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章 商场的事商场办(下)

虽说无巧不成书,但江浙海商们倒霉竟然倒得如此密集、如此环环相扣,那显然就不会是单纯的倒霉,而是京华在故意针对他们了。

这些大海商们本身也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自然也发觉出了其中的不对劲,于是私下一串联,最后便决定去太仓开个会。

之所以要去太仓开会,主要是由于王锡爵的关系。王锡爵乃是苏州首富,只要南京的魏国公府不出来争抢名号,那他大概率也是东南首富,妥妥的江南商道扛把子级别的人物。

不过这并不是江浙海商去太仓州开会的主因,更大的原因还是在于王锡爵本人目前仍处于丁忧之中,他确实没法在此时离开家乡——这种举动对于他天下至孝的名声来说是灾难性的,所以就只好让别人来迁就他了。

不过,众海商一到太仓就赶上了一条大消息传来:申时行的信使虽然姗姗来迟,但总归是到了,并且带来了京华的“宣战书”。

一阵哗然之后,海商们分成了两派。

大多数江浙海商对于京华的狂妄显得义愤填膺,纷纷叫嚷着要让京华好看。主流说法是:高求真竟敢以眇眇之身冒天下之大不韪,此乃取死之道也,吾等此番便要一正天下公理,膺惩此獠!

客气一点的说法则是:高龙文此举属实不智,但恐怕是有小人游说其中。然我等谦谦君子,岂能效那匹夫之举,动辄喊打喊杀?不如先联名致书白玉楼,使高龙文知晓其中利害,如此或可使他回心转意,庶几两全其美。

只不过,在这两派的背后,还有一些人嘴上或支持膺惩派,或支持协商派,可心里却早已打了退堂鼓,觉得己方根本斗不过京华,还不如早些投降,干脆遂了高务实的意算了。

这最后一种人其实并不笨,也不是天生软骨头,只是他们的生意实在离不开京华。

江浙海商并不是个个都以贩卖丝绸为生,还有很多人从事的买卖是需要从其他地区拿货的。譬如说瓷器,就有很大一部分需要从景德镇运过来,而长江航运的霸主毫无疑问也是京华。

用京华的内河航船运输物资,不仅船只优异、运输价格波动小,而且京华的面子也足够大,沿线各地都不会有人敢对它设关设卡,这些优势都是其他航船远不及的。

甚至还不止是有景德镇的瓷器,京华自家的禹瓷(钧瓷,避讳朱翊钧)也是被追捧上天的热门好货,这让瓷器海商们怎么敢轻易和京华撕破脸?

义愤填膺又如何,难道真就有那么大的决心,因为一时气愤,便敢说老子不吃这口饭了?

更不要说朝廷搞漕运海运并行之后,一旦黄河有事,江浙海商还有不少人搞运粮的买卖,而江浙一带的农业,现在实际上以经济作物的种植为主,大部分的粮食要从湖广一带运来。

这就又转回了长江航道的问题,一旦京华不供货,他们要运什么?运沙子去燕京,插标卖首送人头吗?

所以这样一来,其实只有丝绸海商们是“不怕事大”的,因为京华至少现在还并未涉及丝绸产业——其实有也是有的,不过京华做的是辽东的柞丝,双方的产品档次不同,针对的买家不同,跟他们不存在直接竞争。

这样一来,与会众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搞得王锡爵这个地主头大如斗。

王锡爵本人当然是强硬派,他是苏州首富嘛,是大明苏丝、苏绣产业的霸主,他又不需要看高务实的脸色吃饭。

只是他的身份却严重限制了他,使他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

一来他作为这次会议的召集人,必须要照顾到方方面面,不能仅凭自己一时喜怒而表态。

二来他和高务实不同,高务实作为经世实学一派的代表人物,平时就敢展现自己有钱这个事实,甚至把赚钱当成一种实践其经世实学理论的手段。

可他王锡爵是心学大佬,之前已经说过心学属于“道德实学”,重点在于道德,所以他历来都是表现出一副视钱财如粪土的形象。如果因为京华现在的做法他就立刻恼羞成怒,气势汹汹地要与之一战,则多年辛苦建立的形象就全毁了。

由此可见名声有时候真是一把双刃剑,高务实偶尔都要受其所迫,又何况王锡爵这种身份?

再加上王锡爵现在已经知道自己回朝之路被高务实几近堵死,对高务实更是暗恨不已。

因此这次会议中的王锡爵简直憋屈得想揍人,明明恨不得跟京华来个总决战,但偏偏还要把话说得极其委婉、极其圆融、极其“顾全大局”,实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不过王锡爵到底是王锡爵,他知道此时绝不能激化内部矛盾,只能先尽可能的把人团结起来,形成同仇敌忾的气氛,这样才能有资本和高务实较劲。否则丝绸海商与其他海商一个谈不拢直接一拍两散,到时候光凭丝绸一行,肯定斗不过京华。

所以他先劝大伙儿平静下来,且先在他这里休息一日,好好思索其中的利害关系,等明日大家再议。

一般来讲,对于他一个强硬派来说,这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人在冲动之下,其勇气是倍增的,王锡爵如果想要更多人同意向京华“宣战”,那就应该趁今天很多人被愤怒冲昏头脑之际来行事,甚至最好搞一个表决,搞一个联名信之类的东西出来,白纸黑字就没法抵赖了,只能硬着头皮跟着干。

但王锡爵显然有他的考量。

他不是单纯的苏州首富,他是士林大儒、朝廷重臣,论名望、论资历、轮人脉,他都是很有希望入阁的人。

对于这样一个人而言,钱虽然不能说可有可无,但至少其重要性肯定比不上入阁这个前途。

王锡爵出身于中国历史上传承千年的顶级豪族之一太原王氏,其先祖在元末“红巾起义”中,为躲避战火而弃官逃到江南,其后代中的一支在弘治年间进入太仓,便是王锡爵这一支的来历。

王锡爵的祖父王涌善于经营,成为一代巨富,晚年更是问鼎苏州首富。其父王梦祥早年中秀才,入过南监为监生(南监就是南京国子监)。不过后来因为官司纠纷,被迫弃儒经商操持家业,但却也因此让王梦祥认识到在大明朝光有钱是不行的,官场地位的重要性比有钱更甚,所以立志把两个儿子培养成材。

这种思维严重影响了童年、少年时代的王锡爵,以至于他从小就表现得“视钱财如粪土”。当时王氏族人之中有两兄弟争家产,其中一人为了取得王梦祥这个家主的支持,悄悄包了一封红包给王锡爵,请王锡爵代为说情。

结果王锡爵勃然大怒,当众把那包银子丢进河里去了,还责骂那位堂兄弟:“你敢看不起我?”——意思是我王锡爵怎么可能把钱当一回事。

不仅品行表现极佳,王锡爵读书的本事更是了得,他不负父祖之望,在嘉靖四十一年会试名列第一为会元,廷试的时候名列第二为榜眼,仅次于申时行——而且王锡爵本人对此还不怎么满意,因为他自觉落后于申时行是因为自己容貌不及后者——晚明史学家、崇祯朝署南京户、工部尚书何乔远在《王文肃公像赞》中形容王锡爵“赤眼黄须,病鹤瘦龟”。

鹤与龟本来是褒义词,但病与廋显然不算,这还是人家带着恭维来说的话,可见王锡爵的长相恐怕是过于“清癯”了一些,而赤眼黄须……这就更加不符合寻常审美了。

因此王锡爵甚至对申时行的学问不都太服气,,自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国朝栋梁。

这样一个人,他真正想要的显然是官居一品、宰执天下,以此重振太原王氏的家声,舍此之外的事,都是小事。

因此他劝海商们先休息一晚,是为了将来不被人说是挟众意而启衅。但与此同时,王锡爵也不是真的就打算让他们老老实实认怂,明天一早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被京华整成这样也不吭声。

他首先是把众丝商悄悄请到他后院议事,等送走他们之后,又把几家涉及造船的大商人请来,最后则把与长江航道有关的瓷商、粮商等再请来。

前前后后一共请了几批人,商议到子时都过了才算告终。

等到了翌日清早,王锡爵身着孝服,再次出席并主持了海商大会。

由于昨天的夜谈,今天大多数人都表现得比较沉默,只有一批实在跟京华无法脱钩的商人们还在吵吵着京华不可战胜,不如干脆“投降输一半”得了,免得真把京华惹毛了,到时候大家都没好果子吃。不说别的,没有京华的两洋舰队轮番护航,这出海的生意怎么做?

去日本,日本本来就有一堆的倭寇海盗,甚至一些大名白天是诸侯,晚上就变成海盗了,没有京华的“书剑旗”罩着,去日本也是免费送货。他们这些人又不是当年的净海王汪直,可没有本事震慑住那些大名。恰恰相反,现在唯一能震慑住他们的正是高务实的京华。

日本去不了,南洋就更别想了。闽海海盗集团前两年被京华打败之后虽然大部分都被京华给遣散,其中少部分被收编,但还有不少人星散四处,现在都是零星海盗。

京华可以无视这些海盗,因为京华习惯于编成大编队出动以方便护航,动辄几十艘大海船的编队根本不是那些零散海盗敢于觊觎的。

但现在京华不带他们玩了,那他们这些人怎么办?

更何况下南洋要面对的还不仅仅是闽海海盗,广东沿海也有、吕宋也有,整个南洋地区那就更多了。除了海盗之外,那些番人(欧洲人)也经常打劫过往商船——这些殖民者的风格谁不知道啊?都是好抢的就抢,不好抢的才老老实实做生意。

王锡爵淡定地听他们说完,这才环顾四周,问道:“诸位还有什么疑虑,不妨一一说来我听。”

朝廷大员说话的气魄就是不同,一副接见上访群众的态势。

不过这是大明,大家还真就吃这套。于是又有几个海商提出了一些比较细节的小问题,王锡爵轻轻颔首,面带微笑地听完,这才缓缓站起身来。

王锡爵的个子并不高大,甚至还显得有些瘦弱,但他的气场很足,双手微微抬起,然后轻轻下压,众人就都安静下来,屏息凝神听他说话。

“诸位所忧心之事,锡爵昨夜已有考量。”他伸手朝场中几人示意了一下,道:“王、徐、陈、张等七家家主昨夜已经达成协议,将会联手创办一家船厂,以最快的速度打造一批内河航船,为诸位从沿江各地运送货物,摆脱对京华的依赖。”

这条消息算是比较震撼,不过集七家之力,实力的确不小,即便不能与早已问鼎造船之王的京华造船厂相比,但只供江浙海商的话,似乎还是可以期待的。

只是这还不够,有人又问:“内河航船,七大家自行打造也还罢了,那大海船却只怕没有那般容易吧?在下倒不是说七大家造不了海船,毕竟这手艺也不是今天才说要学的,但海船上的火枪火炮怎么说?荆石公(王锡爵号荆石)该不会要说七大家还打算自创一个火枪厂、一个火炮厂吧?这可不比造船,咱们谁也没干过这买卖。”

王锡爵早有所料,捻须笑道:“彭兄所虑甚是,我等七家的确没有哪家能立刻建起火枪厂、火炮厂来,不过这火枪火炮倒也未必只能找京华才拿得到——王某自有手段,管教各位将来的海船不至于无炮可用。不知王某此言,彭兄可信?”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单骑照碧心”、“书友20171207172606535”的月票支持,谢谢!

PS:商场这一章虽然我两章就给它结了,但从剧情来说显然还没写完,此处属于留白,过段时间等事情进行到重要的时候再捡起来插叙一下,呃……主要是避免在这里着墨太多。

第134章 给朕办他!第068章 舆论造势(上)第157章 图们之军师第068章 万历一式威天下第058章 老师法眼第124章 奉旨观政(十二)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172章 汉计蒙用第093章 口蜜腹剑(上)第030章 河南民变第067章 倒高风波(二)第036章 同往别院(下)第073章 无奈应对(上)第031章 务实被掳(下)第253章 贼首可曾备好?第060章 异变突生第056章 土司之会第113章 高戚之会(四)第130章 胜利的大会(4更破万)第116章 进军瓷器第090章 净军围剿第063章 海瑞调职(上)第175章 卖队友的大汗第074章 文华召对(下)第160章 会试发榜第162章 廷争状元第203章 谁取叶赫第066章 天津开港第190章 京华十六条第051章 参将牵马第180章 请献户籍于圣使第288章 缅甸跌倒,大明吃饱第027章 巨富之家(上)第124章 奉旨观政(八)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敌第100章 忽悠第089章 早有绸缪第158章 借势用势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043章 步丁耗费第115章 务实回京(上)第196章 高陌汇报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125章 可战方和(四)第053章 善后安排(上)第147章 不与闻第032章 京师潜流(中)第160章 会试发榜第064章 联名信第049章 殷去郭来(中)第038章 园内收支(下)第002章 王者归来(下)第293章 臣高务实领旨谢恩第173章 将计就计(上)第104章 再别京师第174章 辽河伏击战(中)第011章 奉驾祭陵(第4更)第107章 科学巨匠(上)第009章 安阳之行(七)第077章 各有所谋(4更破万)第053章 最后一课(中)第035章 陛见,广西巡按第021章 照高爱卿说的办(5更,祝七夕快乐)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五)第096章 兴趣培养(下)第058章 实者虚之第082章 莫做寒号鸟第016章 是敌是友第009章 安阳之行(五)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008章 在宫中第109章 粮在湖广第025章 要不你去?第093章 命案发酵第021章 门生聚会(下)第134章 给朕办他!第036章 戚继光的彩虹屁第047章 夜会刘显(上)第056章 太岳烧灶(下)第292章 风声鹤唳,所谋者谁?第039章 李文进的指点第096章 冯保倒台(七)第216章 天赐之宝也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气派(4更1W1)第022章 轻取案首(上)第104章 复宁夏(上)第023章 连中三元(中)第110章 财帛动人(下)第089章 一支穿云箭第005章 无关道理(下)第079章 无品闲官(上)第130章 有个叫努尔哈赤的小子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161章 张守戎遇敌(上)第105章 竟然是辽东第038章 园内收支(上)第115章 务实回京(下)第204章 京华集团的定位第257章 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