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弱国无外交

bookmark

偏厅里很是沉默了一会儿,策彦周良心里五味杂陈,其实在日本国内文化界,如何对待大明也有很多种意见。

策彦周良以及他背后的那些势力,都是主张维护表面朝贡关系,假装做个称臣的样子,以此来谋取实利。

毕竟大明的物产实在太丰富了,全都是日本国所缺的,而日本国除了几把刀和扇子,近些年还有银矿,几乎什么也拿不出手。

但现在重新看来,策彦周良隐隐感到,装了三年朝贡,似乎要引狼入室了,大明怎么就出了这么一个不安分的异种?

秦德威无聊至极,说了个只有自己明白的梗:「听说你们倭国国内,有个天下人梦寐以求的想永居宁波城,死了也想安葬在这里。

我看不行就把萨摩等藩主请到宁波城来住吧,几顿牢饭还是管得起的。」所有人都不明所以,只有旁边陪同的徐世安徐老三很配合的「哈哈哈哈」尬笑了几声。

虽然他也不懂其中意思,但他懂秦德威。

面对秦中堂的无礼要求,策彦周良不得不据理力争。

通事翻译说:「汉学经典云,师出则有名,何来无故兴兵犯我疆界的道理?」

秦德威赶紧喝了口茶先澜澜嗓子,心情有点兴奋,很久没有人这样跟自己哔哔了,寂寞无敌啊。

然后秦中堂直接喷了回去:「看来策彦和尚你的汉学也只是学了个半瓶子醋!

怎么能叫无故兴兵?你们倭国是不是称臣了?我大明作为上国,替属国教训几个地方诸侯,又有什么不行的?

前几年安南的旧事,不知道策彦和尚你听说过没有?安南权臣莫登庸篡位,我大明便发天兵征伐安南,逼了莫登庸出降!

我大明水师征讨萨摩等地,可以参照安南之例,怎能说是师出无名?」

策彦周良心里也苦恼,原本只是用来骗贸易权的称臣受封,这会儿在法理上却成了一种束缚。

想来想去,只能找借口推脱了,便让通事翻译道:「我只是一个使者,实在无权决定军国大事,也没有资格与中堂商谈这些。」

秦德威狠狠的说:「你对本中堂有什么误解?我并不是要与你商议什么,只是通知你而已!」

泥人还有三分火气,秦中堂的霸道嘴脸让策彦周良也有点生气了,反讽道:

「在下只是一个微末的使者,通知在下又有什么意义?未曾通知我国国内,就是不告而入和不宣而战,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上国天兵?

就算把这状告到大明天子面前,也不能不讲这个礼义!据我所知,你们大明擅开边衅的大将,都是要被责罚的!」

秦中堂很诧异的说:「谁说要不宣而战了?你策彦和尚迟早要回国向源氏复命的吧?

等信风到了你出发回国后五日,我大明水师也就跟随在你们使团后面出发!…

估摸着等你上岸,并将我的讨逆文书交付给二条城源氏国王后,大明水师也就能抵达肥前或者萨摩了。

这个时候,我的讨逆文书已经在你们源氏国王手里,大明水师开始炮击你国逆藩,就不算不宣而战了吧?」

策彦和尚听得呆住了,世间竟然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秦德威又解释说:「这招还是跟你们倭国学的。」

策彦周良气得脸色通红,在无耻之上还有更无耻?这样无耻的招数闻所未闻,怎么就是跟他们日本国学的?

倭国使团的副使连忙走到策彦周良耳边,低声说:「道义不通,以利害说之。」

讲道理实在讲不过,还是改变一下策略。

策彦周良又让通事翻译道:「兴兵跨海远征,绝非小事也,中堂可知其中难处?」

秦德威有点傲慢的说:「以你们那几个偏远大名藩主的实力,有三千精锐,再带上最犀利的火器,应该足以致胜了吧?」

上辈子玩过游戏的秦中堂知道,在当前的时间段,还是战国前期,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都才几岁。

在这个时候,一般的大名也没多少兵,更别说萨摩、肥前等偏僻海边的大名了。

如果再过上几十年,秦中堂估计就不敢随便派几千人去倭国武装***了。策彦周良也实在搞不懂,这位秦中堂到底是从哪知道的倭国国情?在以天朝自居的大明,谁这么吃饱撑着去研究倭国?

他只能继续让通事翻译说:「劳师泛海远征,一去经年,必定空耗无数钱粮,而且耗费比陆地出征更多。

即便把萨摩等藩夷为平地,中堂也得不到什么。若从利益算计,终归是虚耗国力,诚为中堂不取也!」

秦德威「哈哈」笑了几声,「原以为策彦和尚能当使者,必定是个头脑灵活之人,为何如此迂腐也?

难道策彦和尚就没想过,坐船出征比起陆地出师,更方便携带物资?

我大明水师跨海讨逆,以数千人的船队规模,顺便带个三五万匹丝绸不难吧?

听说每匹丝绸到了倭国价值五两,三万匹售价就是十五万两白银,扣除本钱就是十万两利益!

一边讨伐萨摩等藩,一边与其他豪商、大名做生意,怎么就是无利可图,虚耗国力?

有这十万白银以上的利益分澜,还怕将士不肯效死力?」策彦周良无语,踏马的这是远征,还是官方武装走私?

秦德威又补充说:「而且策彦和尚知道否?纵横大明与倭国之间的巨寇王直今年被我剿灭了。

所以大明向倭国的物资走私必定要出现巨大空缺,正好我大明水师带着丝绸补足,炮舰押运,送货上门!」

这下连旁边的徐老三也惊愕不已,你秦中堂当初一言不合就杀了王直,莫非就是打着取而代之亲自上的主意?

策彦周良还在尽职尽责,苦口婆心的劝道:「泛海出师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若不懂海事十去九死啊。…

再说秦中堂派去的官兵,未必精通我国事务,也不熟悉倭国国情,如何能成事?」

秦德威不以为意的说:「王直虽然死了,但还留下了许多旧部,我打算从中招纳一批有才能的人,保举为百户,然后充当我大明水师的向导。

或者不拘泥于王直旧部,我也来个唯才是举,只要有通倭才能的,都可以到我这里谋求个百户。

虽然官职不大,但也可显身扬名了,毕竟这可是与国同休的编制啊。哪怕是佛郎机人,也一视同仁,不愿意为百户的另给优待!而且我已经开始从佛郎机人手里买船了,并且聘请佛郎机人督造船只。

策彦周良听着听着,不知不觉的后背湿了一层汗。

他原本一直认为,大明虽大,但对日本国威胁性不强,几千浪人倭寇就能把大明折腾的里外不安。

现在才发现,终究是自己浅薄了,陷入了坐井观天的小国认知里。

如果出现了秦中堂这样足够强权的铁腕人物,再对日本国认真起来,起码刮一层皮是没有问题的。

主要是大明的各种资源太丰富了,只要有人能进行调动和整合,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秦中堂忽然又换了一张嘴脸,如沐春风的说:「再说了,日本国不是还有策彦和尚你这个老朋友么?「

策彦周良很想说一句「与我何干」,但还是明智的闭上了嘴。

秦德威便继续说:「你我已经打了三年交道了,我是怎么尽心竭力的维护大明与倭国的朝贡贸易关系,想必策彦和尚你也都看在眼里了吧?

我给你国弄了不少勘合,多少人因此而获利啊,难道不应该感激我?

等我派去的水师船队到了你国,难道策彦和尚你不帮忙居中联系一下?但凡拿了勘合、以后还想继续拿勘合的人,也总得表示表示吧?」

策彦周良神色复杂的说:「难道从三年前,中堂就筹划着今天?」

秦德威很平淡说:「我乃一介凡人,哪能看得那么远?我也是走一步看一步而已。」

随后秦德威又拿出一个札子,强行塞进了策彦周良的手里:「这是我写给你们源氏足利将军的讨逆文书,作为讨伐萨摩等藩主的告知文书。

等你回国后,还请第一时间送到将军手里,只要不从中作梗,你策彦和尚就永远是我大明的老朋友!」

策彦周良深深的感到悲哀和无奈,他已经尽力阻止了,还能怎样?

如果秦德威真下定了决心,别说他一个小小的使者,就是二条城里那位将军,现在又有什么能力阻止秦德威?

至于「天下」几十个大名,只要不打到自己地盘上,又有谁会去卖力阻挡外来的侵入者?

「中堂你这告知文书,完全不合礼法,身份不相匹配,二条城幕府只怕不会收。」策彦周良叹了口气并挑刺说,这是他最后的倔强。…

秦德威很随意的说:「没什么,无非就是要灵活变通,策彦和尚你应该很擅长此道啊!

你到了二条城,就对公方说,咱这身份放到你国,就相当于过去的关东管领,副将军级,这身份还不匹配吗?」

策彦周良:「."

槽点太多,不知从何吐起,他只能默默的收起了札子。

随后策彦周良又道:「听说上邦天子已经苏醒,论礼我该去京师朝见,然后才能回程。」

秦德威点了点头,「这是应该的,正好顺便让皇上知晓倭国情况。」

然后秦德威扭头对旁边无所事事的徐世安说:「就派你护送倭国使者北上!」

徐老三这才明白,为什么今天秦兄弟接见倭国使者,一定要让自己在旁边陪同。

他对此任务实在没多大兴趣,有关系任性的说:「不太想去。」

秦德威仿佛没有听见,继续说:「不只是护送倭国使者北上,同时还要押运十万两白银,送进宫里的内库!」

徐世安秒懂,就是给皇上送钱?

秦德威暗叹一声,虽然这大半年搞走私很赚,但同时为了平倭等事务也是花钱如流水,正常来说现在是拿不出十万两现银的。

但如今皇帝醒了,自己必须要有所表示,不然就等着被皇帝记下吧。不得已东拼西凑,又是搜刮豪族,又是找钱庄借钱,好不容易才凑起了这十万两。

秦德威生怕徐老三还是不愿意去,就忽悠说:「除了十万两银子,还有斩杀倭寇的喜报,所以给你一个觐见皇上讨喜的机会!

说不定皇上龙颜一悦,直接赏你一个指挥使,回了南京与你爹平起平坐!」

策彦周良失魂落魄的从公堂偏厅出来,又走到了门外,忽然听到有人叫了一声:「策彦使者!」

策彦周良回头看去,立刻就认出来了,这独眼胖子的外形太明显了,不是大明权势宰辅严阁老的儿子又是谁?

严世蕃假模假样的问道:「阁下与秦中堂谈的如何?」

策彦周良顿时又生了点小心思,据说大明朝廷中,除了秦党就是严党,说不定能在严党这里争取到一点同情。

于是他就卖惨说:「秦中堂对待我等小邦,都是这样刻薄的么?还是秦中堂对倭国有什么意见?

不知道我国究竟做错了什么,让秦中堂如此苛待」

当然都是通事翻译过去的,不然策彦周良也没法直接与严世蕃对话。

严世蕃便回应说:「策彦使者不要多想,他对我们也是这样刻薄,从不管你是谁,你们倭国人来了也是一样的!」

策彦周良无语,你要这样说话,还怎么往下聊?

严世蕃本来也不是找策彦周良寒暄闲聊的,又说:「如果今天无事,我做个东道宴请策彦使者!」

「敢不从命。」策彦周良没有拒绝,他作为朝贡团正使,结交权贵人物也算是职责所在。

此后严世蕃还想与策彦周良说几句时,徐老三站在公堂门内,对这边喊道:「严大人!我秦兄弟喊你进见!」

严世蕃便只能与策彦周良暂时作别,转身进了公堂。

却见秦中堂已经从偏厅转移到了公案后,大喝道:「本中堂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向皇上告发我!反正你手里也有不少我的罪证!」

严世蕃只感觉膝盖又酸又软,站着很难受,「扑通」的先跪为敬。

第623章 都是家事(下)第269章 穿越者也把握不住了第243章 顶流巨星(上)第630章 南巡之前(中)第622章 都是家事(中)第727章 你也不想身败名裂吧?第189章 又吹牛了第870章 开海与禁海第826章 责任重于泰山(下)第437章 老少咸宜第58章 暗战(上)第184章 你快走吧!第351章 年少无知(下)第14章 笑话第301章 没有安全感的人第435章 真实的朝堂斗争(中)第254章 国公与府尹(下)第547章 都说你跋扈第58章 暗战(上)第20章 人外有人第258章 进宫的那个男人第808章 都不明白第890章 降维打击(上)第643章 两种大臣第139章 这不就熟了吗?第604章 就这样巧合了?第779章 各人的夜晚第530章 祖传手艺(上)第445章 见证历史第551章 事情正在起变化第786章 风波起第450章 穿朝服的大人物第912章 三日后第619章 仙凡之别第841章 朝议第476章 望父成龙第275章 以德服人第920章 千古奇冤(求月票!)第373章 心虚第94章 微操大师第102章 糟老头子坏得很第279章 这就是政治第615章 大洗牌(下)第570章 军国大事不是儿戏第264章 有的人都已经......第630章 南巡之前(中)第847章 贼喊捉贼第885章 没有难做的生意第190章 君子一言第763章 乡试里的秘密第785章 修仙和女人(下)第459章 你懂不懂兵变?第27章 不配为人子!第130章 淡淡的失落第186章 一点不成熟的想法第386章 何为宗师(下)第800章 魔幻之年的开端第34章 不正经的先生第722章 看不见的网第89章 生不见人第494章 十七岁的忧伤(上)第263章 都来抢人了第594章 这是秦学士的意见!第857章 没有秦德威的时候(中)第786章 风波起再讲三点.......第55章 少年小秦之烦恼第296章 探监第392章 水到渠成第821章 都在改变着第59章 暗战(中)第188章 难忘旧恩情第192章 你不要来添堵第749章 重回朝堂第890章 降维打击(上)第45章 真诚的交流第7章 告状也是门学问第351章 年少无知(下)第682章 读者的口味第744章 献俘之前第312章 几家欢乐几家懵第365章 办案去!第261章 全新的揭帖第775章 我们不一样第343章 满耳朵都是他第491章 不咸鱼了第744章 献俘之前第82章 你是一个好人第834章 三缺一(求月票!)第551章 事情正在起变化第561章 秦德威足矣!第46章 活着好难第688章 涉及秦德威无小事第787章 一通混战第557章 连锁反应第815章 君恩第55章 少年小秦之烦恼第318章 又出了点意外第742章 政治这东西(求保底月票!)第561章 秦德威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