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秋风起

时间转眼过去。

秋风渐起,北京比南方的冷得稍早一点。

朱厚煌这一段时间之内,一直忙碌无比。

他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说训练那三百军队。

正如军队并不多。只有三百人,但是朱厚煌将这三百人当成了自己起家的本钱,不管是干什么,手中有一支军队,总是好办一点。

不训练士卒,不知道里面门道。

虽然朱厚煌亲自训练的时间少,一般都是吴明操练,但是所有训练标准都是朱厚煌自己定下来。朱厚煌主要任务是整个部队的后勤。

比如说,他们身穿的鸳鸯战袄。

不过这样的鸳鸯战袄在朱厚煌的眼睛之中,不过是红色的大棉袄而已。让朱厚煌有一种冲动,他想试试后世的军大衣防刀剑功能如何。不过老实的说,并不能说这些鸳鸯战袄一无是处,最少鸳鸯战袄并不是单纯的大棉衣,鸳鸯战袄之中的棉花,都不是普通棉花,用要几斤棉花,用力的击打,压制成薄片,以日晒不崩为标准。这样的棉花已经可以称为棉甲了。

这些棉甲之中,还有夹杂铁丝网,外面还会钉有铁片。铜钉,看上去也算威武非常。总体来说有十五斤二十斤左右。也不算太重。

不过朱厚煌吐槽他们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整个夏天之中,所有士卒都穿着这样的棉甲训练,中暑的不要太多啊。而且明朝的整个军工体系都有问题。

朱厚煌要的东西,有钱宁打过招呼,没有人为了区区三百套棉甲去得罪钱宁,但是大明其他部队的鸳鸯战袄就不是这个样子了。棉花缺斤少两,中间的铁丝有得根本没有,外面的铁片什么的也都是样子货,还不如后世的军大衣。

不过,朱厚煌知道又如何。

他知道为了他这点东西,特别是数百支燧发枪,已经让整个京师的工匠怨声载道了。

并不是大明就没有手艺高超的工匠,而是大明对工匠的待遇根本不行。

所有工匠都是匠户。匠户生活艰难之极,也没有社会地位,而且大明军队体系,特别是京营,早就是一个大窟窿了。从土木堡之变之后,京营就已经成为形式上存在了,而且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京营几乎派不上一点用场了,三十万京营,能用的不过是正德挑挑拣拣的东西两厅,不过数万而已。

这还是正德这个好武的皇帝一力振作的结果,在正德之后,更是江河日下,在嘉靖中,就有京师被包围的情况发生,可见京营的衰败。

不过京营战力都这样了,但是银子一点也没有少啊。

不过所有银子都被主管京营大明勋贵瓜分了。

匠户更是如此,作为副属于大明军事体系的一部分,而且是最不受重视的一部分。匠户本来的日子都不好,在匠户体系之下,一人为匠户,子子孙孙都是匠户,按规定,必须要坐班,所谓坐班就是自带干粮,去官方指定地方为官府打造兵器,有得是五年轮一年,或者说一年轮三个月。

好吧,上面已经够苦。不过请你将上面的数据忘记,因为,匠户面对的更多是不见纸面的义务。比如说长官的私活。

现在很多人还在为老板干私活。古代更不要说了,官吏对匠户的剥削,有很多匠户,经年不许回家,以至于匠户纷纷逃亡,还有典儿卖女。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匠户们也有自己的应对之道,那就是偷工减料。没办法,人都要活着吧。

最后只好将办法想在原材料之上,古代的铁了,棉花了,都是很值钱的。克扣一点都能应付一年人的生活。

在集体的,制度的贪污之下,任何人也没有任何办法。

这种情况,就反应到了火器上,就演变成了军中不爱用火器。

为什么这样,因为铁的原因。中国铁矿石品味并不高。而火统对铁的要求很高,必须将十斤铁锻敲成一斤钢,这种铁才适合打造火统。冷兵器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好是坏,而火器,你不开火,并不知道他会不会炸膛,也不知道他会在什么时候炸膛。这里面有很多门道。

朱厚煌要求钱宁的提供的燧发枪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钱宁可不管这个问题。他直接强压下来,要求工匠拿出合格的产品。

作为一个小小的匠户,贪污原材料的时候,不过得小头而已,甚至供给他们的原材料本身就有问题,但是钱宁的压力之下,那些官吏却不管那么多。一定要合格产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朱厚煌甚至知道,为了几百根火统,已经有好几条人命投进去了。

朱厚煌也是后来才知道了。

才知道,他被整个京师的匠户当成了吃人的大魔王。

这又是给了朱厚煌当头一棒。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他甚至感觉自己好像是堂吉诃德,一个人与整个世界做战。

从此,朱厚煌沉默了,不再匆匆忙忙的做什么事情了。而是安分下来,只做两件事情,就是练兵,与经纬度的问题,不过经纬度的问题,已经演变成了历法问题。朱厚煌向正德建言之后,正德也算是从善如流,与杨廷和一起接见了朱裕,杨廷和这边,杨慎已经做了工作。杨廷和这边一点头。事情就定下来。

正德的中旨也变成了正儿八经,有内阁附署的圣旨。一大批数学家,天文学家。完全验证的日心说,并在这个基础之上,开始推演历法。反而成为正德一朝的一件盛事。

不过朱厚煌的主导权完全没有了,因为现在这一件事情的主导权在内阁之中,他唯一对这一件事情有影响的就是两件事情,朱裕答应将推演历法的过程,以阿拉伯数字给朱厚煌一份报告,另一件事情,就是朱厚煌提出的经纬之法,会协商解决掉的。

其余的朱厚煌一点都插不上手了。

士林之中,只知道是杨慎的功劳,而不提朱厚煌哪怕一个字。并不是杨慎要抢朱厚煌的功劳,而是杨慎如实说,大家都不信,反而觉得杨慎一定是给朱厚煌张目,怀疑杨廷和会不会已经在朱厚煌身上下注了,吓得杨慎也不敢开口了。

皇位之争,说不定就会血流成河,杨慎哪里敢乱说话。

这一次次打击之下,朱厚煌除却有时间在正德身边刷刷存在感之外,就是努力练兵,努力读书,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史书。

之前,朱厚煌还觉得自己是穿越者,很有优越感。但是如今,朱厚煌一点也不感到优越了。

面对杨慎,不,朱厚煌面对任何一个人,都有一种智商被压制的感觉。

其实,并不是智商被压制,而是因为正德是大明的中心,凡是能站在正德身边的人都是一等一的人才,都是从不知道多少人之中爬出来的,根本不是朱厚煌这样连办公室政治都玩不转的人能够玩得起,而且他面对是与主流格格不入的一个体系。

压制他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朱元璋留下的大明王朝。

朱元璋是一个将小农经济发展到极致的人,并且整个大明就是以自耕农,为基础的王朝。又被文官获得主导权之后,向他们想要的方向扭曲的王朝。面对这样层层叠叠,盘根错节的体系,作为帝国的主宰,正德都没有任何办法,也只能抓住武力来显示自己的存在,不要说区区的一个朱厚煌了。

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战四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庆攻防战七第三百三十八章 争贡之争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国人在西班牙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宁王之乱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龙之变七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乱之加剧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庆攻防战十七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国吏试第八百九十四章 镇江第五百三十八章 麦哲伦的遭遇三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战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归五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恶风南来第一百四十二章 恶风南来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国兵制第八百四十三章 郑绥第三百二十一章 吕宋许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军计划第七百九十七章 对淡目过的作战准备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对马岛之战七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问题第五十三章 台湾计划第三十章 宣府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势第一百八十三章 征蛮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晋府第一百一十四章 杨廷和的安排第六百一十章 升龙围城战十五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势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论杨慎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龙会战十二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庆攻防战九第三十五章 应州之战王勋【三】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三百零九章 与敌同行第五百一十八章 脱离北京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二百一十章 铁作与炮场第十八章 经纬【1】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盗会盟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东雍根本策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战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线第一百零八章 吴氏出京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师学院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群岛结束战斗二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五百六十章东雍近况第六百四十五章 经济危机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国吏试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战事七第一百六十六章 扫平矿区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六十章 土盘算法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群岛之战四第十三章 狩猎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龙会战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与外城之间第一百三十六章 刘师爷奇遇记第二百九十三章 视察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袭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烧泉州第六百六十八章 与朝鲜官僚的接触第三百四十七章 双城战记三第四百零一章 善后二第三百一十章 横渡南洋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战八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十四章 地图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机人的准备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战争六第七百九十二章 亚齐的覆灭二第五章 演武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战事六第四百零五章 陆完的病情第七百九十一章 亚齐的覆灭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战六第一百六十六章 扫平矿区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六百零五章 升龙围城战十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马六甲海战三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气象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战事六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战升龙四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华守福宁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