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六章 人心思变

流言传播的效果有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百姓愿意相信,就像每当朝代更替的时候百姓都会觉得活着太难了,大多数人都吃不饱饭,这个时候他们更愿意接受流言的传播,希望能够改朝换代,有一个明君站出来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若是太平盛世那些作乱的反贼未必没想过通过谣言造出声势来,但是老百姓都觉得这日子过得挺红火的,谁也不愿意出什么乱子,从本心上大多数人都不愿意传播这种谣言,也就导致了谣言根本传播不起来。

很快明朝不是伪明的说法便在市井之中流传了起来,因为现在眼看着大明就要攻破周朝了,若是还念着周朝的好处那不是跟大明作对么,好好的日子不过为什么要跟朝廷过不去?

而这个时候凤阁有适当地放出了消息,大明朝的赋税周朝低多了,而且第一年不收赋税。

这一下原本就觉得周朝赋税太重的人立刻就站了出来,什么天下文运都是假的,只有到了自己手的银子才是真的,这个时代为什么读书人有些看不起这些商户便是这个原因,他们心中没有仁义道德,只有能不能赚银子。但是也不能说人家不对,人家辛辛苦苦起早贪黑,要是不占点便宜图个什么?难道非得赔本赚吆喝?谁家里都有一家老小要养活,不都是为了活着么。

而因为皇权王朝统治的需要,必须要把这些商人压下去,让那些读书人的地位高一些,这样主动权才会在朝廷手里。毕竟这个时代,若是人人平等,大家都回去做生意,到时候用银子买官就成了,朝廷在这些百姓眼里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士农工商是朝廷弄出来的地位,只有那些读圣贤书的士人地位高起来,所有人才会敬畏朝廷,朝廷才好维持统治,若是每个皇帝都是明君自然没事,若是皇帝昏庸无道,也就靠这些积攒的威信压住那些百姓,只要有口饭吃,就不会有人造反。

而这些商人经商成功之后又要想方设法与当官的攀上关系,最常用的手段便是资助家乡的读书人,等这些读书人成功进入朝堂,他们地位也能提高一些,这就是商人一辈子的最高追求了。

而这个时候最先波动的也是那些商人,周朝可是一刀一枪把江南打下来的,这江南最富庶的商户哪儿能逃得过他们的屠刀,他们还有一个好处,那些大臣很少是江南人,没有人为那些商户说话,这刀子还不是想怎么割就怎么割。

后来许多江南人不得已入朝为官,这也是其中一个缘由,毕竟再厚实的家底也禁不住这么割下去,家族再大也不能跟朝廷对抗不是。服个软就能活得很好,这乱世之中颜面不值银子,好好活下去才值银子。

也有人上门去质问这些人怎么能做这种事,这些人往往冷笑一声:“与水太冷和头皮发痒相比又如何?”

这两个典故说的是东林党魁钱谦益,传闻当初满清攻破南明,钱谦益与夫人柳如是相约自杀殉国,结果船至江中钱谦益伸手一试水温,便言:“水太冷不能下。”后来满清下了剃发令,江南人人不从,钱谦益一日在家中对家人说头皮发痒,出门不久归来,已经剃成了满清的辫子。

时人作诗嘲讽他说:“钱公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

钱谦益是东林党的元老,又和黄宗羲这些人是知己好友。魏忠贤之后东林党一家独大,但凡是读书人差不多都是东林党人,人家这么说,这些人又不能攻击自己的前辈,只能黯然而出。

江浙的局势就这么开始暗流涌动,凤阁那边开始敬佩杨有财的眼光,当初皇上刚刚下令拆除孔府的时候,江南骂声一片,凤阁本想逆流而上,但是被挡住了,果然这才过了没多少日子,这些百姓就改了口。

这一下他们才算是明白,控制舆论的从来都不是那些百姓,还是一些大族,这些大族朝中有人,家里也有人做生意,谈论的自然都是利于自己的观点。而他们是市井消息来源的主要渠道,想要改变舆论很容易。

当然这个举动十分危险,一般来说朝廷绝对不会姑息他们,但是现在不同了,朝廷都被大明的军伍给围了,他们还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那些当官的估计都在做两手准备,哪儿有功夫理会市井的百姓说些什么。

就这么在不经意间,人心就开始转换,俗话都说人心思变,便是这个道理,百姓团结起来力量很大,但是他们的忘性也很大,要坚持不懈地做些什么绝对没那功夫,谁家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维持公平道义这种事有能力的人去做就好了,反正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也就忘了当初是怎么随着一起骂大明朝伪明的事情了。

周朝朝堂上的这些人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他们只是撤回了山东的军伍,谁知道便被传言说是在山东大败,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市井又开始传言大明朝乃是太祖皇帝正统,孔府的事情是人家的家事,如今的大明首辅就是孔府的嫡系子孙,相对而言,周朝可就不怎么得民心了,赋税又高,当兵的又没规矩,活该被大明灭掉。

吴世璠气得也不罢朝了,在朝堂上破口大骂:“你们出的都是什么馊主意,咱们明明是联合清朝夹攻之势,如今被你们弄得竟然如此被动,眼看着朕就要成亡国之君了,你们看着该怎么办吧!”

胡国柱咳嗽一声:“臣当初便说了,这件事不能这么做,但是夏大人非要给高将军一个准话,结果成了这种局势,倒也不知道夏大人当初怎么想的。”

他很聪明,若是把朝臣都卷进去,这件事怕是又要不了了之,只攻击夏国相,很容易得手,只要皇上对他的宠信慢慢降低,那么自己就有希望代替他。

夏国相听到这里也不甘示弱:“如今咱们好歹大军齐全,若是真让高大节在山东损兵折将,只怕坊间的传言,就要成了真的了。”

第三百七十章 逼他们下水第十二章 忽悠第七百零一章 矫诏第八百零一章 战太平第三百四十一章 黎州安抚司第八百六十八章 北京攻防战(十七)第九百零一章 除内患第三百零五章 扫北军出征第三百九十七章 读圣贤书第四百六十五章 洗干净脖子第六百八十章 高薪养廉第五百八十一章 灵州所第三百六十二章 给他们加把料第八百四十六章 凭什么第六百五十三章 江陵王第八百三十六章 退出关内第二百四十四章 像太宗非太祖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士元第四百四十七章 算命第五百九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士元第六百四十一章 离陕第三百九十四章 击退第二百三十二章 算计第四百六十四章 羊头泡馍第四百六十四章 羊头泡馍第三百一十六章 翻脸第一百七十九章 流兵即为贼第七十一章 开门红第四百四十章 让她一生平安喜乐第八百零一章 战太平第二百二十章 操练军伍第七百二十九章 剿匪第六百六十九章 前仇旧怨第四百三十六章 分头行动第一百五十章 强敌到第一百八十一章 贵客第四十八章 当浮三大白第二百一十三章 送信第一百二十九章 良禽第八百九十五章 棋子第一百章 叩门第二百一十二章 阿瓦出兵第八百六十四章 北京攻防战(十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请君入瓮第四百九十六章 鹤立鸡群第六百九十五章 钝刀子割肉第四十四章 逃亡第三百八十七章 投毒第八百六十五章 北京攻防战(十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彭越挠楚第一百七十八章 溃军不如寇第五百八十一章 灵州所第二百四十五章 被拒第四章 入府第三百八十四章 小王爷第三百六十二章 给他们加把料第三百三十一章 识破第六百六十章 愿臣服第一百三十一章 变故第四百零一章 王辅臣第二百零一章 钓鱼执法第二百八十一章 出发第四百七十四章 换一种打法第三章 恶名第一百二十六章 说服第八百六十五章 北京攻防战(十四)第三百三十七章 赌一只金饭碗第六百五十六章 鸡犬不留第四百八十四章 相遇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藩会面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帅想把陕西让与殿下第六百二十七章 向北第四百五十八章 变阵第五百九十五章 俞大猷之祸不远矣第三百八十八章 见血封喉第二百零九章 吴侬软语第四百零八章 军阵冲杀第六百九十八章 沐小王爷第一百零五章 首胜第六百零四章 整顿军伍第八百五十九章 北京攻防战(八)第一百零八章 火烧第六百七十章 信口开河第六百二十章 穆占第八百一十六章 痛骂第二百二十五章 趁虚而入第四百四十章 让她一生平安喜乐第一百三十九章 拔根第九百一十五章 上下同心第五百六十六章 商榷第一百七十三章 爱上一匹野马第四百四十七章 算命第三十五章 收拾第三百六十七章 水鬼第二百二十章 操练军伍第六十二章 杨有财第八百三十三章 化险为夷第一百一十章 再战第五百一十九章 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