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大学士们

bookmark

第628章 大学士们

兵部尚书这样要害位置空缺,对朝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问题。

尤其如今南巡在即,稳定大于一切的背景下,总领军务的兵部尚书不可或缺,所以必须要马上任命新的兵部尚书。

不过对于大部分殿上朝臣而言,今天这情况是非常措手不及的,之前没想到张瓒会被嘉靖皇帝当场罢免。

多数人没有预案,没有提前串连的前提下,最合适的人选几乎就是京营总督王廷相了,兵事大臣需要专业性,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担当重任的。

按照惯例,皇帝没有垂询的话,内阁大学士为了避免专权之嫌不会主动推荐外朝大员的人选。

但今天嘉靖皇帝估计是懒得听一群官员的七嘴八舌,只对三名大学士问道:“尔等阁臣可有举荐?”

首辅夏言犹豫不决的斟酌着什么,次辅顾鼎臣比较无所谓,于是严嵩先说话了:“去岁毛伯温南征回师后,尚未得用,可以执掌兵部。”

众人诧异的看了眼严阁老,谁都知道毛伯温与夏言关系密切,而你严嵩居然推荐一个夏党的人。

但殿上的人都不傻,最初的惊诧过后,大家也都想明白了。

刚才王廷相站出来给张瓒盖棺材板的行为,已经表明了王廷相对兵部尚书位置的希冀,可王廷相也是夏言的多年密友啊。

无论你夏言支持谁,只怕另一个都会离心离德。尤其毛伯温也是江西人,说不定就被严嵩拉拢过去了。

这时候众人在看夏言,大家都很好奇夏言会如何抉择。

不多久夏言对嘉靖皇帝奏道:“刑部王廷相久知兵事,可以改兵部。”

嘉靖皇帝不想拖延,当场拍板:“若无他议,王廷相改兵部!”

虽然建议得到了采纳,但是夏首辅一点高兴的心思都没有,他今天完全是被赶鸭子上架。

众人对夏首辅都很理解,他还是不敢冒彻底失去王廷相,以及王廷相背后的秦德威的风险。

而且众人都感到,对夏首辅来说,秦德威势力已经是“尾大不掉”到不可或缺了。如果夏言是权臣,那秦德威就是权臣里的权臣。

王廷相从刑部尚书改任了心心念念的兵部尚书,那么刑部尚书位置又空缺了出来。

嘉靖皇帝可能是想早早结束朝会,还是没有广泛征询意见的想法,只对大学士们说:“尔等阁臣继续举荐。”

首辅夏言不说话,刚才他已经“举荐”了一个兵部尚书,如果再举荐刑部尚书,就显得很“贪权”了,可能会引起皇帝猜疑。

于是严嵩又出列说:“毛伯温南征有功,久无实任,可补刑部尚书。”

这个道理倒是没错,嘉靖皇帝就采纳了说:“可!”

如此以来,今日最重要的人事变动就完成了,六部尚书位置变动了两个。

秦德威对严阁老的表现有些意外,只能说严嵩也不愧是严嵩,这种突发状况下,还能想尽办法捞回一点便宜。

其实秦德威刚才有心上去捣乱,但皇帝只询问了内阁大学士意见,别人都没法插嘴,他秦德威也只能憋着了。

嘉靖皇帝这种“懒政”,别人都以为只是今天特例,但却让秦德威产生了一点危机感。

这已经是非常明显的苗头了,只怕以后大学士的份量会越来越重,必须要在内阁有所布局了。

现在内阁里面严嵩是对头,而夏言太骄傲又不肯当工具人,那就只有.

接下来朝会又讨论南巡事务,首先按照惯例,如果皇帝出京,皇太子必定留在京师监国。

纵然当今皇太子只是个三岁幼童,但储君就是储君,监国的名分是跑不掉的。

随即要敲定负总责的留守大臣,嘉靖皇帝在三个大学士之间扫了几眼,就指定顾鼎臣为留守大臣,辅佐皇太子。

并下旨,顺天府及大兴、宛平二县、五城御史及兵马司、皇城各门守门官军俱听顾鼎臣指挥。

至于首辅夏言和大学士严嵩,都跟随嘉靖皇帝南下。

另外按照惯例,皇帝出京,一般六部尚书都要跟着,保证行在仍然是大明的政治中枢。

至于其他高级大臣,都要看情况安排,谁去谁不去都要经过定夺。

秦德威作为翰林院第三把手兼詹事府第三把手,享受准侍郎待遇,自然也具有被安排的资格。

秦德威看了看留守大学士顾鼎臣,忽然主动奏道:“臣秦德威蒙陛下殊恩,授与东宫显职,朝夕慎恭,愿留京辅赞储政,使陛下心安于行!”

这让众人很意外,都没想到秦德威这个宠臣居然主动申请留京。

秦德威当然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大学士里顾鼎臣留守,自己如果留京可以与顾鼎臣拉拉关系。

主要是顾鼎臣为人温和柔媚,具有上好的工具人属性,如果能发展为当前内阁代言人很不错。

这个设想还是非常具备可行性的,顾鼎臣是苏州昆山的,他秦德威是南京的,好歹都是南直隶人。

而且他秦德威与苏州士人关系一向不错,跟文征明啊、王世贞他爹啊都是老朋友了,结交顾鼎臣具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

另外秦德威真不愿意跟着出京,这次南巡筹备仓促,路上屡屡出事,沿途供应也不太好。

总而言之,一路上实在太辛苦了,还容易被嘉靖皇帝迁怒当出气筒。

至于从行宫大火里救出嘉靖皇帝的大功,秦德威只想说那是玩命,水火无情,万一出点差错会死人的!

秦德威对嘉靖皇帝奏完后,却见顾鼎臣慌慌张张的出列奏道:“秦德威学识广博,通晓山川地理风土人情,更适合伴驾南巡!”

秦德威有点生气的望向顾鼎臣,你这什么意思?小爷我好心留下陪你,你就这样态度?

可顾鼎臣完全没感受到善意,他只觉得害怕,如果秦德威留京,京城里谁说了算?出了问题责任算是谁的?

还没等秦德威说些什么,夏首辅和严阁老突然也都奏道:“秦德威不宜留京!”

三个大学士齐齐阻止秦德威留京,强迫秦德威伴驾南巡,这种空前统一的态度,让其余众人惊愕不已。

阁老们也有自己的担忧,皇帝、首辅、六部尚书都离京的话,在京师朝廷高层基本就空了。

谁敢把秦德威放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一个不小心被秦德威抄了后路怎么办?

尤其严阁老,他担心自己从湖广回来后,变成一名失独老人。

症状稍有减轻,爬起来写一点吧,今年开春邪门了,上个月急性支气管炎,这个月又急性扁桃体炎,都是从来没有过,难道我岁数大了抵抗力开始下降?

(本章完)

第838章 秦德威的弱点(下)第616章 双学士第282章 苦肉计(中)第431章 这画风不对第842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第52章 状师和御史第431章 这画风不对第741章 你也不想......第766章 套路过时了!第341章 早有预谋第355章 父爱如山第784章 修仙和女人第253章 国公与府尹(上)第628章 大学士们第350章 年少无知(上)第658章 你管这叫不熟?第120章 功名不过梦中迹(下)第856章 没有秦德威的时候(上)第44章 神仙?妖怪?第304章 都这么有个性吗(下)第306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第253章 国公与府尹(上)第855章 六年和十三年的差别第906章 货源不足的连锁反应第20章 人外有人第767章 舍我其谁第846章 永无宁日第507章 又能有什么坏心思呢?第204章 闭上眼睛享受吧第593章 补课(下)第564章 讲理(下)第800章 魔幻之年的开端第643章 两种大臣第902章 后浪拍前浪第345章 前夜第376章 立身之本第72章 教你做人!第930章 京师水很深第369章 你不用为难了!第200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第507章 又能有什么坏心思呢?第416章 考试季来了第299章 解开迷局的钥匙第879章 丝绸去哪儿了?第675章 我给你看个好东西第126章 忠烈门前是非多今晚再请个假,明天开始挑战双更第504章 良心不安(求月票!)第458章 遍地废物啊第87章 给她写一张!第492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第297章 听你一次!第427章 心惊肉跳第115章 都不按套路第89章 生不见人第142章 他说出来了!第20章 人外有人昏昏沉沉躺了一天,还是请假吧第895章 你有梦想吗第722章 看不见的网第480章 你住手!第563章 讲理(中)第124章 黑内幕第213章 历史宿命般的相遇第283章 苦肉计(下)再请一次假第828章 皇上还是皇上(下)第696章 我命由我不由秦!第269章 穿越者也把握不住了第320章 请说出你的故事第612章 不上不下第755章 三岔口抉择(上)第409章 我笑他人看不穿第369章 你不用为难了!第231章 挡路的人(上)第908章 敌进我退第687章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第490章 宿慧灵体第653章 不需要支持(下)第428章 不出手则已第603章 我还能不能相信你?第172章 没白读春秋啊第828章 皇上还是皇上(下)第461章 我的名字第591章 开不起玩笑第636章 忠与奸(上)第227章 谋财图色第203章 机智的李洞主第937章 继任者问题第886章 以毒攻毒第250章 商业精神(上)第798章 殿试中的猫腻第642章 形式主义救火第598章 不见不散(下)第265章 最近喜欢写笑话第679章 伴君如伴虎(中)再请一次假第901章 天下第二?第886章 以毒攻毒第350章 年少无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