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阳春三月

时间过的飞快,好像是流水一样,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过了三个月左右了。

这三个月之中,朱厚煌都在非常忙碌之中,根本来不及想一想,到底做了一些什么,时间就已经匆匆的过去了。

朱厚煌完全错误的估计了流民数量,年关左右,朱厚煌根本没有来得及与母亲吴太后吃上一顿年夜饭。一直在忙碌之中。

在将十数万人都安置下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不可否认,所谓的流民之中,还有很多地痞流氓一起并地方官,以流民的名义送了过来。

十几万流民一古脑塞进了东雍,什么问题都可能发生了。比如粮食问题。朱厚煌已经好几次命令紧急采购南洋的粮食,再比如治安问题,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不过最大的问题,还是官员的不足。

雍国本来的官员就不够用,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人,能办事的人,更是捉襟见肘。在流民刚刚涌入之后,朱厚煌立即开启了一次吏试,还是和上一次一样,凡是参加的人都被选中了,一古脑塞进了官府之中。

为了管理方便,朱厚煌也正式将东雍划分为两个府,一个是雍北府,府治是北港。一是雍南府,府治为大员,分别以李世贵,与王鹤年为知府。

李世贵从白身,贼寇为知府,只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真是被不知道多少人嫉妒。不过朱厚煌如此奖赏李世贵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东雍迁来这么多人。这些人都在开垦荒地,等他们有产出,最少在一年之后了。即便是一年之后,这些人也不过是自给自足而已。根本不会给朱厚煌带来多少的收益。这个时候,李世贵给朱厚煌提出了。提前开矿。

李世贵也不是空口白牙提出这个问题,而是在北港附近找到了铁矿与煤矿。朱厚煌大喜过望。立即将从青壮之中,挑选很多身强力壮的人作为矿工。开始开矿。

李世贵成为雍北知府,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一次流民引进,进入雍北与雍南的人数几乎相当,从人口上来说,雍北几乎好像吃气球一样胀大成一个与雍南相提并论的地方,而这一切都是在北港县的基础上完成的。雍北升格为府,自然要首先提拔重用李世贵了。

这三个月来,流民也都安置下去了,特别是雍北新建了好几个县,才算是消化下去。不过最困难的时间并没有过去。这里指的困难是财政困难。运输,安置十几万人,将朱厚煌积蓄的一些银两全部消耗殆尽了,朱厚煌现在是靠着金矿每月的产出,来维持两个府的基础运行的。

至于海上贸易的产出,全部投入了维持十几万流民的口粮之中。

说起海上贸易,不得不说许栋,许栋驻扎琉球,看护北港,琉球。日本,航线。与倭寇,与海商,几乎无日不战,而日本航线的收获,在维持许栋所部的所需之后,也所剩无几了。

至少在,许栋真正独占航线之后。才能有大规模收益。

这三个月时间,朱厚煌几乎什么也不敢做,唯恐任何大行动,都是会引起财政方面的崩溃,连雍王亲兵的训练也减少了。

此刻朱厚煌就在北港坐镇,他要验看他们这三个月的成果。

朱厚煌在得到李世贵的报告之后,就立即找了几家铁匠,让他们在北港炼铁。

朱厚煌虽然听说过,什么小高炉之法,也听过什么平炉,转炉之法。但是从来是这些方法知道他,他不知道这些名词下面,到底是什么概念。

朱厚煌索性不去仔细研究,这些名词下面代表的意义,只找来一些能工巧匠,提出要求,他需要大量的钢。大量的铁,让他们想办法去办。

不过朱厚煌很明显的失望了,这些铁匠用得还是灌钢法。

不管怎么说,这种将生铁与熟铁混合在一起。锻炼成钢的方法,让朱厚煌根本不指望他的成本与效率。

不过朱厚煌没有发脾气,不过怎么说,从此之后雍国已经能生产铁器了,至雍王亲兵的一些兵器,还有雍国的一些农具,不用从外面买了。这也算是一处好处。

朱厚煌说道:“每人赏银五两。”

“谢殿下,”几个工匠连忙扣头,谢恩。

朱厚煌说道:“不过,孤要得炼钢之法,是一炉出来就是钢,不需要重现锻打。”

“怎么可能?”众工匠纷纷对视,最后一个老头子,身上批着一件马甲,一根根白发就好像是银针一样,说道:“大王,这老祖宗传下来的炼钢之法,就是这样的。”

有人开口,众工匠纷纷迎和道:“是啊是啊。”

“哼。”朱厚煌冷哼一声,这些工匠瞬间想起了上下尊卑,立即垂下头。好像是一个木头人一样,一句话也不说。

朱厚煌说道:“能办到,我所说的炼钢之发,赏黄金万两。”

黄金万两,对这些工匠来说,根本是不可想象的财富。一时间所有工匠的眼睛之中,都充满了欲望。

朱厚煌微微点头,忽然一个人上来,对朱厚煌耳语说道:“殿下,陆尚书被辞官了。”

“真得吗?”朱厚煌大喜过望。不要怪朱厚煌幸灾乐祸。而是朱厚煌彻底明白了自己与大明顶尖人才之间的距离。

并不是朱厚煌妄自菲薄。他纵然有很多见识,也懂的不少大明世人,不懂的,不明白的知识,但是真正管理雍国的时候,朱厚煌才发现很多东西并不是自己想象的。

朱厚煌感觉到自己已经有很大的长进了,比起刚刚出京的时候,要成熟了不知道了多少倍。真正维持住雍国,他也能做到。但是想让雍国发展成一个与大明相媲美的殖民大帝国。单单靠自己绝对不可能,必须有天下顶尖人才相助。

而陆完出将入相,正是一等一的人才。这个人才即将到手,朱厚煌岂能不高兴。

一个吏部天官的去职,从来不是一个单独的辞职的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风波。虽然朱厚煌知道陆完迟早要被去职。但是到底那一天,却不知道,现在第二个靴子总算是落地了。

朱厚煌问道:“陆尚书,现在在什么地方?”

“已经乘传,沿着运河南下了。据传要回乡。”

“陆尚书,是何方人士?”朱厚煌问道。

“长洲人。”

长洲就是现代的苏州。也算是江南繁华之地。朱厚煌算了算里程,立即吩咐说道:“准备船只,孤要去一趟长洲。”

藩王擅自离开藩国,是一件犯忌讳的事情,不过朱厚煌并不在意这一点,他有正德撑腰,这些小问题,根本不会拿来难为他。像陆完这样的大才,而是年事已高,是自己爷爷辈的。怎么也要亲自上门,以示尊重。

“是。”

从北港到苏州,顺风顺水的话,也不过一两日工夫。就到了地方。

朱厚煌在苏州等了数日,一艘官船停到了苏州码头边上,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下了船眺望四周,长叹说道:“风景依旧,可惜我依旧老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全公何必言老啊?”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恭恭敬敬的,好像是子侄辈的样子,在岸上等这他。

陆完眼睛一瞄,看出这个一般的气质,说道:“雍王殿下?”

说话的人正是朱厚煌。朱厚煌说道:“小子朱厚煌,拜见陆尚书,还请陆尚书不以小子愚钝教授小子。”

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仪之死第五十三章 台湾计划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师学院第三百一十三章 苏禄第五百六十七章 张璁三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龙城围城战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战四第七百五十六章 应对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龙会战九第四百七十九章陆地泥泽第三百零五章 暹罗第十五章 见托梅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试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庆攻防战七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矿生产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内与细川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庆攻防战七第五百六十四章 东雍近况五第四百二十四章 决策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战第三百三十九章 争贡之争二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华的突围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线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战四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乱之加剧二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军制第七百三十章 杨廷和之死四第十八章 经纬【1】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晋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桥之战十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四百一十八章 麦哲伦东雍游记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第一百零一章 许栋归来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变应万变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八百六十五章 会稽山之战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十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战第九章 打虎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群岛结束战斗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犹豫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战六第四百八十九章 铸炮问题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战四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战三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八十六章 勾心斗角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给出的出路第八百二十四章 对策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马六甲城下二第十四章 地图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势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战三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锅三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战第三百四十八章 双城战记四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龙会战十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庆攻防战四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二百五十章 锁城法第九百零七章 兵临城下第三百三十七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视吕宋第一百零一章 许栋归来第九章 打虎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一百三十章 邵县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烧赣江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东雍近况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问题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庆攻防战完第四百五十章 接战九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礼物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八百零三章 奴隶贸易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会议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战五第八百二十九章 东雍之战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群集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东雍根本策二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战尾声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气象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庆攻防战十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厦门湾之战五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战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桥之战八第五十八章 东雍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师与商船的区分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