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有威胁和没威胁

bookmark

第850章 有威胁和没威胁

就在前两天,陈洪刚见到秦太监时,态度不够恭敬,大概就因此落下了祸根。

在秦太监眼里,能够因小而见大,见微而知著。

今天陈洪就敢对自己态度不恭敬,将来就能骑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

尤其陈洪还是方皇后身边的亲信,越早处理,因果越小,难道还要留着等待他进一步发展壮大?

这就是为什么在宫里活得最久的,往往就是谨言慎行、不轻易把真正情绪外露的人。

陈洪就因为一次情绪外露,付出了惨重代价。

但方皇后没有对秦太监产生任何怀疑,并非是方皇后不够聪明或者,而是正常人想不到这种事儿。

以一个正常人的思维角度而言,陈洪可能对地位很高的东厂提督秦太监有“大丈夫当如是也”的感想,暗地里使绊子都是有可能的。

谁又能想到,秦太监居然对一个地位远不如自己的陈洪产生“可取而代之”的念头?

而且毫不犹豫的在短短一两天时间内就立刻布局,并采取行动。

所以秦太监才会如此淡定,而且此时此刻方皇后除了他秦福,也没有更值得信任的太监了。

驱逐陈洪只是第一步,那么接下来第二步就是,证明自己能够比陈洪做得更好,更值得上位者依赖。

而方皇后经历了乍闻陈洪背叛消息的冲击后,就没有再继续问“为什么”。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程度,再问为什么没有多大用,以后怎么办才是应该最优先考虑的事项。

至于秦太监到底值得不值得信任,方皇后决定再试探一下,便开口问道:

“先前听说你大张旗鼓的漫天撒网,在京师大肆追查逃出宫的那几个人,这是为何?为什么不先从更简单的宫里查起?”

虽然方皇后站在秦德威角度,选择了信任秦太监,但这种反常的办案手法终究心里的一个疙瘩。

归根结底,方皇后也不希望那几个人被挖出来,谁知道会不会牵连到自己。

秦太监知道,这时候不能再卖关子了,连忙如实答道:“皇后有所不知,此乃瞒天过海之计也,名为追查逃出宫的几个人,其实是另有目的。”

方皇后忽然来了兴趣,“还有什么目的?”

秦太监也不藏着掖着了,继续答道:“慈庆宫梃击案表面是一群宫人在太后寝宫闹事,其实根源在于当初在慈庆宫侍奉太后的宫人不用心,故意慢待太后。

所以这些宫人才会畏惧被太后报复,从而产生了慈庆宫当日那场闹剧。

所以要追查梃击案,追本溯源要从宫人慢待太后查起,如此才能真让太后出口气。

又因为太后寝宫规格高,所以来这里镀金的宫人也不少。

与此同时,因为当初皇上让张佐负责监视慈庆宫,所以张佐也就趁机塞了不少徒子徒孙同乡故旧到慈庆宫镀金,这些人其实都轻慢虐待过太后!

张佐是北直隶人,他的徒子徒孙同乡故旧也多是京师周边的人。

所以东厂在京师周边大动干戈,其实是按图索骥,去周边寻找张佐那些徒子徒孙同乡故旧的亲属去了,尽力搜集一些罪证。

至于追查出逃宫人,只是打个掩护而已。”

方皇后愣了愣,想不到秦太监还有这一手,这方面的产生的疑虑也渐渐消失。

但还是有个不解之处,再次问道:“慈庆宫梃击案也好,轻慢虐待太后也好,本身就已经是悖逆大罪了。你去查其它罪证,又有什么用处?”

秦太监滴水不漏的说:“因为太后体面总是要维护的,有些事情还是要为尊者讳。

虽然宫里人都明白怎么回事,但是总不能昭告天下人说,太后受了奴婢的欺负吧?

那太后的脸面何在?皇家的脸面又何在?娘娘你身为皇后,理论上是太后的晚辈,那么天下人又将如何看待娘娘伱的孝道?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找一些其他罪证,将那些悖逆之人打发了。”

方皇后也只能说:“秦太监办事当真是妥帖!”

随即听到秦太监补充说:“因为此事机密,为了保密便尽可能少让人知道,连不参与行动的陈洪都没有告知,所以可能导致陈洪产生了些许误会。”

这时候,方皇后又想起了陈洪来找自己告状的事情。

莫非自己当时只是选择了继续信任秦太监,就导致了陈洪的离心离德?

如果真是这样,方皇后也只想骂人,人心也太不值钱了!

秦太监没给方皇后太多思考的机会,趁热打铁的说:“今晚还有第二件事情,正要奏与娘娘。

那就是今日真抓到了一些罪案线索和人证,都能指向张佐的干儿子周义,而且周义就在慈庆宫当过管事。”

方皇后深深的看了秦太监一眼,昨天才接手,今天就有了收获,是应该夸奖你秦太监效率神速呢,还是早有预谋,就等关键时刻拿出来?

但无论如何,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秦太监确实比陈洪各方面强太多了,陈洪根本无法比。

而且现在已经失去了陈洪,不能再失去秦太监,不然身边就会出现一个真空期。

秦太监最终通过了考验,方皇后正式询问道:“那么你认为,应当怎么办?”

秦太监答道:“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下面并没有一定之规,最多制定几条预案罢了。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先观察对方的反应,然后临机应变的选择策略,再后发制人。”

与此同时,在司礼监掌印太监张佐的外宅,早早睡下的张佐又被叫醒了。

当初伺候皇帝时,因为嘉靖皇帝喜欢半夜看奏疏的习惯,作为司礼监掌印很难早睡。

如今皇帝昏迷不醒,张佐就难得可以天天早睡了,年纪大了不得不注重养生。

但今晚的不速之客实在特殊,一干长随和门客都无法做主,只能又把张佐请了出来。

真正的宫斗,不会像五百年后的电视剧那样,反反复复拉扯几十个回合的。

往往一招之间就见生死,没有第二次机会,除非有能掌控规则的大人物全力庇护。

但目前的陈洪就需要庇护,宫里这些能掌控规则的大人物里,陈洪所能求到的,并有可能成功的,也只有司礼监掌印太监张佐了。

看着陈洪,张佐也是惊诧莫名。因为实在是毫无征兆,陈洪突然说来投靠就来投靠了,张佐没有一丝丝的预料和准备。

有那么一瞬间,张佐甚至怀疑陈洪是来当卧底的。可是这个手法太糙了,完全不像是有精心准备的布局。

耐着性子,听完了陈洪讲起来龙去脉,甚至听到了陈洪暗示皇后和慈庆宫梃击案有关,张佐却一点兴趣都没有。

只冷淡的说:“我只说两点,第一,如果你真的做过那些事,冒犯过慈庆宫,那你跑到我这里,岂不就会被别人认为是我包庇你,然后一起被你拖下水?

第二,你说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就算我包庇你又有什么意义?难不成还要我帮你报仇?

方娘娘再怎么样,也是皇后之尊,我并没有废后的权力,也不能把方娘娘怎么样,所以你这个方娘娘身边太监,对我一点用处都没有。”

张佐虽然说的冷酷,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陈洪对司礼监掌印张太监并没有多大价值,难道还能指望利用陈洪来废掉方皇后?

此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瞧不起陈洪这种背主的行为。

所以你陈洪真要死,就请安安静静去死,不要总想着拖人下水。

感觉自己正处于生死边缘的陈洪为了保命希望,哪里还能拖延下去,便咬着牙对张佐说:

“我也只说两点,第一,我并不是来投奔张爷的,而是请求张爷将我扣押的!

第二,没有拖张爷一起对娘娘不利的意思,我也并不怨恨娘娘。但是张爷就不想想,怎样去对付秦太监?”

张佐本来漫不经心的正想打哈欠,想着赶紧把陈洪打发走了,也好继续睡觉。

但听到陈洪所说的两点后,张佐立刻就坐直了身体。

如果说对付皇后没意义,那对付秦太监就是相当有意义了。

在太监系统里,秦太监是二号人物,一直是对他的掌印位置威胁最大的人。

关键在于,秦太监既不是兴藩从龙之臣,又不是北直隶的同乡,张佐很难接受和相信秦太监。

连续数年来,秦太监一直让张佐寝食不安,一直到皇帝昏迷不醒,但瘦死骆驼比马大,秦太监依旧是最危险的那个人。

“那你再说说看?”张佐心里不停想着,但嘴上仍然是冷淡的语气。

陈洪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急忙就继续说自己的构想:

“那秦太监虽然抓到了人,但缺少了我这个中间链条,所以不可能直接指向方娘娘。

而且从主观上来说,秦太监也没有针对方娘娘的意思。

所以能够断定,秦太监对方娘娘完全没有威胁。”

张佐忍不住比划了一下:“说重点!”

秦太监对方皇后毫无威胁,这也值当说出来?

“寄人篱下”的陈洪赶紧继续说:“而且今晚并不是我投奔张爷,而是张爷你抓住了我,然后我如实交代了一切前因后果,包括我指使别人梃击慈庆宫的恶劣事情。

而且我这个人是直接听命于方娘娘的,所以我出了事后,也可以反过来指向方皇后。

总而言之,张爷你因为抓住了我,所以对方娘娘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张佐听到这里,轻轻拍了下扶手,称赞了一句:“甚好!”

一个对方皇后有威胁,一个对方皇后没威胁,两者之间的差别,就便是政治小白也能看出来。

陈洪听到了鼓励,觉得自己保命的概率又大了几分。

然后陈洪就说到了最关键处:“所以张爷你完全可以与方娘娘进行交涉,就针对秦太监!

而方娘娘迫于张爷你的威胁,肯定会选择放弃对她并无威胁秦太监!

这样的话,张爷你的目的不也就达成了么?”

张佐摩挲着光秃秃的下巴,听起来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机会,陈洪反水这种事情,真是可遇不可求,不能白白浪费了。

反正送上门来的大礼包,不试白不试,就算一无所获也没什么损失。

又到次日,张佐便来到仁寿宫万春宫后殿,觐见皇后方氏。

“关于慈庆宫梃击案,查到一些线索。”张佐行过礼后,开门见山的说。

听到这句,方皇后心里异常恼怒,陈洪果然背叛了自己,把什么都告诉了张佐!不然张佐哪来的“线索”?

但方皇后面上仍不动声色的说:“此案前日已经交给了东厂秦太监去办,张太监你当时也在场,为何你私下里又去查案了?”

张佐一本正经的的答道:“本非有意去查案,只是偶然得到的线索,有个叫陈洪的人全都招了。”

听到如此明白的话,方皇后气愤的拍案道:“陈洪是本宫这边的人,为何不将陈洪送回来处理!”

张佐答道:“他大部分话都是胡言乱语,只怕已经失心疯了,为了避免惊扰娘娘,就没有将她退回。”

方皇后怒气未消的回应说:“如果你只为了说陈洪这件事,那就可以退下了!”

张佐紧接着说:“索性我手里有了线索,所以烦请娘娘再给东厂下旨,让东厂还是把梃击案移交过来,也好我核实比对。”

方皇后推脱道:“你若有线索和人证,大可移交给东厂,又何必大费周章再重新审问?”

对于方皇后的推脱,张佐早有预料,便暗示说:“我审和东厂审,当然是不一样的。唯一的相同之处,大概是都会不让娘娘沾染因果。”

方皇后顿时感受到了被威胁的滋味,负气道:“我发话又有什么用,你们这些大珰自从皇上昏迷了后,一个个都只知道自行其是,又何尝听过我的?”

张佐半逼宫说:“下旨不下旨是娘娘的事情,但那秦太监如果公然抗旨,则是秦太监的事情了。”

无论如何,今天一定要抓住机会,就算打不死,至少也要重创秦太监。

(本章完)

第405章 秦德威不在!第133章 一屋子的中老年男人第937章 继任者问题第614章 大洗牌(上)第687章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第321章 立场是非第616章 双学士第411章 官商勾结第70章 镇静养气第338章 你对得起姐姐吗!第528章 欺人太甚!第63章 楹联政治第565章 谁也不许告御状第48章 又一张欠条第672章 为何就你话多!第942章 从未有过的官位(求月票!)第459章 你懂不懂兵变?第34章 不正经的先生第463章 震惊不过来了第184章 你快走吧!第456章 人在哪呢?第90章 发帖和回帖第357章 在天牢的日子(中)第599章 没有人能阻挡我!第722章 看不见的网第731章 我负责做人第515章 看不见的手(中)第66章 不该问的别问(上)第646章 嫉妒使人扭曲第520章 这波门生不行第571章 安南之议第12章 新来的大鱼第603章 我还能不能相信你?第749章 重回朝堂第499章 光明磊落(下)第854章 史无前例第559章 敲打(上)第568章 恃宠而骄第935章 下面没有了第578章 传言不可尽信第639章 确实是外行第713章 终究是不同的第759章 三人行(下)第561章 秦德威足矣!第641章 大火里的人心第551章 事情正在起变化第341章 早有预谋第166章 读书人的日常第238章 你礼貌吗?第903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336章 君子之争(下)第753章 一条道走到黑(下)第213章 历史宿命般的相遇第736章 还有一个第476章 望父成龙第744章 献俘之前第205章 招蜂引蝶第461章 我的名字第418章 战罢文场笔阵收第580章 天意弄人第815章 君恩第741章 你也不想......第547章 都说你跋扈万不得已请假两天第307章 完美的剧本第220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第405章 秦德威不在!第564章 讲理(下)第56章 八点档第371章第74章 喧宾夺主第714章 高难度技术活第76章 共同语言第442章 嘉靖男儿第400章 少说多做第457章 知人善任第159章 只知道跟我谈钱?第414章 流言不止第228章 谁更好玩?第504章 良心不安(求月票!)第931章 这下事儿大了第428章 不出手则已第497章 内忧外患第795章 春联那些事儿第790章 杀疯了第423章 即将到来的离去第676章 只能有一个学士第726章 拿错剧本了第416章 考试季来了第539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第80章 一篇词第807章 谁来负责第268章 辞官这种事第743章 政治这东西(下)第927章 秦党的危机第423章 即将到来的离去第563章 讲理(中)第775章 我们不一样第516章 看不见的手(下)第774章 也是误会!(求一下保底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