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东雍之战四

“撤。”陈钊不管怎么不愿意,不得不下令。

雍军从来是讲究,军令如山,即便是陈钊也不管打折扣。

不过撤退与撤退,还是不一样的。绝非人们所想的了,只需掉头就行了,如果一个做不好,就会演变成一场大溃败。陈钊先亲自带着自己百余名亲卫,冲进敌人阵线之中。

陈钊的武力值多少。无须知道,很多时候武将的武勇其实都是在亲卫上。

比如陈钊现在。

陈钊猛地冲了过来,百余名侍卫一起发力,居然震动了双方的战线。

陈钊的这些亲卫,。全部身披重甲,身上别着四五只短火枪,从来是填装好的。猛冲出去,先以火枪轰击之后,让铁甲士卒猛冲过去,沈希仪的部下几乎无法抵挡。被硬生生的逼退回去了。

陈钊深吸一口气 ,此刻已经将所的底牌全部给打了出去了,他手中什么也没有了。

乘着这个机会,陈钊缓缓的将军队向后面撤退。

“大人,我们快去追击啊?”很多军官大喜过望。

在战场之上,一方从僵持转向撤退之后。是破绽最多,也是最容易被攻击的时候。所以沈希仪的部下都想分上一杯羹而已。

沈希仪说道:“逼在他们后面,缓缓前逼。”

“大人,------”立即有人解,为何要放弃这么大的胜机。

“我们这一次出来的主要目的是,争取时间,让后面的赶快整顿起来。而不是一场区区的胜利。”沈希仪说道:“只需将对方牵制在这里,就可以了。”

是有轻重缓急,沈希仪拎着很清楚。

就变成了一种奇怪的局面,双方军队相对数丈之远,缓缓的移动。

让陈钊顺利撤阻拦不多,但陈钊将队伍撤到了炮台之下,连炮台都放弃了,千余炮台上的士卒全部下了炮台,进入陈钊的部队之中。

陈钊咬着牙问道:“还是汪总督的命令吗?”语气恶劣极。

“是,”炮台上为首的人说道。并将文书曾给了陈钊看,陈钊恨不得咬碎钢牙。但是他又不敢违抗上级命令,否则不用别人了,平时陈钊称兄道弟的军法官会先取了他的项上人头。

“好。”陈钊说道:“我回去之后,非要向上面告上一状不可。”

陈钊带着自己的部下,压制河岸,向东而行,缓缓退到的北港城下。

北港城与港口的距离本就不远。

“这是怎么回事?”沈希仪有些莫名其妙,他莫名其妙的占领的一个炮台。

这个炮台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炮台,而是港口的一半控制权。这样重要的地点,怎么会轻轻松松的让出来啊。

沈希仪觉得是一个诱饵,但是不管是什么诱饵,沈希仪都觉得自己无法逃脱这个诱惑。他沉吟一会儿,说道:“占领炮台。”

炮台上并没有人,沈希仪轻轻松松的就占据了炮台。

来到炮台之上,沈希仪看着每一门大炮,都暗暗心惊。

每一个火炮都庞然大物,看上去沉重之极,当然了,沈希仪更心惊于这火炮的规格几乎一致,甚至炮弹也可以通用。要知道这个时代的火炮铸造方法,每一门火炮都类似于艺术品,因为他们是独一无二的,而东雍火炮从一开始就想面对大规模生产的问题。

所以,火炮虽然大,炮弹虽然多,但其实只是一种了。

“大人,这些炮门全部被焊死了。恐怕一时半会用不了这些大炮了。”一个炮手说道。

“这也正常。”沈希仪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如果汪直将这火炮全须全尾的留给他们,那才是奇怪的事情。不过占据这炮台就已经足够了。沈希仪俯视整个港口,一条大河过了北港城外,忽然扩大,然后两岸分离开来,这就是港口,即便是现在还有很多船只停在港口上,似乎是听到了什么他们立即开始逃走了。”

“传令,让下面的人立即过来吗,让徐海想办法闯进北港,一定要占据北港。”沈希仪说道。

就在沈希仪为东雍莫名其妙的退缩的时候,陈钊几乎与汪直闹翻了。

“大人,您到底是什么意思?”陈钊咬着牙,陈钊几乎没有脸见人了,本来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被他指挥成了一场胜利大逃亡,甚至连炮台都丢失了,陈钊根本什么也没有做。

汪直微微一笑,说道:“你做的很好,敌军已经中了计了。”

“中计?请问沈希仪中的是什么计?”陈钊的热气直喷到汪直的脸上。

汪直说道:“无可奉告。不管怎么说,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大半了。”

汪直想做的非常之简单,就是毕其功于一役。他放沈希仪得到港口,放任沈希仪得到浙江方面的支持,就是为了一举将浙江方面的精兵歼灭。这样才能让东雍进攻东南的时候省一些力气。

陈钊闭上眼睛,缓缓的睁开说道:“是。”

很多人都要面对现实,陈钊也从震怒之中清醒过过来,不管,汪直葫芦里面卖得是什么药,他只能服从命令而已。

天黑了。

一天的战斗算是告一段落,但是有些战斗还没有结束,还有一处战斗在晚上爆发,是南岸炮台之上。沈希仪想要完全控制港口,是万万不可忽略的地方,而这个炮台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黑夜之中,整整的战斗了一天,火炮之声,火枪之声,还有其他什么的声音,夹杂在一起让人无法睡眠。

不过,第二天一造,两个炮台都成为沈希仪的手中,说明北港成为了焦点,已经被沈希仪拿到了手中。

沈希仪立即将北边的临时装卸地,改到了北港港口之中。

虽然没有足够的装卸设备,北港装卸的速度,要比野外的临时港口快上太多了一点。

“汪大人。你觉得我该说明什么时候出击?”黄士龙问道。

黄士龙本来一直在汪直身边,看现在沈希仪已经在东雍站稳脚跟了,那么是剪除沈希仪补给线的时间了。

汪直说道:“你现在启程去大员吧,越快越好。到大员之后,水师之事,你就一力处置。海面上的事务,就拜托给你了。”

“大人放心,下官一定不负所托的。”黄士龙说道。

从东雍岛内部走官道到大员,也需要好几日工夫,所以汪直也要准备好提前量,其他的都管不了。

其实汪直这一段时间,也在积蓄力量。各种各样的县兵都来到了北港这里,这些县兵有厉害的,和一般雍军相差无几,一看就是县尉操练的好,有些一些就惨了,横不成行,竖不成列。根本就是县尉疏于训练,汪直手握生杀大权,将这些地方官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然后将县兵与营兵混编,混编之后,只要战力不算是顶尖,但是与沈希仪所部,抗衡一二。只有汪直觉得手中的实力可以了,沈希仪的后路也断了,就可以围攻沈希仪了。

不过,沈希仪显然不是一条狗,她是有自己的头脑。

沈希仪微微一整顿兵马,就决定,以战养战,取其一钟,当吾十钟。沈希仪立即派兵进攻,但是目标却不是北港城,而是北港城外的铁场,是因为铁场供应整个东雍的铁器,可以说是必救之处。而且铁场也没有在城墙保护之下,可以说是软柿子。

别的不说,单单凭借供应东雍所有产铁,汪直就不能让沈希仪占据铁场,立即派出士卒前去支援。所有在铁场左右必然会有一场大战。

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军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五百六十二章 东雍近况三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后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温州第一百九十九章 夺岛之战一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战四第三百一十三章 苏禄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后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战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四百四十一章 总结成败第四百二十三章 决策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东雍第八百七十九章 胜负手十四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一百九十九章 夺岛之战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烧赣江第一百六十八章 扫平矿区三第三十六章 应州之战之桑干河前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归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药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运兵第三百二十一章 吕宋许家第四百七十二章 厦门湾之战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云海关下五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给出的出路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战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厦门湾之战第三百三十七章第六百七十三章 对马岛之战三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鲜倭乱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战余波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与外城之间第七十章 兵变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锅第四百五十五章 远航的准备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战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庆攻防战十七第一百四十章 金铃铛第三百四十三章 郑绥东征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乱之谢氏灭门案三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十一第二百零二章 杀徐和尚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华守福宁第九章 打虎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八百二十六章 对策四第二十四章 死谏第七百九十五章 亚齐的覆灭五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战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试二第四百五十九章来之不易的胜利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温州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二百八十章 东雍琐事第三百七十九章 夺升龙四第三十四章 应州之战王勋【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场列阵第三百章 安南终第三百三十三章 锦衣卫在行动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访第三百一十章 横渡南洋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八百八十七章 宁波城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云海关下五第八十章 先锋第六百六十八章 与朝鲜官僚的接触第六百二十九章 黄士龙第三百一十九章 苏禄七第六百八十二章 关门海峡之战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国人在西班牙二第十四章 地图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树镇之战第二百八十三章 东雍渔业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矿生产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桥之战十三第五百六十九章蒋氏第七百一十四章 监察御史王九川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马六甲海战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