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刘晋瞎扯淡

望月楼二楼,此时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桌子已经坐满了,很多后面来的人都只能站着,酒楼的掌柜赫然也在其中。

所有人都被刘晋描绘的黄金洲所深深的吸引,广袤、肥沃的土地,遍地都是黄金,用黄金建造的城市,还有这亩产几十石的粮食。

被吸引的同时,大家的眼神之中都是不相信,因为这实在是超出了大家的认知,总感觉刘晋是在吹牛,瞎扯淡。

“这三种作物,土豆它非常耐寒,比起小麦还要更耐寒,它甚至于可以在鞑靼、瓦剌以北的西伯利亚平原上种植。”

“番薯和玉米则是非常耐旱,根本就不需要上好的田地来种植,在没有太多水的地方也能够种植,我们大明的南方和北方也都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刘晋看了看众人,笑了笑继续说道。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说暹罗、安南以南,这些区域是南洋,郑和下西洋的时候都到过这些区域,至今这些区域的很多国家都来会我们大明朝贡。”

“南洋这个地方没有太大的陆地,全部都是一些岛屿,但是这些地方同样非常的肥沃,和鞑靼、瓦剌以北这些区域不同。”

“越往南走,温度就越高,降水也越多,在南洋这些区域,这里四季如夏,一年到尾都非常的炎热,在这里水稻可以一年三熟,并且因为土地肥沃,降水充沛,光照充足的缘故,这里的水稻产量亩产可以超过十石。”

“除了肥沃的土地之外,南洋这些区域还有名贵的香料、成片、成片的红木林,各种各样的水果一年四季都不会断。”

“这里的蛮夷非常的懒,因为他们只需要把种子撒到地上就可以有吃不完的粮食,路边、山林里面一年四季都是吃不完的水果,根本就不需要像我们大明的百姓这般辛苦劳作。”

刘晋将方向转向南方,继续在白布上面画起来,一边画也是一边不断的说。

“南洋从吕宋这里往东南方向航行,可以来到一座庞大的大陆,这座大陆我们可以称之为澳洲大陆。”

“这澳洲大陆资源也极其的丰富,有很多的金矿、银矿、铜矿、铁矿,并且在澳洲大陆的东南部这里,这里的土地和黄金洲的土地一样非常的肥沃,也同样非常的平坦开阔,是一望无际的平原。”

“这里的蛮夷和黄金洲的蛮夷一样,他们也同样非常的落后,连铁器都不会打造,使用的还是石头打造的东西。”

刘晋的话语充满了无尽的诱惑力,似乎这澳洲只要我们大明的人过去了,立刻就可以将这里占为己有,拥有这里的无尽土地和丰富的资源。

刘晋慢慢的说,整个望月楼二楼的人也是静静的听,经过了黄金洲的震撼之后,大家似乎也都已经习以为常,纯粹就当是听刘晋在这里瞎扯淡,乱吹牛了。

“接下来我们再往西边来看,往西,这里是天竺,也是一块天赐之地,这里的土地非常的肥沃,几乎所有的土地都可以用来耕种粮食,天竺东南下方有一个岛屿,锡兰岛,锡兰岛上面盛产宝石。”

“这里的宝石产量非常的大,而且宝石的质量非常高,各种各样的宝石应有尽有,简直就是一个宝石岛。”

“这天竺和锡兰,大家应该是知道的,当年郑和下西洋也是到过这个地方,很多人信奉的佛教也是起源于天竺,只不过现在的天竺,佛教早已经被其它的宗教所取代,也只有在锡兰岛这里,佛教还拥有非常高的地位,人人信奉。”

“南洋、天竺、锡兰,整合下西洋,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的查一查。”

中年人听到这里,终于也是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前面的黄金洲、澳洲之类的都太遥远,这刘晋听起来就是在胡乱的瞎扯。

但这天竺、锡兰、南洋的情况,他还是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的,特别是有郑和下西洋留下来的大量资料可供产考。

“天竺在往西是波斯、大食、奥斯曼帝国,这个地方就比较荒漠,很多地方都是沙漠,黄金、白银什么的都不多,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粮食作物。”

“不过这片区域是三个大陆的交汇之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有很多的文明和强大的帝国在这里崛起、衰弱、灭亡,拥有的文明和历史比起我们来也丝毫不差。”

说完这里的时候,刘晋又在白布上开始划出欧洲和非洲的轮廓出来。

“再往西,这里是欧洲大陆、这里是非洲大陆,中间隔着一个地中海。”

“先说一说欧洲,欧洲这里的土地也同样非常的肥沃,气候方面和我们大明北方差不多,这里的文明非常的强盛,蒙古人曾经最远的时候就打到过欧洲。”

“欧洲人热衷于冒险,他们的火炮技术、造船技术非常厉害,天文、数学、绘画等等很多方面都已经比我们更加的先进。”

“欧洲人非常喜欢我们大明出产的丝绸和瓷器,一匹江南织造的丝绸在我们大明也不过一两银子左右,可是在欧洲,它可以和等重量的黄金相比。”

“波斯、大食、奥斯曼帝国这个区域的人就是靠着从我们大明这边贩卖丝绸、瓷器到欧洲去卖赚的盆满钵满。”

“另外,欧洲人不喜欢洗澡,他们认为洗澡会滋生疾病,因此他们人人都身上的味道都非常重,所以对于香料非常的喜欢。”

“如果能够将南洋地区出产的香料贩卖到欧洲去,这香料也可以和黄金等同,在南洋,香料不过是随处可见的野草而已。”

说到欧洲的时候,刘晋更多的是描绘这里的人文情况,讲述了丝绸和瓷器在这里的受欢迎程度。

现场有很多商人,听到刘晋的话之后,一个个都瞪大了自己的眼睛,接着开始泛红,似乎蠢蠢欲动的样子。

“再来说一说非洲,非洲也是一片非常广袤、富饶的大陆,曾经郑和下西洋最远的时候也到过这里,到的地方是非洲的东北海岸地区,将这里称之为木骨都束。”

“非洲这里资源极其的丰富,黄金、白云、象牙、钻石、宝石等等应有尽有,这里的土地同样非常的肥沃,降水充沛,气候非常的温和,非常适合耕种。”

“不过这里的蛮夷非常的落后也非常的特别,这里的蛮夷是黑人,皮肤非常的黑,和木炭一样黑,唐朝时候的昆仑奴,说的就是来自非洲的黑人。”

“因为非洲的土地实在是太肥沃了,这里和南阳地区一样,随便撒点种子就可以有吃不完的粮食,路边和树林之中也永远都有吃不完的果子和各种各样的果实,所以这里的人都非常的懒。”

“没有发展出任何的文明,他们甚至于连铁器都不会冶炼,连像样的城市都建不出来,,没有自己的语言,也没有自己的文字,更没有任何的传承,极其的落后。”

刘晋一口气将非洲给全部讲完,接着也是赶紧喝口茶水,喉咙都冒烟了,接着用眼睛扫了一圈,此时所有人都被刘晋所描绘的世界给震撼住了,一个个都傻愣愣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第1328章,反思第1664章,生活习惯要改第885章,考成制度第2173章,科举改革的提议第1974章,大凉山的人第586章,开战第561章,辣椒熟了第1212章,大明的新年4第1050章,走大明特色的殖民道路第1600章,西蒙的担忧第1806章,大明的春耕2第1722章,死命忽悠第383章,一个不留第1188章,铁路的作用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长鞭第872章,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重要性第1015章,特殊的礼物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630章,各产业年底总结第716章,大城条约第1394章,奔驰自行车工厂第1937章,高考1第244章,倭国第16章,请客吃饭第411章,眼睛都红了第2075章,又是一个寒冬第1888章,当官就是熬啊第1558章,孩子第1611章,富饶的西伯利亚第488章,琉球城模式第269章,猜字谜第928章,西域、河中的秋天(加餐)第931章,来自东欧的奴隶第1594章,你会如何选择?第879章,意义非凡第901章,大明的反击第1415章,回家种红薯第2170章,电话的时代第141章,琳琅满目第451章,产量太大了第1696章,内燃机就出来了?第1654章,又是状元游街时第2125章,正德元年纪念版第277章,富者田连阡陌第387章,杨大郎见闻第362章,盐商聚会第1566章,内阁职权第469章,新军制第1574章,一年坐着收1800万白银第673章,千金散尽,人去楼空第1195章,五年铁路规划第1921章,黑土省的变化第348章,工匠学校第2014章,这下真不好搞了第1335章,流放北海(1)第171章,神器水泥第2259章 ,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1第1479章,报复张彩第1960章,整顿寺庙、道观第2066章,人生要有目标,朝廷要有方向1第849章,风波平息第1484章,大明的冬天南云篇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701章,清理地方豪强和土司第1309章,大家的支持第2069章,青霉素第1000章,在大明只有皇权第1366章,人如牲畜第1598章,大明的经济第943章,财政就是对国家经济的掌控第1460章,新旧之争第997章,真香(加餐)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1055章,朝鲜国太医第2238章,见弘治皇帝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紧第1538章,打击宗族势力第1086章,总有人不想过好日子第2033章,穷啊第1324章,知府算个锤子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258章,全身是宝的鲸鱼第1269章,军火大单第2177章,对读书人不能太好第369章,先站稳北方市场第776章,给自己留条后路第1908章,便捷的电灯第2175章,这是时代的要求第1139章,不要也罢第1758章,莫斯科之战第1923章,大明的民族融合第275章,关于盐的问题第1626章,英吉利海战第616章,南洋各国使团第805章,先惩戒叛徒第1538章,打击宗族势力第84章,先洗澡第2196章,骂娘的宁王第1022章,西西里岛的奴隶第1958章,疯狂敛财的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