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0章,各地的发展情况

“远山啊,你什么时候到京城的?”

刘晋看看田远山,也是笑着问起来。

“半个月前就到了京城,原本早就想要来拜访您的,只是听闻您前段时间非常的忙。”

田远山也是连忙恭敬的回道。

“嗯~”

“你父亲还好吧?”

刘晋点点头,又问起田二牛的事情来。

“家父一切都好,也是时常提起您,说当您要不是您收留家父的话,家父就要冻死在大雪之中了。”

“这一次,家父也是托我给您带了一些我们黄金洲的鱼干、肉干和北境人参过来,家父说了,黄金洲没有什么好东西,也就是这些土特产还算可以,您一定要收下。”

田远山说话的时候,也是命人将带来的鱼干、肉干、人参带了上来。

“哈哈,千河城的娃鱼干、大平原的野牛肉干、北境的人参,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啊,不过我一向不收任何的东西。”

“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东西就带回去吧。”

刘晋看看这些土特产,也是笑着说道。

不收东西也是刘晋一直以来的规矩,不管是什么东西,反正刘晋都是不收的。

“刘公,这些东西只是一些黄金洲的土特产,并非贵重之物,还请刘公一定要收下啊。”

田远山一听,也是赶紧说道。

“你的心意我收下来了,东西是真的不能收,这是我多年来的规矩了。”

刘晋板着脸说道。

“这~”

“好吧。”

田远山一看,也是只能够命人收了起来。

这也是让旁边的曾子英、孙天静、陈彼得、蒋熙、李向东等人忍不住微微吃惊,这不收东西的官员,还真是非常少见的。

这以往大家去拜访的一些官员,那基本上都是照单全收的,不管是金银还是古董字画什么的,绝对是只嫌少不会嫌多的。

这个刘晋固然和传闻之中的一样,两袖清风,从来不收任何的东西。

见田远山收起了那些土特产,刘晋再看看众人,也是笑着问起大家的名字、来历来。

“陈彼得,你是黑土省本地人?”

听到陈彼得介绍自己说是黑土省本地的土着,刘晋顿时就来兴趣了。

“是的,刘公。”

陈彼得也是连忙恭敬的回道。

“现在黑土省莫城这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回刘公~”

“现在莫城的变化非常大,城墙拆除掉了,道路进行了扩宽、铺上了水泥,另外还建设了自来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比起以前来,莫城更加的干净、整洁了。”

“另外黑土省这边,得益于天子和朝着诸公的恩泽,农奴们获得了自由,也获得了自己的财产和土地,爆发出了极大的积极性。”

“在去年的时候,黑土省开垦出来的土地非常多,粮食产量暴增,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吃不完的粮食,生活富足。”

“另外黑土省这里在大搞基础建设,大量的修建公路,也是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极大的增加了大家的收入。”

陈彼得想了想也是给刘晋讲起黑土省这边的变化来。

“嗯~”

刘晋听完,也是满意的点点头,想了想又问道:“你们当地的斯拉夫人和大明移民之间是否存在什么矛盾?”

这也是刘晋一直以来都比较关心的问题了,大明移民能否在黑土省这边站稳脚跟,和当地的斯拉夫人之间会不会存在矛盾,这可是很重要的事情。

“没有任何的矛盾。”

“现在黑土省剩下的人基本上都是以前的农奴,大家都感激大明天子给了大家自由和土地,对于大明人是非常的感激和友好。”

“而且大明移民主要居住在移民小镇,和本地人并无什么冲突。”

陈彼得摇摇头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

“黑土省这里无论是汉人还是斯拉夫人都是我大明天子的子民,是我大明公民,理应相亲相爱,共同效忠天子,效忠大明,也应该一同努力建设好美好的家园。”

刘晋满意的点点头说道。

“是,刘公所言甚是~”

“现在我们黑土省这边大家相处都非常的和睦,也都在一起努力建设家园,相信黑土省的未来必定会更加的美好。”

陈彼得也是点头说道。

“阮文豪,你是交趾省人?”

刘晋转头又和阮文豪聊了起来。

“是的,刘公~”

“我家世代居住在交趾清河。”

阮文豪听到刘晋问起自己的事情来,也是微微激动,赶紧坐正说道。

“交趾省是我大明南洋几省当中人口最多的省,一直以来天子都非常的关心交趾省的情况,现在交趾这边的情况如何?”

刘晋点点头,也是问道。

“托天子的洪福,幸赖朝中诸公的恩泽,交趾省这些年来一直风调雨顺,发展极为的快速和顺利。”

“在沿海的地区建设了不少的港口和城市,也有大量的种植园建起,制糖业、水稻种植业、织麻业发展的极为不错。”

“此外,交趾省这里,各部族之间相处非常的和睦,生活比起以前来更加的富裕,道路也是越修越多,交通变的更加便捷了很多、很多。”

阮文豪想了想也是向刘晋介绍起交趾省这边的情况来。

总的来说,交趾纳入大明的统治之后,也是收益于大明经济的发展,各个方面的发展也是极为快速。

种植园经济、制糖业、橡胶业、水稻种植、蔬菜水果等等发展都极为不错,现在已经是大明最为重要的橡胶产地、白糖产地和剑麻产地了。

“嗯~”

“当地学校建设的怎么样了?”

“是否每个孩子都能够上学?”

“另外,大明话和汉字推行的如何了?”

刘晋点点头,这些在三年一次的封疆大吏进京述职的时候刘晋就知道了,现在比较关心的是交趾这里的汉化教育、大明化政策推行的情况。

“这些年来我们交趾等地兴办了很多的学校,有传统的书院,但更多的还是新学的学校,学校免费给大家读书,基本上的孩子都可以到学校接收到免费的教育。”

“现在识字的人虽然依然不多,但大家现在也都能够说很多的大明话了,尤其是有汉人移民的地方,大明话现在也是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了。”

阮文豪连忙回道。

“嗯~”

“交趾自古以来都是我华夏之领土,交趾省的各部族子民也都是我炎黄子孙,天子一直以来都非常关心交趾的发展,关系大家的生活。”

“各部族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共同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刘晋满意点点头,随即也是表达了朝廷对交趾这里的态度。

“刘公所言甚是,我们交趾各部族的人也都感恩于天子之恩,必将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美丽家园,为天子尽忠,为大明尽忠!”

阮文豪也是连忙郑重的说道。

“李向东、云天空,你们都是南云省人,这南云省我可是从来没有去过,听闻南云省的景色极其的美丽,飞泉流瀑、云雾缭绕,高山牧场,水草丰美,更重要的是南云省的自古以来都是出美女,真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去南云省这边看看。”

刘晋转头又问起南云省的几个学子来。

“刘公,我们南云省的景色确实是极为不错,现在人们的生活非常的安稳、富足,这主要还是因为有天子的庇佑,我大明威服四海,故而能够让周围的豺狼不敢觊觎我南云省之富饶。”

李向东也是连忙说道。

“是啊,自从南云省纳入我大明疆土以来,南云省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宽敞的水泥马路和铁路不断的修建,交通变的便捷,人们的生活变的安稳、富足起来,过上了真正的好日子。”

“更重要的是现在我们是大明天子的子民,是大明帝国的公民,我们对此倍感骄傲和自豪,以此为荣,并且一直以来也都在努力的建设美好的家园。”

“如果刘公什么时候空的话,还请一定要去我们南云省走一走看一看,我们南云省的才子佳人辈出,必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云天空也是极其自豪的向刘晋说道。

生长在大明的新时代里面,他是没有经过父辈们的苦难岁月,只是时常听到父母辈聊起以前的苦难日子来,感叹现在的好日子,

南云省算算大明诸多省份当中对大明向心力最强的了,当地的部族大量的和汉人联姻,很多驻守当地的大明士兵都娶了当地的姑娘,相处非常的和睦,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了。

甚至于大明的语言和文字在当地推行都是极为顺利,远比其它地方顺利的多。

刘晋不断的和一位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聊天,相信的询问这些地方的发展和变化,从他们的口中也是知道了一些大明各地的发展情况。

总的来说,现在的大明发展的还是极为不错的,纵然是黑土省、黄金洲这些地方,大家的日子都过的相当不错,比起以前来,生活都要富足很多,以至于在一些边境之地,都有大量的外国人偷渡进大明来。

第1659章,萧条的南京第1673章,当皇帝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第1399章,乱哄哄的火车站第408章,捐赠狂潮(上)第816章,骑兵的较量(上)第1189章,统一标准、朝廷运营、公私结合第1448章,海盗们的打算第1578章,大马士革之战第519章,发财了第1824章,这是好事啊第1018章,再干掉二十万第1921章,黑土省的变化第140章,一镜难求第1268章,关于留学生第1908章,便捷的电灯第1960章,整顿寺庙、道观第1813章,石油价格大涨第684章,航海日记第225章,弘治皇帝的思索第1290章,缅甸局势第1456章,进京的少数部族士子和新兵第1912章,新时代的青年恋爱第103章,回家第1734章,汽车热第989章,赔款一千万两白银第148章,大买卖第1491章,就开始分地盘了?第153章,招工了第1994章,这不是一座小岛的事情第1922章,四海学子第1862章,好玩的元宵节第208章,坐不住了第1551章,没完没了的闹第113章,大家跟着我干第847章,越演越烈第1417章,江南征税难第1156章,张懋的请求第1400章,扫黑勿尽,除恶不断第948章,时过境迁第737章,就回本了?第601章,千河城第493章,先打再说第68章,流水线和计件制第120章,平衡与制度第28章,京师第1690章,谁会去当小吏啊第2045章,此事当慎重第851章,犒赏三军第652章,解放军户第182章,天价粮食第1128章,往来太慢了第621章,倭国的谋算第1760章,解放农奴第1936章,新学的学制第752章,沸腾的大明上下第1011章,强中更有强中手第57章,人与自然第1221章,那叫一个后悔第1693章,就拿张家开刀第2268章 ,晚年可以做的一些事情第637章,征税开始第639章,嚣张抗税第105章,成了全村人的焦点第1474章,我们不服第172章,手都震麻了第1844章 ,信仰的力量第1097章,兴盛的服装店第1883章,还是现在的世道好第202章,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第396章,败家子第1626章,英吉利海战第1273章,再次来到天津造船厂第183章,抵达朝鲜仁川第495章,兴师问罪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饭第1833章,宝岛琉球第1715章,煤油第838章,鄙视链第1621章,去河中第1874章,鲸海捕鲸业第208章,坐不住了第968章,打击路霸、路匪第1547章,打工夫妻的小幸福第2070章,攻克痨病和肺炎第2126章,这大明的东西真不错第847章,越演越烈第1932章,豪门联姻第139章,这一千两花的值第1833章,宝岛琉球第1686章,最难的还是城市规划第74章,和我有缘第1618章,这速度也太快了第1681章,东城区的帮会势力第1340章,放风筝第2174章,科举考试改革和分数制第1709章,大明人凭什么过上现在的生活?第923章,粮食太多也是愁(加餐)第1021章,威尼斯商人第909章,每年进贡十万匹良马第366章,盐这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