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君子一言

bookmark

第190章 君子一言

秦德威随口这么一问,居然真问出一个历史名人。

从知名度来说,未来的严阁老说是本朝除了皇帝之外最出名的人也不为过,或许上了中学历史课本的戚继光能比一比。

当奸臣当到严嵩这份上,成为奸臣里的符号人物,数遍整个大明朝也是没谁了。

冯知县越想越觉得没错:“五六年前我在京师参加大比并登科时,这位严大人刚当上国子监祭酒,是四品官。

算起来到现在也该有六年了,与信中所说的蹉跎六年倒也吻合。”

自从听到严嵩名字后,心里一直在卧槽的秦德威终于也记起来了。

按照原有历史轨迹,严嵩由中级官僚向高级官僚的品阶跃升,似乎就是在南京镀金完成的。

最后在嘉靖十五年,严嵩以正二品南京礼部尚书身份进京朝觐,被嘉靖皇帝留了下来接替夏言担任礼部尚书。

所以依据历史规律,严嵩会在南京呆好几年?

秦德威心里忍不住又是几百遍卧槽,不会蝴蝶效应发作,真把严嵩弄到南京来当府尹?

这可是史上数得着的巨奸,他还没有做好面对的心理准备啊。

“冯老爷,我突然又不想努力了。”秦德威突然兴致全无,意兴阑珊的说。

冯知县大怒:“你秦德威原来吹完了都能实现,从未做过言而无信之人!现在怎么越来越不长进了?刚吹完就反悔?”

秦德威叹口气,严嵩的名头在历史上太响亮了,真不知道现在应该如何面对。

指着严嵩说这是大奸,现在也没人信啊,毫无卵用。

但如果交好,那以后被划成严党怎么办?

又如果刻意疏远,被爱记仇、报复手段又狠厉的严嵩记住了也很麻烦。而且疏远也于礼不合,毕竟现在名义上大家都是夏师傅的人。

算了,先不想那么多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严嵩到南京来镀几年金是历史大势所趋,没准还是夏师傅刻意安排的,自己也改变不了什么。也许离开南京,去外地游学是个办法?

想要抱好大腿,就要能给大腿办事,现在想严嵩还太早了,马上需要面对的是王廷相

秦德威暂且告辞冯知县,出了县衙仪门,果然看到有武官在门外等自己。

结果转了一圈,又重新来到了会同馆。

看到秦德威进来,王廷相板起脸来正要训斥几句。

却又见秦德威抢先一步,对王廷相行礼道:“江宁县书手秦德威,奉县尊之命拜见大司马!”

听到这个名头,王廷相无语,还是晚了一步?

兵部和县衙行政层级间隔毕竟太远了,自己堂堂的南京兵部尚书若去县衙强行拉走一个书手,怕不是要成官场笑柄。

老大人忍不住苦笑道:“本官这里真就是刀山火海,让你寝食不安、逃之夭夭?”

秦德威答道:“在下身份太低,老大人这边职事又太重,非在下所能担得起。

前期在下已经布置的差不多了,老大人只需另择一二良员,萧规曹随收尾即可。”

王廷相对秦德威的工作当然是非常满意的,不然也不会不愿意放人。

他又问道:“你真不想继续了?本官本想事情了结回奏时,保举你破格入南京国子监读书。”

秦德威恭敬的答复道:“多谢老大人美意,在下自取功名便好!”

王廷相不置可否的问道:“那你说奉县尊之命拜见老夫,又是何意?”

秦德威笑道:“怕与老大人产生误会,伤了和气,所以想与老大说清楚江府尹之事。“

王廷相立刻就听出意思来了:“你还是盯着江府尹不放?是不是太过于执拗?”

“老大人果然产生误会!其实今日冯县尊收到了北方来信,让冯县尊与老大人会商江府尹之事。

正好在下也要过来这边,冯县尊就委托在下先探探老大人的口风。”

别人或许不太清楚冯知县身后背景,但王廷相肯定是知道的,这北方来信估计只能是夏言所写。

王廷相直指本质道:“你们真的不放过江府尹?”

他王廷相虽然与夏言走得近,互相照顾下晚辈人物也不算难事,但王廷相并非是夏言的党羽小弟。

所以总有利益不一致的时候,他更不会事事都完全顺从夏言。他也有自己的政治考量,也有自己的利益交换。

秦德威借用了一句名言:“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尔。”

于是王大司马也迷惑了,你秦德威在会同馆时,狐假虎威仗了自己的势,不也拿江府尹没办法么?

这时候又哪来的勇气,敢说对府尹下手?难道回了小小县衙,实力反而更强了?

知道你会整人,难道还能无中生有、大变活人的整出花来?

秦德威没有详细解释的想法,戏法人人会变,说破了一文不值。“在下奉命而来,只想问明白,大司马你究竟如何看看待府尹?

您只是放弃对他的纠察,除此之外一概不管,还是说打算出手庇佑袒护?”

王廷相知道,这等于是代表夏言发问,自己的态度必须慎重。

他深思熟虑考虑了一会儿,才郑重的答复道:“本官答应过别人,不再追究江府尹。但如果又有其他人对江府尹做些什么,本官也管不了。”

“好!”秦德威叫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这个答案在预料之中,王廷相毕竟是个成熟的政治人物,轻易不会意气用事。

只是王廷相仍不太相信秦德威会有什么办法,凭借钦差行辕都无法解决的事情,在县衙就有办法了?

要是一个基层县衙就能让京兆尹下台,那也太看不起正三品京兆尹了。

终究还是忍不住爱才之心,又开口道:“你若招惹了麻烦,无处藏身时,可到兵部来寻老夫。若不违背天理人心,老夫念在人才难得,或可再庇护你一次。”

这回秦德威可真感动了,再次行了个礼道:“老大人恩德,在下没齿难忘。老大人若有什么计较不清楚的事情,也可差人来询问,在下知无不言!”

王廷相暗想,虽然这话听起来真像是大话,但想想秦德威做过的事,又不觉得是大话了。

(本章完)

第26章 公审之前第202章 借银票看看第218章 人情冷暖第876章 判断第241章 都是欠收拾的!第259章 你行你上啊!第754章 造化弄人第138章 大明好弟子(下)第190章 君子一言第696章 我命由我不由秦!第826章 责任重于泰山(下)第283章 苦肉计(下)第241章 都是欠收拾的!第332章 争奇斗艳(上)第333章 争奇斗艳(下)第500章 这我哪知道?第214章 最难消受第409章 我笑他人看不穿第360章 甩锅大法第807章 谁来负责第298章 集体懵逼的东朝房第331章 京城不好玩第841章 朝议第578章 传言不可尽信第648章 县学惊魂(上)第513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57章 连锁反应第898章 首辅之梦(下)第527章 一万亩很多吗?第631章 南巡之前(下)第890章 降维打击(上)第48章 又一张欠条第296章 探监第572章 心照不宣第286章 苦情戏第478章 科举余波(中)第879章 丝绸去哪儿了?第784章 修仙和女人第889章 没人支持?第247章 玩赖!第123章 买一送一第103章 年轻人和老师傅第895章 你有梦想吗第677章 重臣名宿第306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第848章 劳民伤财第189章 又吹牛了第310章 喜新厌旧第529章 此际偏思汝第709章 做人的格局(上)第174章 盗用官印者,斩!第32章 羊入虎口(下)第154章 会所采风(上)第735章 七分政治(下)第709章 做人的格局(上)第205章 招蜂引蝶第912章 三日后第660章 新一代第253章 国公与府尹(上)第230章 我们都见过的第668章 平常的一天第338章 你对得起姐姐吗!第84章 道可道非常道第641章 大火里的人心再请一天假第824章 大公无私的人第78章 瞎操心第512章 人人都找他第436章 真实的朝堂斗争(下)第358章 在天牢的日子(下)第803章 三进宫第478章 科举余波(中)第480章 你住手!第59章 暗战(中)第89章 生不见人第773章 一面之词(下)第771章 一面之词(上)第940章 还是秦中堂靠得住第468章 本官可以相信你吗?第926章 弱国无外交第783章 时机临近了第396章 让他审个够!再讲三点.......第925章 深谋远虑第814章 革弊兴利第34章 不正经的先生第340章 谁不心烦?第406章 政治的背后是经济第910章 你更重要!第601章 渔翁得利(下)第452章 熊孩子是祸根!第697章 又是一个春天第750章 战神归来第836章 舍我其谁第666章 诸事议定第158章 时间管理第442章 嘉靖男儿第295章 考校一二第605章 秦失其鹿(上)第239章 知县的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