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仪之死

大败,一场大败。

沈希仪亲手上阵督战,连杀十几个人,所有逃兵都不敢与沈希仪对抗。但是他们纷纷绕过了沈希仪,向后逃走。

“大人。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几个侍卫纷纷劝沈希仪离开。

沈希仪大怒道:“这个时候,还要什么青山啊。我宁可死在这里,也不逃走。”

如果有可能,沈希仪也不是不想逃走,他如果能逃回浙江,有的是办法东山再起。但是他不能。

一道海峡挡住了他的去路。

既然逃不了,下场无非是一个死吗?他还不选一个英雄的死法,好让朝廷给死后哀荣。

对沈家来说,死后哀荣,从来不是虚名,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所以他在自己死定的情况之下,宁愿给自己的家人谋这一分福利。

沈希仪说道:“你们谁愿意跟我去死?”

沈希仪目光一扫,十几个人出列说道:“大人,我愿意与大人一起赴死。”

“我愿意----”

“我愿意---”

沈希仪身边已经没有多少人了,不过剩下来的人都是沈希仪的亲兵,是他的死忠,要么是沈家的家丁,要么他多年的老部下,都是可以推心置腹的亲信。

而且即便是不讲沈希仪对他们的恩义,只讲军法,不管哪家的军法,都将亲兵的命,与主将的命挂在一起的。

失陷主将,定然是死路一条,甚至还会牵连家人。

所以他们其实也没有选择。他们的前途命运已经与沈希仪连在一起了。

“好。兄弟们,黄泉路上相见。”沈希仪拎着自己手中带血的长刀,猛地向前冲去,十几个亲兵护卫着他,从各个方向完全保护住他。

沈希仪的威信还是有的。

士卒们见沈希仪居然上阵了,正在溃逃的阵势之中,居然有百余人跟在沈希仪身后,一时间沈希仪居然打出一个数百人的反冲锋。

本来已经大势已定的,雍军被狠狠的教训了一顿。

雍军的优势在结阵而战。但是追击的时候,从来没有结阵的可能,所以他们的武力并不一定沈希仪军中的武力差。

双方短兵相接,沈希仪发挥出追击从小都砍过的不知道多少万次的刀法,就是一个劈砍。一连斩杀数人。

沈希仪手中的长刀都卷刃了。

冷兵器也是需要维修保养的。甚至维修保养的频率不比火药武器差。沈希仪的长刀固然是一柄好刀,但是在多长劈砍之上,刀口都变的好像麻花一样。

立即有侍卫为沈希仪换了一柄备用刀,一时间他连换三刀。自己杀了多少人他自己也不大清楚了。

只觉得原本利落的长刀,劈进人身体里面之后,根本拔不出来了,好像被什么卡住了。

不过,这也是他最后的辉煌了。

汪直看得分明,不,不仅仅是汪直看到分明,是他吸引了所有雍军军官的注意,想不注意都不成,当所有都在逃跑的时候,就他一块硬骨头。

谁看不见啊?

四周的雍军猛地冲了过去。

雍军正规军之中,是打乱来来地域编制的,但是现在将各地县兵直接编入正规军之中,根本来不及做些别的。

所以大部分士卒都是来自一个地方的。

算是同乡,乃至彼此之间还有姻亲。

见这么多胞泽老乡死与沈希仪刀下,他们都激起了血性,疯的一样杀了过来。凌乱之中,不知道谁开了一枪,“砰”的一声,一枚铅弹打在沈希仪身上。

沈希仪身上有数层铠甲,但是依旧觉得好像是有柄大锤,重重的砸在了他自己的胸前,整个人向前一扑,就失去了直觉。

这应该不是雍军制式火枪打的,而是手统打的。

在雍军其实是不禁火枪的。禁也没有办法禁,按朱厚煌的意思,将来的雍军从县兵一级别都用火枪训练。

而所谓的县兵就是百姓吗?和民兵一个级别,很可能管都不大好管控。

永远不要高估任何政府的执行能力。所以朱厚煌觉得禁枪的花费的功夫太大,再加上雍国很多府县都受到了各地部落的骚扰,所以不禁枪支,也不禁弩箭什么的,不过对大炮什么的禁止。

只是直到现在朱厚煌的命令还是一纸空文,特别是对百姓来说。

只因为雍军的火枪产量不足,根本不足以供应民间的,但是对于军中,就好多了,比如短火统,很多军官自己会用军饷卖上一支。

不过,由于产量的关系,一般人还买不到的。军中有很多人用报废的火枪,拼凑一支短火统,不过威力就不是那么好的。

而打中沈希仪的这一支,就应该是这样的。

沈希仪不知道自己的沉睡来了多久,只是听见海狼一阵阵的拍在耳边。在海狼循环往复之中,沈希仪终于清醒起来。

只觉得口中干渴之极,说道:“水,水。”

立即有人将水送上,只是他喝着水有着淡淡的血腥味。

沈希仪喝了水之后,才打起来了精神,缓缓的睁开了眼睛,他首先看见的,是大块大块的石头。他立即明白这里是什么地方,是在炮台之上。

因为只有炮台上才有这样奇怪的东西,似乎是整个石头打造,传闻是什么水泥的东西建造的,不过,沈希仪没有见过而已。

“我这是在炮台吗?”沈希仪轻轻一说话,就觉得浑身上下好像有什么东西,崩裂开来了,剧烈的疼痛,就好像是触电一样,传播到沈希仪的全身上下。

“大人,就是在炮台。”沈希仪身边的几个亲卫说道。

沈希仪说道:“扶我起来,我要巡视。”

“大人,”身边的亲卫有一些犹豫。

沈希仪一见这个表情,就知道情况不妙到了极点,他厉声说道:“怎么连我的命令都不听了。”

亲卫们不敢违抗他的命令,想将沈希仪抬在担架之上,但沈希仪拒绝了,他被人搀扶着,努力用脚走路,走出了房间。

这个房间是在炮台最上面,是一座用来瞭望预警的房间。

沈希仪一出来,就首先的看到的,并不是自己的部下,而是江对面的炮台。那上面升起了日月同辉旗。

沈希仪猛地一沉。

日月同辉旗是雍王倡导的旗帜,被很多海商沿用,用来代表大明,但是并不是大明正式的旗帜,虽然在正德年间,被稍稍运用过一段时间,但是进入嘉靖年间之后,没有那个笨蛋会在官面上用这种旗帜,所以说,对面的炮台已经被雍军夺回了。

沈希仪再看所有士卒。

剩下的士卒并不多了,几乎人人带伤,个个抱着兵器靠着墙壁坐下来,即便是沈希仪路过,也没有抬头看他一眼。

沈希仪的心凉透了。

沈希仪不认为这些士卒没有看见他,只能说明一点,就是浙军上下对他彻底失望了,他的威信荡然无存。

这支军队,根本不能用来做战来了,沈希仪的心中闪过这个念头。不过,他没有去怪他们,毕竟铁场之战,他们已经尽力了。

“大人,来了,还不都起来。”但是沈希仪的亲卫不愿意了。他们的训斥,只得到一片白眼,根本没有人多看他们一眼。

沈希仪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所有人的嘴唇干裂,似乎都要裂出血来。他问道:“现在我们很缺水吗?”

“沈大人,怎么可能不缺啊?这炮台上面根本就是一个弹丸之地,没有水源,几千人在这里怎么可能不缺水,不缺水,也只有你不缺水吧。”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发出沙哑的声音说道。

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烧赣江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晋之变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赏功第三百五十三章 云海关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群集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卫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协议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龙城下二第三十四章 应州之战王勋【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八百七十六章 胜负手十一第六百零九章 升龙围城战十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战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归来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乱之谢氏灭门案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战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七百九十三章 亚齐的覆灭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决战之前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应第六百零三章 升龙围城战八第六百八十二章 关门海峡之战第八十六章 勾心斗角第七百四十一章 杨慎入东雍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铁忠骨第四百五十五章 远航的准备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二百一十六章 宁王之乱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战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四百七十三章 厦门湾之战三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袭完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二十章 经纬【3】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战五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与外城之间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国人在西班牙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场列阵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晋府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马六甲海战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桥之战第八百二十四章 对策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恶风南来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四十四章 再胜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战事七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桥之战十第七百二十九章 杨廷和之死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战五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军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战升龙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龙城下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况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军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桥之战终第三百五十一章 杂事第八百二十三章 对策第七百二十七章 杨廷和之死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龙城内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阳明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桥之战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征蛮七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势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四百八十七章许松的解决办法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军计划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华守福宁第二百一十九章 宁王之乱四第五十七章 杨廷和的默许第四百七十六章 厦门湾之战尾声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东雍三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满刺加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势第八百七十三章 胜负手八第一百三十章 邵县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乱之谢氏灭门案第七百九十七章 对淡目过的作战准备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仪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