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内外纷纷说张家(上)

bookmark

第361章 内外纷纷说张家(上)

王廷相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思来天牢转转,没想到秦德威真给帮着出了主意。

虽然甩锅做法不太符合他勇于任事的作风,但人生总有很多无奈,至少这是一个解决难题的答案。

再说甩锅给张首辅方次辅这俩议礼派,恶心一下他们也挺好的,王廷相对此没心理负担,他不是迂腐的人。

所以王廷相虽然压力大的来了,但在天牢解了压,又心满意足的走了。

等王廷相离开后,冯恩心里产生了一个疑惑,忍不住隔着过道对秦德威问道:

“张延龄多年来罪行累累,我也以为论罪该杀!听说当年有很多大臣出手,都想过除掉他。

但时至今日,张延龄终于下狱,朝中诸公为何反而又想保全他?难不成真就是为了维护皇家体面?”

张延龄在旁边牢房里听得清清楚楚,真想大骂几句。

你们这帮文人官员真是够了!没完没了是吧!当着自己面,就在这反反复复换着花样的讨论杀自己!

不过对冯恩的这个问题,秦德威倒是有几分感触,“张家虽然是祸国殃民的垃圾,但他们终究是孝庙的垃圾啊。”

冯老爷还是没听懂,孝庙指的就是孝宗弘治皇帝,张家是孝宗的垃圾,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

秦德威左右也是闲着无事,又解释道:“换个说法吧,你看当权诸公大都六十上下年纪,这与我们有着很大区别。

诸公多是在弘治年间中皇榜步入官场,或者年轻时生长于弘治年间。

他们人生第一个尽忠的皇上就是孝庙,所以孝庙在他们心目中有特殊地位。”

为了政治安全,秦德威补充了一句:“不像我们,都是嘉靖男儿!”

再多秦德威就不能说了,说出口弄不好要掉脑袋,留给冯老爷自己体会吧!

当年大礼议高峰期时,几乎全部大臣都想让嘉靖皇帝过继给孝宗,固然主要是因为礼法原则。

但在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大臣情感上更偏向为人还算不错的孝宗,不想看到孝宗绝嗣?

所以敏感的嘉靖皇帝愤怒的说过:你们踏马的都只知道效忠孝宗皇帝,却不知道效忠我这个皇帝!

但人都会老和死的,等弘治年间读书中榜的这一波大臣渐渐从政坛消失,大礼议问题也就随之淡化了。

不过既然又聊到了张延龄,秦德威蓦然发现,怎么斜对面的张侯爷半天没动静了?

于是秦德威抡着小杌子敲铁栅栏,朝着斜对面牢房叫嚣道:“姓张的老匹夫,难道怂了不成!

当年李崆峒公下天牢时,你不是很嚣张吗!你想杀崆峒公未遂,只要我秦德威能出去,定要替前辈报仇!”

又来了!奋笔著述冯老爷痛苦的揉了揉额头,有熊孩子的环境实在影响码字啊!

张延龄哪还有心情和秦德威对线,他虽然骄狂跋扈,但又不是傻子,此时此刻还能看不出风向?

刚才王廷相这个刑部尚书,跟斜对面那位少年肆无忌惮的议论杀不杀自己、怎么杀自己、让谁杀自己这些话题!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在王廷相眼里,自己已经是毫无威胁的死狗一条了!到底杀不杀自己也就那么回事!

所以张延龄开始感到惊慌了,家破人亡生死攸关的时候,谁还有心思去对骂?

有经验的都知道,吵架对骂这种事,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只有单方面时很难持久。

故而秦德威也没意思了,天牢里又恢复了安静祥和。

嘉靖十二年的张延龄案比起冯恩案,关注面更加广泛。

比如说宫里的公公们,并不怎么关注冯恩案,从廷鞫现场戴太监的态度可以看出来,但几乎人人都在关注张延龄案。

第一,太监们都知道,张延龄案其实涉及到的张太后,跟大内密切相关。

第二,大太监们前阵子都清楚,张家是下一个“风口”,大家都在琢磨怎么抓住这个风口,尤其是以东厂毕公公最为积极。

可是张延龄案的引爆,却是因为一个百姓去刑部衙门告发,这让大太监们感到了格外诡异。

所以在这几天,宫里的各种私聊小聚会陡然增加了。

御马监掌印秦太监结束了御马监的工作,悠闲的沿着内右门夹道回干清宫。

“秦公留步!”有人高声呼唤,秦太监回头看去,原来是内官监太监高忠。

前文介绍过,高忠虽然挂名为内官监太监,其实是负责宫里的工程,干的是类似于外朝工部的活。

高忠对秦太监问候了一声,然后才道:“关于修建两宫之事,还要请教秦公!去我那里小酌几杯?”

今年要启动的最大工程就是给太后修新宫殿,都知道这是皇上给亲妈蒋太后的孝心,但问题在于,宫里还有个张太后呢。

要修肯定是两个宫殿一起修,结果工程问题又变成政治问题了。

秦太监谦虚的笑了笑:“我对工程之事一窍不通,哪有本事指点你?”

“秦公莫要见外了!”高忠和秦太监也很熟,强拉着秦太监就走。

来到自家直房,高忠挥退了左右长随,然后对秦太监问道:“当初你指点说,两处太后宫殿怎么修,要看皇上对张家的态度。

现在皇上的态度已经明朗了,这宫殿如何设计,也该拿出来了,真的不能再等了。”

秦太监十分诧异的反问:“我万万没想到,你还真找我问修宫殿的事情?最近这几天,大家相聚时可不说这些。”

高忠:“.”

秦太监拍了拍高忠:“都是自家兄弟,就别装老实了吧。”

高忠没好气的说:“咱就是个给皇上修殿宇的,别的一概不管!”

秦太监以己度人,还是不敢相信:“真的只是说修宫殿的事情?”

高忠说:“你就说吧,这两座宫殿到底应该怎么修?我正琢磨着,要不要把昭圣太后的慈庆宫缩小一点?”

昭圣太后指的就是张太后,既然皇上不待见张家,那么是不是可以让张太后的宫殿规制,小于皇帝亲妈蒋太后?

秦太监果断摇了摇头:“不妥。”

高忠便又问道:“那就把圣母的慈宁宫与昭圣太后的慈庆宫修成一样?”

圣母指的就是嘉靖皇帝的亲生母亲蒋太后了,既然让蒋太后压过张太后不妥,那就修成一样得了。

秦太监还是果断摇了摇头:“不妥。”

高忠:“.”

这也不妥,那也不妥,怎么才能妥了?难道要让张太后的慈庆宫压过圣母的慈宁宫?

你秦福有几颗脑袋借给我啊,敢这么飘?

不是非要在这里断,写到这里了先发出来给大家看啊,下一章还在紧急赶工。

(本章完)

第804章 最大的保障第218章 人情冷暖第659章 五年后的偶遇第238章 你礼貌吗?第876章 判断第649章 县学惊魂(下)第875章 误尽平生是一官第385章 何为宗师(中)第760章 互相恶心第559章 敲打(上)第41章 大人的世界(上)第504章 良心不安(求月票!)第821章 都在改变着第797章 也不怕折寿!第190章 君子一言第58章 暗战(上)第416章 考试季来了第944章 只有娘娘你能去做了(上)第650章 到底发生了什么第941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770章 真正的重点第669章 黄道吉日第284章 窒息的感觉第932章 事不过三第595章 一生只有一次第286章 苦情戏第764章 就不能像个正常人吗!第634章 在路上第214章 最难消受第310章 喜新厌旧第148章 府试风云第402章 大场面!第284章 窒息的感觉第936章 人之将走这个月最后一次请假今晚写完又删了,本月最后一次请个假吧第702章 政治大年第779章 各人的夜晚第197章 莫须有第254章 国公与府尹(下)第465章 狭路相逢第273章 反套路比拼第716章 顽固不化第193章 一切不正常!第523章 状元怎么就是你?(下)第480章 你住手!第176章 不要慌!第244章 顶流巨星(中)第650章 到底发生了什么第314章 大胆的表态第388章 众望所归第447章 老师但请放心!第620章 宁错杀不放过第633章 善后(下)第174章 盗用官印者,斩!第778章 父慈子孝第370章 躺赢的感觉第343章 满耳朵都是他第787章 一通混战第224章 一片混战第376章 立身之本第891章 降维打击(下)求月票!第883章 双向奔赴第134章 几件小事第430章 三人中出了一个......第269章 穿越者也把握不住了第864章 跟上脚步的人(求月票!)第439章 最辛苦的一天第28章 我话讲完第212章 依法办事第792章 人心不古第224章 一片混战第96章 亲生父子第42章 大人的世界(下)第635章 这个味对了第913章 瞒天过海第457章 知人善任第393章 讲王法第273章 反套路比拼第205章 招蜂引蝶第323章 这事没完!(下)第242章 大家都是县学生员......第659章 五年后的偶遇第103章 年轻人和老师傅第57章 十点档第110章 变脸变脸变脸第178章 才子和美人(上)第918章 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第826章 责任重于泰山(下)第594章 这是秦学士的意见!第929章 混蛋玩意第212章 依法办事第481章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第326章 想输的和想赢的(上)第773章 一面之词(下)第677章 重臣名宿第379章 社会毒打第491章 不咸鱼了第79章 门房秦大爷之蜕变第646章 嫉妒使人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