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南洋行省秋闱主考官

想到奴隶问题,刘晋就微微有些头痛,这个问题不解决好的话,对后世的影响可是非常巨大的。

奴隶问题,归根结底来说其实就是人口的问题。

要是大明有个几亿、十几亿的人口,那一切自然都不是问题了,根本就不需要用什么奴隶,单单是大明的人口就足够了。

当然,相比起历史上的欧洲国家来说,大明在进行全球化殖民的时代肯定是要更好的。

因为大明虽然没有几亿人,但是一万万还是有的,拥有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这也就决定了大明在全球化殖民的时代可以迅猛的发展起来,即便是会使用奴隶,这奴隶的数量也不会太多,自身就已经有足够的人口了。

不过大明这边占了南洋,又占了澳洲,再加上要独占黄金洲的话,这人自然是越多越好。

“或许可以向陛下这边建议,大明人除了娶大明女人为妻子之外,还必须要纳妾,纳外族的女人为妾,如此一来的话,这人口肯定可以爆炸性的增长。”

“还有就是医学院的建立,后世人口的爆增和先进的医疗技术是分不开的,这个时代,即便是皇帝的孩子夭折率都很高,更别说普通人的孩子了。”

想到这里,刘晋顿时就觉得建立医学院的紧迫性了。

提供人口的手段无非就是增加出生率,减少死亡率,至于后世一些所谓专家的什么开发移民,那都是狗屁专家,祸害千年的垃圾。

移民,移民,移民所带来的问题足以毁掉一个国家。

没有共同的文化、价值观,没有共同的信仰和肤色,所谓的移民都是给自己找麻烦。

“医学院,确实是有必要建立了。”

“嗯,算下来,这前前后后建立的学校都已经有很多了,或许我留给后世之人最大的财富就是这些各种各样的学校吧。”

想到这里,刘晋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大人,有京城这边来的旨意。”

这时又有人急匆匆的走了过来说道。

“…肯定是又有什么事情了。”

刘晋无语了,想都不用想,短时间内肯定是没有办法回京城了。

“陛下任命担任南洋行省这一次的秋闱主考官,以显示朝廷对南洋行省的重视。”

来人笑了笑说道。

“秋闱主考官?”

刘晋一听,顿时微微一愣,这一转眼,自己竟然也能够成为一声的秋闱主考官了?

时间过的可真快,一下子,自己竟然也能够代表朝廷成为一省的主考官了。

三年一次的伦才大典,朝廷是非常重视的。

一般都是先各省进行秋闱考试,这个叫乡试,是省级单位举办的,然后秋闱考试录取的举人再前往京城这边参加会试,会试是朝廷举办的,会试之后是殿试,能够参加殿试的人都算是天子门生。

朝廷对科举考试是非常重视的,一般来说都会选择当朝的朝中大臣来支持科举考试,各个省举办的乡试考试上,朝廷也会派遣大臣前往各省当主考官,以显示朝廷对科举考试的重视,显示朝廷对各省的厚爱和关照。

刘晋刚刚好在南洋这边,弘治皇帝就抓了活壮丁,干脆就让刘晋当南洋行省的主考官,张懋当交趾行省的主考官、王守仁当象林行省的主考官。

刘晋、张懋、王守仁那都是朝中重要的大臣,他们都是有资格当一省的主考官,而且也足以彰显朝廷对新设立的三省的重视和恩典。

“南洋行省、象林行省、交趾行省、辽东行省、草原行省单独设立一榜,为东榜?”

看着从京城这边传来的消息,刘晋都忍不住微微傻眼了。

这大明的科举本身就分南北两榜了,现在又多设立了一个东榜,这以后要打下了西域各地,是不是还要单独设立一个西榜?

不过仔细的想一想,这样去设立似乎好像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这些新纳入大明版图的地方,因为缺乏教化,很多人别说参加科举考试了,即便是识字都难。

无论是放到南榜,还是放到北榜,那肯定都是考不过的,单独设立东榜,要求降低一些,先显示朝廷的恩典,笼络人心,稳定住这些地方来。

微微一想,刘晋顿时就明白上面的意思了。

这些新纳入大明的地方,一切都还不稳。

交趾、象林、南洋这些地方的大明人数量少,异族人很多,尽管大明有着强大的武力,但是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

想要长久的统治这些地方,这些地方人心就需要收拢起来,让他们不仅仅知道大明天子的威严,也要感受到大明天子的雨露。

恩威并施,再加上大量迁移人口过来,同时辅之以教化,长年累月下来,自然而然就会彻底的融入到大明之中。

“嗯,当当主考官似乎好像也是挺不错的。”

想了想,刘晋顿时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时间比较紧,刘晋这边获得任命之后也是开始马不停蹄的忙碌起来。

月牙城是南洋行省的首府,南洋行省的布政使就在月牙城这里。

“刘公~”

见刘晋来拜访自己,南洋行省布政使吴杨就满脸笑容的出来迎接。

按理说他吴杨是从二品的地方大员,刘晋也不过是从三品的官员,和自己相差了两级,他完全没有必要如此热情。

但是眼前的刘晋现在才二十多岁,自己都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两者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刘晋还是京官,又是弘治皇帝身边的红人,以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入阁那是铁定的事情,所以即便是官职目前比自己小,吴杨也同时非常的热情。

“吴…公….”

刘晋笑了笑回道,这姓吴的,要是叫吴公,是不是和蜈蚣差不多了,算了,反正明朝时候也不会喜欢去弄这些谐音之类的。

两人分主客坐下,很快就有仆人送上香茶,果点。

“吴公,想必你也知道了朝廷让我来主持南洋此次科举考试的事情。”

刘晋喝口茶,笑了笑和吴杨说道。

“我也已经收到朝廷的旨意了,刘公你位高权重,又博学多才,朝廷让刘公你来主持这个科举考试,这是朝廷对我们南洋的恩典,也足以说明朝廷对我们南洋的重视。”

吴杨郑重的点点头,接着对着北方的方向非常恭敬的说道。

“吴公过奖了,我乃是晚辈,很多事情都不懂,所以这才过来请教吴公。”

刘晋笑了笑回道,要主持好这一次南洋乡试,肯定是少不了吴杨这个父母官的支持,更何况,他都是老江湖了,有他来帮忙的话,自己也能够轻松自如。

“哈哈,刘公谦虚了。”

“刘公是状元郎,区区乡试又算什么。”

吴杨一听,整个人都很开心,这个刘晋人还是很好相处的,并没有因为自己年纪轻轻就位居高位,深受皇帝信赖就嚣张跋扈之类的。

做人很谦虚,也很懂得做人。

他在自己的面前都称晚辈,这让他大有面子。

“吴公,过奖了,过奖了。”

刘晋笑了笑直摇头,自己的状元怎么来的,自己还会不知道?

没有金手指的话,自己连乡试都考不上,更别说考状元了。

互相恭维、客套了一番,也是很快就开始谈论起正事了。

“说实话,这一次的乡试还是有些太匆忙了。”

“南洋这边的情况,你也知道,去年才纳入我们大明,今年年初的时候才正式设立南洋行省,直到现在,我也就是勉强在各地设立了完整的州府县,认命了各级官员,做到了朝令畅通。”

“要说进行科举考试的话,其实还相差很远。”

“在南洋这里,各州府都还没有举行过院试,也都不清楚各州府的情况。”

“很多州府,别看地方很大,但是人烟稀少,而且很多州府都是蛮夷众多,我大明人比较少,即便是有些地方大明人比较多,但是来南洋的,基本上都是不识字的,很少有读书人。”

说到科技考试,吴杨就忍不住吐槽起来。

南洋这边根本就不具备科举考试的条件,各个方面都还不成熟,读书人很少,连学校都很少,这怎么科举考试?

“但是这科举考试是朝廷的大事,又是陛下对南洋的恩典,所以即便是没有办法,也还是要想办法办好这一次的乡试来。”

他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会全力的支持这一次的乡试考试。

他来南洋这边差不多将近一年了,很清楚南洋的情况。

南洋行省管辖的地方很大,岛屿众多,各个地区之间的往来都是考船,这里主要是以种植园经济和采矿经济为主。

大大小小的种植园、采矿场遍布南洋行省各州府,大明人和归附的吕宋人混在一起,彼此之间连语言都还没有做到统一。

本地的矮黑人现在被剿灭的七七八八,剩下的吕宋人虽然老老实实,但是会说大明话的人都很少,更别说会写汉字了。

这科举考试,主要还是针对在南洋行省这里的大明人来的,但同样也是必须要有一些吕宋人参与。

第1816章,天堑变通途第2036章,小冰河期的威力2第1577章,埃及风云第846章,寸步难行第785章,或许还有救第1432章,我们出来的太迟了第2201章,不同的藩国,不同的藩王2第284章,乡试第815章,各怀鬼胎第747章,奴隶市场第183章,抵达朝鲜仁川第1673章,当皇帝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第1696章,内燃机就出来了?第1455章,军火买卖不能停第1846章 ,大金矿主第124章,西山海事学院第1111章,躁动的探险家们第1027章,爱琴海海战第234章,拉刘晋入伙第893章,移三族第2175章,这是时代的要求第449章,甘蔗大丰收第523章,月牙城第367章,继续降价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紧第323章,生意火爆第624章,一手枣子一手大棒第1793章,小型三轮运输车辆第846章,寸步难行第458章,沙盘和样板房第1777章,渐渐的习惯和喜欢第227章,葫芦里面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第2054章,天子一怒流血千里第1081章,蒸汽船的难题第2158章,大明第一批院士第1946章,农业社会的财富增加和积累第1495章,他们流氓我们就要更流氓第1379章,人会死三次第2049章,极端的干旱第1089章,向大明人学习第770章,蒸汽收割机第545章,不得不做出选择第1581章,当过俘虏的艾哈迈德王子第1800章,火车和客车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第1105章,为了一夜暴富第992章,炮轰伦敦第2064章,大明读书人的一生第773章,做时代的领航者第492章,远征倭国第888章,肠痈第1065章,休想在我大明传播第337章,狂人唐寅第1565章,谢迁退隐第811章,外科手术和输血第1635章,前往东方的达芬奇第1995章,偷鸡不着蚀把米第1251章,阿里帕夏的日记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609章,税改方案第337章,狂人唐寅第1348章,寇可往,吾亦可往第1062章,胆大包天第526章,他们又来了第1042章,高加索人第1033章,大明的友谊很珍贵第1153章,又来军火生意了第1403章,扫路匪恶霸,打击黑店第595章,大明第一届足球比赛第233章,还有大鱼第881章,又是状元游街时(上)第954章,没人愿意过苦日子第701章,清理地方豪强和土司第1410章,顺时而变第2177章,对读书人不能太好第385章,忙碌建城第241章,招生和离别第1261章,这是伟大的巨龙第441章,皇帝都吃惊了第96章,10两银子一个第623章,大明真正的藩属国第2037章,大寒第1407章,官府改革第2186章,春运时节第279章,刷题大法第1807章,大明的春耕3第1908章,便捷的电灯第301章,免费建第1521章,开开心心回家过大年(加餐)第413章,都疯了第438章,终于回来了第1751章,朱厚照终于当元帅了第1129章,火车来了第1617章,西伯利亚可是好地方第614章,先洗脑第472章,大海啊,你全是水第845章,退股第556章,姓氏的诱惑第875章,朱厚照的动物园第1980章,彭氏木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