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功亏一篑

林肯隔着波托马克河就可以听到南军发起了总攻的浩大声势,其他华盛顿的议员、商人、居民同样听见不时的火炮响声,他们心惊胆战。

原本所有人都以为战争很快就会结束,象征着合众国的北军能够轻松地剿灭“叛军”。

但是南军不但没有被打败,反而所向披靡,他们已经打到了波托马克河对岸。

沿着波托马克河布防的麦克莱伦大军是保卫华盛顿的最后一道防线。

“总统先生,城内已经有不少居民拖家带口逃离了华盛顿,他们害怕叛军的火炮会轰击华盛顿。”

不少议员与林肯站在一起,他们眼前的波托马克河对岸罗伯特·李和麦克莱伦已经交战。

若麦克莱伦战胜,则可以挫败联盟国的攻势,让林肯有足够的时间实施他的计划。

若罗伯特·李战胜,华盛顿也不必作无谓的抵抗,只能够与南军签订城下之盟。

“叛军想要得到我们的承认,他们是不可能动用火炮轰击华盛顿,那样会让他们立于非正义的地位。”林肯忧心忡忡,对左右议员说道,“再等半天,也许局势能够逆转。”

波托马克河对岸北军的阵地遭到了南军火炮的猛烈炮击,一个叫做谢尔曼的北军上校所在的阵地因为是突出部成为了南军炮击的主要对象,他手下的将士在南军的火炮下损失惨重。

灰头土面的团长冒着流弹来到他的身边:“谢尔曼上校,我们两个小时就有三分之二的人伤亡,这样下去整个旅都会覆灭!我们必须要撤退,否则所有人都会死在这里!”

谢尔曼对南军咬牙切齿,他本人在火炮的炮击中也险些丧命:“麦克莱伦将军还没有允许我们撤退,我们必须要坚守阵地!”

北军一些将领表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后面是缓缓的波托马克河,麦克莱伦为了表示决心,学习东方的某位将领背水一战,已经撤除了浮桥和渡河的船只。

这一场会战只比以往更加惨烈,一方想要尽快结束战争,另一方没有退路。

楚七这一次是作为局外人的身份在观察这一场前所未有的会战,每一刻都有大量的士兵在互相炮击伤亡。

双方的火炮对射后,他见到南军排成密集的线列,听从鼓点跟随军官和旗帜前进,硝烟弥漫。

冯玉若在一边说道:“他们的战术和装备终究是落后了,这样下去伤亡巨大。”

楚七眯着眼睛,他知道大明帝国已经普遍装备了后装枪和使用散兵线战术,合众国因为孤立主义在武器和战术思想上一定程度与时代脱轨,他们还停留在排队枪毙时代末期,武器还有不少前装枪,所以一次次会战的伤亡人数越来越多。

在南北战争前期,所有的军官和士兵都在学习如何打仗,所以在冯玉若为代表的大明军官眼中他们的武器和思想都落后了。

至于欧洲列强受到大明帝国的刺激,也普遍装备了后装枪。

在双方鏖战之际,华盛顿的探子冒着战火传递情报,找到了楚七。

“大人,马里兰州的第一批援军2万人将会在三个小时后就会抵达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州的援军则在半路上!”

楚七收到探子的消息,立刻找到还在关注战场的罗伯特·李:“将军,消息称有5万志愿民兵将会在一日内紧急到达华盛顿,最早一批援军将会在3个小时到达。即使我们打败波托马克河畔的北军,他们的援军还可以在对岸组织防线。”

罗伯特·李见到硝烟弥漫的战场,很难想象三个小时后华盛顿的援军投入战场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北军比想象中的顽强,功亏一篑……只能够撤退了。”

杰克逊等将领都红了眼,他们组织了几次冲锋,反复与北军争夺阵地,手下损失不少。

而在双方胶着的时候他们收到了罗伯特·李要求撤退的命令。

“可恶!撤退!”

杰克逊不甘心地将帽子掷到地上,置身于战场的他无法看清楚整体的局势,听到指挥官撤退的命令,只好率领损失惨重的部下撤退。

许多南军将领都可以遥遥望见华盛顿,他们对撤退命令充满了不甘,但是指挥官下令撤退一定是出现了变故。

进攻北军阵地的南军如同潮水一般退去,同样损失惨重的北军不敢追击,谨慎的指挥官麦克莱伦下令严禁各支部队发起反冲锋。

在他看来,只要保住华盛顿就是大功一件,而追击说不定会陷入南军的陷阱。

罗伯特·李不甘地看了战场最后一眼,与楚七走下指挥的高地:“楚先生,我们该撤退了。这次战争恐怕会比想象中要更加漫长。我们更加需要大明帝国带来的新武器和新战术。只有你们的帮助才能够让我们获得胜利。”

“请放心,我们大明帝国援助的第一批物资里面有大量的后装火枪和火炮,我想此时应该已经到了旧金山。其实我们大明帝国早在准备这一批物资,只不过南卡罗来纳州提前起事,导致第一批物资来迟了。”

楚七在关键时候出言安抚罗伯特·李。

这是一次很可惜的会战,南军节节胜利,只不过华盛顿那边的工业力量可怕,民兵可以借助铁路源源不断地将物资和兵力调遣到华盛顿。

合众国的人口是2000万,联盟国人口900万,动员起来士兵数量上有些吃亏。

看来南北战争不但没有结束,而且才刚刚开始。

他们内部的战争越激烈,对大明来说不定反而是一件好事。

罗伯特·李留下杰克逊带领一部分兵力负责殿后,其他南军将领则率领部队向南边撤退。

联盟国打算继续固守马萨纳斯防线,再寻求包围华盛顿的时机。

合众国和联盟国又回到了原本的边境,双方短期间内都无力再战。

不到一个月内合众国和联盟国的死伤人数比合众国独立以来所有战争加在一起的伤亡人数还多。而且谁也不知道南北战争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南北联邦之间的仇恨已经结下,想要化解并不容易。

第9章 这是我们大明的地盘第90章 旧金山的战火第66章 黄鹄号第7章 锦衣卫的任务第150章 大萧条开始第107章 谢南多厄河谷第119章 逮捕大使第60章 博弈北美第105章 形势逆转第172章 巴拿马运河的难题第105章 形势逆转第182章 圣何塞的大明商人第165章 美洲新秩序第21章 幕府新选组第115章 西乡隆盛第150章 大萧条开始第40章 参观铁甲舰第30章 樱田门事件第103章 收买第21章 幕府新选组第119章 逮捕大使第152章 投降第139章 动摇的决心第89章 太平洋铁路第50章 普鲁士使节团第99章 再见戴维斯第113章 皇家舰队第4章 大明强盛第152章 投降第183章 中美洲联合果行第57章 误会第13章 崇祯号铁甲舰第23章 幕府第55章 第三届万国博览会第92章 北伐华盛顿第155章 谈判者到来第55章 第三届万国博览会第114章 形势危急第78章 蟒蛇计划第113章 皇家舰队第67章 旧金山第119章 逮捕大使第24章 小石川后乐园第180章 巴拿马条约第89章 太平洋铁路第122章 奇袭州府第66章 黄鹄号第26章 日不落帝国公使第3章 父亲是尚书第22章 锦衣卫不好当第155章 谈判者到来第115章 西乡隆盛第153章 一个屋子分成了两半第51章 万国使节至(上)第44章 张府第185章 帮哥斯达黎加修铁路第132章 戴维斯的自信第118章 千代田号事件第16章 萨摩藩第142章 对方的底牌第119章 逮捕大使第131章 撤退的麦克莱伦第182章 圣何塞的大明商人第180章 巴拿马条约第30章 樱田门事件第27章 幕藩一和内阁第36章 北美的导火索第51章 万国使节至(上)第1章 这个大明超强第56章 崇祯手稿与茜茜公主第160章 不平等条约(上)第183章 中美洲联合果行第100章 来自大明的顾问第59章 列强的野心第86章 陷阵第57章 误会第93章 诱饵第7章 锦衣卫的任务第41章 大明的万国博览会第121章 加州的恐慌第92章 北伐华盛顿第3章 父亲是尚书第14章 水师提督第50章 普鲁士使节团第113章 皇家舰队第164章 旧金山变天第50章 普鲁士使节团第155章 谈判者到来第21章 幕府新选组第130章 崇祯的预言第26章 日不落帝国公使第117章 大小姐的厨艺第50章 普鲁士使节团第100章 来自大明的顾问第30章 樱田门事件第127章 危机第61章 奥地利夫妇第33章 浪人冲田总司第100章 来自大明的顾问第27章 幕藩一和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