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五十七章 关系

对于申时行委婉的批评,林延潮只能表示出受教的意思。

为了避免申时行继续将这话题放大,林延潮立即岔开话题道:“恩师,我看大司空,王夷陵从次辅值房内出来时,双方似有不快,不知何故?”

申时行听了道:“此事我也不知,不过曾司空,王夷陵与张蒲州间不和,已是由来已久了。”

林延潮问道:“次辅与曾司空,王夷陵,不都是元辅的亲信吗?为何却两边不和呢?”

申时行听了点点头道:“这其中是有缘由的,原来你为翰林史官,这些事不便与你多说,但眼下你已是枢密之臣,说来与你知道也是无妨。”

林延潮听申时行这么说,知道他是要与自己分析朝堂局势了。林延潮立即一副搬好小板凳,作出认真倾听的样子。

申时行见林延潮如此,笑着道:“你实不必如此,我也不知你对朝局了解多少,张蒲州不是由元辅一手提拔的,这你总该知道吧?”

林延潮道:“这学生知道,听闻张蒲州受高新郑赏识而连升数级,官运亨通。只是学生不明白,元辅与高新郑不是政敌吗?为何元辅会提拔张蒲州。元辅既提拔了张蒲州,但为何张蒲州又似与元辅貌合神离。”

申时行点点头道:“问得好,元辅与高新郑确乃政敌,但在先帝潜邸时,二人却是至交,彼此相期以相业,一并立志将来报效朝廷。当时首揆与高新郑相善,故而与张蒲州私交甚睦。隆庆六年时,给事中曹大埜弹劾高新郑,言张蒲州贿高拱求晋东宫讲官。当时张蒲州怒也赴任,元辅还写了好几封信鼓励张蒲州,让他不必犹豫,立即来京赴任,此事张蒲州与我说过。“

林延潮听申时行说到这里,下面就明白了。到后来,张居正联合冯保将高拱逐出。张四维因高拱的关系,就主动离开朝堂。

后面因为张四维的舅舅刑部尚书王崇古,亲家加同乡吏部尚书杨博,李太后的推荐,张居正记起张四维往日交情,还是将张四维召入了朝堂。

不过召入朝堂也就算了,林延潮不明白,张居正为何引张四维入阁呢。不怕张四维在背后随时给他一刀吗?

申时行笑着道:“一来是张蒲州的才干,二来元辅与高新郑并无大仇,只是冯司监与高新郑不和罢了。“

林延潮讶然道:“这学生还以为元辅与高新郑已是不共戴天呢?“

申时行摇了摇头道:“并非如此,二人只是政见不一罢了,高新郑罢相后,曾派仆人至京师寓所取旧物,元辅找仆人问询,仆人说高新郑回乡后大病,又经王大臣一事后受惊,恐怕没有几年了。当时元辅听了为之垂泪,当下赠以高新郑价值千金的玉带,器币之物,让仆人带去。“

林延潮听申时行这么说,不由道:“看来元辅还是很念旧情的。“

申时行却道:“是啊,数年前元辅回江陵归葬,途径看望高新郑,当时高新郑已不能起身,元辅入内,二人于卧内对视而涕,随行之人见了这一幕无不感动。“

“是年,高新郑病故,元辅曾与我言,三十年生死之交,一旦遂成永隔,刺心裂肺,痛何可言。当时其家人来京为高新政求恤典,持千金之物要献给元辅,希望元辅能为他在天子面前良言。当时元辅推却没有要,其家人道,高相一生清廉,身无长物,唯有当年元辅所赠此千金一直携在身边,没有花去一分一毫。今日献给元辅,希望元辅见此物如见高相。当时元辅听了大恸,于是收下,奏请朝廷以杨一清例下恤典。不过冯司监他却仍记旧恨,下中旨只给高新郑半葬,在祭文里仍有贬词。“

林延潮听了张居正,高拱这段故事很是感慨。二人皆有经世只抱负,彼此还是至交好友,但最后却落到这个地步。

但林延潮也从申时行的话里听出。

张居正虽不厌恶张四维,但也没把他当心腹来看,张四维在内阁也只是守位而已。而且虽说张居正最后与高拱修好,接纳了张四维,但冯保却没有接纳张四维。

当年冯保将高拱赶出京城后,还不放心,搞了一个王大臣案,想要将高拱赶尽杀绝。所以冯保对于高拱亲信张四维一定是心存防备的,二人的关系肯定不好,但奈何冯保和张四维都是受李太后器重的,两人也闹不起来。

不过大明朝一贯有次辅斗首辅的历史。张四维在内阁里虽没有多大权力,但可以制约张居正。此外吏部尚书王国光,武清伯李伟都是他老乡,已故去的前内阁大学士马自强与张四维也是儿女亲家,这等背景何等了得。

故而王篆,曾省吾不仅没有把张四维,当作张党的心腹,而且一直都是防着张四维一手。

这就是现在内阁里几位大佬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冯保与张四维二人关系不好,所以林延潮在冯保面前提及时张四维就要小心说话,在张四维也是一样。如果上一次林延潮在张四维面前,提了冯保半句,那么自己的主意,肯定不会被张四维采纳。

经过这么一番推心置腹,林延潮也是从申时行那取到了经。而申时行显然已是拿林延潮当可以商量的心腹来看了,这才是林延潮这一次的收获。

之后林延潮就等待后宫的消息。

听闻为了劝动小皇帝进封王宫女,三位内阁大学士都是去乾清宫恳求了,至于李太后不用说了,听说连小皇帝的嫡母仁圣太后都惊动了。

林延潮的劝诫起了作用,众人对小皇帝也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且是给足了面子,算是给小皇帝一个台阶下。

然后在一天小皇帝下旨,令礼部议王宫女封号。

当时圣旨下至礼部,礼部官员都是弹冠相庆。

礼部尚书潘晟与礼部众官员认真商议后,没用多久就几个备选的封号上呈御览。

最后小皇帝从礼部上的几个封号中,选了一个恭字,最后正式册封这位宫女为妃,官员们称之为王恭妃。

ps:历史上高拱所谓的《病榻遗言》是伪作,知道这段历史,就不要问了。

第四百三十八章 经筵之上一千三百零七章 休劝大度第五十四章 我不是作弊七百二十二章 危身奉上谓之忠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八百六十八章 响马的用处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蒙对题了(二更)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何为儒?(恭喜joyii书友成为本书盟主)九百七十二章 申时行的帖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八百五十九章 要钱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流击水(一更)第两百六十二章 修齐治平八百一十二章 官断十条路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第八百一十九章 留下功与名(二合一)四百九十章 以情动人七百零五章 托付第三百零四章 蹊跷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给首辅提意见六百零七章 怒起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心腹六百零一章 文章华国一千两百二十八章 相托六百九十四章 难望项背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释放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微山湖上九百三十九章 两害相权第五十八章 质疑第两百八十六章 文动京华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救兵七百三十五章 言道失控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薪火相传一千两百三十章 王太仓四百六十三章 解衣衣我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试探第一百七十七章 翻案(一更)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光耀门楣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人辞官归故里一千两百零八章 又见廷推第六十七章 有人辞官归故里五百八十七章 不打不相识九百九十一章 莫愁前路无知己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大隐第三百三十四章金殿传胪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人情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九百八十四章 弹劾终于到了一千两百四十七章 为商利民六百二十九章 拜师六百八十一章 有一根刺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田问舍(一更)七百一十三章 调教皇帝第三百九十四章 柔情蜜意七百二十章 各取所需一千两百九十章 请走一千两百七十五章 海贸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祖制第一百六十七章 学风如此(一更)第八十一章 公门之中好修行七百七十九章 枢臣风范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第两百零二章 龚子楠的心思(一更)八百八十五章 官员与百姓八百九十章 投书第两百一十九章 老师和同窗(一更)七百三十八章 破局九百三十五章 可使为宰相八百八十四章 众论六百四十二章 文教也是事功(两更合一更)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释放第一百九十一章 谁指使的(一更)一千一百三十章 牙行第两百七十六章 会馆第两百七十七章 终南捷径一千六十八章 拿人一千两百九十六章 解铃第三百一十七章 万历皇帝九百六十五章 运作一千两百章 真有这一天六百七十章 一鸣惊人四百九十二章 养猪?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四百七十六章 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建储第三百五十四章 科举第一事一千八十三章 粉丝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五百四十五章 讲官福利九百三十三章 是你要将脸凑上来的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执第两百七十六章 会馆七百三十七章 饭局一千两百三十二章 倚重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宣川第三百二十八章 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