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在人群之中,也不过如此而已。不过比起手-榴弹带来的直接杀伤,俞大猷更注重他带来的间接杀伤,只见手-榴弹的轰鸣之声,在莫军之中爆炸开来,整个莫军一震,士气立即开始浮动起来,再加上另一轮手-榴弹的砸了出来,本来士气浮动的莫军,立即承受不住了。
俞大猷一声呐喊,猛地向前一扑。长枪猛地一甩,数个莫军猛地飞了出来,打开出一个空档。本来被手榴-弹震晕头转向的时候,俞大猷奋起力量冲了过去。一举击溃了莫军的阵型。
俞大猷好像是一根针一样,一下子刺穿看上去好像是本来已经军心浮动的莫军。
莫登庸脸色铁青无比,眼睁睁看着有几名士卒承受不住压力向后面逃走。他立即知道,已经无可挽回了。
莫登庸立即指挥身边的亲卫,说道:“列阵列阵。”在莫登庸在指挥之下。莫登庸身边的数百人立即以莫登庸中心列阵,一道浅浅阵线挡住了溃兵。莫登庸最显眼的地方,大声指挥道:“所有人在阵后列阵,所有人在阵后列阵。”
这些士卒都是莫登庸的老班底,莫登庸在他们心中非常有威望,虽然他们已经惊慌失措,但是依旧本能的听从莫登庸的命令。匆匆忙忙的在阵后列阵。
如此莫登庸指挥的单薄的阵型立即变得充盈起来。
俞大猷衔尾追杀,看到这个局面,想冲过去将敌军的阵营给打崩,但是俞大猷重重的出了一口气,感觉肌肉上有微微的酸痛之感。他心中一凛。立即知道,不能再继续了。
打仗打的就是体力,这个时代的体力就好像是后世的石油,不管是多厉害的坦克,没有了油料,什么用也没有。而这个时代体力耗尽,不管多少精锐的军队,也没有一点用处。对麾下士卒体力的估计,是一个将军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素质。
俞大猷知道以他的体力都觉得有一点疲惫,那么他麾下士卒的体力,也下降到警戒线了。
如果莫军只有眼前的这一支。俞大猷拼尽全力,也要将他们打崩,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所以俞大猷要保持一点体力。
体力消耗有这样的规律,如果是消耗的比较少,稍稍休息一会儿,就会恢复过来,如果体力消耗过大,越休息,就越累。不经过充分的休息,是无法恢复过来的,所以敌人这么多,俞大猷绝对不能让自己部下这样的陷入一时间无法恢复过来的警惕。
所以,俞大猷必须见好就收了。
俞大猷看见一个老者在阵前收拢溃军,并让这些溃军迅速重整阵列,让俞大猷大为叹服。
所谓覆水难收,所谓兵败如山倒。显示一个将军能力的时候,最好时机就是看他逆境之中的所作所为。俞大猷自忖如果自己处于这个境地,不知道能不能收拢溃兵。不过,俞大猷绝对不会让自己处于这样的境地。
不过,敌之英雄,就是我之仇寇。
俞大猷眼睛一缩,锁定了这个老者,手中长枪抡出去,一根长枪好像是床弩喷射出去的一样。瞬间迸射向这个老者。
这个老者就是莫登庸。
危机时机莫登庸年轻时候千锤百炼的对危险的直觉再次救了他。
莫登庸只觉浑身汗毛竖起,似乎身边的所有声音都寂静了。他下意思的抽刀一击,“叮当”一声巨响,莫登庸只觉得双手发麻。长刀这折断了,半截刀栽倒在地面之上。莫登庸的目光顺着长枪射来的方向看过去,正好看见一个年轻小将,一身铠甲大半被鲜血染红了,一对眼睛却没有一点淋漓的杀气,反而平静的好像是水潭一样。
此刻莫登庸冷汗才冒出来。
不过,俞大猷的攻势也就到此为止了。俞大猷下令收兵。
刀锋营的士卒,在俞大猷命令,雍军立即收手了。刀锋营重新在俞大猷面前集合,这一次战斗,刀锋营的死亡的不足百人,伤亡要多一点,但是重伤的并不多,还能继续战斗。还有一些跑得慢的莫军。刀锋营抓住了。莫登庸调整刀锋营的位置,将受伤的士卒安排在后阵,重伤失去战斗力的,与军医在后面,并将所有俘虏都抓起来,也让他们看管。
俘虏的数量并不多,毕竟,刀锋营没有刻意抓俘虏。
俞大猷安排好之后。随口将俘虏叫过来,问道:“刚刚收拢败兵的将军是谁?”
“是我们大王。”
“大王?”俞大猷一时间反应不过了,瞬间抓住关键,说道:“是莫登庸。”
俘虏被俞大猷的反应吓住了。结结巴巴的说道:“是。”
俞大猷一瞬间感到了后悔。他要是知道,这个人就是莫登庸的,他早就冲过去,斩杀莫登庸了。莫登庸一死。那么他在这里全军覆没,也是值得的。没有莫登庸的莫军,和有莫登庸的莫军,根本就是两个样子。再加上莫登庸的继承人莫登瀛,已经死了,这一段时间莫登庸的继承人,根本是空悬的,只要莫登庸一死,莫氏恐怕要分崩离析了。
千载难逢的机会,就被硬生生的的错过了,俞大猷心中岂能不懊悔啊,俞大猷立即转眼看过去。却发现莫登庸已经隐藏在战阵之中,虽然俞大猷看来在,这个阵势不堪一击。但是俞大猷有信心破阵,但是没有信心抓住莫登庸。
此刻莫登庸也在准备。
“命令,前队立即离开,从后队转过来。”
莫登庸知道此刻在看不见的地方,雍军一定在狂奔过来。所以莫登庸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即便是最坏的阶段,莫登庸也要保证有莫军一部分能撤出去。因为全军覆没的话,莫氏根本承受不了这样的损失。
不过,这是最坏的想法,在莫登庸想来,这么远的距离,雍军追不过来的可能性更大一点。他还是几成把握全身而退。莫登庸不要求别的,只要求能逼退雍军,让他们不能干扰自己撤军。就可以了。
两军静静的对峙,重新折返回的莫军,重现列阵,而俞大猷的刀锋营也不顾地面上的泥泞,全部席地而坐,开始慢慢的吃干粮,喝水,静静的休息,等待着这一战。
莫登庸首先发难,莫登庸将后面的援军列在阵前,立即发动了进攻。
俞大猷说道:“起身。”
刷的一声,所有人都站起来了。这一段时间,已经让刀锋营的体力恢复的七七八八了。可以一战了。
虽然莫军开始进攻,但是真正拉开战斗的却是俞大猷。
俞大猷依旧是身先士卒的冲了过去,这样规模不大的战斗之中,将领的表现,相当之重要。
双方一交锋就陷入的了焦灼之中。
莫军人数依旧超过一万人了,不过莫登庸身边都是上一战的败军,士气并不是很高。而且即便刚刚调过了援军,也是徒步走了好久,被瘟疫折磨士气也不高。可以用一句话都可以概括。那就是莫军并不在状态。
不过战争是最公平的游戏。不会去管什么在状态,该面对的总要面对的。
莫军的种种不在状态,让莫军以人数优势,却与有俞大猷的半个刀锋营,打得难分难解。一时间居然不分上下。即便俞大猷有沉得住气,此刻也有一点焦急了,现在莫军可以败,俞大猷却万万的败不得。因为一败,今日种种的努力就全部付之东流,他自己还有可能搭进去了。让他怎么不着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