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决议南征

“陛下,东雍不过是外强中干,他的名声都是吹起来的,否则你看看东雍的领土,除却夺下满刺加,与佛郎机两块地盘之外,都是荒芜之所、他在安南奋斗两年,但安南膏滋之地,他一寸都没有拿到手,只得了一个口头上的便宜。”黄锦说道。

黄锦从东雍出使回来,对嘉靖滔滔不绝的讲东雍的情况。

嘉靖问道:“以东南水师的实力,能不能战胜东雍水师?”

“这个奴婢不知道,但是奴婢记得,东雍与佛郎机最关键的一战,还是在厦门湾打的,那时候福建水师可是主力啊。”黄锦说道。

嘉靖问道:“你说这东雍能不能打?”

黄锦说道:“奴婢觉得打打看,如果能打就打,打不过就不大。”

嘉靖说道:“你说的好听,一旦南征败绩,朕就不好过了。杨一清等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黄锦眼睛珠子,将两盘东西呈上来,这盘子上有一层明黄色的布幔盖着,看不清楚下面是什么。黄锦也不说话。只是侍立在一旁。

嘉靖问道:“这是什么?”

黄锦说道:“这是雍王送臣的贺礼。”

嘉靖伸手将黄色的布幔给一掀,顿时金碧辉煌,珠光闪耀。嘉靖一看,居然是一盘金子,一盘珍珠。这加来少说有数万两银子。

嘉靖的脸瞬间黑了,说道:“他找你干什么?”

黄锦说道:“雍王要臣在陛下之前美言两句。臣的确贪财,忍不住就收下来了。只是奴婢生是陛下的人,死是陛下的鬼,不敢给别人敲边鼓。”

嘉靖心中冷笑道:“看来满朝文武还不如一个太监,当初宁王造反,将满朝大员全部买通了,朕还不大相信,但是今日看来不得不相信这一点吧。”一想到,宁王造反时候,北京城里面的种种,嘉靖对满朝文武,再也没有一点信任。他甚至怀疑,满朝上下有多少人是雍王的同谋啊。

嘉靖暗道:“雍王是留不得了,一定要斩草除根、否则我这一辈子都不得安生了。”

不过,有人在嘉靖面前说东雍可伐,也有人在杨一清面前,陈诉东雍不可罚。

“东雍有大海为城池,没有水师是绝对不可能打下南都的,不打下南都,东雍无法根除,只能算得是算得上徒劳无功。所以欲攻东雍,先建水师,而水师之建,并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的。且东南倭乱没有平息,东雍水师火炮犀利,即便是临时组建的水师恐怕不是东雍的对手。此不可攻一也。”夏言说道。

“东雍建国虽然不早,但是东雍到现在俨然一南洋大国,东雍有常备八营,近五万士卒。但是雍制藏兵于民,必要的时候,能征伐更多的人数。我估计,东雍两府,在两万,岘港府两万,安南数万,再加上上安南那十万常备军。一旦战事发生,我军将面临的是拥兵二十余万大国,而我军做好,二十三十万人军队调动了,即便是做好,谁可为将,能与雍王争锋?此不可攻二也。”

“臣深入东雍,查访百姓,百姓借受雍王大恩,言雍王,必言殿下,或大王,语气亲切,东雍百姓安居乐业,百姓愿意为雍王所用,故而不攻东雍则可,一攻东雍,定然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而我们准备好了吗?此不可攻三也。”、

“雍王迁都南都,所思所想,就是想向朝廷表明南下之意,是在自证清白,如果陛下坚持不接受,恐怕不利于陛下令誉。此不可攻四也。”

夏言不仅仅如此说,还将他在东雍太学之中档案之中,整理起出东雍最基本的资料,比如东雍的户口数,东雍可以控制的壮丁。已经军队扩建上限。

杨一清大吃一清,说道:“你这是从什么地方弄到?”

杨一清在军事上并不是庸才,他是领过兵打过仗,当过三边总制的人。正因为他明白,他才知道这些数据是多么的不容易。

因为杨一清根本没有关于大明这样的数据,因为大明的所有数据,都是不可信的,不完整的,根本得不到这样的数据。

甚至连大明军队准确数量,杨一清都无法掌握。更不要这样的数据了。

夏言说道:“这才是可怕之处,我不过是在东雍的档案里面,算了算,就有了。而且以我经验来看,这个数字并不是假的。”

随即夏言将东雍的制度给杨一清。杨一清心中对东雍的威胁立即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虽然东雍体量不大,完全是一个硬核桃。

但是杨一清想怎么样,不一定能做到。

“杨先生是不是弄错了?”嘉靖说道:“据黄锦说,东雍那边根本没有那么强大,而且这么详细的数据,根本就是做假。”

“对。”黄锦说道:“夏大人,定然是被发现了,才被将计就计设计,就好像是蒋干盗书一般。”

杨一清对这个数据也有一些怀疑。

因为他做不到,自然也怀疑这个数据的真实性。

黄锦察言观色说道:“如果这样是真的,就更加不能让雍王留下。因为雍王是不安分的人,他在南洋建都,命名为南都,分明是以太祖皇帝自居,而且他将自己所住的宫殿,命名为南斗宫,与北辰相对,不轨之心,昭然若揭。如今雍王不北上,只是他觉得东雍实力尚弱,一旦雍王准备好,那时候就不是二十三十万大军了。所以必须先下手为强,不能让东雍强大下去了。”

嘉靖没有说话。眼神之中露出一丝满意。

杨一清明确的捕捉到这一丝信息,心中了然:“不是雍王怎么想,而是陛下怎么想。如果陛下觉得雍王有威胁那么这一仗一定会打的,不论早晚,既然如此早打就早打吧。”

当断则断。

杨一清沉吟一会儿,没有说话。

张璁忽然说道:“陛下,如今东南兵力,根本不足以对东雍,是不是派重臣去东南督师。”

嘉靖默默想,东南那些卫所到底烂成了什么样子。怎么能肩负起击败东雍。必须要重臣坐镇,但是这个人是谁?

嘉靖看向杨一清,显然是觉得杨一清比较合适。

嘉靖信任的臣子里面能称得上重臣级别,没有几个人。还有在军事上有才能,这样的选择没有几个人,杨一清是其中最合适的。

杨一清也是如此。

张璁也是这样想的,在京师之中,与他竞争的只有杨一清,杨一清出外之后,他就可以独揽大权了。

杨一清未必不知道张璁的心思。只是他有当仁不让之感。

这一场战争既然无法避免,只好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是杨一清自负。他不放心将这一件事情,交给别人。

一旦失败就大明的就会元气大伤了。

嘉靖说道:“好,朕对杨先生非常放心。就请杨先生以剿灭倭寇为名,督师五省。”

杨一清张张嘴吧,深沉的叹气一声,说道:“陛下,既然有命,臣领命,只是剿灭倭寇,重新建立水师,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即便是臣督师江南,想要进攻东雍,也在数年之后。”

嘉靖的心中有些不满,但是没有表现出来,说道:“朕等你的好消息。”

不管杨一清如何努力,都无法挽回这个结果了,并不是黄锦有能力改变皇帝的想法,而皇帝的心意已定,不管出使也好,暗地侦查也好,根本就是一个过场而已。从一开始就已经确定了。

就这样东雍与大明战争进入倒计时。

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战六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六第四百五十二章 许栋之死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群岛之战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征蛮四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东雍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军计划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关第五十四章 大明将亡于藩王?第八百零七章 出战淡目国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战六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马六甲海战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张璁四第五十六章 杨慎相助第一百九十九章 夺岛之战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战升龙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阳明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变应万变第八百三十三章 东雍之战七第八百八十章 胜负手十五第七百三十三章 论杨慎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庆攻防战十六第八百三十八章 东雍之战十二第四百五十九章来之不易的胜利第七百四十一章 杨慎入东雍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二百一十七章 宁王之乱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战升龙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国兵制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庆攻防战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龙会战九第二百七十章 争功第三百四十四章 战前商议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龙会战六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庆攻防战 二十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晋之变三第七十三章 银子【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宁王之乱第二百二十三章 宁王之乱之圣旨到第一百八十七章征蛮六第五百六十二章 东雍近况三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麦哲伦东雍游记第二百一十七章 宁王之乱二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说服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三十章 宣府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四百五十四章 决心与准备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阳明的遗产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仪的准备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龙会战十第六百七十五章 对马岛之战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经年之后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宁王之乱之黄石叽之战第一百六十六章 扫平矿区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战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陆完第七百九十二章 亚齐的覆灭二第八百九十九章 准备第二十三章 张钦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龙之变七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设之死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八百三十章 东雍之战四第八百七十七章 胜负手十二第九十五章 大风暴第七百二十七章 杨廷和之死第一百七十七章 阳春三月第三百三十九章 争贡之争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战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一百九十章 征蛮九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归来第七十七章 李良钦【二】第八百七十三章 胜负手八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庆攻防战十六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国人在西班牙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诚第四十七章礼第七百一十四章 监察御史王九川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二百一十一章 铁炮是怎么样炼成的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庆攻防战七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气象第六百六十八章 与朝鲜官僚的接触第四十七章礼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二十二章 练兵【3】第五章 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