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

“部分新学学校转为书院?”

“你怕是嫌现在的科考压力不够大哦。”

大臣们一听,心里面都忍不住吐槽起来。

说实话,大家都觉得现在的科考竞争实在是太大了,大家各自的家族里面都有大量的子弟在参加科考,可是能够考出头却寥寥无几。

很多官员的儿子都已经四五十岁了连个举人都考不上,更别说是去考进士了,大家都巴不得读旧学的人更少一些,这样竞争压力才更小一些。

你倒好还要将新学的部分学校变成书院,你以为是你家开的?

你有本事你出钱去开啊,你出钱去办啊,那样根本就没人说你半个字,只会夸你是真心为了壮大儒门。

“陛下,臣也以为应该打压新学的发展,新学所授之学乃是旁门左道,奇巧yin技,新学大兴,则旁门左道大兴,正道之儒家则式微,长此以往,强枝弱干,本末倒置,江山社稷动荡,百姓民不聊生啊!”

又有老旧派的官员站出来,张嘴就勐烈的抨击新学,说什么旁门左道,奇巧yin技,还什么本末倒置,江山社稷动荡,民不聊生。

这尼玛,顿时就让朝中的无数大臣一阵无语。

虽然说大家都是读儒家学说出来的,认可儒家的正统地位,但如此抨击新学,将新学说的一无是处,这显然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了。

新学的作用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各种各样的机器层出不穷,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便捷了大家的生活和出行,让大明变的更加富有,强盛。

没有新学的话,纵然是扩大了领土,依靠传统的耕种方式来耕种的话,你又能够种几亩地?

没有新学的话,纵然是你累死累活的去织布,你一天又能够织多少?

没有新学的话,你纵然是两只脚再会走路,你一天又能够走多少里?

张嘴就来,这就是这些酸臭腐儒最让人讨厌的地方了,几乎是闭着眼睛的在哪里说瞎话,你还以为是二十多年前的时候?

那个时候,大家还没有看到多少新学的用处,也没有感受到多少新学的好处与便捷,多少还是有很多人相信你所说的。

可是现在都已经是弘治三十五年了,大明朝新学都已经发展二十多年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都在迅勐的发展之中。

人们早已经享受到了新学的好处,已经用耕地机收割机来种地,用织布机纺织机来织布,出行乘坐火车和汽车,享受着新学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好处。

你竟然还在这里张嘴就来,胡乱的胡说八道。

这让不少老旧派的官员都皱起了眉头,这样的胡说八道,不仅仅没有丝毫的用处,只会让越来越多的人站到新学这边去。

“真是一群扶不起的烂泥!”

杨廷和心里面都骂娘了,他虽然是老旧派的官员,但也是知道新学所带来的巨大改变,新学早已经渗透进大明的方方面面,从上至下都在享受着新学所带来的巨大红利。

这朝堂之上的官员,谁家没有工厂、商行?

工厂商行里面基本都是大量的使用机器来提高生产力,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赚取更多的利润。

还有这大明底层的百姓,他们的子女在新学免费的读书,学习知识之后能够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你读旧学可以吗?

读旧学想要出人头地有多难,问问你家的傻儿子不就知道了?

一万个旧学学子当中也仅仅只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才能够考上举人、进士做官的,普通家庭的老百姓可没办法供养自己的儿子读旧学读到四五十岁的。

读旧学花销非常大,而且还要完全脱离生产,考不上就只能够一直考,随随便便都是三十、四十岁,五十岁能够考上都算不错了,很多人一辈子都考不上举人。

连文征明这样的大才子考了一辈子都考不上举人,你以为你的儿子是天才啊?

“我算是明白刘晋为什么不喜欢这些人,自己什么事情做不成,还要坏了好事。”

杨廷和心里面有点明白刘晋为什么一直都在打压这些酸臭腐儒了。

张嘴闭嘴都是江山社稷,精忠报国什么的,好像真的是很忠诚于天子,很有本事,真的能够为这个大明朝做什么事情一样。

事实上呢,也就是嘴上功夫厉害,真本事是一点都没有。

江山社稷可不是站在这朝堂之上动动嘴,说说漂亮话就可以治理好的,那是需要一件,一件事情的办下去,真正落实到百姓和地方身上去才能够真正有利于大明的江山社稷。

就好像是自己家乡四川的铁路一样。

四川自从通了铁路,整个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发展就极其的迅勐,日新月异,发展快速,老百姓的生活变的越来越好,机会越来越多,还可以往外移民等等。

这才是真正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大明的发展,为老百姓做实事。

对于这个杨廷和的感受是最受的,他太清楚四川现在能够发展起来,完全是因为四川铁路修通的缘故。

这四川铁路能够修通,这可是全赖刘晋,是他力主修筑这条铁路的,不管是有多难,砸多少银子,最终还是将这条铁路给修通了。

要是指望你们这些酸臭腐儒的话,这铁路猴年马月才能够修到四川去,四川什么时候才能够发展起来?

此时此刻,不仅仅是杨廷和在蛋疼,王守仁、韩文、钟藩、杨一清这些人也是在蛋疼,还是要刘晋在啊,他在的话,这些酸臭腐儒根本就不敢出来丢人现眼。

刘晋这一走,他们又开始群魔乱舞了,就是嫌这大明太过繁荣昌盛了,要弄出一些幺蛾子出来,要不断的折腾这大明,折腾老百姓。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弘治皇帝心里面也是贼不爽,老子当年就是信了你们这些酸臭腐儒,结果呢?

我就没有过一天的好日子,睡一天的安稳觉。

好不容易攒点内帑的银子,户部尚书周经就天天盯着,恨不得将我的内帑给掏空。

现在才过多少年的好日子啊,又来搞事情,就是看老子过的太舒服了吧。

弘治皇帝的语气明显是极其的不悦了,然而这些酸臭腐儒从来都是不惧怕皇帝的,以前的时候就恨不得吐天子一脸唾沫,现在依然还是有骨气的。

“陛下,臣以为当恢复祖制,正本清源!”

这个大臣想都没想就说道。

“什么是祖制?”

“又该如何正本清源?”

弘治皇帝一听,接着问道。

“祖制自然是太祖皇帝所制定的一系列制度。”

“正本清源则是陛下应该亲贤臣远小人,善于采纳大臣的意见,勤俭节约,以仁义道德,忠孝廉耻治国,如此方可还我大明的朗朗乾坤,以正国本,以清源流。”

这大臣想了想又是继续说道,依然还是儒家那一套空话、套话,毫无实质内容。

“那你说活,那些是贤臣,那些是小人?”

“还有这大明现在难道是乌云盖顶,怨气冲天,还是说这大明污秽不堪?”

弘治皇帝心情极其的不悦,这些狗屎一样的东西,这刘晋一走就又出来蹦跶了。

除了嘴巴会说,真的一点用处都没有。

“这...”

对方一听,顿时就不敢说了,这要是说了,岂不是要得罪朝中的其他大臣。

“你说啊,谁是贤臣,谁是小人?”

弘治皇帝看着他,厉声的问道。

真以为我这几十年的皇帝是白当的了?

真以为我的自己的眼睛不会去看,我自己的脑袋不会去想了?

还是说以为我还是那个少年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听你们这些大臣们的忽悠了?

谁的能力怎么样,忠心不中心我自己心里面会没有数?

刘晋、王守仁、韩文、钟藩、杨一清这些大臣能够得到器重,得到自己的信任,那是因为他们是真的有本事,又忠心耿耿,在他们的治理下,这大明才有了今日的繁荣昌盛。

你们这些酸臭腐儒为什么郁郁不得志?

还不是因为你们只会动嘴巴,没有什么真才实学,真要是重用你们这些人,这大明怕是要回到20多前了。

弘治皇帝可不想再过以前的那种憋屈日子了,要钱没钱,要底气没底气的,内外受气,当个皇帝一点意思都没有,还不如这些大臣们的日子过的舒服。

“臣...臣~”

对方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了,这无论说谁都要得罪人,到时候都没有好果子吃,更何况,他现在是有点看出来了,这天子可不是以前的天子了,对他们这些酸臭腐儒可没有以前那般言听计从了。

“说不出来了?”

“还是说不敢说啊?”

弘治皇帝看着对方,冷冷的反问道。

“哼!”

“我大明这才过了几天的好日子啊?”

“就有人嫌现在的日子过的太舒服了,要坏了我大明的繁荣鼎盛。”

弘治皇帝冷哼一声,缓缓的站立起来,目光扫向群臣。

“今日之大明早已经不是以前的大明了!”

第197章,两万两一艘第215章,张氏兄弟要造船第1902章,我们奥斯曼帝国不是谁都可以欺负的第1223章,足利家的请求第1887章,大明电气商行第595章,大明第一届足球比赛第252章,火爆销售‘第1650章,大明资本的冲击第89章,授课第1429章,坑你,你还要说谢谢第1907章,生意兴隆第1533章,是你们害了金陵第1367章,就是这样硬气第1156章,张懋的请求第1903章,穿越者的翅膀第300章,建乾清宫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第155章,有股阴谋的味道第67章,超级火爆第931章,来自东欧的奴隶第502章,一把利刃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枣的第1488章,波斯帝国的复仇第402章,报纸的真正作用第1968章,铁路带来的改变第642章,天津一个月收税银三百万两第139章,这一千两花的值第1229章,成王败寇?第785章,或许还有救第1727章,南非殖民地的成功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737章,榆林石油第2244章 ,时代的巨变第782章,打破思想的束缚第673章,千金散尽,人去楼空第1205章,手表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第2065章,再任内阁首辅第250章,给我留一套第1880章,大庆油田第540章,鞑靼诸部的重要性第647章,关于大明海军的构想(加餐)第1887章,大明电气商行第1526章,问题多入牛毛第1794章,大明的年轻一代第1170章,大明人真心不错第1761章,厚照城第878章,长见识了第2048章,大旱2第176章,将计就计第1666章,建立防疫制度的想法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1932章,豪门联姻第1319章,无法无天的孙家第2025章,得罪的人太多了第1263章,强悍的生产力第38章,世界如此奇妙第1873章,石见银山第2237章,人为什么而活着?第104章,换了个人第2233章,第一架飞机第18章,密谋第331章,互相做客第689章,朝鲜、倭国武士第1920章,陈彼得家第1273章,再次来到天津造船厂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第118章,怎么办?第1017章,开花弹的威力第705章,激动的西班牙人第1560章,多纳妾多生孩子第902章,大明后期保障商行第1203章,大明钟第1236章,不堪一击第720章,躁动起来第1950章,南州城第1976章,打工的生活(1)第1012章,一个都不放过第1280章,应该要一视同仁第1470章,选的是治国之才第1631章,血腥复仇的波斯人第1164章,有必要驻军第1463章,炎黄是所有部族的始祖第3章,母亲王氏第767章,足够吃三年第430章,牵连甚广第1629章,巴黎协议第1156章,张懋的请求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681章,欧洲人?第1862章,好玩的元宵节第1181章,一个不留第1071章,真是让人羡慕嫉妒第848章,两条路线第1094章,真的很累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紧第1788章,机械与传统的力量第2038章,灾害预警、预防机制第956章,大明的人口数据第293章,鱼溪第237章,逛天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