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4.第1158章 向太上皇取经

bookmark

第1158章 向太上皇取经

宁寿宫位于玄武湖中央的小岛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下面的方形台基高达二十一米。

整座宁寿宫高四十一米,殿内有八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以它为中心的各建筑群严整而对称地向两翼展开,形成众星拱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

天武十三年,为迎接太上皇五十大寿,朱慈烺下旨修建宁寿宫,据说连图纸都是朱皇帝亲自射击建造的,为的是让太上皇活的滋润一些。

整个宁寿宫园子工程耗费巨万,仅主殿就花了五十万银圆,工程历时三年,前年才刚刚竣工,正好赶上了太上皇的五十大寿,为添光增彩。

这座皇家园林,关乎皇家体面,更代表着朱慈烺的孝心,花再多的钱也得修!

太子朱和陛的仪仗进了宁寿宫,至殿门,却见太上皇身边的大太监王承恩站在殿外。

朱和陛知道,这位两鬓斑白的王太监可不简单,他万历年间进宫,是个历经五朝帝王的老神仙,自太上皇一出生,他就开始照顾着,几十年来如影随形。

朱和陛停在了王承恩面前,客气道:“王伴伴。”

王承恩慌忙跪地施礼:“老奴见过太子殿下!”

朱和陛拉着王承恩的手笑道:“王伴伴何必客气,快快请起。”

“谢殿下。”王承恩垂手而立。

朱和陛低声问道:“王伴伴,皇爷爷可在?”

王承恩转身,向着远处湖边的太上皇背影驽了驽嘴,道:“上皇在那垂钓呢,都钓了三个时辰了。”

朱和陛会意,大步而去,径直去了湖边。

祖孙二人见面后,跟个老熟人似的,没有过多的客套,太上皇命人取来一套渔具,让太子陪钓。

因为朝廷的事,朱和陛心里极为不爽,特来取经。

当然,不爽归不爽,见了爷爷,朱和陛却也不敢造次,老老实实的坐在那。

就这样,朱和陛心不在焉地和太上皇拉着“家常”,什么三皇叔、四皇叔家的事,皇帝一大家子,东家长西家短的。

期间,太上皇还面露喜色地谈起了自己的养生之道,建议太子少吃多动,没事写写书法,搞搞绘画,钓钓鱼什么的,放松心情,别整天苦着脸,那是短命相!

太上皇朱由检今年五十三岁了,可身体倍儿棒,面容如二十年前那般,几乎没有变化。

不能说他越活越年轻了,实在是朱由检同志当年做皇帝时太过操劳,提前透支了二十年的白发和鱼尾纹。

不管怎么说,太上皇的养生之道,一直是京师达官显贵津津乐道之事。

都说长寿受到遗传的影响,朱由检同志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这是谣言!

他爹泰昌皇帝,当了一个月皇帝就升天了,年三十八岁;大兄天启皇帝,更是英年早逝,二十三岁就没了。

祖孙二人谈笑风生,说着说着,朱和陛忽然话锋一转,说出来一个和皇家八杆子打不着的名字——杨廷麟。

“杨廷麟?他是个能臣。”

这是崇祯太上皇对现任首辅的评价。

“能臣?”

朱和陛晒然一笑:“能臣会咆哮金殿,无视储君吗?孙儿倒觉得他是个权臣。”

太上皇眉头一挑,第一反应就是,监国太子与内阁首辅闹矛盾了。

纵观历史,储君与丞相的关系,基本都很差,当然也有关系好的,提前是一方是打酱油的,两方势力,只能一方强大。

近年来太上皇攻读了经济学,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是家族企业,太子是合法的股东继承人,丞相就是打理企业的职业经理人。

当家族企业传承到“太子”手上仍只有一个股东的时候,“太子”会有极强的股东意识,会事事针对职业经理人的“丞相”,担心经理独断专横。

这是一种摩擦系数较大的关系状态,职业经理人的位置往往比较尴尬,很多人选择出手对抗,毕竟权力是毒药,也是春药,不断刺激腐蚀着当权者。

这种情况对“太子”的管理能力和人际技巧要求很高,而经理人也须有非常坚韧踏实的职业心态,搞不好就是一场“管理权威”上的争夺。。

太上皇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回忆道:“三十年前,朕任命杨廷麟为东宫侍讲,成了你父皇的半个老师,也不知道你父皇用了何等手段,让他心甘情愿的效忠东宫”

“三十年来,那杨廷麟也算为我大明操劳了大半辈子,做事还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了不少实事,你父皇与他君臣关系融洽和睦,可以说是百年来君臣和谐的典范。”

朱和陛不忿道:“可他倚老卖老,越来越目中无人了!最重要的是,他似乎不想父皇回来!”

太上皇眉头一蹙,有些看不懂了。

杨廷麟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又管着大明政务,担着官员简拔之责,皇帝不回来对他有什么好处?

若是有人盼着皇帝回不来,只怕是你太子党的人吧,比如那上蹿下跳的杨士聪.

太上皇疑心重重道:“陛儿,跟皇爷爷说,你是不是打算对杨廷麟出手?让他下课?”

朱和陛大惊失色,慌忙辩解:“哪有的事儿,皇爷爷多虑了.”

太上皇语重心长道:“孙儿,不要被别人蒙蔽了双眼,朝中的那些大臣,一个个跟个人精似的,你想跟他们斗,火候还差了点,多跟你父皇学学吧!”

“目下父皇不在身边,皇爷爷何不教我?”朱和陛目光希翼。

在他印象中,皇爷爷干了十六年皇帝,换过那么多首辅和阁臣,还提剑砍过人,抛开用人水平不说,政治手段铁定很牛逼!起码经验丰富,定然有不少心得!

太上皇不知道是,自己这些年来吹过的牛逼,竟让眼前的孙儿相信了一半!

不过,眼瞅着太子一本正经的请教,太上皇立时心虚了:“这个嘛,皇爷爷当年曾答应过你父皇,不再见朝中大臣,也再不管朝中诸事”

太上皇一是怕玩不过杨廷麟丢面子,二是怕太子和首辅相斗,造成朝廷动荡,损了国家根基。

总而言之,爷爷不参与!

此时的太子表情失望,他望着湖面叹息道:“西域打仗要粮草,中原救灾也要粮草,西域之战旷日持久,加之先前的平缅之战,几乎耗尽了关内各省的存粮,只有三京国库尚有些备用的储备粮,孙儿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取舍.”

太上皇见鱼饵上钩,立时抓起鱼竿,说道:“东瀛、吕宋、安南几省呢?中原没粮了,那就从海外调啊,不都说南洋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吗?现成的东西为何不用?”

朱和陛回道:“从海外诸省征调粮食,需耗费不少时日,不能解燃眉之急,更何况缅甸初平,战后百废待兴,朝廷在南洋的存粮,几乎全都调往缅甸赈济灾民了,若是收回,恐怕那帮饿肚子的缅人会再次心生反叛”

(本章完)

1199.第1193章 太子的困苦996.第991章 声东击西(补更)909.第904章 御驾回京(补更)957.第952章 国王的演讲232.第231章 新的一年104.第104章 不屈的鞑子75.第75章 贵妃蹴鞠399.第397章 取证 动手642.第639章 冲杀245.第244章 左军反了!260.第258章 清军再次入关1236.第1230章 阴狠1063.第1057章 高端分析30.第30章 建立新城449.第447章 户役制度661.第658章 地方革新1211.第1205章 公主开疆427.第425章 强行清查 抄家分田272.第270章 打上门去908.第903章 达则自古以来645.第642章 战利品743.第740章 举人遇到兵914.第909章 内宫改革805.第802章 轰炸江户528.第526章 磨刀霍霍向盐商179.第179章 清查土地995.第990章 互相算计1346.第1340章 流放679.第676章 计划1141.第1135章 你想造反吗?1288.第1282章 恶毒计策989.第984章 兵临神户274.第272章 清军的绝死突围(加更)944.第939章 内阁会议(补更)111.第111章 铁血将军845.第841章 新式武器242.第241章 雄主1328.第1322章 兵围京城806.第803章 端幕府老巢964.第959章 献俘1285.第1279章 羞辱1228.第1222章 大明铮臣214.第213章 老回回之死(为舵主飞踢狸猫加996.第991章 声东击西(补更)284.第282章 一个宏伟的计划:洗脑八旗兵604.第602章 神器出动357.第355章 大军夜袭1190.第1184章 忠告291.第289章 立军令状67.第67章 处决汉奸618.第616章 光复辽东448.第446章 再加一把火,商税553.第551章 京师诸人反应1215.第1209章 暹罗王子的愤怒887.第882章 明军出兵平乱1.第1章 这样的大明1224.第1218章 太子调兵1075.第1069章 觉醒了1030.第1024章 明军出战1093.第1087章 皇家科学院1210.第1204章 政治联姻1197.第1191章 身陷囹圄1098.第1092章 皇家狩猎393.第391章 誓盟1360.第1354章 天武修道172.第172章 不堪一击6.第6章 准备收个锦衣卫当小弟412.第410章 太子诞辰280.第278章 爷孙局的战斗836.第832章 平壤决战3.第3章 太子真乃神童870.第866章 尼德兰使团815.第812章 太上皇御驾亲征816.第813章 清廷的恐慌864.第860章 一边倒的屠杀427.第425章 强行清查 抄家分田162.第162章 父子谈话698.第695章 击沉!719.第716章 削藩41.第41章 新营572.第570章 御驾亲征337.第335章 武装泅渡1299.第1293章 傀儡政权534.第532章 加征三饷349.第347章 京师捐款58.第58章 伪军为先锋705.第702章 强盗放下武器就是绅士了?86.第86章 晋商的反制115.第115章 何人出战?16.第16章 大明第一家火锅店1057.第1051章 我大清呢?38.第38章 不长眼的光时亨1130.第1124章 名利双收785.第782章 玩弄日本使者115.第115章 何人出战?739.第736章 诏狱新客215.第214章 楚王142.第142章 议南迁334.第332章 誓师312.第310章 宴会刺杀(为盟主猩红男爵加更