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还是变化的,很快。
在之前没有人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大明帝国强大到让很多人都无所适从,他们的变化真的是让他们在这一刻都不知道到底该如何的做。
朝中的大臣们也觉得时间变得太快,他们不管怎么做,似乎都有一些跟不上朝廷发展的脚步,毕竟每天事情都有不同的发展,让他们不得不承认大明帝国的变化与他们息息相关。
越来越多的官员赶往皇宫,建文皇帝朱允炆快马召他们入宫,也让他们纷纷猜测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建建文皇帝朱允炆已经很久没有像这样做过了,没有招他们快速入工,甚至是还是非常着急的做这样的事情。
不一会儿所有的人都来了,庄中玉也在随后赶到整个皇宫之中,如今都是朝廷各部大员,除了在外的几人以外在京师的二品大人以上的人基本上都在这里了。
“今天招你们来,朕有两件事情要说。”
“陛下请说。”
议事长应声了一句,其他人也是这么个意思,皇帝既然有话要说,那就让他说吧,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这些年来已经习惯了,皇帝不是不管事,只是在某些时候并不希望他们用更多的事情来耽误这些。
“第1件事情就是朕南巡的时候将由太子监国,你们看一看哪些人留在京师辅政比较好。”
这件事情还是非常重要的,太子虽然年岁越来越大,但毕竟没有真正的处理过国家大事,就算是之前有过一些锻炼,也只不过是一些简单的事情,所以在这种程度下,建文皇帝朱允文肯定是不放心他做所有的事情的,自然有想方设法的让他多锻炼一番,甚至是通过这些来判断自己今后到底能做多少事情。
在做的诸位大臣,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之前其实就已经想到了这件事情,只不过皇帝不提他们也不会提的,毕竟谁提出来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不安好心的意思,毕竟这样的事情做多了也并不好,他们这些人心里都非常的清楚,朝中的大臣不可能完完全全什么都不管不顾答应他们做这些事情,那么只能在接下来的事情中来获得更多的保障。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讲,每一个人的权利范围都划分的很仔细,如果他们真的有什么疑心的话,一下子就会被其他人察觉出来,甚至可以说,在这个时候他们要是想一些不太靠谱的事情,也会很快暴露,所以更多的人都会谨言慎行。
这是在如今的大明朝廷一个最基本的准则,那就是什么时候都不要蔓延到其他人身上,甚至说通过自己的方法去做一些非法的事情,大明帝国不需要这样的操作,也不需要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更多朝廷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大明帝国的最高目标是至高无上的。
议事长齐泰齐大人,“陛下此举却为如今最好的方式,太子殿下如今也确实该学习如何处理正事了,不知陛下想要做到什么程度?”
这话由他来说还是可以的,毕竟如今他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可以说只要建文皇帝朱允文不干涉,很多事情齐泰就可以做主了。
其他人也微微点头,是啊,这才是最重要的,建文皇帝朱允炆又让太子如今做到什么地步,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主,还是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建文皇帝,朱允文下旨才行。
这是两种不同的状态,也是不同的态度,也会影响到下面官员和百姓们的想法,毕竟对于他们这些人说还是很看重这些的,大明帝国在如今的状态之下会出不少的事情,朝廷也会因为这些事情做更多的事儿。
建文皇帝朱允文之前也思索过,所以并没有多久的迟疑,直接说出来。
“既然监国,那么自然,按照之前的惯例监国太子吗?权力之前是什么惯例就按照什么惯例做,如今你们议事大会的权力也越来越大,朕不会做这些阻拦,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更何况你们不都是在京师吗?”
就算是需要离开京师伴驾的官员,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去,所以在建文皇帝看来他现在所做的事情,让这些人其实是非常可以处理的。
“既然如此,我们回去之后再讨论讨论,臣等在得出结果之后,会向陛下您正式报告。”
议事长齐泰齐大人又接了一句话,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不管是谁留在京师,谁离开京师议事长肯定会留在京师的。
“可以,那你们也尽快,这已经等不及了,虽然说南浔的时间迟迟不定,可也就在这一段时间了,等你们把手里的事情基本上确定的差不多了,朕就离开京师了,朕真的很想快速的去看一看大明帝国在如今的状态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这确确实实是一个事实,方中愈一直都知道建文皇帝朱允文非常的着急,在皇宫里实在是太久太久了,当初太祖高皇帝,所以说一直都支持他成为大明天,可是被在皇宫禁足的事情还是一直让他有些阴影,所以在这个时候多多少少还是渴望自由的,更何况作为如今名声在外的千古一帝,他也想看看自己名下的大明帝国到底是个什么状况。
诸位大臣还是非常理解的,皇帝不再像之前一样,他们可以劝阻,如今代表儒家最大的思想分支的孔家已经倒台了,现如今上台的孔家三房,更多的是挂着一个牌子,甚至连衍圣公的爵位都已经被朝廷取消,只是奉命祭祀。
所以他们早就知晓了,儒家想要翻身,靠的是真正的能给大明帝国带来好处,而不是像之前的那样标榜着只有儒家才能治天下,天已经变了,不再是他们之前想的那样了,所以一个个都非常的小心谨慎,生怕触碰到了其他人的实际利益,威胁到了大明帝国的统治,让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底线被他们突破最终受到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打击。
这种事情还是可能发生的,毕竟他们这些人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只是朝廷的官员背后牵扯的力量也很多,再加上就算朝廷如何阻止他们拉帮结派,可是毕竟人都是有私心的,各种关系的存在也让他们在有些时候不得不考虑一些具体的状况,而那些状况最终会影响到他们的判断,这件事情一直都是存在的,就好像方中月就算他表现的特别的公正,其他人也会想方设法的向他靠近,甚至可以说把整件事情在他可以的权力范围内获取到最大的范围。
“…这第2件事情嘛,也非常的重要,之前你们一直说中式的事情需要加快处理的,一直觉得正对他们太过仁慈,又太过放松,这些年来也让他们滋生了不少的放肆情绪,所以之前出了不少的事情,现在朕有了其他的想法。
当然也说不上是其他的想法,只是这一段时间事情出来的比较多,太子也曾在我面前提到他,也希望皇室能有更多的宗室子弟出来做事。
所以朕也打算考虑一下,在之前的分封请加快速度。”
“陛下仁慈,实乃宗室之福。
”
不管他们之前是有什么样的想法,不管之前遭遇的什么,至少现在金融皇帝朱允文对他们的想法更加如此了,不过这些大臣们心里也清楚,有些事情是有一个限度的,如果真的超过那些限度,不到建文皇帝朱允炆那里,他们这些朝中大臣也会想方设法的处理掉那些事情的。
他们这些人不仅仅要保证自己的利益,同时也要保证大明帝国的利益,如果帝国都没有利益可言了,那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甚至可以说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所有的事情都和之前是不一样的,大明帝国必须在这一刻考虑到更多的事情,所以这些事情最终都会变得更加容易起来。
“秦王希望前往欧罗巴作为帝国的使者,不知道你们觉得可不可以?”
虽然之前建文皇帝朱允文已经做了决定,可是这个时候还是要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大明帝国不能像之前一样一个人就把所有的决定都做了,毕竟那样的话可能会出现偏颇,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大明帝国的发展,他们这些人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存在的,所以对于所有的一切都应该在一定可行的范围内受到控制。
再加上这些年来,这些大臣们早已经习惯了建文皇帝朱允炆我们在很多的时候把事情放到他们身上来,由他们来做决定,众多的人讨论之后,能得出一个相对令大家都满意的结果,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建文皇帝朱允文一律坚持,其他人就算是防备也没有办法,可是最终却带来一些不好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愿意让其他人都知道,最终才来解决问题的。
欧罗巴那边现在其实也不太平,只不过有很多人都听说了大明的强大和富庶,他们更多的是想来看一下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家是不是真的那么富有,这也是他们内心的贪欲之一,如果这个国家没有他们展现的那么强大,是不是他们可以从里面分一杯羹呢?这就是那些人的想法。
听起来似乎不太可能,可是这就是事实,那些人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这样的想法,甚至认为也许可以真的在神秘的东方获取一些财富,毕竟那些帝国也是要发展的。
贸易只是最简单的一种经济交流方式,更多的还是掠夺和破坏,只有掠夺才能不费吹灰之力,简单的说,只要他们自己的力量足够强大,他们是可以不断的掠夺的,这就是他们的想法。
“可以是可以,不过这也确实比较危险,欧罗巴毕竟离大明本土较远,这海上的行程恐怕还要耽误一段时间,再加上朝廷,虽然如今越来越强大,可是对于那些国家他们还是陌生的,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咱们有什么样的能力,也就是说可能会处于一个危险的境地,秦王能够接受这样的情况吗?”
刑部上书暴昭提出了这个疑问,他们这些人虽然说各自有各自的专业态度,但是在某些方面大量的知识还是要学习的,更何况如果不了解这些其他国家的事,如今在朝廷上还是有不少问题的,毕竟他们这些人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可以说更多的要要求自己懂得更多,否则的话,做出某些决定的时候就有局限性,再加上金融皇帝朱允文的见识比他们越来越多,他们也不得不想方设法的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的强大,不然的话带来的问题还是非常重的。
“是啊,陛下此去危险重重,再加上我们也没有办法确定那些沿途的国家是否对咱们都有好感,这些年来朝廷的海上探索队更多的时候还是发生了不少冲突的,毕竟咱们对他们来说是外来者,有些事情不是用道理能够讲得通的,想必陛下你也都清楚。”
其他人也纷纷复合是的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朝廷就算是越来越强大,可是其他人不认可或者没见过的话,总是会觉得自己特别的强大,所以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些问题的,不管之前他们是怎么做的,现如今现在这样的话,有问题可能会葬送秦王和秦王身边的陪同人员。
“中愈你说呢?”
建文皇帝朱允文有些好笑,每次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房东也都在一旁装死,反正也不说话,他都是在之前把话说了,在事情中间的时候从来不把自己的意见发表出来,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他更多的表现的都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那就是随便其他人怎么猜,怎么说自己就是不发表意见。
其他人也都知道他的意见,最终的时候。
都会变成皇帝朱允文的意见,所以帮大家多多少少都习惯这种感觉之后,也就无视了每次开会的时候,方中愈不主动发言的事情。
虽然说并不是一个好习惯,可是对于更多人来讲,他们是真的已经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