服”,孙氏虽只是族亲,可要是没有她十数年帮扶,也不会供出来个状元。

沈理本不是爱应酬之人,可为了孙氏的丧事体面,对于明日陪沈举人待官客之事,也没有异议。只是从四房举丧开始,数次过来吊丧,均不见沈瑞,使得他很是牵挂。

可问过沈举人,沈举人只说沈瑞稚龄体弱,难抵丧母之痛,卧病不起。待沈理想要探视,又各种理由阻扰。沈理虽受孙氏恩惠,可离乡多年,与沈家四房其他人并不相熟,不好硬闯内宅。

一来二去,沈理不免心中生疑,这日接到帖子过来议事时,便以慰问老安人为名,携了妻子谢氏同来,暗中嘱咐妻子多带几个养娘婢子,好趁机在内宅探问一二。

沈理因惦记沈瑞,耐着性子应付了沈举人半日,等告辞出来,就上了妻子谢氏的马车。

“怎么样?可是见着了瑞哥儿?”马车一动,沈理就急切问道。

谢氏摇头道:“老安人只推说瑞二叔卧床怕风,不肯让见客。”

沈理闻言,不由变了脸色,道:“有古怪,我早使人打听过,四房只在婶娘病故当日请过大夫,看的是沈瑾,对外说是闻母丧跌倒,伤心之下磕破了头,哼,倒做得好孝子。”

谢氏神色古怪道:“相公说的不错,委实蹊跷。腊月下晌去小解时,被人错认,听了一句要紧的话。”

沈理正色道:“什么话?”

谢氏皱眉道:“‘兰草,二哥要死了’。”

沈理疑惑道:“什么二哥要死了!”刚刚说完,就反应过味儿来,立时变了脸:“二哥?!瑞哥儿!”

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风玉露(三)第三百六十章 端倪可察(五)第二百九十章 白龙鱼服(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渐生嫌隙(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荟萃一堂(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天崩地陷(二)第657章 田月桑时(五)第三百零二章 改过迁善(二)第656章 田月桑时(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初提兼祧(四)第五百三十八章 渐生嫌隙(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脉香烟(四)第五百七十一章 人心鬼蜮(九)(二合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鬼蜮(六)第五百九十五章 鹡鸰在原(十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友玉昆(一)【上半部】第二十三章 素车白马(二)第四十八章 善始善终(下)第五百六十章 沈氏分宗(七)第十八章 前尘影事(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风玉露(四)第二百零六章 如意算盘(二)第六百零七章 凤凰于飞(六)第699章 克绍箕裘(九)第五百八十四章 多方角力(十)第三百四十七章 倦鸟知还(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自作自受(一)第五百零一章 顺藤摸瓜(一)第六百十五章 凤凰于飞(十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贞元会合(五)(第二更)第六百零九章 凤凰于飞(八)第五百八十一章 多方角力(七)第四百三十四章 乐往哀来(五)第八十一章 一悲一喜(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兄弟齐心(四)第一百二十章 高飞远走(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慈母之心(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血泪盈襟(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归去来兮(二)第六百零三章 凤凰于飞(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抽丝剥茧(五)第五百八十六章 鹡鸰在原(二)第七十九章 一悲一喜(一)第五百二十章 螳螂捕蝉(五)第七十章 人心不足(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鸟飞鱼跃(三)第三百零一章 改过迁善(一)第八章 灵前孝子 (一)第六百零七章 凤凰于飞(六)第五百零二章 顺藤摸瓜(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鸟飞鱼跃(四)第四百一十六章 百年归寿(五)第三百七十一章 朱衣使者(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桂子飘香(七)第三百六十六章 桃李之教(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归去来兮(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归去来兮(二)第十二章 灵前孝子(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慈母之心(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高飞远走(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沈氏分宗(九)(二合一)第六百零二章 凤凰于飞(一)第十章 灵前孝子(三)第641章 星河明淡(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时来运转(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分烟析产(一)50票加更第三百九十八章 分烟析产(五)第四百九十四章 开诚布公(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褏然举首(五)第六百十六章 凤凰于飞(十五)第三十三章 景星凤凰(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脉香烟(一)第四百二十章 桂子飘香(三)第二百五十章 褏然举首(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变将生(五)第六百零九章 凤凰于飞(八)第五百八十章 多方角力(六)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元复始(六)第三百一十四章 金友玉昆(四)第六百十四章 凤凰于飞(十三)第四百零七章 秋来风疾(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人心鬼蜮(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木落归本(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事在萧墙(一)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泪盈襟(五)第四百零一章 管中窥豹(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白龙鱼服(四)第十五章 灵前孝子(八)第一百九十二章 春风得意(五)第六百零九章 凤凰于飞(八)第二百一十一章 木落归本(一)第四百九十七章 别有用心(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头角峥嵘(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第五百一十二章 血泪盈襟(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气之争(三)第五十二章 兄弟怡怡(一)第五百七十章 人心鬼蜮(八)(二合一)第三十章 浮云富贵(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以群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