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

bookmark

第573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

在秦德威这个“局外人”的旁观中,“十人团”讨论了一会儿,又奏请过嘉靖皇帝,南征主帅人选就定了下来。

在大学士夏言强力支持下,老牌左副都御史毛伯温被选中,升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尚书,总督南征军务。

这不出秦德威所料,在原本历史上,毛伯温就是受命南征的人选。

“朕与先生解战袍”里的先生,据说就是毛伯温。

不过原本的历史轨迹里,前期总督军务的人是咸宁侯仇鸾,毛伯温只是赞理军务的文臣代表。

但在本时空,灰头土脸的仇鸾已经暂时被遗忘了,朝廷直接用毛伯温总督军务了。

今天到此为止,南征决策已下,方略确定,主帅人员也定下,事情就应该讨论的差不多了。

秦德威看君臣有散伙的意思,就赶紧“查漏补缺”的奏道:

“大凡对安南用兵,从来都是两路进击,主路是广西,偏师是云南。

如今以毛伯温总督军务,坐镇两广统领全局,另外还应设一员大臣为协理军务,负责云南方向的偏师。”

十名大臣的心里,不由得齐齐冒出一个词“贼心不死”。

这秦学士今天看来死活也要蹭点军功,不然就誓不罢休啊。

抢不到主帅,也要抢一个分路偏师?

很好,很有精神,很像大佬的作风了。

左都御史霍韬直接质疑说:“云南方向的偏师,让云南巡抚负责就行了,何须多此一举另派人去?”

秦德威狡辩说:“区区安南小邦,同时动用一个正二品主帅和一个巡抚进行征伐,是不是太过于抬举了?

再说总督、巡抚主次不明,很容易产生互不统属的问题。

所以我看云南方向偏师,不必使用大员,从朝廷派个四五品官员就可以了,这样也是为了主次分明。”

秦德威这说法,深刻的证明了什么叫朝中有人好做官。

如果秦德威不提,别人也没想太多,云南方向功劳就归了云南地方。

秦德威提了这么一句,功劳就归朝廷派去的人了。

其实很多人这时都已经猜出,秦德威是想推荐他那个继父了。

但对“十人团”这个级别的大佬来说,四五品档次的人员安排并不是“必争之地”。

这意思就是,不会“不惜代价”的去争夺。

因为四五品位置很多,这里安排不下就换一个地方,何必吊死在一棵树上?

所以大家都想着,先看看风向,先瞧瞧秦德威这次得到的支持力度大不大。

再说还有严嵩在,今天严嵩为了独子的人身安全,好像一直在反对秦学士直接插手南征事务。

这两人现在一个为了爹,一个为了儿子,想想还是挺好笑的。

秦德威很清醒的看着严嵩,“其实还有个人选也值得推荐,那就是四夷馆驻广东办事员严世蕃。”

众人十分意外,皆以为秦德威会说出大理寺丞曾大人的名号,没想到居然是严世蕃,真是莫名其妙的。

秦德威大声称赞说:“严世蕃足智多谋、机敏过人,可调到中军做个书办,协助赞画,定能人尽其才!”

众人又是齐齐无语,这么好的人才你为什么不留在身边,帮你管理四夷馆?

严嵩心脏剧烈的跳了几下,差点就一口气没喘过来。

他深深的吸了几口气后,连忙道:“犬子身有残疾,见识短浅,不知兵事,焉敢赞画军务!”

秦德威和蔼可亲的笑眯眯:“哪里哪里,严尚书太小看令郎了!

以令郎才华,赞计中军绰绰有余,想必督军毛大人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严尚书你可能信不过我,但你还能信不过毛大人?”

严嵩却变了脸色,十分愤怒的喝道:“我只有这一个独子,万万不敢让他从军!秦学士休要欺人太甚!”

秦德威就“退让”了,自言自语说:“实在不愿意就算了,急什么啊。”

众人听严嵩和秦德威这段对话,都有点晕。

感觉秦学士像是一个五六十的老狐狸,而五十七八岁的严尚书反而像是个毛头小伙子。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秦学士又拿严世蕃出来说事。

只有秦德威自己明白,通过这番试探,看来自己先前一个关于严世蕃的猜想是真的。

在原本历史时空里,严世蕃干出过一件非常胆大包天的奇葩事情。

严家败落的那时候,严嵩被罢官,严世蕃也被嘉靖皇帝发配到广东雷州。

但是过了两年,别人发现,严世蕃根本就没在雷州!

他竟然偷偷回了老家江西,并且在南昌大兴土木修建豪宅。

就是这件事彻底激怒了嘉靖皇帝,成了严世蕃丧命的导火索。

刚才一开始秦德威见严嵩拼命阻止自己去两广,不由得就产生了怀疑。

严嵩如此害怕自己去两广,是不是想掩盖什么问题?

深思过后,秦德威就猜测,莫非严世蕃与原本历史中的情况类似?

也是人不在广东,偷偷回了老家江西享福?

从严嵩“急眼”的表现看,大概是真的,严世蕃就是这样行为模式。

敲打过严嵩后,秦德威又对嘉靖皇帝奏道:“家父曾讳铣,前辽东巡按,现大理寺丞,可替臣出征,分兵云南,为国效力!”

刚才秦德威被反对,主要借口就是年纪太小,但曾铣的年纪总该没问题了!

儿子领不了功,让父亲代替,那也说得过去!类比于儿子做了官,就追封父亲相应品级一样的道理。

众人齐齐去看严嵩,你严尚书今天是秦德威最大的“反对党”,还不赶紧干活!

但这时候严嵩却眼观鼻、鼻观心,站定不动一言不发。

通过刚才交锋,严嵩已经猜出来了,秦德威很可能已经知道严世蕃的行踪了。

说调严世蕃去当军中当书办,其实是一种暗暗的警告。

只要这个正式调令一出,严世蕃人不在广东的事情很容易就会被戳穿。

所以现在严嵩不能再去反秦德威了,不然真就要把儿子反没了。

众人盯了严嵩一会儿,见这严嵩真的“罢工”了,顿时又感到疑惑重重。

当然大家也习惯了,朝堂上就是这么波谲云诡,让人摸不到头脑的事情太多了。

其他人里,左都御史霍韬和兵部尚书张瓒本来也想反对秦德威的推荐。

但看到严嵩这个诡异表现,就谨慎的什么也不说了。

毕竟只是四五品官员的安排问题,真犯不上冒险。

大学士夏言卖了个好,赞同说:“可加曾铣为右佥都御史,协理云南军务。”

没人反对,天子也没否决,这个任命就算通过了。

还是那句话,朝中有人好做官!

(本章完)

第671章 青词大学士(求保底月票!)第127章 蝴蝶效应第189章 又吹牛了第126章 忠烈门前是非多第552章 十万个为什么第594章 这是秦学士的意见!第275章 以德服人第346章 无理取闹第112章 入园记第233章 这是你该干的事吗?第790章 杀疯了第172章 没白读春秋啊第238章 你礼貌吗?第119章 功名不过梦中迹(上)第230章 我们都见过的第514章 看不见的手(上)第740章 一人得道第332章 争奇斗艳(上)第356章 在天牢的日子(上)第345章 前夜第633章 善后(下)第776章 猪队友第73章 人心不古第697章 又是一个春天第888章 权奸气势第666章 诸事议定第404章 官官相护第874章 三把火(下)第551章 事情正在起变化第47章 老秦的面子第451章 秀才遇到兵第771章 一面之词(上)第429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第255章 余波和内情第226章 都是在下不好第685章 业余与专业(上)第753章 一条道走到黑(下)第218章 人情冷暖第558章 连锁反应(下)第906章 货源不足的连锁反应第339章 什么叫专业第762章 我也是为了你!第786章 风波起第719章 更赋新诗换征袍第92章 存在感第618章 烧冷灶第11章 我是书童?第927章 秦党的危机第414章 流言不止第69章 “县衙巨变”第37章 与你何干?第558章 连锁反应(下)第122章 别废话第358章 在天牢的日子(下)第816章 谁劝谁傻!第235章 您怎么不说话?第762章 我也是为了你!第667章 各种消息(求月票!)第42章 大人的世界(下)第52章 状师和御史第727章 你也不想身败名裂吧?第138章 大明好弟子(下)第867章 陈年老瓜第353章 主角和配角第232章 挡路的人(下)第391章 不装了!第111章 战争已经开始了(求订阅!)第288章 到达京师第259章 你行你上啊!第216章 少年成长日记(上)第520章 这波门生不行第300章 要想生活过得去......第62章 谁是麻雀?第369章 你不用为难了!第345章 前夜第399章 县衙与巡抚(下)第783章 时机临近了第614章 大洗牌(上)第401章 谁怂谁是狗!第173章 来了就别想走!第804章 最大的保障这个月最后一次请假第513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34章 不正经的先生第46章 活着好难第317章 冤家路窄第148章 府试风云第284章 窒息的感觉第495章 十七岁的忧伤(下)第224章 一片混战第395章 短兵相接第806章 春雷滚滚第229章 高潮又没了第499章 光明磊落(下)第867章 陈年老瓜第701章 左膀右臂第326章 想输的和想赢的(上)第396章 让他审个够!第476章 望父成龙第397章 便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