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

正德察言观色的本领不轻,立即说道:“母后,不用担心,孩儿不会让这父皇与母后身后凄凉的。”

说话之间,正德猛地咳嗽起来,之前正德的咳嗽非常剧烈,如同天崩地坼一般,但是现在正德的咳嗽却变得很是轻微,好像是一声接着一声的轻喘,并不是正德的咳嗽程度降低了,而是正德的身体远远不如当初了,猛烈的咳嗽也咳嗽不来了。

“傻孩子说什么啊。你好好养病就是了,来日方长。”张太后与正德说话之间,动了感情,也不愿意硬逼正德许下什么承诺,毕竟正德年纪还轻,往常也没有生过什么病,身体历来很好。而过继的孙子,哪里比得过亲孙子,而起张太后听所正德不想传位于继子,反而想传位于堂弟。更不愿意谈下去了。如果不是正德病体虚弱,张太后非要好好像训斥正德一番,说什么傻话。

但是杨廷和却不这样想,他眼睛一动,说道:“陛下仁德感动上天,臣尊陛下旨意,当选三五成年宗室入京,请陛下从中择优便是。”

正德眼睛一转看向了杨廷和,杨廷和微微垂下眼帘,不与正德的眼神对视。

正德心中一阵恼怒,随即感到一阵虚弱,他连生气的力气都没有了。他说道:“好,传雍王进京。”他对自己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有些怀疑了,下意思想将雍王召回来,一来是雍王刚刚大胜马六甲,今后一段时间,南洋一带没有大战了,正德已经有三年没有见过雍王了,想听听雍王在南洋的所见所闻,二来就是为了保险。

正德心中觉得自己还是能熬过去的,只是他做为皇帝却要做完全的准备。

杨廷和刚刚想要否定正德所言,随即心中暗暗想道:“如果,我不给陛下面子,雍王固然来不了京师,但是其他人恐怕也来不来京师了。如何陛下伤势沉重,一旦有事,从近支藩王之中选出继位之人,稍有不甚,就天下大乱。”

如果没有雍王,杨廷和不会这么担心,而是朱厚煌这位雍王殿下,刚刚有胜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一旦正德驾崩,继位之人,不是雍王,而且还没有到北京,到时候雍王一旦有什么不规的心思,说不得江南有披战火。所以杨廷和不敢,也不想让储位悬空,他说道:“臣定召兴王,岐王,雍王三王入京。”

正德的意思是召雍王一人,但是到了杨廷和口中就变成了三王入京。

正德知道这是交易,如果正德不答应,这一封圣旨定然会顶在内阁。引发君臣的全面冲突。正德越发觉得身体是一切的本钱,如果正德身体好,且不说杨廷和敢不敢这样做,就是他敢这样做,正德也有的是手段收拾这文武百官,但是正德现在连咳嗽的力气都不大够了。那有心思与内阁纠缠。一摆手说道:“准。”

杨廷和自然知道正德对雍王的支持,他已经同意了雍王来京,因为在他看来雍王在京师要比在东雍好收拾。如果雍王在东雍,非要发大兵征讨不成,唯独在京师,一个捕快就能拿下来。杨廷和低着头闪过一丝光芒暗道:“雍王殿下,莫怪老臣无礼了。”

杨廷和宁可让三王在北京斗个昏天暗地,也不愿意放三王回封地,现在藩王不掌管实权。但是影响力还是有的。如果正德驾崩,皇位空悬的话,说不定引发什么乱子。不管杨廷和承不承认,夺嫡之争已经开始了。所以杨廷和宁肯将这些人全部弄到京师,让他们在京师杀一个血流成河,也不愿意,让乱象下放到地方,说不定引发一场大明数王之乱。到那时候就更不好收拾了。

张太后对这个结果不满意,但是无法反驳了。他气冲冲的走了,但是夏皇后却留了下来,接管了对正德的所有服侍。

杨廷和根本没有离开豹房,就在豹房住下来。不过召三王入京的旨意,却传遍天下了。天下之间沸腾的议论之声,却忽然窒息了。因为大明多少年的嫡长继承制,夺嫡之事,都是口口相传。而今日一场夺嫡大戏,正演到了精彩之处,所以都都等着看夺嫡大战怎么展开了。

吴凤仪在京师暗手,立即将消息传递过来,圣旨还没有到东雍之前,朱厚煌就得到了详细的消息,朱厚煌连忙找了王阳明来请教。

“王师,陛下命相召?弟子该怎么办啊?”正德问道。

王阳明说道:“就看陛下有没有那个心思了?”

朱厚煌沉默了好一阵子,说道:“孤不想违背陛下的希望。”

王阳明说道:“既然如此,殿下又何必来问老臣。”

朱厚煌再次行礼道:“如果上阵打仗,弟子敢言不输任何人,但是此去却不是上战场,而危险程度还在战场之外。所以弟子斗胆请王师,随我北京一行。”

朱厚煌说完这个话,心中也忐忑,不知道王阳明会不会答应下来。他再次知道他自己身边的人才比较少,此去北京也只有王阳明能派上用场。但是王阳明之所以来东雍,也不过是受了皇命而已,是不是和自己一条心,朱厚煌也不大清楚。但是事到临头,也只好如此相请了。

不过朱厚煌却可以肯定,王阳明绝非两面三刀之辈,纵然不在这一件事情上助他,也只会开口回绝,绝对不会暗地里用阴私伎俩。

王阳明一时间左右为难。

王阳明觉得大明至此,也需要到了励精图治的地步,但是朱厚煌能否担当起这个责任,正德却不知道。他思量半日,心中 长叹一声,暗道:”不管怎么说,雍王都是我的弟子。我总不能见死不救啊?”王阳明抬起头来说道:“好,臣答应与殿下走一趟,不过臣有些话事先要与殿下商量好。”

朱厚煌说道:“师傅请讲,孤洗耳恭听。”

王阳明正色道:“此去北京,可顺取,不可强求。既然陛下有意于殿下,那自然再好不过了,但是如果最后结果有差,老臣希望殿下能坦然接受。”

朱厚煌激动之色,缓缓变淡了。说道:“在老师眼中,弟子的胜算不大?”

王阳明说道:“未料胜,先料败,本是兵家常理。殿下不必多想。”

只是王阳明的话让朱厚煌怎么不多想,他也知道内阁六部对朱厚煌的意见,他们都是激烈发对。之前还有几分把握,但是听王阳明一说,却没有了。

王阳明觉得雍王的储位确定,都系于正德一身,如果正德去世早了。这皇位绝对没有雍王了,大明皇帝有几人的遗诏是自己写,那些代写遗诏翰林院到底听谁的话,不问可知。但是正德如果平平安安的熬过去了,病好之后,正德大概会有另外一个心思。

病人的思路与健康时候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

正德一旦康复,未必会兑现此刻的诺言。而雍王所有指望都在正德身上,却不知道皇帝这种生物是最不可信的。

除非,朱厚煌一到北京,正德正好病重,朱厚煌能与正德见上最后一面,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上。将这一件事情给敲定,如果不能,其中的变数实在是太多了。只是王阳明没有将自己也算进去,他虽然跟着朱厚煌去北京,却没有竭尽全力为朱厚煌夺位的心思。

朱厚煌长叹道:“孤有东雍已经足够,此去北京不过不负皇兄之念,至于其他不敢强求。”

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乱之加剧三第六百七十七章 对马岛之战七第六百三十章 经年之后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战二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群集二第七十六章 李良钦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乱之谢氏灭门案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经年之后二第十八章 经纬【1】第八十四章 台湾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养生息第四百五十四章 决心与准备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临南昌第三百零七章 暹罗三第六十章 土盘算法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华的突围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战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八百八十六章 胜负手完第四百一十七章 临时和议第三十三章 应州之战 王勋【一】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战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离北京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六百零七章 升龙围城战十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爱我 陆公杀我第二百六十章 万锐之死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八百零三章 奴隶贸易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战三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八百八十三章 胜负手十八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二十四章 死谏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乱的平息四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华守福宁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争功三第五百七十章 蒋氏二第七十七章 李良钦【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鲜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战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云海关下五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龙围城战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龙之变七第八百章 余波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战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战三第三十七章 应州之战决战之前第二百八十八章 开源节流第十八章 经纬【1】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势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六百三十章 经年之后第四百八十章 亚伯奎的意志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响三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蝉脱壳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烧赣江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战余波二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五百六十章东雍近况第一百零九章 许小妹第三十六章 应州之战之桑干河前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矿第五百六十六章 张璁二第四十七章礼第六百二十四章 马六甲城下二第一章 元宵宴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七十四章 平乱【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宁王之乱四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战二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仪之死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绽第一百五十六章 许蓝与许松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战五第四百章 善后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战四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战二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马六甲海战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龙之变六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战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获的日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争贡之争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战争五第六百九十章 夜袭第八百八十章 胜负手十五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军?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矿生产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庆攻防战十六第四百七十三章 厦门湾之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